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行
[摘 要]2016年9月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上海昆剧团演出了经典作品《牡丹亭》与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麦克白》的《夫的人》。观《牡丹亭》,其坚守了昆曲传统,保留了原汁原味经典昆曲音乐本源。《夫的人》则是融贯中西的新编昆曲,用西方式的戏剧展开手法,作为推动剧情的发展的动力。舞美上注重现代灯光的运用,多种多样的色彩变化与音乐的结合,这种充满创新精神的大胆尝试,为当代昆曲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也为昆曲艺术的传承提出新的方式。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夫的人》;传统;现代
中国戏曲似涓涓流淌的清泉,安静的流淌了千秋岁月,如今它顺着历史的轨迹,悄然而来,作为2016年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于9月17日在南宁剧场惊艳登场,送来了天籁之声的戏曲盛宴。其中,上海昆剧团带来的昆曲经典《牡丹亭》与新编现代昆曲《夫的人》在南宁剧场上演,格外引人注目。《牡丹亭》是惊艳绽放了百年岁月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与南北曲音乐结合的亘古恒今的佳作,品《牡丹亭》诗歌雅致、曲调婉转流畅,如沐春风。《夫的人》是富有现代气息的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作,这是传统昆曲与现代昆曲的直接对话,其有效地汲取西方戏剧观念,又极具中国格调,再次印证文化是世界的,但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笔者两晚身处南宁剧场,似乎经历了时光的穿梭,进入久远的中国与西方古代文明。加上上昆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艺术作品在新时代艺术家中的二次创作中,似乎又展现了时代的品味和变迁,但昆曲独秀百年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
一、百年传承、如沐春风:品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是一部蕴涵了极高的美学价值与深厚的思想底蕴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绽放了四百年之久,拥有着惊人的生命力,余秋雨先生称它为“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典范”,是昆曲的集大成之作。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戏曲发展的轨迹。上海昆剧团排演的《牡丹亭》可谓这一佳作中的经典,于2008年排演了全新《牡丹亭》享誉世界,与2004年白先勇先生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比较而言,上海昆剧团则更坚守了昆曲传统的内涵和忠于原作。当然,两个版本都被业内誉为《牡丹亭》的经典版。不想竟能在南宁舞台现场看到经典段落,真是感到十分的幸运啊!想到此,不禁再为围绕着“中国—东盟”而兴起的各类政府文化举措而拍案叫好!
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最大的特色,首先在于音乐方面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音乐本源。在[山桃红]和[皂罗袍]这些经典唱段中,以人物的发展为主要脉络,运用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音乐语汇,并以主线贯穿全剧,使相对独立的曲牌体的唱腔风格融汇贯通,让全剧的音乐形象更加出众,这显然是汤显祖的高明手段。笔者作为一名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昆迷”,首先关注到了上海昆剧团伴奏音乐极具烘托作用。如《惊梦》一折,这一用诗一样的笔墨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会的情节,打击乐器的加入就把丽娘的梦醒后的失落之情衬托得淋漓尽致,旖旎的气氛在音乐的烘托下,把人物表现得含情脉脉而又富于美感。其中花神出现的配乐更是其巧妙之处,用音乐本质保证了故事的纯洁性,又让观众感到美的存在。在戏曲乐队编制方面,配备了完整的乐队编制,并且借鉴现代配器的手法,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传递出的音乐极具画面感。另一方面,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音乐,延续了江南丝竹乐的婉转之美。
