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优 张天雪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运动休闲产业特别是户外运动产业的增长活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是制约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休闲步道作为大众从事户外运动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的完善程度对户外运动的参与度有着深厚的影响。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关于休闲步道建设的文献中发现,我国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建设仍不健全,进一步制约着休闲步道标准的制定及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比较,发现国内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特点和不足,为我国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国家步道;户外运动;休闲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6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发布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1]、《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等多个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为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文件中,特别強调在推动大众参与户外运动的同时,需要积极完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批登山道、徒步道等户外运动场地及相关服务设施,对休闲步道系统提出了重点建设的要求。
二、休闲步道的起源
美国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休闲步道的概念[3]。2009年美国《国家步道系统法案》(National Trails System Act)对休闲步道进行了重新定义:一条新建的或者曾存在的步行道路,至少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类型通过:徒步、船舶、自行车,直排溜冰鞋、轮椅、越野滑雪板等。美国对于休闲步道的功能、特征以及通行方式有明确的界定,使其与普通道路的辨别能力大大增加,同时也为休闲步道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很强的基础。
三、国外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研究
(一)美国
在2006年的《国家步道系统法案》中[4],将休闲步道划分为国家游憩休闲步道、国家风景休闲步道、国家历史休闲步道和连接/边道休闲步道四类。其中国家游憩休闲步道是指位于城区或城近郊区,提供多种户外游憩活动用途的休闲步道;国家风景休闲步道是指位于沙漠、沼泽、草地、山区、峡谷、河流、林区以及能展示国家重要自然地理特征和地形地貌的地方,具有最大的户外游憩潜力,能供游人欣赏具有国家重要性的风景、历史、自然或文化特征的休闲步道;国家历史休闲步道是指沿着到国家重要历史地旅行的线路或尽可能接近旅行线路的休闲步道;连接/边道休闲步道是指提供到国家游憩休闲步道、国家风景休闲步道、国家历史休闲步道的额外通道,或连接这些休闲步道的通道。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休闲步道的发展处在前列。英国的休闲步道包括3 种类型,除了有专门机构管理及受国库资金资助的国家休闲步道外,另有游憩休闲步道和无标志休闲步道两种类型。游憩休闲步道指由地方当局和徒步爱好者等志愿者共同维护管理的休闲步道,线路上有相应的标志,但英国联邦政府不负责提供资金和不承担维护管理的责任;无标志休闲步道是指仅在导游书中有介绍,但没有具体指示的线路[5]。此外,英国国家休闲步道可供徒步、骑行以及骑马等多种用途。
(二)小结
从以上国外文献可以看出,各国对休闲步道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英国主要依据休闲步道的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将休闲步道分为国家休闲步道、游憩休闲步道、无标志休闲步道三类,这样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方便休闲步道日常的维护和管理;而美国则依据休闲步道的功能进行划分,且各类型休闲步道区位和资源的类型也有明显的不同,有很强的区辨能力。
四、国内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研究
我国大陆地区休闲步道的发展起步较晚,官方还没有正式提出“国家休闲步道”的概念,完整的休闲步道系统也尚未建立。在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中,依据休闲步道功能将休闲步道分为山野步道(回归自然、健康身心的徒步天堂)、探险步道(新鲜刺激、富于挑战的勇敢者旅程)、亲子步道(轻松、休闲的家庭和谐游憩乐园)、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科普基地)、其他(根据地方特点进行开发,如环海景观步道、雪域丛林步道)[6]。对比国外的休闲步道分类系统发现,与美国的休闲步道标准相比,《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去掉了连接/边道休闲步道,而连接/边道休闲步道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加强各休闲步道间的联系,使得国内的步道休闲步道分系统标准存在着一定的诟病。
五、启示与展望
休闲步道概念的界定将休闲步道与其他道路区别开来,而休闲步道分类是休闲步道标准制定的基础,能够很好的增强休闲步道管理的科学性,对推进休闲步道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国内外休闲步道分类的研究发现,欧美等国已经拥有了相对明确的休闲步道分类和完善的休闲步道体系,而我国目前虽然颁布了相关的休闲步道建设的文件,其间涉及休闲步道分类,但分析其内涵发现,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进一步加快休闲步道的建设,推动户外运动的高速发展,休闲步道分类系统的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等.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Z].2016.11.8.
[2]国家体育总局等.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Z].2016.11.8.
[3]丁洪建;贺剑;刘剑箫.中美比较视角下的北京市步道系统规划探索[J].规划师,2017(2):98-103.
[4]The National Trails System[EB/OL].(2006-12-21).http://www.nps.gov/ncrc/programs/nts/legislation.
[5]徐克帅;朱海森.英国的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标准[J].域外规划,2008(11):85-89.
[6]GB/T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s].中国登山协会,2010.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