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

2017-05-30 03:56:53姜利峰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于勒文本母亲

姜利峰

一、猜读的心理学基础和思维价值

所谓猜读,即猜猜读读,在猜中读,在读中猜,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中或阅读后去猜测、估计文章的结构脉络、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变化等,尝试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发现、联想、阐发、探究。简而言之,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哪些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容、写法自己意想不到,文本的设计独具匠心,值得深究。阅读心理学家古德曼提出的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为猜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阅读过程并非是一个精确的知觉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即阅读者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经历,以阅读中获得的少量语言信息来推测后文的内容,然后在继续阅读中加以证实、拒绝或进一步提炼,直到阅读者理解阅读材料,完成阅读的全过程。

运用猜读法,使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创造潜能。

二、猜读文本的选择

(一)课内文本的利用

不要以为学生已经自行阅读过文本,就完全熟悉。学习金字塔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24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底部三者属于主动学习,其余均属于被动学习。学生预习时,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阅读。所以两周后,他一般只能保持10%的记忆。哪怕是头一天阅读过,学生对文章内容也只能了解大概,对细节性的内容记忆模糊,所以只要及时合上课本,照样可以进行局部猜读。

笔者曾经上过一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课文较长,所以课前已经要求学生进行了预习。上“雪地捕鸟”部分,我采用了猜读法,请学生合上课本,出示图片后,猜读一系列动词。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

便 住了。

多次的试讲与最终的结果表明,几乎没有学生的填写内容与原文完全一致,特别是以下内容:

有人会质疑:这不就是填空吗?不一样。填空追求的是同一性,评判的标准是对错,是从小学就开始的一项练习,缺少吸引力。而猜就不一样了,因为是猜,就没有对错之分,不必受结果拘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猜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最能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结果也会更显多样性。猜读的过程是先猜,后读,再比较,它比填空多了一重比较辨析。更重要的是,学生猜填比较的过程是实际演练和及时运用,主动参与学习,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

(二)课外文本的选择

1.他山之石。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挑选合适的文章,如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鄂教版等,《勇气》《百合花开》《鹤群翔空》等都是猜读的好材料。

2.活用教材。低年级新增课文作为高年级补充教材。如《风雨》《秋天的怀念》等;高年级教材提前选入低年级阅读,如《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

3.美文时文。杂志中挑选出的美文时文,如《囚绿记》《握在掌心的梦想》等。

当然,选择时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有的侧重于情节的猜读,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的猜读,有的侧重于描写和主旨的猜读等。

三、猜读内容的选择

猜读包括文本整体猜读和文本局部猜读两种情形。这里着重阐述课内文本的局部猜读。

(一)关键词语

此类猜讀主要用于写景抒情类文本。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进行猜填,通过与原文进行对比,感知用词造句的生动性、形象性,体会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从而体会到文章所营造的特定意境。

笔者在教学《春》这篇文章时,是这样来组织课堂猜读教学的:

(屏显)

师: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 着。请同学们试着用一个动词来填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1分钟后形成自己的答案)

生1:我填的是“叫”字。因为“叫”显示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生2:我填的是“飞”字。因为“飞”字显示出蜜蜂采蜜的动态美。

生3:我填的是“吵”字。因为“吵”字看出春天更热闹。

(学生窃笑)

……

师:你们觉得刚才的几个答案,哪些基本上可以排除掉?为什么?

生4:我觉得是“吵”字。因为“吵”字虽然写出了蜜蜂所发出的声音,但“吵”所发出的肯定是噪音,就缺少了美感。

师:说得很好。那么美的景,如果配上这么嘈杂的噪音,春天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继续排除。

生5:我觉得是“叫”字。因为“叫”字也是噪音,不怎么美好。

师:你的观点和刚才“吵”字的是大同小异的,是吧?

