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伟 白森泉
笔顺,指书写每个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和方向,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1997年国家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教学笔顺的依据。笔形,指笔画的形状,楷书汉字主笔形有五种,其排列顺序为“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被称作“札字法”。除丿(撇)外,與主笔形对应的附笔形有四种:“(提)”归于横,“亅(竖钩)”归于竖,“乀(捺)”归于点,不同的折笔笔形如“(弯钩)、(撇折)”归入折(2001年国家发布了《汉字折笔笔形表(楷体)》,规定了楷体26种折笔笔形分类和名称)。
笔顺与笔形常因一些字的写法而变化,师生们了解二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可以大大减轻死记每字的笔顺之苦,减少“观察”生字的时间,极大地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效率。本文试举例简介。
一、为了写得快、顺而横变提
某低段老师教写“孩”字,先让学生观察该字应注意的地方,有学生说:发现左旁“子”的一横变成了提。老师解说:写成了“ ”形是为了谦让右边的“亥”字。接着全班学生写“孩”字,仍有许多学生把提写成了横。原因值得探讨。
纵览汉字,最后一笔变横为提的左偏旁有很多。如“工、土、亡、马、女、王、手、止、正、业、且、生、丘、立、耳、至、血、豆、里、佥、直、金、鱼、壴、堇”等字为左旁时,末笔的横都写成了提,如“巧、块、望、骆、奶、球、打、此、政、邺、助、甥、邱、站、取、到、衅、豌、野、剑、矗、钟、鲤、鼓、勤”。这种变横为提的现象,当前教学中几乎都解说为“谦让”,这显然不合逻辑。如果为了谦让,把横写短即可,何必要变横为提呢?
其实,左旁的横形变提形,是为了书写得快和顺。汉字学揭示了汉字演变的重要原因:汉字由小篆发展到隶书再发展到楷书,主要是人们追求写字效率的结果。汉字是交际的辅助工具,不仅要认,还要写,为了工具使用高效,就要把字写得简便快捷。这样,楷书运笔至少要做到两条:一是要选最短的路线(叫作“笔程”),二是前后笔画要顺接连贯。为此,在书写规范、使读者易认的前提下,楷书就要改变许多字、部件和笔画的形。而许多字把左旁的最后一笔的横写成提,笔势奔向右上方,就是为了去写右偏旁上部的第一笔。这样写字,笔程短而前后顺,笔断意连,承接自然。由此看“孩”字,写“子”时变横为提,不是为谦让,而是去写“亥”上的点。学生写错在于不明此理,明白了,写错率定会大大降低。
为了短距离地顺写右偏旁,几乎所有的汉字,即使左旁的最后一笔不是横,也要尽量变成提。如“比、话、红、改、状、顽、鸠、耀、顿”等字,左旁原是“匕、言、糸()、己、爿、元、九、光、屯”。甚至“足”“岂”作左旁时也要如此,如“跑、凯”。即使左中右结构的字,中间部件最后一笔的横也不例外。比如“街”中间的“圭”因是“亍”的左旁,因此末笔横写成了提。
左旁末笔尽量提起的现象在汉字中大量存在,已是书写运笔的一个规律。但是,也有例外。如“刨”“创”二字的左旁是“包”“仓”,国家规范其最后一笔不改为提,否则会因形近而不易认清。
二、笔形、笔顺因“谦让”而改变
部件之间的“谦让”还是有的。比如,“木、火”作左旁时,为了把左右偏旁紧凑为一个方块体,就把长捺写成点,如“林、杨、灯、烧”。这也是笔形的变化。
有些字为了处理好部件之间的“谦让”关系,其中一个部件不但要改变字形,还要改变笔顺。比如“牛”“车”二字,单独写,最后两笔是横、竖,但作左偏旁时,为了最后一笔能变横为提,顺写右旁的第一笔,就改变最后两笔的笔顺为竖、提,如“牧、物、辆、轻”,部件也变为“牜”“”形。
