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郅玥
走进麦地,细看他们的身姿,单薄而又挺拔,叶片修长,细致入微的精致纹理胜过天工巧夺,穗头上大自然精心设计的排列紧密有序的麦粒,被浅黄色透明的薄片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令人没想到的是,无数卑微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掀起的洪波竟这样让人震慑……麦田啊, 在现实面前,我能否做一名守望者?
——尹喜 《麦田》
翻开尹喜副校长的记录本,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散文洋溢在纸面。其中,一篇题为《麦田》的文章印入眼帘。正如文中尹喜副校长所写的那样,在多年的教学中,看着如麦苗一般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孩子们,他甘于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以此滋养幸福路小学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的童年因阅读色彩斑斓、精彩万分。
阅读:放牛娃的春天
尹喜小时候生活在乡下,每到暑假就会冒着酷暑到田间地头放牛。那时,因为条件限制,农村小学除了教材没有任何其他的读物。三年级暑假的一次放牛途中,尹喜在路边惊喜地发现了人生第一本课外书——《趣味语文》,书中名人幽默风趣的故事和他们高超的语言艺术深深地吸引着他,让尹喜第一次感受到了课外书的魅力。这本书陪着他度过了暑假惬意的时光,成为放牛时必备的“解乏神器”。此后,尹喜的生活就离不开阅读,他如饥似渴地读了所有能借到的书:连环画、小说、散文、诗歌……日复一日徜徉于书的海洋中,阅读不仅给尹喜的童年插上了幻想的翅膀,也给他的童年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如果说小学时是带着好奇与欣喜初入阅读这座“大观园”,那么进入师范学习的尹喜就是带着渴求与理想与书同游。每当晚自习或周末时他总会泡在图书馆,短短三年的时间,光是读书摘抄笔记就做了厚厚的十几本。为了买一本精装《全唐诗鉴赏》,他用了一个月的生活补贴。从中国古典诗词到现代诗歌散文,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外国名著,从西方哲学到宗教神话——他从浅尝辄止直至深陷其中。而说起一件读书时让尹喜印象最深刻的事,他提到了他与《诗论》的故事:“有段时间我痴迷中国古典诗词,偶然有机会读到了朱光潜的《诗论》,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以审美眼光论述了诗的起源,诗与其他艺术的关系,诗与人格美的关系等,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每每读来都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为此,我在图书馆借阅多次反复阅读,最后产生买一本的想法。后来,跑遍学校所在市区的所有大小书店,都失望而归。最后不得不向同学借钱花“巨资”复印一本,自己还手绘了封面,题写了书名,沾沾自喜珍藏至今。”
2001年工作以后,阅读俨然成为了尹喜的生活方式,他也时常将他对阅读的痴迷带给孩子们。因为他坚信,有书的童年不孤单,有书的人生夺目绚烂。
阅读:园丁的灌溉源泉
作为一名执教16年的一线教师,尹喜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尹喜深刻地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深知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因此,从教以后他一直从事着最基层的阅读推广工作。
在担任东海县曲阳乡中心小学教务主任期间,因为阅读工作的大力推动,原本教学成绩落后的学校一举跃到全县先进行列。2013年暑假后,尹喜从曲阳乡考入东海县幸福路小学。到校后,尹喜执教五年级语文。一个班70多名学生,大多是城郊结合部的留守学生,长期缺少家长的监护和指导,这些孩子课堂上阅读能力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基础薄弱;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成了尹喜这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一)打造书香班级,建立精神家园
尹喜通过教室布置,将古今中外名著陈设其间,打造书香四溢的班级。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书袋,挂在教室墙壁上,每个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尹喜让学生每天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尹喜還为班上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加油站”(班级图书角),让阅读变成学生休闲、放松的活动,他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经典童话《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经典“闲书”《汉修先生》《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窗边的小豆豆》……经典绘本《光屁股的大犀牛》《爱心树》《大人们的秘密》……经典名著《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一本本图书,吸引着学生们在课间驻足翻阅。尹喜还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了一块专栏,用于展示学生们的读书收获,激励孩子们多读书,多分享。
浓浓的书香班级文化如炉火一般熏陶、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一走进班级就情不自禁喜爱读书,愿意与书本交朋友。
(二)发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影响
尹喜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他给大家分享《昆虫记》中关于小昆虫的有趣的故事;教学《嫦娥奔月》时,他把《山海经》中远古神话人物推荐给孩子们认识;教学《林冲班棒打洪教头》时,与孩子们一起将“108将”以游戏卡能量值的形式排序……同时,尹喜对那些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给予了更加密切的关注,如开展“每周之星”评比活动,对推选的“读书之星”进行张榜表扬,供学生学习。
尹喜还经常利用读书指导课、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如“匡衡的凿壁借光” “孙敬苏秦的悬梁刺股”“鲁迅嚼辣椒驱寒”等,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
(三)开展幸福阅读 关注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父母远离他乡,缺乏亲情的温暖,缺乏父母的监督,容易滋长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惯。尹喜认为要想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得充分利用在校时间进行阅读。
每学期一开学,尹喜就会制定详细的班级阅读计划。“日有所诵”每日十分钟,诵读内容提前抄在黑板“经典诵读”一栏。课前三分钟他会就阅读内容进行指导——拍手有节奏地读、男女生配合读或赛读、小组赛读、大小声读。每天的坚持,让孩子的朗读表现力逐日提升。学校的广播站里十个播音员,其中五个都是他们班的孩子!
