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运
摘要:高校教师发展必须深刻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特征,将其融入到自我发展规划之中,个人教学活动才可能与时代同步、学术研究才可能具有引领性。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互联网+”教育具有高密度互通性、高效率生成性、大规模涉猎性、大数据感知性、新事物熟悉性、新领域淡然性。这既是对教师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教师发展的期待,该文对六大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教师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教师;教师发展
“互联网+”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作为现代技术强势介入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这种介入逐步从“启蒙”转入“新常态”,进入一种没有存在感的时期,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而言,高校教师务必关注“+”的本质意蕴,重构自己的行为方式及与世界的关系,方才可能站在时代的“潮头”。
高校教师生活在个体与社会、本性与文明、技术与人文的交织之间,矛盾对立既是专业发展的困境也是自我成长的动力之源。深刻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意识地将这些特征与自己的专业发展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站在未来看今天的自己,将个体发展与时代发展统一起来。
一、高密度互通性
互联网在形式上把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联系起来;在功能上支持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通讯和信息共享,使人类交往活动有了质的改变;在意义上成为人类社会结构再造的工具。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新阶段和新形态。当前人们把它作为一个互相交流、分享见解甚至谋生的地方。它消解了现实的空间限制,以一种特殊的作用和关系,重构着世界,这一特征引发了人们对事物之间彼此关系的再度關注,产生了关系论哲学。关系论首先关注到知识以分布式信息节点形式存在,互联网不断地将这些结点联系起来,使之互通,通过不断地重构、提炼、意向来生成新的知识。用关系论视角考察互联网,世界的普遍联系性自然明朗起来。
传统社会形态中个体能做到在世事纷云间独善其身,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世界是我的存在方式”,人无时无刻不在众多的关系之间,“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真正与世界脱离干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马克思提出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但没有专题化论述事物的具体关系,由于时代所限,没有也不可能涉及虚拟空间关系的生成及其对世界的重构问题。每一人都是世界的能动主体,没有人是纯粹的观者,世界并非只有物质,还存在着无法寻见的存在,人们确实能利用自身的智慧“无中生有”,这种“不存在的存在”包裹着每一个人,默默于一隅间眼前可显天地万物。个体的一个无意之举可能会掀起波澜、形成轰动,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引发无尽的烦恼甚至灭顶之灾。置身于高校的教师需意识到,与己相关的任一事物总是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共同处于关系之中,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等距离的,间接是假象,直接才是真实。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生成性,大学教师有引领人类发展的责任,既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也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和掌握世界,依赖与掌握方式在于自己与世界发生密切的联系。毫无疑问,能够驾驭和处理好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高教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这个时代,人与世界互通的“密度”极大,就其可见的方面而言,个体所能意识到的任何关注点都可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关的信息和相关人、事、物,而且这一切都近在咫尺;就其不见的方面而言,任何个体所思、所言、所指、所涉,都有可被呈现出来,无论多么无厘头的事都有存在的条件,精神世界的无限性与真实空间的有限性互通了起来,网络的无边性和社会的现实性的互通了起来。高密度互通,使得任何两点之间的通达有了“直接的”途径,由于技术的支持,途径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忽略,经典的“六度分割”理论在网络的世界需要重新规定:世界是平的,任何两点都是等距的。
这种“互联网+”教育普遍性特征,对高校教师自我意识、看待世界的方式及自身行为模式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在瞬间会传播到何处、何人、何种效果,也不知道下一个时刻何种“不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近与远、隐与显快速发生着逆转。高校教师须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此种特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适应并引领社会的发展。
二、高效率生成性
公共知识自由存取的今天,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职能日趋渐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教学具备了支持“生成性”教学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基础,高校教师应深刻理解教育的生成性特征,“教育即生成”在教育话语中并非一个新思想,“互联网+”语境中的“生成”则有着多层含义。
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生存论教育哲学中提出,“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启迪其自由天性,使他们自由生成”。从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来看,教育不仅是学生个人知识不断习得的过程,更是学生个体生命不断自觉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知识不断内化为个体独特的生命质量,个性化的内在潜质不断得以绽放、呈现,不断实现个体生命的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身知识和技能随之生成,这也是其最原本的含义。在大力鼓励创新的背景下,加上互联网要素,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极为活跃,这个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极大增加,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和能力把握这些未知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育事件。有学者提出“教育量子理论”,教育生成点像量子一样高频“随机”出现,教师稍加引导即可能形成具有智慧性的成果。
互联网是一个生成平台,师生的智慧性成果能够被快速显性化。比如,课堂上师生们的创意可以被转化为可见的作品;教师的思想可以快速地录制成微视频,或形成学术短篇在诸如微信的圈子里转发;利用智能终端快速记录个人的灵感随想,哪怕只言片语的言谈,都是鲜活的思想智慧。从这个意义说,生成是无形向有形的转化。
