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张美芹
摘要: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是支撑教师远程培训和网络研修的重要载体,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应该能够反映国家教师培训的政策导向和教师培训模式的发展趋势。该文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培训机构的教师研修平台功能进行了梳理,使用Net&aw软件可视化分析了培训机构所采用的各项功能的数量对应关系,分析了网络研修平台功能的设置特点和应用趋势,以期为各家培训机构完善网络研修平台功能,改善培训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培训;教师培训;网络研修平台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提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培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共识,而远程培训似乎是解决“工学矛盾”,扩大培训规模的“利器”,但远程培训也存在着内容分散、形式单一、指导与服务缺失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包括网络研修平台功能在内的供给端改革,改善网络研修平台的用户体验从而改进网络研修模式,切实增强教师远程培训的实效迫在眉睫。
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从以专家为主导的参训教师听讲座、听报告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转向以一线教师为主导的、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核心的教师研修活动。网络平台从提供学习内容的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向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演变。这些变化反映出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型的体现。随着世界范围内教师专业发展范式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注重外力作用的教师培训向内力驱动的个人实践反思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的生态范式转变。生态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依靠教师本人孤军奋战,孤立地改进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而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生态范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交流与对话,强调专业引领下的互相依存的互动循环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Web2.0助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数据,每个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和网络世界关注的中心,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推动了教师网络研修的形态。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不但是可以为个人所占有的,也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所以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涉取”的观点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師专业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给予很好的诠释。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提出,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20号)提出,网络研修社区要为每个参训学员开通“个人空间”,为每个专家和县级培训者建立“教师工作坊”,建立“学校社区”和“区域社区”。该指南基于培训中不同的主体角度,描述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应有的功能,各培训机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功能在遵循规范和突出特色中不断演进。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对培训机构平台功能进行梳理,以期对各家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特色功能进行深度分析,为各培训机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改造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样本选择
笔者选择了参与教师培训项目的10家较为典型的机构作为样本。通过进入平台观察和分析,尽可能将各网络研修平台显性的功能和隐含的功能作为分析单位挑选出来。通过对这10个样本的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描述性内容分析,以期达到分析网络研修平台功能的设置特点和应用趋势的目的。
(二)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地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明显、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说明。
对网络研修平台功能进行分类编码,首先分为个人空间、网络研修、课程学习、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学习管理六个大类。本研究的分类编码遵循互斥和穷尽两项原则,各个类别之间做到不能相互包含或重叠,每一个分析单位(平台功能)能且只能被划分入一个类别。每一个样本的每一项平台功能都要被梳理出来,哪怕是某样本特有的功能,然后将相同和相似的分析单位进行合并,根据每一项功能与样本的对应频数确定量化关系,如表1所示。