(学生点头认可。)

生6:我觉得“飞”字也不怎么好。因为“飞”字用得太平常了,蜜蜂当然会飞了,虽然“飞”字能显示出蜜蜂采蜜的动态美,但我觉得光有动态还远远不够。

师:这个想法很好。如果有一个词,既能表现蜜蜂的动态美,又能突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那就完美了。打开课本,看看朱自清先生用的哪一个词。

生:(翻书)闹。

师:之所以用“闹”字而非“叫”“飞”“吵”字,那是因为一个“闹”字,就把春天百花争艳、蜂蝶成群的生机勃勃的场面给表现出来了,而且作者对春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通过关键词语的猜读,学生知道了文章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因为有学生亲身体验猜想,学生理解到的内容深度、情感表达的准确度就会完全不同。

(二)人物细节

此类猜读主要用于叙事类文本。学生在阅读时会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整体把握和初步印象,但由于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细节,特别是学生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把握到人物特征的关键显现处。所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细节描写进行猜读,效果显著。

如学生在学习《老王》的过程中,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难理解。杨绛一家那么善良地对待老王,还有什么可愧疚的呢?出于害怕没有请他坐也是正常的呀!况且作者收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就给了他钱,而且在日常生活也时常给予老王关照,按理说谁也不亏欠谁。作为一个邻居,能做到这个份上,又有什么好自责的呢?关于此难点,我们就可以借助关键点让学生猜填。

以下是笔者组织猜读教学的过程:

案例一:《老王》

(屏显。)

说得 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 地说:“ 。”

师:请同学们在横线处填上你认为恰当的词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的猜填虽五花八门,但基本不会与原文一致。

生1:第一个空我填的是“难听”。因为“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这一句中的“棺材”“僵尸”本身就比较难听。

生2:第二个空我填的是“稍一触碰”。因为老王不可能那么脆弱,不去触碰是绝对不会散架的。

生3:第三个空我填的是“我害怕地说:‘老王,你不要吓我,几天不见,你怎么成这样了?”。因为当时作者看到老王的样子,的确被吓傻了。

……

师:你觉得作者会不会说难听一点的话?

生:不会。

师:为什么不会?

生4:因为从文章前面来看,作者和老王的关系非同一般,处处关心老王,他绝对不会用一些难听的词去污蔑他。

师:好,那老师揭晓谜底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个空填的是什么?

生:可笑。

(学生面面相觑,底下有人窃窃私语。)

生5:作者怎么笑得出来?

师:意料之外吧。再想想看,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者才会笑得起来?

生6:作为一个旁观者,并没有真正地爱一个人。

师:对呀。试想,亲人朋友见到垂死的老王会觉得“可笑”吗?会舍得“打上一棍”吗?会假惺惺地问“你好些了吗”?作为旁观者的称得上有些冷漠的观察与用语,无不显示出杨绛并没有把老王视作亲人、朋友,甚至不是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文章还有一处细节,第21段,“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是不是有同学觉得不可思议?既然你那么关心老王,当老王死后,你为什么连他埋在哪里都不过问,日后上哪里去祭奠,这是不是太不符合人之常情了。

生:是。

(屏显时代背景。)

师:在那个物质匮乏、有钱无处买粮食的年代,老王把香油和鸡蛋送上门来,一定是为了表达对杨绛一家的感激和关心。可见,老王视杨绛一家为亲人、恩人,相比之下,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这个社会弱者的关怀还很不够,自然会深感愧怍。

反思:教学“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句子时,学生的普遍反映是比较难以把握,经过猜读比较,学生才真正理解到“愧怍”的原因,这对提升学生对主旨的把握不无裨益。

案例二:《孤独之旅》

再如《孤独之旅》的结尾,当杜小康在八月的一天早晨,突然在草丛里看到了白色的东西时,笔者是这样让学生猜填的:

(屏显。)

“他 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

‘ 。”

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横线处填写你认为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并阐明理由。

學生填写出来的内容为:

生1:第一个空我填的是“快速”。因为看到鸭蛋,杜小康当然会兴冲冲地快跑过去。

生2:第一个空我填的是“急切”。因为“急切”包含了“快速”的意思,而且更能突出杜小康兴奋的心情。

生3:第二个空我填的是“爸爸,鸭下蛋了,我可以回去读书了”。因为杜小康本来就不情愿来这里放鸭,他这样的年龄更应该去上学。

生4:第二个空我填的是“爸爸,我马上可以回家了,可以见到妈妈了”。因为杜小康在芦苇丛中经受了孤独的煎熬,他此时最想见到的人不是爸爸,而是妈妈。

……

师:我们做一番设想,假设一个饥肠辘辘、口渴难耐的人在沙漠里见到了一泓清泉,他的心情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最恰当?

