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
今年11月初,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发布了2017年10月及1月至10月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10月,全省13个市(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8%,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PM10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1%。1月至10月,全省13个市(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8.1%,同比持平;PM2.5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
这是“铁腕治霾”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老百姓能感到幸福指数的提升。
据了解,2013年以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国家 “大气十条”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坚持创新机制、系统施策、重点治理、着力攻坚,不断深化细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
全省13个市(区)基本完成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定工作,并逐步扩大禁燃区面积,自加压力实施煤炭总量控制,今年削减散煤522万吨,累计拆改燃煤锅炉9417台2.3万蒸吨。
全省淘汰黄标车3万余辆、老旧车50余万辆,排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超过10倍。实施油品升级,自2014年10月起全面供应国Ⅴ汽、柴油,比国家要求提前三年。全省启动低速高排放车辆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各地积极采取分流、限行、禁行等措施,严
制定实施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市级单位考核办法。实施建设项目“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和冬防期“禁土令”。推广机械吸尘式清扫保洁,各城市机扫率增幅加快,关中城市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90%,其他城市达70%。西安、咸阳等地对建设工地实施红黄绿牌管理,对红黄牌工地按照要求限期整改。
关中地区严格控制火电、钢铁、水泥、传统煤化工等行业新增产能。全省火电机组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占总装机容量的99%和97%,进度处于全国前列。关中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36台1564万千瓦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对关中8市区近60个县区的1752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空气质量专项督查。督企方面,挂牌督办142起,行政处罚219起,媒体曝光188起,移送司法5起;督政方面,督办158起,约谈155起,问责39起;在339家涉气重点企业建立监管台账并实施动态更新,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484个、餐饮油烟治理项目22725个、汽修行业有机废气治理项目2746
疏堵结合,开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示范推广。严查秸秆燃烧,加强重点时段监督检查,秸秆和垃圾焚烧连年大幅下降。烟花爆竹燃放逐年减少。2017年“三夏”期间,西安市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宝鸡市86%、咸阳市89%、铜川市89%、渭南市93%。
全面推进《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林业三年行动方案》,关中“百万亩森林”和“百万亩湿地”建设分别完成119万亩和120万亩,造林绿化254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8万亩。关中水系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周边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生态功能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7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治污降霾”全面升级为“铁腕治霾”,列为生态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充分展现省委省政府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属地管理,推动部门协作,推进重点工作,初步建立起联防联治的协调响应机制,群防共治的良好工作氛围。
今年1月12日,陕西省委召开治污降霾工作会议,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3月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治霾工作会议,创新性的出台了《铁腕治霾“1+9”专项行动方案》,对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工,明确了牵头部门、任务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等要求,并督促各市区配套制定相应的“1+X”方案进行落实。
陕西省政府成立省铁腕治霾工作组,在陕西省环保厅设立铁腕治霾办公室,成立省大气办,对关中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协调指导、统筹推进;制定了关中大气联防联动改革方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和统一防治措施。常务副省长梁桂、副省长张道宏坚持每月召开省政府铁腕治霾工作组工作会议,分析点评各市区、省级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重点。
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治污降霾行动计划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在治污降霾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逐年制定有针对性的年度工作方案,不断强化采暖期防治措施。针对关中地区又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关中地区火电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定实施了火电超低排放、水泥脱硝、黄标车淘汰和燃煤锅炉拆改的奖补激励政策。在全国率先实行大气污染物交易,将交易市场延伸到市级。陕西的铁腕治霾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省上与各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不断改进优化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大幅增加治污降霾的考核权重;出台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厘清压实了环保职责。在研判指导方面,建立定期会商、研判、协调、督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坚持每月对各市(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指导相关市区针对苗头性问题调整治理思路和防控重点。在区域协同方面,积极向农村辐射,大力支持气化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将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向农村气化倾斜,减少农村低空面源污染。特别是支持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居民生活与取暖加快煤改气、煤改电。尤其是针对困扰冬季大气质量的燃煤污染和建筑扬尘等短板,逐年强化散煤治理、施工管理、尾气治理季节性措施,积极推广干热岩供热、分布式天然气供热等新型供热模式,强化了冬防冬治。
为了准确评估我省铁腕治霾工作成效,助力科学治污、精准降霾,陕西筹备成立了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委员会,引进中科院地环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专家,加强大气环境领域科学研究。
开展定期调度通报,强化督政查企工作。坚持每月对各市区工作动态调度通报和大气质量信息公开,逐月公布关中、陕南、陕北片区县区空气质量前十和后十排名,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信息共享、各方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明察暗访、现场点评、重点解剖、执法问责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清单管理、加大处罚并跟踪问效、公开结果。对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靠后、工作任务进展滞后的有关市区实施约谈曝光,推动工作落实,并及时预警提醒。
大气污染整治,重在预警预报。陕西省制定了关中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创新改革方案,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预警预报能力显著提高。实行大气环境防治、监测和应急执法区域联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省上及各市区启动了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响应,并加强了启动前的会商、应急中的研判、解除后的评估。
铁腕治霾,保卫蓝天,重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更加注重利用一切宣传阵地传导省委省政府铁腕治霾的坚决态度和决策部署以及各地各行业推动落实的做法成效,不断释放保护环境的正能量,调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曝光违法排污企业。公开环境质量信息,按月发布市区和县区环境质量排名。畅通违法排污举报电话,借助“网格化管理”,有奖举报平台开展辐射式宣传,深入发动群众推动全民治霾,全社会共同参与、联动治霾、铁腕治霾、合力治霾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