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清 刘健宏 吴越
摘要:以SCI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统计2005-2014年SCI收录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科研人员发文情况。结果表明:①10年间的发文总数福建省为35204篇,台湾地区为199733篇,福建省SCI论文年增幅要明显快于台湾;②英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要语言,分别占9502%和9994%;③研究性论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导文献类型,分别占9446%和8769%;④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为福建省五大优势学科,发文数占SCI总数的7191%;台湾地区的五大优势学科依次分别为工程学、物理學、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发文数占SCI总数的6127%;⑤闽台SCI论文来源出版物未出现高度集中,排名第一的分别仅占论文总数的156%和114%;⑥在发文机构上,高校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力军,在发文量前十中均占八席;⑦闽台SCI论文产出最多的资助机构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台湾科学委员会”;⑧闽台SCI论文合著最多的国家均为美国,分别占发文量的974%和1199%;⑨闽台在世界顶级期刊上的发文数分别为36篇和359篇。
关键词:福建;台湾;SCI;科研论文
中图分类号:G35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1-0091-06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the SCI Paper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LIN Haiqing1,2, LIU Jianhong2, WU Yue3
(1 Editorial Office of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3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IE database, the published papers in Fujian and Taiwan from 2005 to 2014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the total amounts of the published papers in the ten years of Fujian and Taiwan were respectively 35204 and 199733, and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Fujia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aiwan ②English was the main language used in the published SCI papers of Fujian and Taiwan, and the ratios were respectively up to 9502% and 9994% ③The research article was the main documental type, and the ratios were respectively up to 9446% and 8769% ④Chemistry, material science, physics,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were the top five dominant disciplines of Fujian, whose ratio was up to 7191%; while engineering, physics, chemistry, material sci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 were the top five dominant disciplines of Taiwan, whose ratio was up to 6127% ⑤The source publications of Fujians and Taiwans SCI papers were not highly centralized, and the ratios of the top source publication were respectively only 156% and 114% ⑥The universities were the main institution that published SCI papers in Fujian and Taiwan, and the ratios were both up to 80% ⑦The published SCI papers of Fujian and Taiwan were mostly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aiwan scientific council respectively ⑧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y which Fujian and Taiwan collaborated the SCI papers with was both America, and the ratios were respectively up to 974% and 1199% ⑨The paper amounts of Fujian and Taiwan that published in the top journals were respectively 36 and 359
Key words: Fujian; Taiwan; SCI; research paper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通过对一个机构或地区产出论文的数量及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机构或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和活跃度,揭示其科研活动的创新性、科研现状及发展规律[1]。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收录期刊的科学和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共收录了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数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期刊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科学界公认的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界将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研究水平及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近年来,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台湾地区在科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13年台湾SCI论文产出达23万多篇,居世界第16位,台湾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应用科技领域发展对福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以SCI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源,对闽台2005-2014年SCI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两地科研实力的优势、差距和互补情况,以期为两地科研工作者了解本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促进闽台科技合作、提升福建科技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与方法