生5:激动。

生6:惊喜。

师:对呀。杜小康此时的心境,不就是如此吗?经受了孤独的煎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杜小康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了,他纵然有千种对读书的不舍、对妈妈的思念,但肯定不会表露在脸上,更不会挂在嘴上。当自己辛苦的付出终于有回报的时候,更多的是一份惊喜、一份激动。既然是激动,所以说起话来就会显得——

生:语无伦次。

师:说得很好。单音节的词语就能更好地表达一个人内心的那份抑制不住的狂喜。我们把书本打开,再一起把原文读一遍,好好体会杜小康的心情。

(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对照,就可以明确,杜小康在发现鸭蛋时惊喜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从最直观最有刺激的事物开始,一个字“蛋!”再到告白对象“爸!”再到双音节词语“鸭蛋!”最后才把事件完整地表达出来。此时,让学生读这个句子的情感流露,对惊喜之情的深刻体会,不是朗读指导所能企及的。

(三)标点符号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容易忽略标点符号。其实标点符号的猜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台阶》为例:

师:我们说文学的语言是含蓄的,请根据自己对父亲的理解,为这两句话添加标点符号,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加。

(屏显。)

“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

生:我在“怎么了呢”后加问号,后面加感叹号。

师:问谁?

生:问自己,是作者自己自问自答。

生:我觉得“怎么了呢”后加省略号。因为父亲老了,有很多说不出的悲凉。

生:我在“怎么了呢”后加破折号,后面加感叹号。破折号,是延长语气,是说父亲的老,突出他的老。

……

生:我认为在“怎么了呢”后面加问号,“父亲老了”后也加问号。父亲在问自己怎么了,父亲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但父亲的理解是虽人老了,但心态还是年轻的。在“父亲老了”后面加一个问号,问自己有没有老,是因为就以父亲而言,心一直是年轻的,因此是一个反问句。

师:“怎么了呢?”还可以在问谁?——读者。还有可能在问社会呢!父亲老了吗?父亲真的老了吗?

(教师要求同学连续读三遍:“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师:李森祥是用了逗号与句号。他为什么要用逗号与句号呢?

(屏显。)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建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

反思:标点符号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盲点,因为近几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已经在选择题部分舍弃了标点符号的考查,致使学生阅读时只认“汉字”不认“标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标点符号的猜读,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文章的主旨自然更能得到水到渠成的显现。

(四)文本留白

好的文本大都留有空白,可抓住空白处设置猜读点。

1.传神精妙处。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神精妙之处,学生运用猜读法加以补充,就可感受弦外之意。

以《金色花》为例:

(屏显。)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同学们猜猜此时母亲和孩子各自的神态。

(学生思考,2分钟后形成文字。)

生1:母亲皱着眉头,怒气冲冲地责怪。

师:“怒气冲冲”用得好吗?

生2:不好。“怒气冲冲”表明母亲真的生气了,这不符合慈母的身份。

师:那你觉得他刚才的答案有可取之处吗?

生2:有。“皱着眉头”这个神态就比较好。当孩子突然从天而降时,母亲应该是又惊又喜,所以会故意皱眉头表示对孩子的嗔怪。

师:什么“怪”?

生2:嗔怪。

师:哦。“嗔怪”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母亲并非真的要责备孩子,而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才有这样的深情。试想,当自己的孩子到了深夜还没回家,哪个母亲会不担心呢!当孩子毫发无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做母亲的该是又喜又怨,对不对?

生:对。

师:好,既然母亲是“嗔怪”,那孩子的神态又是怎样呢?

生3:孩子一脸坏笑。

(学生笑作一团。)

师:为什么是一脸坏笑?听起来有点奸诈哦。

生3:他在和母亲躲猫猫嘛,故意让母亲找不到自己。

师:躲猫猫是对的,但为什么故意让母亲找不到自己而担心呢?这孩子听起来有点不太正常啊。

生4:我填的是“孩子嘟着小嘴,眼里满是幸福的笑。

师:嘟着小嘴表明什么?