(三)可视化分析
第一步:运行Ucinet6免费软件,单击“数据”-“电子表格”-“矩阵”,表单第一行为各个样本,表单第一列为表1梳理各项功能,若样本具有某功能则在样本和功能的交叉格中填写1,使用表单中zeroFill,使空白的表格中用0填满;第二步:单击“可视化”-“Netdraw可视化工具”,将表单转化为可视化图表,依据中心度大小显示的节点情况进行分析。
三、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功能的分类与聚合分析
(一)“个人空间”类功能分析
学习进度、通知公告、个人资料、个人动态、制定个人计划、资源推送等功能是各家机构使用较多的功能。“学习进度”指对学员个人或班级同学学习情况的调查统计,例如完成哪些课程的学习,以及完成了哪些作业,目前班级学习排名情况等等。样本8和样本5这两家机构的这项功能比较突出,除了学员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看到自己同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让学员感到跟现实中的班级一样,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学习。“通知公告”指目前有哪些任务要完成,或有哪些研修活动等最新消息的公告。“个人资料”指研修平台允许学员自己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姓名、所在地以及所在学校、上传自己的头像等等,样本3和样本8还鼓励学员填写一句培训宣言,帮助学员树立信心、积极培训。“个人动态”指学员在培训平台中都访问过哪些页面,访问过哪些同伴的个人空间等历史信息。“制定个人计划”指学员可以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其中有一个样本机构还会对每个学员的计划定期发邮件提醒,帮助学员按时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满足学员自定步调的个性化研修需求。“资源推送”指研修平台将一些优秀的资源推送至学员空间,也有些平台会将学员评价较高的一些资源推送至资源库,供大家借鉴学习,有一半的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此外,样本1、6、8还提供了在线撰写研修作业的功能,学员可以在线撰写提交自己的研修心得等作业,免去了线下撰写上传过程中因文件格式等问题引起的技术障碍。
除了以上这些各个平台使用的较多的功能,还有一些被各家机构较少但很重要的功能。在样本3中的“我的好友”功能,学员可以在自己的空间看到自己班级的同学。样本4、9、10这三家机构还为学员提供短消息功能,学员可以在空间跟自己的好友沟通交流。在好友推荐功能里系统会自动为学员推荐一些包括专家教师在内的好友。在“我的粉丝”功能里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关注了自己,也可以在“我的关注”功能里关注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好友。在最近访客功能里可以看到有哪些学员访问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样本4、6、9中的“相册”功能,学员可以将自己研修过程中的成长、心情等以照片的形式跟自己的同伴分享。以上这些功能都是方便学员与学员之间沟通的平台功能,目的是减少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孤独感。
另外,样本4、6、7、8还为学员提供“个人资源库”功能,学员可以在研修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资源收藏到个人资源库中,这是学员知识管理的重要体现。样本1、4、6为学员提供成长档案袋功能,在成长档案袋里记录学员的作业完成情况、研修心得情况、工作坊活动情况等信息,对每位学员的成长轨迹进行记录,以便对学员的专业发展进行正确评估,指明学员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二)“网络研修”类功能分析
简报、研修日志、上传资源、下载资源、异步讨论、集体备课、研修社区/广场、研修成果、资源分享、排行榜、资源中心、研修工具、同步研修、微课大赛等功能是各家机构在“网络研修”中使用较多的功能。
“简报”指培训人员会定期对学员学习情况做一些记录,包括图表和文字描述以及一些培训图片组成。“研修日志”指学员将培训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日志的形式在空间发表。统计中发现有一半的培训机构会将研修日志的数目作为评定学员成绩的指标之一。“资源中心”指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生成性资源,如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微课程等,将其中优秀的资源进行推送,最终形成资源中心。“资源中心”的资源是所有培训学员的优秀作品汇聚而成,所有的资源大家共建共享,凡是在平台注册的学员都可以公开使用资源中心的资源。7家培训机构通过微课大赛,激励广大参训学员进行微课制作,并对在评比中获胜的学员颁发获奖证书。样本6和样本7将学员上传的优秀课堂实录形成案例库,案例可以帮助教师积累一部分实践性知识,这对于新人职的教师尤为重要。“资源的上传/下载”指研修平台允许学员进行资源的上传/下载,在统计的10家样本机构中,有7个样本机构的研修平台允许学员下载资源,有8个样本机构的研修平台允许学员上传资源。“异步讨论”指工作坊坊主组织教师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学员可以异步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就某一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发起异步讨论。在统计中发现大多数样本机构都有异步讨论功能,其中样本4的BBS讨论功能比较齐全,它有专家知识讲座、微课视频、教学案例和文本材料,启发学员的思考,从而引发学员们的积极讨论。样本6中的“教师知道”功能,有问题的教师可以在上面提问,有知道答案的教师可以进行回复。样本4中的“基础教育百科”功能,可以向wiki那样,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支持多人编辑,发表看法。除了异步研修,还有6家样本机构支持同步研修,使学员有机会与学科专家面对面视频会议进行交流,甚至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课堂直播,就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提升学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集体备课”指组织学员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或同课同构等集体备课活动,平台会保留学员每次讨论之后的成果,在多次修改中帮助学员提升对不同教学理念、方法的应用,有8家样本机构支持此项功能。“研修社区/广场”指学员可以和同省不同学校的教师或不同省的教师就教学中的问题发起讨论,可以实现跨区域交流,有6家样本研修机构有“研修社区/广场”功能。“研修成果”指各家网络研修平台会将学员参加研修活动的成果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在10家样本机构中,有一半的样本研修机构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将学员评价较高的优秀成果放到资源库中。
