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2017-05-30 04:24阮春晖
高教学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阮春晖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摘 要:高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合方面有独到作用,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正是这种独到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环节。文章以讲授“致良知”思想为例,指出理解原典文意、把握思想风貌、对接生活实践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前提、基础和方式。并指出,在对个案探讨的基础上,可以将之扩展为对两者融合的“面”的探究,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社会生活的整体回归。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社会生活;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5-0163-03

Abstract: university life is part of social life. University have a unique effect in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exactly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about this unique role. Taking "Sends the Conscie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style and docking the live reality constitute the premise, basis and mod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s integration, and proposes that we can expand the discussion of this que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ase stud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verall retur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Keywords: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in university;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integration

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和生存智慧,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巨大文化力量,毫无疑问,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认知历史、把握当下、展望将来的重要思想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当代社会生活的呼声在近几年来也一直不绝于耳。然而,优秀传统文化究竟以何种方式回归当代社会生活,仍然是一个仁智互见的话题。本文以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讲授“致良知”思想为例,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一、理解原典文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前提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首要的是对传统文化本身有正确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涉及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每一分支之内,其主干枝蔓所及也甚为繁多,如哲学伦理,便有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之分等,高校传统课程教学对此要尽可能有较全的理解和贯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则更需在课堂中求其正解,领会其思想实质,以便将之顺畅地融入社会生活。

如何求其正解?本文以为,首先要在“分”的层次上对一些重要思想观点进行具体阐释。我们不妨以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例。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我们传承发展致良知学说并使之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有所应用,就需首先对它的原本意义作较为全面的分析。在王阳明的思想语境中,良知是人的内在意识结构中进行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是非之心,这层意义上的“良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不过这种是非之心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将之完整地呈现出来,一旦有物欲、贪念、歪行,这种是非之心就被蒙蔽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予以阐明的关于良知内涵的第一层意思。除此之外,良知还有另一层意思,良知是万物的意义(价值)根源,这种价值根源并非创造一种物质价值或现成的善的价值,而是指只有当世界万物进入到良知的认识范围和审美范围的时候,世界万物才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据此我们认为良知并不决定万物的存在,但决定万物的价值;而且,良知要与万物相互观照而互显其意义。这是教学中关于良知的第二层意思。但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不止于此,它还有一个不断向外扩发的过程,这就是“致良知”,“致”也就是接触、推广、扩充,与良知之意合起来,即把心中内在的良知最大限度地扩充到事事物物,要在事上磨炼的工夫实践中落实致良知。这种扩充与落实,其实是道德主体在具体生活行为中的道德实践过程。这是“良知”与“致”的合意,是关于致良知的相对完整的理解,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讲授过程中,我们突出了良知观的普遍意义,它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从而避开了“良知千千万”或“以我之良知凌驾于他之良知之上”的理论误判;另一方面,我们也把良知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来加以阐释,即它自身有一种向外拓发的内在力量,它向外施放的过程,也就是人的道德实践过程。这种讲解方式,为“致良知”思想融于当代社会生活确定了两方面的理论前提:一是界定了生活中人的本质。人在良知观的意域里,是能够衡定是非的主体性存在,而这种是非是指向社会生活的,这就表明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关于人的生活性的理解和对一般物质存在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表现出主动实践的行为特征。人表现为一种良知性的存在,而良知又要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加以落实,如此一来,人在生活中也必然是实践的、向上的。可以看出,這种授课方式对于我们比较全面地理解人的存在、理解生活中的人,无疑具有多维向度的意义,也是从原典上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将致良知之类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融合的缘由。试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都不到位,而匆促地讨论将之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条件。

二、把握思想风貌: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的基础

如果说理解原典文意在“点”的意义上确立了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向社会生活融入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把握传统文化整体思想风貌则在相对整全的“面”上体现了高校课堂教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的基础性作用。我们知道,社会生活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在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它需要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之加以解释,因而对“理论面”的分析与把握就显得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来,是社会生活的理论概括,并最终返归于社会生活,这是文化在生活中的应有表现形式。因此,从一个相对整体的视角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是生活所必需,也是文化之应然,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特质有更多把握。