生5:表明小孩子的天真无邪。

师:对。泰戈尔笔下的“我”,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形象,他变成金色花,在新叶上跳舞,看着母亲工作,让母亲嗅到自己的芬芳,将自己的影子投在母亲的书页上,无非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对母亲的亲昵,对母亲爱的回报。

反思:泰戈尔的《金色花》文末的这两处母子对话,没有任何修饰词语,“枝干”外是大片的“留白”,如果教师善于抓住这一“留白”做文章,就能更深地体会母亲找不到孩子时的焦急和孩子突然出现时的惊喜,也更能理解纯真的孩子对母爱的无私回报。

2.意犹未尽处。好文本总能让读者意犹未尽,猜读可以帮助学生尽其意。

如《孤独之旅》:

(屏显)

“下蛋了,下蛋了。”

师:当杜小康惊喜地发现了鸭蛋后,“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猜猜此时此刻,他眼中的景物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4分钟后形成文字。)

生1:手里的那几个鸭蛋,此时在杜雍和的眼里,就像宝贝疙瘩一样金贵,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将他的眼睛灼得老泪纵横。

生2:不知什么時候,起风了,身后的芦苇丛,在轻柔的和风中翩然起舞,发出幸福而又欢快的呓语。

生3:那群鸭子,不知什么时候又聚拢在一起,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串串优美的弧线。有几只个头特别肥硕的鸭子,“嘎嘎嘎”地叫过不停,也许是在向主人邀功吧。

……

师:同学们写得都挺不错的,再请几个同学作一下点评吧。

生4:同学1的想象虽然有点俗,但也很符合杜雍和此时的心情。一个养鸭子的农民,在他的眼里,鸭蛋就是金疙瘩,就是宝贝,此时,他的心情应该也是激动万分吧。

生5:同学2的想象很符合当时的环境,雨过天晴,和风中的芦苇随风起舞,画面很美,烘托出杜雍和此时心情的舒畅。

生6:同学3的想象将鸭子联系在一起,很真实,通过鸭子骄傲的叫声烘托出杜雍和内心的激动和自豪。

……

师:小说的结尾就像一幅写意中国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文字,我们知道了一个词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来,景物描写还有这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反思:学生在猜读中可以感知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借助景物可以表现人物心理,且不同的心境可以通过对同一景物的不同描述来烘托。

3.故事结尾处。好的故事结局往往引起人们的深思,有的故事还可以进行续写。续写故事的尾声,对于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会起到巩固和提升的作用。

案例:《我的叔叔于勒》

师:菲利普夫妇像避瘟神一样躲开了于勒,这是故事的结局。如果我们做一番假想,10年后,当于勒敲开了我们家的门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

(学生思考,10分钟后形成文字。)

生1:“笃笃笃”,是敲门的声音。

“谁这么晚还来打搅我们的美梦?”父亲打着哈欠,极不耐烦地起身开门。

“你是——?”父亲的眼珠子瞪得快挤出了眼眶。

眼前的男人,衣着考究,相貌堂堂,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风度翩翩的仆人,门外,还停着一辆豪华轿车。

“哥,是我呀,我是于勒!”不容分说,于勒已经阔步走进了屋里,一双眼睛像鹰一样不停在寒碜的屋里扫视。

“于勒!真是你吗?我的亲弟弟!这么多年,你都上哪儿去了?你不知道,我们一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找你。”爸爸的嗓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克拉丽丝,孩子们,快起来!快出来迎接贵客!”

