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超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短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蹲踞式起跑是短跑比赛规定的起跑姿势,它的优点在于“五点落地”作为支撑点,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用迅速启动,是影响快速跑成绩的一项主要技术要素。日常测试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蹲踞式起跑不如站立式起跑简便。 因此,在达标测验中,大部分不愿意采用蹲踞式起跑。 笔者认为除了学生腿部力量差,怕摔跤心理因素之外,还在于教师的 “教”。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简单易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且让学生多看多练多想,以达到学会蹲踞式起跑的技术。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知识。最近笔者在四年级的体育课上进行蹲距式起跑的教学,“前脚距起跑线一脚的距离,后脚距前脚一脚到一脚半的距离。双手放在起跑线后,两手距离与肩同宽或稍宽一些。当听到预备时,提臀,使臀部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听到跑之后,两脚用力后蹬。两手推离地面,迅速摆臂,逐渐加大幅度。”这是蹲距式起跑的要领和方法。
一、在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的技术要点较多,动作方法较为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二)练习密度较大,且较枯燥,学生易疲劳倦怠;
(三)对身体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成功,兴趣不足;
(四)该教学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但学生的反应普遍较慢,少数学生反应很快,但都有抢跑现象。
(五)在做动作时,有的学生上体前倾不够,身体重心没向前移动,跑出去会停一下再加速。
二、教学策略
以上五种情况是存在于大多数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影响练习有效性的问题。教师往往会忽视了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导致了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只是看着热闹,学生却没有真正受益,造成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就要改变以往的“讲 - 练 - 讲”的教学模式,分散教学中的重难点,巧妙地运用新的讲解方式,练习方式和纠正方式,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散教学重难点
笔者在“蹲踞式起跑 ”的教学第一课时中,提臀,顶肩,过线,反应快速分别为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两者同时出现在主教材之中,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练习的强度,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结合教学实际,在准备部分的专项练习中,可以先解决学生的快速反应练习。做完准备活动,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相应的专项练习,学生间的 “抓手指 ”,“喊数抱团”;师生间的反口令练习等。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主教材教学之前就解决了一个难题,缓解了基本部分教学的压力。
(二)“游戏化”处理教材
“蹲踞式起跑 ”是一项跑的教学内容,练习方法较为枯燥,且体力消耗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游戏化的教材处理,将教学于娱乐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學中,可通过“长江,黄河”的游戏,引出“蹲踞式起跑”内容,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观看教学挂图,体会动作要求,然后学生之间相互进行练习和交流,总结出动作要点。学生掌握后,再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练习,以欢快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三)“顺口溜”细化动作
“蹲踞式起跑 ”的动作方法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动作内容讲解,需要讲解的部分较为复杂繁多,不便于学生记忆。“顺口溜 ”的讲解,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各就位”:前脚距线一脚半,后膝跪在前脚边,双手撑地宽于肩。“预备”:平稳抬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过线,双足用力蹬地面。“跑”:快摆快蹬冲向前。
(四)“帮教式”改进动作
之前提到同学间相互协助交流,理解整个动作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学习,相互合作探讨,主动探寻动作方法,适时地加上教师的指引和帮助,可以很好地解决改进动作,纠正不足的问题。如:让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同学保护同时喊口令,帮助者一手放在练习者臀上部,另一只手放在肩前,帮助体会“预备”时的抬臀与前移中心的感觉,掌握起跑时间。让学生在“探究合作 中”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和提高动作质量。
(五)“体验式”增强信心
学生的反应能力各有差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的差异很难在竞争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直接造成他们的兴趣不高,练习倦怠的问题。在“蹲踞式起跑 ”的教学中,要在起跑后进行一定距离疾跑。因此,结合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采用 “让距”或者“捉尾巴”的练习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如:让跑的快的学生在起点稍后的位置进行让距起跑,让速度反应较慢的学生也有可能赢得比赛的机会。
启发:笔者通过自主磨课时间,认为要保证课堂教学有效,体育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运用“游戏化”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纠错方面,“帮教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德育渗透上,“成功体验式”的练习有助于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这样才能保证蹲踞式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相林.快速掌握和提高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几种方法[J].田径,2011(11):48-49.
[2]陈鹏.蹲踞式起跑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溧阳市昆仑小学,213300.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