值得一提的是,10家样本机构都为学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工具支持,如样本5为学员提供了常用资源、基础工具、高级工具、学科工具、手机应用工具、扩展教学资源的免费下载。其中有9家机构有排行榜功能,在上传/分享资源、发帖讨论等方面让比较积极的学员在排行榜中展示,鼓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程学习”类功能分析
各家机构在“课程学习”中使用较多的功能有讲座视频、微课视频、必修课、选修课、PPT教程、文本教程、课程套餐等。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中提出:“培训机构须预设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10家样本机构中8家机构有选修课,有6家机构以课程套餐的形式将课程提供给学员,有6家机构支持完全开放选课的方式。从课程的组织形式看主要包括讲座视频、微课视频、文本教程、PPT教程,都有讲座视频,9家样本机构有微课视频,5家样本机构有文本教程,4家样本机构有PPT教程。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有3家样本机构还为学员提供学习笔记功能,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做笔记。视频类学习资源仍然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该指南还提出:“部分必修课程应参照MOOCs方式建设,进行碎片化加工,原则上每段课程不超过15分钟,以即时问题测评和作业互评监控学员学习过程”。在统计中,只有样本1有即时问题测试的功能,在课程视频播放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学员只有回答了问题才可以继续学习,防止学员只是播放视频而自己并没有学习的行为。除样本3以外,剩下的9家机构都有学员作业互评功能,学员在相互评价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学习支持”类功能分析
专家答疑讲座、工具支持、学习行为记录、咨询电话、操作手册、QQ/乐语客服、常见问题、证书打印、评分/积分激励机制、资源支持、邮箱/小纸条、移动学习APP、微信公众号、学习向导等功能是各家培训机构在“学习支持”中使用较多的功能。“专家答疑讲座”指学科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就学员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网络答疑,在10家样本机构中有6家样本機构有专家答疑讲座。在这里,工具支持主要指一些通用工具,其中样本10的工具支持分为软件助手、教案助手、课件助手、微课助手、模板类等五个部分供学员选择。“学习行为记录”指研修平台会对学员在平台上的操作进行记录,在统计中发现10家样本机构都有这项功能。“咨询电话”指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平台工作人员咨询,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8家。“操作手册”指关于平台学习流程的说明以及平台相关功能的使用说明,在统计中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8家。其中,样本5和样本9还为学员提供学习手册,指导学员进行远程培训,有课程简介、学习计划等。“QQ/乐语客服”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咨询电话,也可以通过社会性软件、QQ/乐语客服向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咨询。“常见问题”指网络研修平台会将学员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以便学员查看,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6家。“证书打印”指平台对于培训合格的学员提供证书打印功能,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5家。“评分/积分”激励机制指平台对于学员的发帖回帖讨论、评价别的学员的作品等行为会换算成相应的积分,鼓励学员积极学习,在10家样本机构中有7家有这项功能。其中,样本10的积分激励机制是这样的: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最高40分。积分由三个部分组成:贡献度——鼓励坊员主动传递、分享自己的成果,考量的指标是上传日志、上传资源;参与度——鼓励个人、群组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研修,考量的指标有评价他人作业、资源、互助问答;影响力——鼓励坊员贡献有质量的资源,考量的指标有上传的资源、作业被推优、上传的资源被下载等。“资源支持”主要是指研修平台会为学员提供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几乎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用到的所有资源,有这项功能的有7家样本机构。“邮箱/小纸条”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向学科专家、培训工作人员以及自己的同学发送邮件寻求解决的办法,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4家。“移动学习APP”指学员可以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在手机上进行课程学习、异步讨论、作业提交、查看学习进度等,在10家样本机构中有6家有这样的功能。另外,有5家机构提供微信公众号,可以查看培训机构发布的培训消息。样本2还提供“微信扫码登录”。有5家机构提供学习向导功能,学员在打开首页时,会有相应的操作提示文字或引导图标,帮助学员在进入平台后顺利进行学习。