母亲胡乱披了件衣服,就冲下了楼,“真是于勒!上帝,我没有看错吧。菲利普,你老糊涂了,亲弟弟回来了,怎么还站着说话呢?快坐快坐!”母亲边说边扯下她的披巾在旧沙发上擦了又擦,掸了又掸。

……

生2:一大早,我们一家聚在一起,讨论二姐伤心的婚事。

“他不要我了!”二姐哭得跟泪人似的。

“狗东西,老子早就看出来了,这个畜生就不是什么好鸟,当初之所以同意和你结婚,还不是于勒的那封信。”父亲也开始暴跳如雷。

“男人没几个好东西!少提于勒那个败家子,要不是他,闺女会被别人扫地出门?”母亲愤愤不平,拿手帕去擦二姐的眼泪,“哭有什么用,过几天再叫人帮你留意一下,我就不相信还有嫁不出去的女人。”

“爸爸,外面有个乞丐。”我说。

“赶紧叫他滚。一大早就碰到乞丐堵门,也真够晦气的。”

父亲的愤怒让我噤若寒蝉,“好像是——”我支支吾吾。

“是什么?难道他不肯走?你去告诉他,我们一家已经够穷的了,说不定明天老子也要流落街头了。”

“那个乞丐好像是——是于勒。”

母亲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要饭的终于找上门来了,我就知道他一定会阴魂不散。好吧,既然来了,老娘就再当一回恶人,跟他彻彻底底划清界限。说完操起一根棍子,冲出屋外。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请几位同学再来作一下点评。

生3:同学1设想了10后衣锦还乡的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正面交锋。菲利普由开始的不耐烦到后来的瞪大了眼睛,高声叫老婆孩子起来迎接贵客,展现了他的善变、阿谀奉承;克拉丽丝胡乱地披衣服可以看出她心情的急切,不停地用披巾擦旧沙发可以看出她对于勒的极力讨好。

生4:同学2设想了10年后二姐被负心汉抛弃,一家人乱成一锅粥时于勒又不合时宜“重现江湖”,菲利普夫妇对乞丐于勒的冷酷无情,赤裸裸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金钱至上,无关血缘。

……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在那个时代,金钱关系是维系亲人之间情感的唯一纽带。我想莫泊桑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也就是来讽刺人性的丑陋吧。

反思:在课文结尾处大胆进行续写,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新鲜招数,但由于费时费力,很多老师基本上已经将其“打入冷宫”,笔者认为,学生的想象能力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多,通过合理的、大胆的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形成发散性思维,促进所学知识更好地触类旁通。

四、猜读指导的策略

在猜读学习指导实践过程中,笔者探索出以下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理清指导步骤。先猜,后读,再进一步证实。步骤不可颠倒,也一步不可缺少,这是保证猜读教学效果的前提。猜,是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阵地;读,是了解原作的途径,也是比较证实的基础;比较证实,是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适时营造情境。猜读要营造一种情境,以帮助学生进入语境。如《好嘴杨巴》,只有将李中堂发怒时的紧张氛围营造出来,学生才能懂得“敢说、巧说、快说”之难。为了让学生深入角色,可这样提问:

如果你来写,你会怎么写?说说理由。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说说理由。

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说说理由。

(三)找准立足点。任何猜读,都离不开立足点。猜读时,需找准立足点,关注文章的标题,找准细节,从细节中揣摩作者的意图,让自己有一个较准确的猜读方向,让自己的思绪与作者的思维共同前行。这种深入式的体验是其他阅读难以替代的。

(四)把握引导时机。学是课堂的中心,师生共同学习,促使教学相长。猜读教学中,一定要等多个学生发言完毕,再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引导学生。如《好嘴杨巴》中的语言猜读。

师:在当时那样紧急的情况下,如果你是杨巴,你会怎么说?

生1:大人,对不起。这是芝麻碎粒,不是灰尘,您就放心吃吧。

生2:大人,一定是小的犯了什么错误,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小的给您重新做一碗就是。

生3:大人,请恕罪。是小人做的碎芝麻茶汤不合您的口味嗎?我马上按您的口味重新给您做一碗。

……

师:同学说的哪些话有用?

(学生畅所欲言,但都不着要点。)

师:有没有用就看能不能打消李中堂的怒气,能不能保住饭碗甚至脑袋。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反思:教师的评价过早,会打击后发言同学的积极性,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适时引导,可点拨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猜读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升了写作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猜读,意在强调人人参与,促进自主意识的增强,让课文为学生所用。猜读,尝试着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尝试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思想,尝试着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包揽一切的地位,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雪卿﹒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2]曹清富﹒微型小说猜读续写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于勒文本母亲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