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7-05-30 10:48仇文昊陈旋李苗苗严迎巧王思慧
中国商论 2017年15期

仇文昊 陈旋 李苗苗 严迎巧 王思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金融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资源是否能以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出全国以及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现象,其次以2000年~2014年江苏省经济金融领域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量化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模型结果分析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金融规模过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最后结合全球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在宏观上将趋于稳定和均衡,在微观上将吸收先进的技术并提供更标准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 过度金融化 線性回归 江苏省金融业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c)-022-04

自2005年起,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2008年的占比超过了日本,2013年超过了美国,2015年达到了8.5%。传统理论认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金融危机以后,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弊端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江苏省作为我国金融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其金融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此,本文以江苏省金融服务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1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全国金融服务业现状

只占就业人数0.7%的金融业,其人均收益要比其他行业高约12倍。但是在金融服务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问题。首先,我国经济过度金融化。图1展示了中美英三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可看出近几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量比重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在近几年一直高于英美。目前,我国金融业基本服务于国内,然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超越了英美,且还在继续上升,如果以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金融化程度,则我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显然过度了[1]。

其次,中国金融业存在虚胖问题。图2是2000年~2014年我国投资回报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尽管15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年攀升,但投资回报率却一直呈下降趋势,资本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断凸显。本身不产生实际效益的金融服务业却在GDP增量中占着越来越重的比率,这足以体现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业存在虚胖的问题。

1.2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作为沿海经济强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增长量的数据来看,江苏省金融业除了1979年和1987年有小幅度下降外,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在近40年中,江苏金融服务业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和建立经济强省目标的影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图3给出了江苏省2000年~2014年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

从图3可看出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与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几乎同步增长。从增长速度来看,2006年以后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江苏省GDP的增速(见图4),这表明江苏省经济可能正接近金融化。

就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增长较全国而言更平稳,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大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基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江苏省经济金融化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明显,如图5所示。

2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由于金融服务业本身并不产生效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江苏省位于长三角,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业都很发达,通过合理的模型展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3],有助于对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价。

2.1 模型的建立

经济的产出水平一般由两方面的要素决定:一是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的生产要素,二是制度、经济结构性等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4]。因此,我们可以把模型设计为经典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的形式:

Y(t)=A(t)K(t)α L(t)β

其中Y表示经济产出,A衡量经济效率,K代表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的总量,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即边际生产效率。对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n(Y)=ln(A)+αln(K)+βln(L)

由于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科技研发、经济制度、金融结构以及金融规模等,因此,对于我们可以用多个变量表示:

同时,我们考虑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不同,故模型的最终形式:

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我们用江苏省年度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率,以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代表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以江苏省每年投资和劳动力增长幅度表示和。我们选取的变量有金融服务业的效率,金融服务业的规模,金融结构等金融指标,同时加入了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消费规模,对外开放程度等宏观指标[5]。

我们以金融机构存贷(C_D)比表示金融服务业的效率,以金融结构存贷款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FIR)代表一个地区金融服务业的规模,以中小银行资产比例(SM)和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例衡量一个地区的金融结构。表1归纳了本文涉及的变量以及度量方式。变量基于江苏省2000年~2014年15年间的面板,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3 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为了研究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服务业的边际效应,我们首先采用传统OLS估计方法得到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同时,发现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选择剔除部分不显著变量对模型进行修正以消除多重共线性。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中拟合了所有变量,模型(2)中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以及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模型(3)中剔除了中小银行资产占比。

从模型结果来看,其对宏观变量的拟合效果符合实际情况。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政府投资和进出口额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从侧面表明模型的正确性。对于最后被剔除的变量,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的不显著可能与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我国数目不详的民间借贷可能影响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显著程度。同时,由于2005年之前中小银行资产占比的缺失,延拓的数据可能导致其结果不显著,考虑到加入中小银行资产比例后对其他变量的Prob.值影响并不大,所以我们的分析将在模型(2)上展开。

在控制宏观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毫无疑问,金融效率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比的下降代表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模型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存贷比的下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过高的金融规模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这与前文提及的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过高,缺少实体经济支撑的现象相一致。另外,模型还显示了金融结构中中小银行资产比率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中小银行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对象,其资产比率的增加有利于改变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服务集中于大型和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而这对于经济的增长无疑是有利的。

3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金融规模过大

根据前文模型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经济情形下,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于实体经济会产生不利影响。江苏省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强省,有着庞大的金融规模,但在当前宏观背景下,过大的金融规模并不能制止经济下行的趋势。

图6绘出了近百年来实际资产与金融资产比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出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本就处于低位的实际资产与金融资产比率进一步走低。由于本次经济危机后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资金对金融房地产炒作的兴趣要大于投资科技创新,大量新增资本并没有与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对于江苏省而言,金融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作用,而是仅仅提高了经济的杠杆率。过高的金融规模反过来会压缩实体经济生存的空间,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3.2 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根据第二节所示,中小银行资产比率的提高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提高中小银行比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作为大型企业的摇篮,其发展好坏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潜力有着重要影响。

图7是2016年江苏省注册金融机构在全省的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苏南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的数目还是密度都远大于长江以北的地区,相对于发达的苏南地区,较为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更有发展的潜力且更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

4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经过对国家宏观环境的分析和计量模型的测算,结合全球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提出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在宏观上将趋于稳定和均衡,在微观上将吸收先进的技术并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

首先,江苏金融服务业的增长将趋于平稳。江苏省金融服务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经济新常态下,过高的金融规模对于实体经济有着负作用。全球金融服务业的盈利能力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服务业只是一座“空中阁楼”[6]。当前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代需求刺激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经济形式下,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增长将趋于平稳,其金融规模将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

其次,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加均衡。随着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已趋于饱和,苏南地区的金融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而有着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的苏中苏北地区将成为江苏省金融服務业发展的下一个战场。

最后,金融服务业与互联网机构的结合和互相渗透将呈现加速之势。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的起步并不比电子商务晚,随着近年来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政策的推动,金融机构或自建平台(如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或与第三方合作(海通证券等与腾讯的合作)又或者投资互联网机构并开展业务活动(广发证券投资投哪儿网),而互联网公司也加大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如腾讯推出的“证券通”、“爱投顾”),同时也存在互联网公司收购证券公司(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7]。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的多层次互联网平台为更多的中小客户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投资者的潜在理财需求,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推送。

参考文献

[1] 张成思,张步昙.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06).

[2] 曹建海,李芳琴.中国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基于1995—2014年投资效益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16(05).

[3] 王勋,赵珍.中国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11).

[4] 张成思,刘贯春.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的边际效应演化分析[J].经济研究,2015(12).

[5] 王斌.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6] 邓瑶.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