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问题的探讨

2017-05-30 02:12陈思敏
中国商论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问题对策

陈思敏

摘 要: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顺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准确定位。本文分别从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准确定位、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定位的扩展和内部审计方法定位的完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定位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c)-076-02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监督与控制作用,全方位的帮助与提升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对公司管理以及治理质量的影响,并基于公司的治理要求改进企业的内部审计[1],例如,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完善内部审计方法。

1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存在的问题

1.1 民营企业内审机构模式定位模糊

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的内审部门普遍附属于会计或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领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或由财务部兼任,甚至有些内部审计部门成员是由各部门的富余人员组成的。还有部分民营企业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不仅是由CEO和财务经理领导,还由董事会、监事会管制。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多样性,致使内审人员在工作时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确、关系混乱的情况,不能在经济上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也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客观上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2]。

1.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局限于监督职能

“监督主导型”审计和“服务主导型”审计是内部审的两大种类,“监督主导型”审计的目标是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而“服务主导型”审计则侧重于评价和咨询等服务职能的发挥[3]。社会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必然促使内部审计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属于“监督主导型”,内审机构的首要职能是监督,服务职能被忽视,很少主动揭露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目标和出发点的定位也不高。

1.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重点仅定位于财务审计

目前内部审计主要由内部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欧美国家的内部审计思想已从财务审计转向经营管理审计,并以经营管理审计为主导。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长期以来多数是以监督为主,忽略了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只参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与监督,并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企业无法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势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法。

1.4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定位单一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中内审人员的实际工作只是单纯地进行内部监督,而且内部监督也一般是在经营业务发生后才进行。因为经营业务已经发生,损失已经形成,再进行审计就已经晚了,不利于企业控制风险。除此之外,虽然审计人员提出了许多问题以及改进意见,但后续整改审计跟踪不力。往往出现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或者未能合理解决问题的情况,从而造成问题“次次审、次次有”的情况。

2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问题的对策

2.1 分类优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参考国外企业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立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参考。

2.1.1 大中型民营企業

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制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式的企业,可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独立于经理层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加强董事会与治理层间的制衡机制,使企业审计部门依靠最高权力机构的支持,赋予其充分的权利和充分的独立性,将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为了弥补董事会监督功能的缺失,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不仅可以控制对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还可以要求董事会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强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提高员工以及广大群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民营企业下设隶属于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部门,总裁或总经理赋予内审部门广泛权力。

2.1.2 小型民营企业

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公司最高管理层,其他职能部门不得对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干涉。由于小型民营企业自身能力所限,可以选择性的将其专业技术缺乏或不足的部分审计项目外包出去,由熟知公司制度管理、生产流程的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能力强、独立性强的外部审计人员联合展开审计工作,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控制企业风险[4]。

对于缺乏专业素质过硬的内审人员的小型民营企业,可以不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实行全外包。但是企业在选择外包机构或人员时应充分掌握主动权,同时必须保存审计长一职,监管外部机构的审计工作,并帮助外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

2.2 重点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经营状况日新月异,而内部审计却发展缓慢,职能定位局限于提供监督服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内部审计职能必须转向“服务主导型”。

2.2.1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重新塑造审计形象,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的服务部门。在审计工作开始时,内审人员与被审单位和部门间建立信任,主动询问他们的意见,积极要求与他们的合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审人员要与被审单位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并一起探讨改进的措施。审计报告尽量不使用谴责性的语言,对普通性质的问题可在审计过程中直接告知被审单位并监督其当即整改,只有反映重大问题的审计报告才向企业领导呈送,尽量减少被审单位的负面情绪。

2.2.2 将服务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缺一不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发挥关键在于为管理层的决策、宏观管理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剖析问题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时要从全面的、战略的角度去剖析。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企业,其内容复杂多变,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部门,应该有管理者的意识,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参与企业决策,将服务作为终极目标[5]。积极地与企业的各部门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进行纠正,以便在管理者进行某些决策时能够不走弯路,使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2.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要逐渐转向效益管理审计

为了民营企业自身成长与强化内部控制,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必要的。

2.3.1 在审计思想上

目前,在部分民营企业作为审计主体的内部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经济效益审计认识模糊,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经济效益审计的服务职能会削弱传统审计的监督职能。实际上,经济效益审计包含监督与服务两种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与服务作用可以兼容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经济效益审计在管理好企业财务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揭露并分析原因,向管理者提供解决对策和方法,帮助管理企业和提高企业效益[6]。因此,审计人员要树立先进效益管理审计的理念与思想,由侧重审查财务收支活动的审计转向着眼于改善经营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2.3.2 在审计范围上

(1)开展管理审计。财务审计和非财务方面的审计在管理审计中都有体现,但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对涉及的财务方面的问题关注的重点不同。管理审计是对各个项目的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而不是仅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检查[7]。目前为止,内部审计已经上升到了管理审计的层面,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是直接面向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审计意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开展业务经营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是对业务经营过程的合理性和生产力等要素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审计人员不单单要注意财务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对资金使用效益、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等进行合理评价[8]。除此之外还要对企业的原料供应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业务经营计划的完成状况,各个生产要素的组合、利用情况等。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全方位参与企业管理,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参与企业生产,从而全面实现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

2.4 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进行后续审计

2.4.1 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对企业经营进行管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改变只注重事后审计的审计方式,向风险管理控制方向发展。在事前要对企业计划、预算、项目投资等内容进行审计,提前告知决策部门计划实施后可能出现不利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正建议,从而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損失。为了找出经济活动的实际实施情况与计划、预算存在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在事中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纠正错误或转变计划。最后审计人员通过其最熟悉的事后审计评价已完成的经济活动。

2.4.2 进行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以前的问题和建议是否改正并取得一定效果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有监督管理层纠错是否正确、效果是否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管理层产生约束作用,激励管理层改变企业现有模式,进行经营创新。

3 结语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日趋重要。我国民营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民营企业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准确定位可以有效控制和约束企业的经济活动,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必将取得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兆珍,高磊.IIA内部审计定义演进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2(2).

[2] 李颖.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 2013(12).

[3] 丁利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4] 卓和平.内部审计外包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0).

[5] (美)格林著,张翼.萨班斯法案内控指南[M].林小驰,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 姜欣怡,李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

[7] 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

[8] 洪桦.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商业经济,2013(6).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