以Web of Science 中的SCIExpanded数据库为情报源,以2005-2014年为检索年限,SCIE收录福建省作者的论文在高级检索栏输入检索式:PS=Fujian(福建) OR CI=Fuzhou(福州) OR Putian(莆田) OR Quanzhou(泉州) OR Xiamen(厦门) OR Zhangzhou(漳州) OR Ningde(宁德) OR Nanping(南平) OR Sanming(三明) OR Longyan(龙岩);SCIE收录台湾地区作者的论文在在高级检索栏输入检索式:PS=Taiwan(台湾) OR CI=Taipei(台北) OR New Taipei(新北) OR Taoyuan(桃园) OR Taichung(台中) OR Tainan(台南) OR Kaosuing(高雄) OR Keelung(基隆) OR Hsinchu(新竹) OR Chiayi(嘉义),共筛选出2005—2014年福建省和台湾地区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任意作者)正式发表SCI论文分别为35204、199733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发表出版年份、语种、文献类型、研究方向、来源出版物、发文机构、基金资助机构、合作国家/地区、世界顶尖期刊发文情況等方面对福建省和台湾地区SCI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发文数与发表年份分布
2005—2014年SCI收录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发表的各类文章中,福建省共35204篇,台湾地区共199733篇(表1),10年间台湾地区发表SCI论文总数是福建的567倍。从表1看出,福建省SCI论文发表数量从2005的1211篇稳步增长至2014年的6759篇,增长了458倍,年均增长2150%;台湾地区的SCI论文发表数量从2005的14094篇增长至2014年的24240篇,增长了72%,年均增长630%,可见福建省SCI论文年增幅要明显快于台湾。
从我国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SCI论文数量比较看(图1),台湾发表SCI论文数量占两岸三地SCI论文总数的14%,相当于大陆地区发文总数的20%,是香港地区的25倍。
22文献语言分布
文献语言分布是指学术文章的原始出版语言分布,用以提示学术产出的国际化程度[3]。福建和台湾2005—2014年间SCI论文语言分布见表2,结果表明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绝大多数以英文撰写国际论文,分别占SCI论文的
23文献类型分布
福建和台湾2005—2014年间SCI论文文献类型分布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研究性论文为主导文献类型,分别占SCI论文的9446%和8769%,可见福建省发表研究性论文的比例高于台湾。
24优势学科分布
福建和台湾2005—2014年间SCI论文学科研究方向前10位排名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为福建省五大优势学科,发文数占SCI总数的7191%,其中以化学发文数最多,占总数的3215%;台湾地区的五大优势学科依次为工程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发文数占SCI总数的6127%,其中以工程学发文量最高,占总数的1897%。结果显示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均为闽台优势学科。
25发文的主要出版物分布
福建和台湾2005—2014年间SCI论文来源出版物前10位排名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福建省和台湾地区SCI论文来源出版物未出现高度集中,排名第一的分别仅占论文总数的156%和114%。福建省SCI论文来源出版物前10位主要集中在化学领域,除了排名第二的《PLOS ONE》,其余9个刊物均为化学类期刊,其中排名第一的为本省出版的《结构化学》;台湾地区SCI论文来源出版物前10位集中在物理学(5种)、化学(2种)、工程学(1种)、医学(1种)和生物学(1种)5个学科。表5还显示,福建省发表在前10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要稍高于台湾地区。
26发文机构分布
福建省和台湾地区2005—2014年间SCI论文发文机构排名前10位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高校在两地SCI论文发文机构排名前10位中均占了八成,其中福建以厦门大学发文量最多,占10年间全省SCI总发文量的3880%,排名第二的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1825%);台湾地区发文量最多的为台湾大学,占2353%,其次为台湾成功大学(1317%)。
27基金资助机构/项目分布
各种基金已经成为推动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资助形式,它对促进科技发展和重要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福建省和台湾地区2005—2014年间发表SCI论文受各类型基金资助情况如表7所示,福建省基金资助SCI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量达16504篇,占总发文量的4688%,远高于第二位(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1157%;台湾地区基金资助SCI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项目为“台湾科学委员会”,发文量达60291篇,占总发文量的3019%,远高于第二位(台湾卫生研究院)的207%。
28合作国家/地区分布
论文联合署名是反映地区科技合作活跃程度及主要合作伙伴的重要指标[3]。福建和台湾2005—2014年间发表SCI论文的合作国家/地区情况如表8所示,福建省的科研合作最密切的为美国,占发文量的974%,与其他科研合作伙伴的差距较大;我国台湾也与美国合作成果最多,发文篇数占总发文量的1199%,与其他科研伙伴的差距也较大。
3结论与讨论
31发文量比较
从总体上看,10年間福建省和台湾地区SCI论文发文量差距很大,福建省仅为台湾地区的176%,台湾地区SCI发文量约占两岸三地SCI论文总数的14%,仅次于北京市,高于上海、江苏和香港(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近10年来,闽台SCI发表论文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虽然福建省的论文发表数量基数较小,但增长快速,年均增长率高达215%;台湾地区的论文发表数量基数较大,但近几年的增速趋缓,年均增长率为630%,2005年福建省SCI发文量仅为台湾地区的86%,2014年则提高到279%,可见福建的科研发展后劲十足。
32优势学科比较
从统计结果看,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均为闽台优势学科。在学科研究方向和来源出版物方面,福建省与台湾地区比较,显示出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化学学科发文篇数接近发文总数的1/3,并且在发表的前10种期刊中占了9种。如何继续保持化学学科的优势,同时让其他弱势学科得到充分发展,使各个学科平衡发展,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33发文机构比较
2013年度,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共2041万篇,其中8277%的论文产自高校,而在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表现不俗”)的69064篇论文中,仍然有827%出自高校[5]。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发文机构排名前10位中,闽台的高校分别占9个和8个,说明高等院校是发表SCI论文的主力军。
34基金资助与科研合作比较
从论文的基金分布看,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因此,基金资助的论文一般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影响面和社会关注度显然要大于一般性学术论文[6]。本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几种重要的基金项目产出的SCI论文数较多。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重大研究、尖端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只有继续加强国际/地区间交流,才能不断提升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胡俊荣,汤宁,胡珉,等 广东省科研机构学术水平研究[J] 情报探索,2012(2):41-44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3]李晶 海南省2007—2011年SCI收录论文计量学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88-91
[4]吴国雄,赵庚新 基于SCI论文的海峡两岸基础研究领域合作状况研究[J] 中国基础科学,2013(2):36-41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R] 2013:21
[6]于挨福,马虎兆 科学、科学研究类期刊影响因子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4):7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