注重早晨朗读。从早读课开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选定书目共读或自由朗读、交流讨论,释放孩子的阅读体验,从而开启一天的书香之旅。
推行午间静读。尹喜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在午间时间选择适合他们自己“胃口”的书籍,饱享“书香”。他还教孩子们运用默读与速读的技巧,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技能与效率。
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又不识字,尹喜就利用每天晚上的弹性放学时间留下这部分孩子,与其交流读书情况,指导阅读方法,还让他们回家将一天的阅读收获讲给爷爷奶奶听,即使是寄宿在辅导班的孩子,也要每天晚上坚持睡前阅读,并在睡前与室友分享读书心得。
尹喜还利用校信通平台、视频通话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鼓励家长要多表扬孩子,平时多买一些有益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寄给孩子,多询问读书的情况,用亲情的力量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创办班级语文报 自留地里结硕果
无论在农村任教还是在县城工作,尹喜总会让孩子自编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报,学生们可以定期在上面发表诗歌作品以及优秀作文。班级小报为留守儿童搭建了展示的平台,让儿童在自己的园地里自由、自主、自信地发展。在尹喜的指导下,班级语文报上的很多文章后来都在《连云港文·校园美文》上发表,《致故乡》等几十首诗歌获得江苏省诗歌竞赛一二三等奖。他本人参与编写出版的学生诗集《幸福诗行》中也遴选了众多留守儿童优秀作品。
尹喜用书籍来取暖,用阅读滋润心灵,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阅读:引路人的行动纲领
尹喜还出色地担任着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
目前,他担任幸福路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一职,他本着阅读成就人生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全力推进实施“真阅读”工程。他带领团队构建幸福文化课程,以言立人;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条件,打造书香校园文化,以环境育人;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以文化人。每天的晨诵、午读、暮省,每周常态化的阅读社团活动,每月的阅读之星评选,阅读大闯关,阅读课例研究展示,亲子阅读,每年一度的读书节等一系列长期坚持的举措让阅读融入了幸福路小学孩子们的生活。
(一)精于教务管理,善于创造成果
尹喜在接手幸福路小学教学工作时,学校成绩排名全县倒数。尹喜创新工作做法,将“幸福课堂”的理念及操作要素贯穿于教学常规始终。他指导6个阅读社团开展日常阅读教学工作,带领团队开发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推出校本教材《早读书》。以课堂为主阵地,“校本教研”为主线,丰富校本教研活動的内容,建立全年级学科检测考评体系。幸福路小学教学成绩连年雄踞全县榜首,获得省、市、县各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二)潜心建构幸福课程,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尹喜带领团队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潜心于幸福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他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研究与实验,推出班级阅读书单,尝试单元组块式教学,把课外阅读、绘本教学等整合进课程,推动“阅读导读课”、“阅读探究课”、“阅读汇报课”、“阅读延伸课”操作策略实践。构建并完善了“1+4”(国家课程的“1”,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幸福教育校本课程”的“4”)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目前该项目送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课改重大研究项目。他参与的“幸福课程”用语实验研究及幸福课堂样态探寻获得了连云港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牵头的幸福课堂语文课改组获得“东海县十佳教学团队”,课改经验材料在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年会上荣获省一等奖。
(三)厚植书香校园特色,铸就学校阅读品牌
尹喜还兼顾学校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带领全校师生铸就幸福悦读品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书香校园”“江苏省诗歌教育联盟校”“江苏省阅读领航校”“连云港市书香校园”“AAAA级特色学校”“县诗歌进校园先进校”称号。他策划并导演的幸福路小学教育集团每年一度的传统阅读大型活动,读书节暨庆六一展演活动等获得广泛赞誉。
采访的最后,尹喜告诉记者:阅读,滋养了他的心田,他也想用阅读守护孩子们那美好的心灵 “麦田”!让他们享受到书香的惠泽,携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