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在唱腔和表演上更是让人钦佩。昆曲的唱腔是明代戏曲家魏良辅等,经十度春秋潜心研究,融汇南曲与北曲精华而成就的,史称“水磨调”。至此,“水磨调”作为一种新的声调系统,运用“啭喉”的方法,将文字的发音表现得“抽密逞妍”,使南曲更显得婉媚艳丽,而北曲则是宽阔慷慨,使得每一个字的声韵与音乐达到最紧密的契合,这种结合的细腻之美,在中国上百个戏曲种类中独一无二。如今,笔者更感受到只有到现场聆听与欣赏,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昆曲“水磨調”流露出来的“转音若丝、流丽悠远”的细腻之美。加之沐浴于古代雅诗和艺术家的精致妆容、优雅步度和舞姿,将一出悱恻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更是风情万种,真是酒不醉人曲醉人啊!现场聆听,确实感受上海昆剧团之《牡丹亭》创作者,还是立足于原谱的继承,没有进行重新编配。笔者觉得,比起以前看到的某些西方观念加入后的《牡丹亭》版本而言,上海昆剧团才是昆曲唱腔的完美传承者,把曲牌的“腔”演绎得十分完美到位,对《惊梦》《寻梦》《拾画》《叫画》这些经典的唱段,保留了其原有风味。其他唱段,根据剧情、人物的发展,做了细节上的微调。在幕与幕的衔接上,行云流水般的幕间音乐,很好的串联起剧情的发展,进一步渲染了舞台气氛。
最后,在舞美设计上,现代舞台灯光的变化与昆曲传统的古典美相接轨,并没有所谓的冲突,而是将古典美与现代美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在《冥判》一折尤为突出,当地府判官鬼怪出场时,选用的红色、白色灯光非常契合剧情要求,给人阴森妖异之感,让人身临其境。不愧四百年之昆曲名作,不愧当代之经典演绎,观上海昆曲团《牡丹亭》,如沐春风。
二、莎翁邂逅昆曲、别有特色:评昆曲《夫的人》
尚未观看,已听闻此次来演剧目中有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的佳作,不免心中忐忑。莎翁可谓世界推崇的戏剧大家,但是西方的戏剧观念和中国传统戏曲显然是有着很大差异性,尤其曾观赏过演出于美国纽约的由陈士争导演的全出《牡丹亭》DV,虽然陈先生有很大成就,但笔者并不认同其将西方戏剧观念的大量注入《牡丹亭》的做法,因而,特意购买了继《牡丹亭》之后的《夫的人》门票。确实,上海昆剧团真是堪称昆剧业内代表艺术团体,他们的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在时代中坚守着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
《夫的人》是一部有着全新视角的新编昆剧,内容改编自与汤显祖同时代的英国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但是却以原剧中戏份并不多的麦克白夫人为女主角,将这位女性细腻的心理变化和丰富的情感波动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与细致的刻画。用昆曲的语句描绘这位野心勃勃、不甘人下的女性形象,真是非常的有趣,因而音乐也让人耳目一新。“我是夫人,二八年华,嫁入夫家……我的夫,骁勇善战,气宇轩昂,他,乃盖世英雄也!”这段唱词一出场,就让你感受到了与传统昆曲绝代佳人、一方才女闺秀的形象迥然不同。夫人一角,突破了平日里惯有的大家闺秀形象,将闺门旦的柔情细腻、正旦的热情奔放、刀马旦的精湛功底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滚绣球]与[叨叨令]这些唱段中,是以一种“洗手”意象贯穿“夫人”的个人发展进程,“洗手”通过戏曲表演的指法云手的巧妙运用,结合水袖动作,红色灯光的气氛烘托,展现了女主角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孤独。再说在夫人最后皇梦破碎的[叨叨令]中,她将自己从剧最初编织的“幻想”一个个毁灭,无不令观者动容。这是一种令人动容的执念,爱一人,爱到极致,无论生死;恨一人,痛到极致,疯魔成戏。梦醒时分,却倏然发现,编制的美好与心心念念的“他”,不过是南柯一梦,爱始终是一个人的梦,独自地老天荒。但此生绝无悔意,愿与来世相见。此情此景,首尾呼应,无论角色对与错,观众都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三位男演员分别以净、生、丑这三个行当诠释“夫”阴狠、温柔、软弱等各个侧脸,他们还在剧中扮演其他角色,法师、太监、刺客、护卫等配角,这种人物的配置运用,展现了《夫的人》与众不同的一面。在唱词方面,创新性的加入了较为“流行”的白话语言,这种语汇的加入更加贴切现代剧情的需要,拉近古老的昆曲艺术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又不失其艺术性,这点尤为可贵。