互联网的本质是可控的复杂关系,关系的生成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点对于教育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师生面对困境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找到相关的人或资源,及时地获得所需的支持,这是关系的生成。同时,这种行为在大数据技术中又生成更深层的意义,继而衍生出新的价值。可汗学院创立人萨尔曼·可汗说“每一次与我们系统发生的交互都被记录下来,并且这些数据被用于向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学习进程的实时汇报”。基于互联网的行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事件,在其逝去的一瞬间又汇聚成新的意义。比如学习过中“暂停”“删除”操作汇聚成海量数据时,其规律性便自然显现。这类生成过程无须主体的介入,但可为主体所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的高效率生成性之特点会被凸显出来。
三、大规模涉猎性
高度分工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高度整合则是个人生命历程的必然要求,个体只有将分工细化的碎片整合于自身才能保证自己与世界的和谐。而这种整合则需要个体知识面宽广,不同领域的知识碎片在个体智力的作用下酝酿成智慧性成果,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作为高校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靠吃奶而产奶的奶牛不是好奶牛”,一头好奶牛必然是吃各种草生产出优质的奶来。传统意识是“隔行如隔山”,而在互联网成为人类知识库的时代,“山”被逾越了,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了解其他领域。
高校教师在“互联网+”教育境域中,必须大规模涉猎人类的知识,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技术、文化融合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之中。最切近的例子,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互联网都是新事物而非专业内容,但每一个个体都与之发生着各种关联,如何将自己的工作与之融合,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即“如何+”,此刻个体则需要涉猎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与技术。社会呈加速发展势态,新事物層出不穷,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了解最新的技术、思潮和趋势,不追逐流行时尚,但要勇立时代潮头。
未来的学习者被称为“数字土著”,他们借助社会性资源习得越来越多的“杂学”,他们伴随着频闪虚拟视频长大的,他们习惯于超文本的瞬时性,兜里装着他们的“世界”,腿上放着他的“生活”。这些都是未来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必须融人他们的文化,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这要求当代和未来的教师必须大规模涉猎各领域信息,方可为人师。
四、大数据感知性
“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其数量级应是“太字节”的。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而言,大数据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2008年scence将大数据被定义为“代表着人类认知过程的进步,数据集的规模是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目前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去获取、管理、处理的数据”。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专注的不在于专业上如何界定此概念,更关心其教育意义和价值。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Andrew NG教授,在互联网上教授机器学习课程,他的工作对于我们了解大数据教育应用很有帮助。比如,他追踪学生与视频讲座的互动行为,当学生观看视频时,点击了某些按钮,进行某些个性化的操作;在视频中穿插测验,其目的不在于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这种强调课堂纪律的古老传统不是他所关注的内容,他想知道的是学生对内容的领会程度。成千上万的学生在线上参与该课程的学习,数据量大到无法用一般的统计学方法处理,作为计算机科学家的他运用数据发掘技术,发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现象通过常规教学活动难以被发现,大数据技术为教师揭示了淹没于现象背后的事实,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据。
对于大多人教师而言,通常是根据自己对知识、对学生、对教学时机感知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以为自己对知识理解的逻辑是合理的,以为自己对学生对认识是透彻的,以为自己对教育时机的把握是恰当的,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力量,用惯了右手的人总以为右手好用,于是去纠正左手拿筷子的孩子,看到别人左手写字总是觉得不合理。人类所具有的“由己及人”“以部分推测整体”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节约了我们大量的劳动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行为的效率,这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但是,这种“想当然”也损失掉某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大数据技术使我们开始明白:许多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所谓法则,其实并不足够准确。随着大数据技术大发展,这些捷径不复存在,“差不多先生”(胡适语)将越来越不受待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确的认识。人们必须把经验中根深蒂固的因果关系搁置在一旁,以大数据给予我们的更全面、更精细的视角来感知世界的复杂性。
我们不断忘记那些被认为与当下无关且无用的信息,这是人类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人类进化出的最佳适应机制,我们无须去关注这个过程,就可以自动完成。廉价存储和快速检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延长了数据保存的时间,大数据蕴含的巨大潜力在于推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教育轨迹,另一方面也为提前感知到未来而不安,而这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五、新事物淡然性
互联网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包括新物品、新学说、新理论、新工具、新技术、新势态等等。事物的新旧,判断标准不一,现代人们并不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定。如果一个事物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并被人们持续地接受和认可,在人们的意识里它则“常新”。现代社会有太多一闪而过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依赖于人们的主观解释,即使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难道就不被称之为“新事物”了吗?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慕课、魔灯、泛在、移动、微课、创客等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阶段,这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事物,皆可被视为“新事物”,至于其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前途,需要由历史去评判。
人们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通常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新事物持乐观和积极接受的态度。这种态度容易忽视新事物刚出现时在质和量上的不完善,忽视新事物的实用性和适用条件,以“新”为价值取向。在个人化电子产品普及消费的今天,持这种态度的人非常普遍。比如,智能手机的更迭不是以手机是否还能用为标准,而是以是否是新款为标准。学校信息化进程中,不断购置各种新款的电子设备,以设备是否“新”为信息化进度的衡量标准。