另外,样本3和样本7提供“答疑专区”功能,学员可以就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在答疑专区中咨询自己的同伴、专家。答疑专区还为学员提供常见问题,方便学员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样本6和样本10提供“互问互答”功能,学员就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提问,要是有看到的老师可以帮助解答,平台会就学员帮助解答的情况累加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换算成分数。
(五)“学习评价”类功能分析
各家机构在“学习评价”中使用较多的功能有:观看视频时长统计、发帖/回帖数统计、作业提交、学员评价、日志数目统计、资源评价、参与活动的数目、资源分享/上传次数、辅导教师评价。“观看视频时长统计”指研修平台会对学员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进行统计,有9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学员的观看时长要达到一定的时间才算合格。“发帖/回帖数统计”指平台会对学员的发帖/回帖的数目进行统计,这项功能的样本研修机构有8家,可见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有发帖/回帖数目统计功能,但从实践中来看,很难用限制发帖的字数和次数等数量化的方式杜绝学员的刷帖行为,需要有人工或智能化的手段将有价值的帖子提取出来,否则即便是有价值的信息也会被淹没在众多“灌水帖”当中。“作业提交”指平台会对学员提交作业的数目做出统计,辅导教师会对学员的作业进行在线批阅,辅导教师可以对于优秀的学员作业进行推优,辅导教师评价是学员作业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有作业提交功能的样本机构有9家,而有辅导教师评价的样本机构有4家。“学员评价”指平台允许参加培训的学员就自己同学的作品、发表的言论等进行评价,学员的互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作品或发言的质量,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8家。“日志数目统计”指平台会对学员在平台上发表的培训日志数目做出统计,从而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有这项功能的样本研修机构有5家。这里的资源评价属于学员评价的一个下属分支,主要指就学员分享、上传的资源,同伴会给予评价,对于评价较多的资源可以推举为优秀资源,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5家。“参加活动的数目”指平台会对学员参加管理员组织的话题讨论等活动的次数做出统计,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6家。“资源分享/上传的次数”指平台会对学员上传资源的数目做出统计,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4家。
如表2所示统计了10个样本机构的评价方式,其中“观看视频时长”“作业提交”“发帖/回贴数”仍然是被各家机构采用最多的主要评价手段。10个样本都是利用4-8种学习活动的组合对学习者进行评价,而10个样本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学习评价方式的组合,说明各家培训机构对学习评价策略存在显著差异。
(六)“学习管理”类功能分析
各家机构在“学习管理”中采用较多的功能有:信息反馈、问卷调查、学情检测、县区管理员空间、自主选课、坊主空间。“信息反馈”指管理员会定期将学员的学习情况、作业提交分数等进行反馈,10家样本机构都这项功能。“问卷调查”指培训机构会在平台上就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9家。“学情检测”指平台会对学员的学情进行检测,并做出图表分析,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7家。“县区管理员空间”是指该县区负责培训的管理人员的空间,县区管理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发布县区公告、查询辅导教师培训情况,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7家。在“坊主空间”里,坊主可以组织學员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进行主题讨论、集体备课等活动,查看坊内学员学情,并将表现积极的学员推选为优秀学员,有这项功能的样本机构有6家。在“辅导教师空间”可以查看学员的学习情况,包括每位学员的作业提交情况、学员的发帖/回帖数以及辅导教师的作业批阅情况,辅导教师可以将学员的作业推选为优秀作业,最后推送至资源中心供大家学习借鉴,并将表现积极的学员推选为优秀学员,有2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在“教研员空间”可以查看学员学情,发布研修计划,组织研修活动,管理学员提交的研修日志等资源,对优秀的资源进行推送,有2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在教研组长空间,教研组长可以就自己学校本学科学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学科组的研修计划,并组织学员进行适合本学科特点的研修讨论,有3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年级备课组长空间,可以进行组员管理、活动管理、作业管理、资源推优管理以及查看学员的学情,可以组织本校、本年级学员进行集体备课、“磨课”等活动,有2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校级管理员”可以查看本校学员的基本信息,创建本校工作坊,分配成员,指定坊主,查看成员发布的资源推送至资源库,发起校级工作坊内的话题讨论,发布校本研修计划、校本公告、校本研修简报,有4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省级管理员空间”可以查看全省各县的学情,并就各县的学情进行排名展示,发布各县培训简报以及通知公告,修改学员的基本信息,有3家样本机构有这项功能。
四、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建设展望