“告”字上“牛”下“口”,小篆、古隶书字形分别写作“”“”,“牛”还是原形。发展到楷书,“牛”变形为“”。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这头特殊的“牛”,编口诀为“一口咬掉牛尾巴”。其实,“牛”作上部件仅此一字,“羊”却比较多,如“美、姜、羡、羔”,上部均作“”,无尾。老师们能说清楚这些羊尾因何失去吗?其实,楷书合体字有偏旁之间尽量少干扰的构字原则,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谦让”。比如,为了避免“牛”“羊”二字的长竖干扰了下面的部件,就把它变短,并也把最后两笔的横、竖改为竖、横,让这横拦住短竖,不让它往下伸出。这种“谦让”,也体现在左右结构的字中。比如“身”的最后一笔是长撇,作左偏旁时,长撇就写成了短撇,不从右边出头,以防干扰了右边部件。如“躺”“躲”。类似的还有“女”“舟”,当二字作左偏旁时,就不往部件的右边出头了。如“奶、妈、舰、船”。这样的“谦让”,使整个字的结构显得清晰分明,规范、易认。
三、笔顺为了顺笔而规范
有很多部件、字的笔顺规范是为了前后笔的顺接,使字写得顺而快。比如部件“卩”的笔顺规范是先写横折钩,钩写完后笔势向上顺势写竖;如果先写竖,笔势向下去了,再回笔补写横折钩就别扭了。“刀”“阝”等部件的笔顺,“报”的第四、五笔,“万、方”的后两笔,都是这个原因。许多人不理解“乃”“及”形近,为何起笔不同,小学生经常写错,纠正费事。“乃”曾经的笔顺是先写撇,后来国家规范为先写横折折折钩,因为“乃”中的“”形是折钩形,末笔钩写完后,顺势向上写“丿”形,道理同“卩”的笔顺。“及”则不同,如果第一笔写“”,“”收笔是折撇,没有钩,第二笔不能顺写长撇,长撇又因向左下发展而无法顺接第三笔捺,可谓笔笔不顺。为此,就把“及”的第一笔安排为“丿”,虽无法顺写第二笔“”,但写完“”收笔是短撇,距离下一笔捺的位置很近,方向不悖,可方便写捺。所以,“乃”“及”二字的笔顺不能相同。
四、为了易认好写而变笔形、部件形
汉字构形,多为上紧下松。上部空间小,为了清晰易认,就要尽量减少笔画,于是一些处于字上部的部件就要把竖钩改为竖。如“小”,中间的竖钩本是接写左面的点而带出的,可是当“小”处于字的上部时,竖钩就要写成竖。如“尖、尘、少、光、雀”。有人认为“少”的中上部空间较大,竖仍可写成竖钩。“少”字单独这样写或许可行,但是,当它作“吵、抄、炒、纱、劣”等字的偏旁时,空间明显变小,竖钩必须变竖。从书写习惯看,“少”字中还是习惯性地写成竖为好。同理,“可”“羽”作上部件时,其竖钩也要变成竖,如“哥、歌、翠、耀”。楷体“日”“白”的第二笔、第三笔,一般认为是横折,钩形是写中间短横时带出来的笔痕。可是,当这二字作上部件时,这个钩痕也不能保留。如“是、早、昌、锦、碧”。
为使书写顺畅,有些字的变形甚至不顾字理。如“角”字,金文写作“”,上边是牛角尖,下部是牛角纹理。后来小篆写作“”,楷书旧字形写作“”,角纹是“土”形,笔顺最后三笔是横、竖、横。1965年国家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改“”的下部“土”为“”,写为“角”,与“用”“甬”的最后三笔笔顺统一,都是横、横、竖。这样统一笔顺,可减少区别记忆之劳。此表也规范了“良”作左旁的字形笔形,即减了一画写作“”,捺改为点,如“郎、朗”。同时规范的还有“即”“既”二字,其左旁“”与“”的末二笔在笔顺、笔形上都相同了,成为统一写法。这样,在写“”“”时,都直接写竖提、点,不用再思考两字的区别了。
要注意的是,笔程短、前后顺接的笔顺原则,并不适合每个字。为了保证某些字的规范性、易认性,笔顺反而要与这两个原则规范相反。比如“母”的后三笔笔顺规范是点、横、点,有人认为,横、点、点才符合笔顺原则。这个写法忽视了,“母”字中的两点代表母亲的乳房,如果两点相继写下,写快了极易连成一笔变成“毋”字,既不规范也不好认了。而让两点有一横相隔,虽笔程远且不能顺接,却能使两点不相连为一画,保证了“母”字的规范性。同样,“臼”字曾经的最后三笔是两短横一长横,这样写也易将双短横写成一长横,于是国家规范其笔顺为撇、竖、短横、横折、短横、长横。
(作者单位:福建集美大学/福建厦门市东瑶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