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学思想探微

2017-05-30 10:48:04周全德
邓小平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价值时代特征

周全德

〔摘要〕1949-1965年,在我国进入由乱转治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初具雏形。1975-1982年,在主持全面整顿工作、致力于领导拨乱反正和谋划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得到全面发展。1983-1993年,在从容应对深化改革及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社会学思想日趋完善。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及无可质疑的现实价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应从大社会概念入手,从社会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一体同源的角度,深入发掘和研究邓小平社会学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学思想;时代特征;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1-0038-08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认为:“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社会学具体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社会学中国化的示范和启示,同时,中国社会学也要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为丰富和发展这一伟大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1〕依循这一观点,笔者就邓小平社会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时代特征及实践价值略表个人管见。

一、邓小平社会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发阶段(1949-1965)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破坏一个旧世界到建立一个新世界,我国进入由乱转治的新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主政西南,面对纷繁芜杂的经济社会生活局面,他致力于稳物价、促生产、扩就业、恢复社会秩序等工作,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有序运行殚精竭虑。当时,面对剿匪、恢复生产、调整工商业、妥善安置和救济失业人员等艰巨任务,邓小平提出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在干部中进行整风、搞好统一战线等举措,去沉稳应对,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他着重强调:“用全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用代表会议的方法去组织、团结和教育市民,参加城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2〕在由乱转治的这一重要时期,邓小平从理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入手,站在政治社会学的高度看待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并通过在西南地区鲜活的地方实践及理论思考,为新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上调中央工作之后,邓小平在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从事治国理政活动中,格外关注基本的社会民生问题。他特别注重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张改善民生既要量力而行,又应积极作为。他强调:“可以把钱用到最急需的方面去,如修下水道等。……要看戏的人找不到戏院,有戏院的地方没有多少人去看戏,这个布局显然是不适当的。……有群众的地方就要修学校,少建一些大型的校舍,就可以多建一些简易的学校。”〔3〕在积极应对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时期,邓小平身上社会学家的睿智进一步显露。这一时期,邓小平明确反对以“大呼隆”方式搞各种突击性群众运动,他主张应当遵循社会生活内部发展的固有规律,做好经常性工作。他尖锐地批评:“这几年,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忽略了,……丢掉了我们各行各业应该经常死死抓住不放的事情。……群众运动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不是一年到头全运动,不是一律的这里运动什么那里也运动什么。”〔4〕在邓小平看来,群众工作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领域的经常工作,与老百姓的人伦日用及冷暖安危密切相关。在此,他实际上是用社会学家的眼界审视与基本民生问题密不可分的各种社会工作,并且主张以做好此类工作来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在1962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又提出应恢复农业、解决好城乡关系、解决好老百姓的吃穿用等主张。他的这些主张,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是其社会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二)成长阶段(1975-1982)“文革”后期,我国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秩序混乱。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及时提出:“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5〕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他的主张关乎国计民生,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维护社会有序运行、改善社会风气和激发社会活力,具有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慧眼看世界,力主恢复已中断近三十年的社会学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邓小平致力于领导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譬如,他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明确了重要目标、基本方式及有效途径;他主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他提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建设确立基本价值目标并提供了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他强调“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科学治理原则;他做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一国两制”、“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等重要论断,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他首创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为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及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他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夯实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法制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论断和作为,凸显了邓小平的社会学思想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三)成熟阶段(1983-1993)这一阶段,邓小平反复强调以改革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推进民富国强和社会和谐稳定,这标志着他的社会学思想日趋成熟。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6〕在这里,邓小平所提及的改革是包含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設、民生建设及社会治理等广义上的社会改革活动,其主要目标指向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在这一阶段,邓小平还特别强调理想和纪律,将其作为改革开放的精神支撑和和制度保障。“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7〕,“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8〕,“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9〕,邓小平的上述思想用社会学语言来表述,也就是以软性与硬性有机结合的社会约制方式,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焕发社会发展活力。邓小平这里所讲的团结,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向世人展示了他那以普惠大众为归宿的价值取向和以治国安民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即席而作的一次讲话中,他曾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10〕从社会学视角看,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体制,乃是优化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有效配置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切和期待,充分体现他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的坚定立场和高度的原则性。尤其是在进入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的深化改革时期后,邓小平更加明确地强调共同富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11〕之后,在同家人的谈话中,他语重心长地警示:“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2〕在生产力实现较大发展时如何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出于对人民幸福安康的牵挂,退休之后的邓小平对这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格外关心;他的具有前瞻性预判的金玉良言,如今业已成为其社会学思想中有待继续拓展的重要内容。