此外,笔者认为相比传统昆曲结构基础,《夫的人》在戏剧结构方面不同于传统戏曲的起承转合叙事手法,而是采用西方戏剧展开手法,淋漓尽致的刻画出“夫人”被王权熏心的心理波动的场景,这是传统戏曲所没有关注到的点。给人印象深刻的还当属整个舞美设计的“色彩设计”。在当代的舞台戏剧和电影中我们都能感受的大胆主题“色彩”的应用,以色彩作为人物性格一种“明示”手法,让观者一方面眼睛受到色彩的刺激,一方面透过这一色彩而感悟作品人物的性格基调。还记得青春版《牡丹亭》也在服装色彩上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但那是柔和的一种展示方式。而《夫的人》则打破了传统昆曲演出舞台的局限性,进一步拉深了舞台的空间感,把红、白作為主要色调,具有视觉震撼效果。如夫人以一身喜气的“红”衣反衬出人物冲动的性格与极端感;三个“夫”的白色与底边蓝色的长袍,表现出男主人公的忧郁、神秘的气质,这些不同的风格、不同色系的强烈对比,渲染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剧中以三个红色木框为全剧的主要道具,随着剧情的进展和角色的内心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摆放位置,或竖立,或放下,或对立,或叠加,从而幻化出不同的空间。木框就像枷锁一样,使剧中人物锁在其中,始终跳不出这个框。与传统的昆曲相比,《夫的人》在舞台道具的运用上显得极具有现代气息,注重方向位置的细致变化,灯光与道具相互呼应,以符合人物性格的“红色”为主,让观众不得不为变化莫测且独具匠心的舞台布置称赞。
这是一部精心打磨的“西剧中作”,笔者已然感受到了戏曲家诚心诚意探索昆曲创作中新的可能性的艰辛历程,他们走入历史,在《牡丹亭》同时代的戏剧领域中找寻灵感,当昆曲邂逅了莎翁,碰撞出了一种新的可能,让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戏海悲秋:这边风景独好
观赏了两场来自上海昆剧团的昆剧作品,也静下心来看了几出好戏,其中,也不乏富有现代气息,具有新颖创作构思与实验性的舞台布局的新剧,如以家庭伦理为线索的滇剧《水莽草》,以及饱含爱国主义的晋剧《范续亭》等。从节目单上看,此次上演还有:汇集广西本土多种曲艺展演——《七彩曲韵曲艺展演》可谓丰富。9月22日,南宁渐有秋的凉意,2016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舞台圆满落幕了。看了这么多好戏,不能不无有所思啊。
作为一名音乐学生,由学习民族器乐,进而从事中国音乐历史文化的研究,遂渐入“昆迷”。但是,在学术研究的活动中,常常耳闻的是民族音乐的专家慷慨陈词民族音乐的当代“困境”、文化的消亡的现实,在采风中也常听闻某某民歌已经消亡的故事。但不料想,此次戏剧周昆剧上演的剧院竟然爆满,这确实是笔者没有料想到的。戏后忍不住好奇之心,与青年朋友交流并了解到,一方面此次的活动,由政府作为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而推广普及至大学校园,另一方面他们不少确实和笔者一样,渐入“昆迷”。问其缘故,多为仰慕古典文化而来,或多或少也是受到近年来古琴、昆曲走入清华北大校园新闻报道的影响,从想了解一下中国古典文化的好奇,到真的渐渐喜欢上昆曲。因而,同学们耳闻相传、结伴而来,戏剧周的戏院充满了年轻的气息!笔者想剧场的爆满,说明此次活动组织得当有力,也体现大学生阶层的青年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着一定的认同感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今天中国传统戏曲已经失去的阳春三月的朝气,而进入了深秋的萧凉。一些地方剧种濒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或者,必然会有一些戏种消亡。但是也会有一些,会坚守度过深秋、寒冬,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一些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戏种,会再次迎来春天!那么,说到此,一些戏曲必然得提高自身的艺术含量,在国家精品戏剧工程的扶持下,不断精进,多推佳作,才能靠自身艺术价值走入春天!
曾几何时,昆曲也曾寂寥,但它总是在文人的关注中,通过艺术家们锤炼精品古典作品、创作新作再次崛起。从四百多年前《牡丹亭》跨越到当今的《夫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的长河洗礼下,数不胜数的艺术种类渐渐消散,经得起锤炼的艺术形式愈发珍贵。因而,一部可以经得起百年推敲的佳作,和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手段,应是当代戏曲发展的必由道路,也是今天国家精品戏剧工程推行的重大意义。希望来年,这边风景依旧,依然能看到南宁的戏剧舞台上有众多的佳作,如桂剧、邕剧、彩调等戏曲,以及文场等曲艺,在政府的扶持和当代青年人的热心推动下,再现戏剧周之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