第二种是抵制的态度。客观地说,尝试新事物是有风险的,有的人喜欢冒险,有的人则反之,这是十分正常的,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知识量不同、对生命的理解也不同所致。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对这些不可抗力的未知因素的好奇与恐惧的平衡会因人而异,所以导致了不同的看法。此外,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比如有些年龄稍长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持抵制的态度,以为用书本、黑板照样可以把课上好。
第三种是理智的态度。今天的世界变化太快,不确定因素随时出现,人们面临着太多的选择,作为个人,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新事物。新事物的加速出现是历史的大趋势,这是人类生命活力健康快速发展的体现,同時也是个体自强不息、朝着自己的目标、梦想靠近的表现。不随意地认可和否决一个新的东西,用智慧的头脑、敏锐的眼光、睿智的洞察力看待新事物。
从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我们提倡以“淡然”的态度对待层出不穷的各类新事物。首先是因为“新事物”以井喷式势态出现,人们已来不及理性分析,便一股脑出现在面前,又很快被另一波新事物所掩盖。科技带动了工业,工业则带动了经济,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教育又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工业、经济和教育这四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正向循环,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对现代和将来的世界会发生惊人影响,而无论这种影响是何种性质,个体在人类发展的洪流中只能保持淡然的态度。其次是因为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向年轻一代传递正能量和理性精神,在个体无法甄别事物价值之前,需要以平静的心态暂缓价值判断,这样于己、于学生、于新事物,都是比较合适选择。大学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积极力量,作为高校教师若不能淡然地面对社会的各种潮流,何以指引年轻的学子以正确的发展方向。
六、新领域熟悉性
新的研究领域加速涌现,作为高校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体验将会尤为明显:
(一)知识的生产和演化加快,不断衍生出新的研究领域
“互联网+”教育使得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出现深度交叉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依然存在,但固守自己的领域已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科技的进步,学科之间的壁垒在互联网平台上日趋被重度消解。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彼此借鉴、交叉和融合是当代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原本彼此不相关的知识领域可能使用着共同的某些概念、理念或关于世界的基本规律,这类“公约”成分导致在某一个知识体系内部的信息汇聚不自觉地深入到其他知识体系内部。互联网为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传播提供有效的外部环境支撑,加速这种彼此渗透。这是现在和未来高校教师必然面对的发展状况,因此,学者们会越来越多的感觉到新概念、新理论、新学说频频出现,感知知识的生成和演化加速。
(二)学生拥有的信息“多”“新”“异”
一般认为,作为硕、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应该更多地知道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但事实上,许多时候,导师经常在自己的研究生那里接触到陌生的概念、理论和思想。有些网文带着负面情绪指责导师才疏学浅,排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我们还是应该理l生、客观地看待此问题。人们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既有普及性的也有专业性的,可以浏览了解也可以深入研读,对于深奥难懂的地方又可获得相关帮助。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术报告会、论坛、学术研讨都会同步上线,获悉相关资源非常简便。这种条件的存在使得高校教师随时都可能遭遇新领域的问题,导师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而学生在新领域广泛探索,在此情景下,学生感知到新事物多于导师是很自然的事。导师的意义在于,用他个人的经验对学生的选择予以判断,而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此外,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也会获取大量的新鲜信息。因此,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学生知道的“多”“新”“异”是十分正常的事了。
(三)新教学技术频频出现
越来越多的高校配置了“未来教室”,建筑学意义上的教室被改造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空间”,侧重于满足自学、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授课等多种学习与教学形态。教室内装配有摄像头、天麦设备、投影仪以及液晶显示器等设备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记录学习过程并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为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教与学的体验。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日趋丰富,与此同时,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如火如荼。以研究媒体为己任发展而来的教育技术学,在教育学门类中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该学科广泛吸收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密切关注最新技术发展与应用,不断地提出新的教学概念、测量和模式,这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即新的教学技术在加速涌现,“新事物推动需求”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事实。作为高校教师,面对新领域和陌生的问题不必退避三舍或静观其变,学习型社会从自身做起,知识是彼此相通的,汲取新领域的价值要素融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高校教师融“专业研究”与“教学工作”于一身,不可能像教育技术工作者一样对新领域全然关照,但又不能对新领域的出现置之度外,囿于自己的小圈子必然会导致孤陋寡闻,必须以开放的态度、积极的心态进入新领域。现代社会的新领域都以“人”为鹄的,所产生的新事物都具有“人性化”特征,高校教师对于新领域无须有畏惧之心,以同理之心即可熟悉其基本情况,
七、结语
“互联网+”教育是当代教师发展无法绕过的主题,无论其作为理念还是作为技术,都必然影响着教师对教育世界的认知、体验和反应。高校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时期教育可能发生的改变,积极主动地“+”而非“被+”,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目标,这一点并不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改变,恰似汽车飞机的出现并不改变“回家”这个目标,也没有改变距离,但却因其存在使得我们行为方式与以往不同。我们都在路上,都在时代的列车上,沿着历史的轨迹前行,心中有导航,人生才不会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