二、邓小平社会学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提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思想贯穿邓小平谋划和领导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邓小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民主和法制并举、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行等治国方略中,无不蕴涵着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一社会变迁中重大问题的发展社会学理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稳定压倒一切”均是邓小平首创的名言,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表明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一招,势在必行。“发展就是硬道理”虽然主要是讲经济发展,但绝不是被一些人所曲解的那样仅仅局限于经济指标,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诸多社会发展指标。“稳定压倒一切”虽然主要是讲为经济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但这种环境最终还是要靠提高社会建设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去精心营造。换句话说,在邓小平发展理念中,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从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发展促稳定和以稳定求发展,这种对建立协调统一、兼容并蓄的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关系的理论表述,恰恰反映了邓小平发展理念的治国安民初衷。可以说,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精彩论述,既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内部规律性,又阐明了当代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二)强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关系政治不仅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社会民生的客观反映。从政治高度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内在关联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关系,这是邓小平社会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他将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有机结合并锁定在一个共同的理想坐标之中,从而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同时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凝心聚力。实现小康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走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这是邓小平毕生的不懈追求。他关于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创意,对于优化社会资源和机会的配置、建构合理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关系、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实现社会公正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在邓小平看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政治建设的主导作用、文化建设的驱动作用、社会建设的协调作用理应互补互动,形成合力;其中,社会建设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惠民维稳”来促经济、强文化、优生态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由此看来,在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的诸多论述中,已经孕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及包容性发展的思想萌芽,这就为以后科学发展观的应运而生打下良好基础。(三)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在邓小平力主转变政府职能以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得到拓展。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社会处于大一统的整体性社会,国家分外強势,市场十分衰弱,作为与国家和市场对应的“社会”几乎不存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大众要求,邓小平适时开启改革开放,并且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持续拓展社会力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经济改革既是先试先行又是综合性改革的基础和中心。中国经济改革由于以往计划经济弊端积重难返的特点,并不能诉诸内生性的自发成长,它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力量的推动作用。拿邓小平的话来说,也就是要“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就是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互补双赢效应,而在其中社会力量自然也就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中国,经济上自由和通畅的发展客观上需要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力量的支撑,也就是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管理的调适职能。如果缺乏这种支撑,健全的市场体制机制及合理的市场运行秩序就无法建立,当然,社会力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无从得以拓展。在《邓小平文选》中,尽管没有正式提出与国家和市场相对应的“社会”概念,然而,在他关于搞好统战工作、发挥工商业者作用,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一切消极因素等一系列讲话精神中,均有对第三方力量即社会力量的精心考虑和高度重视。

