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敏
摘 要: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就新形势下如何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形成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式的教学新方法。“1+互联网”式教学新方法主要特征体现在教师引导性下,以1个(单元)的国家(校)重大纪念(庆典)日为教育契机,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和渠道,打造课内外、校内外、网上网下教师教育和生生自我教育有机“互”动、彼此相“联”、互为支撑的“网络”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及机制,对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教师引导;“1+互联网”教法;《纲要》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8-0114-03
Abstrac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1+ Internet" teaching method are embodied in the teacher's guidance, with a single (unit) country (school) major commemorative (celebration) day as a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integrate a variety of quality resources and channels arou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create a clas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er education and life and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organic "mutual" move each other "together", each other support the "network" type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platform and mechanism,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teacher guidance; "1 + Internet" teaching;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讲话,尤其是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指导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工作路径及手段、工作目标等作出精辟论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指出工作路径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工作方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梳理和总结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进行的一系列着力于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教育教学改革,已初步形成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教学新方法。“1+互联网”以1个(单元)的国家(校)重大纪念(庆典)日为教育契机,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和渠道,打造课内外、校内外、网上网下教师教育和生生自我教育有机“互”动、彼此相“联”、互为支撑的“网络”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及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2]学生对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的教改理念和实践充分加以肯定,学生们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一、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教学方法的主体内容
(一)结合1个重大教育契机,打造教学主题+实践教学+党媒主题活动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互”“联”“网”平台与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结合国家重大纪念日,设计好教师引导下的基于“1+互联网”基础上的教育教学主题。譬如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及长征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要讲话,全国掀起纪念长征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们利用这一重大的思政教育契机,围绕“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动因、历程及其经验”的教学主线,设计了大学生“学习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主题。
其次,设计“我们去考察”+“我们来上课”的双联动机制。特点在于结合本土优质红色(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并将其实践成果以“我来讲微课”的形式运用于课堂加入教师的讲课序列,扩大教育的承受面。四川是红军长征经历时间最长、活动地域最广、军事斗争和党内斗争最剧烈的区域。知史才能爱党、爱国,而实地的学习考察无疑于让书本上的红军历史“动”起来,“长征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活”起来。为此,我们选择了设立石棉县安顺场红军长征纪念馆实践教学基地和实地学习考察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考察的学生亲身目睹战争的惨烈、红军的英勇、信仰的力量,按照方案,学生代表利用实地资源以“军民鱼水情”和“打土豪、分田地”等微专题,满怀激情地加入教师讲课序列,而教师重点分析肩负北上抗日的红军为什么南下?从分析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的前因后果,阐释坚持党中央正确领导、坚持党的核心领导的绝对重要性。一种师生、生生联手共建“教师+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机制初现端倪。
第三,设计“在课内外学习”+ “在网上和党媒互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建专家走进课堂”的联动互动的教育教学机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上、课外学习和参加网上中国共产党主要媒体的主题活动,让党媒的声音通过这种“互”“联”活动进入学生的视觉与心中,共建高校与党媒、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思政新平台。经调查,学生们上网基本上不会进入主流媒体网页和网站,也不会去主动添加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等。在智能手机普及,主流媒体在移动网络上的改革力度加大、影响力越来越大、重要性越来越增强的今天,我们打造结合重大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党媒饶有趣味、颇为学生所认同又与教育教学主题相联的思政教育活动网上网下平台,并将此活动纳入思政课平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
譬如,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流程:第一步:全体学生下载人民日报客户端——参加“我心中的长征纪念地”评选活动——提交——评论——发表评论——将参加结果截屏——反馈到学习委员——课代表——上交教师;第二步:以人民日报网“我心中的长征纪念地”评选活动为载体,通过网上或实地去寻找你最想了解的四川区域的长征纪念馆至少5个,同时,按照要求收集和思考相关问题。第三步: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相机将收集和思考的问题纳入课堂教学测评,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四步:组织学生代表去实地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考察。回到课堂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实地考察成果设计成“邛崃苏区的军民鱼水情”、“邛崃苏区的土地革命及其意义”“张国焘分裂行为的严重危害”“维护党的核心和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等微专题,组织学生登上讲台讲她(他)们考察中的亲眼所见、讲微专题。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作为课堂教学珍贵的补充材料,而且由此为媒介,教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示范式地剖析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思考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如何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等。
在就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的阐释教学中,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等著名的中国共产党党建专家到课堂,进行专题讲解同学们关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整个现场你问我答,时有激烈的争辩,更有专家们娓娓道来、富有哲理的回应。“请进来”机制,让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充满浓浓的兴趣。