仍以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例。王阳明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里的知孝、知悌,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实践形式,是我们耳熟能详、能亲力亲为的日用生活实践,王阳明把这种生活实践当作良知试验的人生舞台。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的良知如何呈现,是要在知孝、知悌等生活实践中才能看得出来。事实上,王阳明自己也说过:“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在王阳明的一生中,有许多大起大落人生故事情节,很多次都处于生死一转念的重要关头,正是在这种百死千难中,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思想,以致良知思想保全并最终成就了自我,成为“三不朽”的历史圣贤。这表明,致良知与他经历复杂事变所获得的深刻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是他自己生存智慧的升华。从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提出与证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其实这些文化思想都是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是古代先贤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理论化表述,也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理论智慧。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要从它的提出、构成、运用、效果等多方面来加以分析和探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致良知学说对于王阳明人生、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种种影响。实际上,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应当持这种态度。我们前面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涉不同理论区域,在待人处事与治国理政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智慧,具有多种不同的理论面向,但这些理论和智慧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如生活性、流动性、道德性等,我们对此要有整体的把握和明晰的了解,在运用和贯通的时候才会将之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当前,社会上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是故纸堆的故事,不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一种认为传统文化可以照单全收,并直接用之解决当代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夸大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采取的态度应当是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过转化和创新的传统文化,是可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很明显,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特质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它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会隐而不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它在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社会生活融入的过程中,既要强调知识点的探究,也要突出整体特质的分析与理解,以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融合的核心所在。

三、对接生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融合的方式

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当代人的思想和灵魂起着道德塑造的作用。高校学子正是心灵塑造的重要转折期,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自然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从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来看,“良知”是人作为德性存在的标志,“致良知”则是从道德实践上来确保这种德性的存在。其实,不仅是王阳明,许多古圣先贤都致力于首先从道德上来确保人的存在,孔子仁爱思想、程朱理学思想等都是如此,因而成圣成贤就成为古代士子所仰望并期求达到的对象,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的“满街都是圣人”等说法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思想的理论表达。这些思想相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存在着理论背景和施用环境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思想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塑造、功业思考、社会人际处理等原则和方法,对于当代社会生活仍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我们对之加以继承和弘扬,是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当代生活实际的具体体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展示在课堂上,贯穿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学子的日常行为之中。

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不如人意的社会现象,如道德滑坡、社会腐败等,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可以对此展开相关讨论,并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王阳明的致良知说,肯定人在原初的意义上就是善的,但它同时也是看到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恶”的问题,希图通过致良知来恢复人的本性。这就启示我们,首先要看到人是善良、有良知的,即便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等现象,也不要惊呼人心难救、束手无策,关键是我们要看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实施方案,把蒙了灰尘的良知擦干净,把跌倒了的良知扶起来。现在高校学子中对类似现象仍有许多争议,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不妨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和评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对接。

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还要把握中国古代各个思想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支点,这样才能于繁多中把握统一,于表面中看到本质,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效地融合于当代社会生活。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道德支点,即在于其良知,他曾说过“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见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成熟表达。广而扩之,整个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一个道德支点,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凝练概括,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支点。在当代中国,我们也确定了一个道德支点,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把古代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想上的真正对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需一再阐明各思想家思想核心得以实施的内在机理,如王阳明的“致良知”,是知与行的合一,二者缺一不可;我们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指要在各种生活实践、各个职业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明显,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道德支点没有充分理解,就很难说能将古代思想精华与当代社会生活实现无缝对接,而这些理论和实践工作,相应于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而言,是需要认真完成的。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实践,涉及对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而清晰的理解,涉及当代生活实践对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实践的对接方式有关,这其中关联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方式是多方面的。高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广阔生活实践的融合方面有独到作用,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正是这种独到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环节。我们以讲授“致良知”思想为例来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生活实践相融,其实这只是个案的探讨,其内容所及也只是某方面的阐述,事实上,我们可以在这种个案探讨方式的基础上扩展为对两者融合的“面”的分析,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生活实践的整体回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2014-02-28.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29049653.html,2017-01-26.

[3]王耘.高校課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设计与实践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

[4]郑茜.让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当代生活[N].中国民族报,2017-03-17.

[5]伍微微.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的融合:请进来与走出去[J].新余学院学报,2016(02).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