早在新的社会阶层初露端倪之际,邓小平就将其归入“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之列,为其定性和正名。郑杭生先生就此而论:“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指引下,也才有可能突破在阶级阶层问题上的旧的解释框架,研究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从而推进阶级阶层从作为‘社会甄别机制到作为‘社会激励机制的根本转变。”〔13〕从邓小平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4〕的论述以及对年广久“傻子瓜子”的评论中,人们自然能够感悟到这种根本转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两大阶级和一大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架构已经发展至当今的十大阶层架构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7页。。在整个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坚持两个开放(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坚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直接成效是既打破区域间封闭、保守体制机制的束缚,推动了经济发展,又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因素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约,促进了社会流动。这就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开拓“社会”生长和发展空间,创造了必要条件。(四)在社会治理活动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建设在社会治理活动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毛泽东当年曾称赞说:“小平同志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5〕不论是在领导拨乱反正时,还是在领导改革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均强调转变社会风气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强调党风建设对于转变社会风气的决定性意义,强调纠正社会不正之风要靠法制和社会教育两手抓。他一直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党风民风,并且在社会治理上强调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这些充满睿智的治国理政方略,体现了他致力于重建社会秩序以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时代担当。对于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条件这一大事,邓小平一直积极关注且付诸巨大努力。为此,他不仅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政治上的自由化思潮,而且也一直对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引发的社会风气颓败及社会生活失序保持高度警觉。尤其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时,他力主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去引导人们了解实际国情和坚持艰苦创业,并且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法德并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和法制建设的保证作用, 正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治国主张。

三、邓小平社会学思想的实践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话语体系,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在其中居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本国情及其它历史的或现实的原因所致,邓小平突出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和国家的首要发展战略,但同时他对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同样具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应对策略。在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阶段,邓小平社会学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提供了巨大智力支持邓小平社会学思想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归纳和提炼,也是对中国历代治乱兴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借鉴,其中蕴含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深刻道理和治国理政的真知灼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则是中国取得较大发展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治国理政总纲。这两者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内在关联性。因而,在邓小平有关治国理政的一系列精彩论述中所体现的社会学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能够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二)对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邓小平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精辟分析及思想概括,是搞好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他关于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精神文明和健全法制、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纠正不正之风、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等一系列精湛论述,对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优化社会结构、改革社会体制、完善社会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正、保证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其中我们可以深刻体悟邓小平以改革开放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体制和社会关系,以及以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合理配置的良苦用心。正是在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运筹帷幄,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及良性运行殚精竭虑,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袒露心迹的这些论述中,呈现了邓小平“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民社会学家的思想智慧和精神风范。可以预期,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将日益显示其所特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成为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导。(三)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方法论郑杭生先生认为:“邓小平理论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为中国社会学进行的新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6〕就我国现阶段社会治理创新而言,也是如此。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先决条件。邓小平一贯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他从实践唯物论的原则立场出发,善于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首创的经验和智慧,为现阶段我们从容应对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疑难问题及其风险,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情况对比的思考,邓小平提出要与时俱进地搞好社会管理,“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越开放越要善于管理”〔17〕。显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要与时俱进地搞好社会管理,其中蕴含邓小平对于未来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殷切期待。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坚决主张:“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这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所有方面的问题。……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18〕遵照他的這种独立自主的观点去逻辑推论,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及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中,当然中国也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本土立场,不能照抄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早在1992年初春那次著名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设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9〕这种高瞻远瞩的科学预见,实际上已经蕴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思想,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及治理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0〕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又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1〕这类带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语言表述和深刻时代精神内涵的创新,正是依照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总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社会学思想,具有其显著的时代特征和无可置疑的实践价值。在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将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有利于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有利于持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我们应从大社会概念入手,从社会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一体同源的角度,深入发掘和研究邓小平社会学思想,为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13〕〔14〕〔16〕郑杭生.邓小平理论与社会学的繁荣发展[N].光明日报,2004-08-03.

〔2〕〔3〕〔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4-175,267,293-29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

〔6〕〔11〕〔12〕〔17〕〔18〕〔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38,1312,1364,1247-1250,1209-1210,1342.

〔7〕〔8〕〔9〕〔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90,210,110-111.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62.

〔20〕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责任编辑付国英胡学举)

猜你喜欢
实践价值时代特征
充分认识品牌时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创建水平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28
浅析色彩的时代特征在传统花鸟画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9:14
论媒介融合环境下“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时代特征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4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0:24:51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 08:51:44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人民论坛(2016年2期)2016-02-24 12:15:5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科技视界(2016年5期)2016-02-22 14:03:56
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