总之,通过学生们来讲授+老师点评和阐释的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有机联通与互动机制,使教师的主导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结合1个重大教育契机,打造“教学主题 + 课外主题活动+微史开讲”等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互”“联”“网”平台与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肩负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现在的大学生思想丰富,特立独行,自我意识强。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大学生的重要必修课。那么,如何让年青的大学生们正确摆正自己的三观,将自己的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民族发展的中国梦?如何在他们的心中实实在在地树立求实创新的榜样?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学校发展史,通过了解学校师生一起走过的沧桑岁月那段追梦的岁月,那无疑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为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抓住川农大110周年校庆作为教育契机,以纪念四川农业大学诞辰11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全体学生参与的“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组建管理团队。建立以教师团队为核心、辐射课代表、学习委员、小组长的网络式管理团队,配合学校庆典活动,制定“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活动的原则、活动方案及其详细要求。并开始组建3到6人的小组,采访以组为单位,原则上以优先采访本学院集体或个体历史发展为主。
其次,建立管理渠道。建立教师团队和课代表等学生干部密切联系的QQ群,通过QQ、手机、邮箱等媒介,和广大学生保持联系,以解惑释疑,推进采访活动进程。
第三,举办培训会。老师主要就“口述历史”基本内涵、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细则及评比原则和等级对课代表、学习委员、小组长进行培训。然后,将培训资料和相关口述历史学习资料放入本课程的专用公共邮箱,供学生学习。
第四,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前期准备基础上,管理团队开始推出采访对象的指导性建议和帮助,譬如,利用10月开始第一周的校庆周,采访返校的老校友;提供学生想采访又没有被采访者联系方式的信息;给无法自己寻访到采访对象的小组提供帮助等等。
第五,结合课堂教学,推出6期由学生上台演讲的“微史开讲——口述·川农人的追梦岁月”,在上课前8分钟进行。将口述活动的成果通过该机制传播分享到班级每个成员;同时,教师将川农大110年的奋斗史中的1906年在清末新政中的创建、抗战时期川农大师生的抗战贡献、1949年以江姐为代表的川农大仁人志士的不屈斗争等有机融入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阐释和理论阐释。
第六,设计“以班级为单位以学委为召集人的各班初评及推優+以年级课代表为召集人的年级中评及推优+校级相关专家组建的高评审”机制。整个评奖流程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期间欢迎其他班级同学观摩和监督,按评分细则和比例评出优胜组。最后,组织“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成果总结表彰大会,并作为一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邀请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学工部、共青团、教务处、宣传部等专家参加指导,邀请评审团专家和所有学生参加,扩大该活动的影响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
在百年奋斗中凝练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一川农大精神对大多数学生讲,很凝练也很抽象 。近1400个学生参与近270个“口述历史”采访小组的带领下,无论是老校友还是在岗、退休的教职员及其相关人员都在谈历史讲未来,叙苦难谈奋斗,忆青春思师恩等,学生们亲眼目睹耳闻川农大走过的110年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他们切身体会到川农大精神不在虚无缥缈,他就在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代川农人的不懈奋斗之中;同时,课外活动的成果又通过“课堂教学”和“微史开讲”等教学手段反馈于思政课堂,分享于所有学生;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而言,通过采访小组对校院所系等领导及其老校友和无数一线教师、后勤职工及退离休教职员工的采访所引发的自身教育及其按评议规则进行自我评议的活动,让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守规矩懂感恩的风气更浓,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协助意识,加强了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文案的撰写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教学方法的主要特色
(一)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方法的“三强调”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贯穿教育全过程。教学方法立足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全程教育: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即在教学教育方案制定中,坚持课前集体问卷与随机提问相结合,从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知识结构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随时把握进度和学生反映,一方面,建立长效信息反馈机制,另一方面,保证教育全程的公开透明,打通学生问题及其信息的沟通渠道;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并以此为核心,努力打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与互动机制,鼓励受教育者在互联互通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自我实践,满足于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的疏导和解决。
第二,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有机互动。在课内外和校内外及其网上网下的有机相联中,吸引学生“互动”式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党媒教育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打造课内外、校内外、网上网下教育资源相互“联”通的“网”状教育平台,实施教师主导下的生生互学、互教、互帮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互联网”式的教学新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思考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这种“互联网”式的教学新形式,学生认同,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实实在在地收获了政治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评教中的满意率90%以上。
第三,强调建立教育全过程积极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是教育者的积极评价,从学生在教育手段促进下不断接近教育目标出发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肯定,激发其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评价,不断加强自身努力接近教育教学目标的意识,同时在教师、同学、學校、社会等外在评价的积极鼓舞下,生成内在动力源。
(二)“1+互联网”方法成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主要载体
一般来讲,一种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新教法改变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提升价值的感觉,成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主要载体。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使人的生产劳动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内在根据或内在本性是人的现实需要。[3]人的现实需要的存在是客观的,其满足程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当思想政治课教师以教育主体身份出现而受教育者“在接受、实践思想政治就要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则以主体的身份出现,他自觉能动地以主体的视觉体察教育者的实际活动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以自己的认知图式诠释、选择、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来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行为指令意义”“教育对象只有成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有可能获得其完整性”[4]
学生们对教师引导下的“1+互联网”思政课教学充满期待和付诸于行动:他们或这样评价:老师打破常有模式,以“纪念长征80周年系列活动”、“微史开讲”、“口述历史”等三大模块为中心,加之课堂讨论,课堂相机练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改以往由老师讲授的方式向师生同讲的形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浅层的应试学习到由兴趣推动的精深学习。由此是近代史的课堂变得有趣、丰富,达到了十分可观的效果;学生们更是高度认同参加求是网的活动,认为这种“微信摇一摇”“闯关”“奖励”“互动”等新元素集合而成的新媒体抗战教育有新意有内容,用学生的话即使“寓教于乐,在玩中增长知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8(1).
[2]曹洪滔,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共同体建构[J].学术论坛,2016(7):162-167.
[3]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2.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9.
[5]田艳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J].高教学刊,2016(2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