(一)增强用户体验,持续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功能设置必定是以教师培训政策为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训机构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培训或网络研修都具有阶段性任务的特点,如果要把参训教师作为长期潜在用户对待,培训机构就不应该是仅仅完成一次培训或阶段性研修以及承诺的训后几个月的跟踪指导,而是应该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需要出发。培训机构一旦获得培训任务,要把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作为培训和研修的起点,做好持续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准备,有眼光的培训机构已经建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平台功能上体现为“增强用户粘性”“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培训机构的平台建设应该摆脱项目式的教师远程培训平台、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思路,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终身学习平台的思路发展,让其成为教师长久稳定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要凸显教师个人空间、社群个性空间、区域共享空间三个层面空间的不同特点,形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生态。
(二)融合虚拟和现实两个空间,教师率先体验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方式
打破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割裂状态的教师研修,融合虚拟和现实两个空间仍然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唯有形成源自教学实践需求的社群文化的网络学习空间才可以打破这种困局。例如以应用型课题为载体的教师研修模式,就是将虚拟研修空间和真实教学空间弥合起来,用“社群”代替和突破地理位置的学校和区域的概念,通过协同教研实现协同教学。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协同教学和协同教研,将教学和教研的机制常态化、持续化,才能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形成优良的区域内数字化教育生态,实现优质资源服务和空间建设服务一体化,从而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将成为教师培训需要重点破解的问题。目前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推进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是“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核心,也是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教师具有了良好地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的体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才可能从愿景转化为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质量。
(三)建立“课程超市”自主选课机制,理顺教师研修供需关系
“课程超市”是建立在海量课程资源基础上,通过“必选+自选”的方法,形成个性化的培训课程系列,实现教师自主选学,落实按需施训,满足教师差异性、多起点学习需求的课程供给方式。网络课程资源应该以多元化、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形式,多以视频案例、微课形式呈现,专家讲解以去理论化、实践指导和任务提示为主。学习的管理策略,采用以评定学、以评导学、以评促用,动态显示学习过程信息,推优示范,阶段展示总结,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之对应的学习评价机制,减少诸如“在线时长”“发帖数量”之类的刚性量化指标,学习过程的评价策略采用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实施辅导教师评价、教师互评、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采用学习内容的测试、互动讨论的评价、案例讨论修改的评价、课堂教学观察及分析、听课评课等多种策略,实现以用促学、以用验效、以用提质,使管理起到监督、促进、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完善培训监测和评价体系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20号)分别为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学校社区和区域社区应有的功能做了相应的描述,其中只有“行为记录”是四个部分都应该具备的功能,强调行为记录,不仅仅意味着个人、学校、机构能够知道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而是通过行为记录的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趋势性分析,这应该是大数据时代分析教师学习行为、制定和完善教师培训政策的重要方面。目前能够看到的培训数据无非是“学习率”“登陆率”“合格率”等一些比较表象化的数据,学员对培训机构满意度的调查数据,以及各个培训子项目的排名,而缺乏从学员个人和整体角度对学习行为分析的数据。
(五)提升学习支持服务品质,推进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模式
“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模式”是体现数字化时代特点,体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培训方式。研究样本中有5家机构提供微信公众号,可以查看培训机构发布的培训消息,时刻关注培训动态,甚至是学习培训机构推送的学习内容。教师培训机构需要支持教師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的“微时代”的学习和培训,满足教师常态化、协作式的学习需求。教师培训机构在“互联网+”教育领域依靠多年来积累的用户体验正在朝着包括课程服务、资源服务和应用服务在内的多元支持服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