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 付娟
摘要:彝族传统文化对特殊儿童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探究彝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建议:树立新的残疾人教育观,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政府在特殊教育方面的管理体制,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将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的教育与发展需求;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推进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特殊儿童;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123-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2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自诞生之日便产生并依赖着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传统习俗,包括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较为广泛的内容,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其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生活态度等培育的沃土。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有彝族776万多人,主要分布于云、贵、川等西南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内,是西南族系中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民族。彝族能歌善舞,喜食酸辣的食物,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并且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色彩,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等文化习俗,造就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特殊儿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在身体特征或学习能力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高于或低于),使他们必须接受个别的特殊教育方案以及相关的服务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的一类儿童,包括有学习(或)行为问题的儿童,有肢体残疾或感官损伤的儿童,以及天才儿童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对不同年龄、不同个体提出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民族文化或者文化传统,对儿童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对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研究,需要以多维度的视角,动态发展的观点,作多层次的探究。
當前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变迁以及教育理念与制度模式的更新,运用跨文化取向研究不同社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二、彝族文化传统
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彝族当代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彝族人的文化之根。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呈现出地区差异,但主体文化大同小异。
(一)彝族的来源
彝族存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先是古羌人,其来源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彝族是古羌人南下的过程中与西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直到三千多年前,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经有先后到达的两个古老的民族,古羌人到达这里之后,和其他两个民族在这里相处很融洽,久而久之便定居于此。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个民族才正式定名为彝族[1]。
(二)彝族的语言和文字
彝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至今仍在使用,是少数民族文化保留较完好的民族之一。彝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总共有六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用彝文记载的文学、历史、医药学等很多著名作品数量繁多。彝族语言在各个地方存在差异,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发展较缓慢,还保存着原始的语言,在发达的地区变化快一些。
(三)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历史悠久,分支众多,造就了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彝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赛装节”等。其中,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和隆重的传统节日,尽管由于分布地区较广,火把节的欢庆仪式及娱乐内容有所不同,连日期也不一致,但却是彝族的狂欢夜,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世代相传的盛大节日。彝族年作为彝族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在宗教文化方面有许许多多不成文的规定,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的古老习俗。
(四)彝族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他们信奉神,崇拜祖先。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在自然崇拜中,最主要的是对神鬼和精灵的信仰。彝族人民认为人肉体死后,灵魂是不死的,存在于世间,能带来灾祸,也能赐人福祉,有所求的人要请求巫师祈福保佑自己。人有灵魂的观念,大部分是从广大彝族地区流行起来的。彝族宗教信仰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彝族人民对图腾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之情[2]。彝族的节日给特殊儿童带来了彝族民族对祖先图腾的信仰,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相应的教育和影响。
(五)彝族厚葬习俗
厚葬习俗的产生源于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其直接原因是人们企图依赖祖先的灵魂保佑自身的生命需要,荫护子孙的命运,决定后代的繁衍昌盛。彝族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到"石姆恩哈"还要继续生活,它们也象活人一样会吃会喝,会生产和放牧,于是出现了给死者献牲祭祀仪式,是子女对死去父母履行的一种感恩仪式。彝族极其推崇孟子所云:“葬,是孝;厚葬,是大孝”的丧葬观念。为了安慰祖魂,也为了安慰自己,彝民族的丧葬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隆重。
(六)彝族婚育习俗
彝族的婚俗别具特色,涵盖了彝族语言、民俗、文学、宗教、习惯法等方面的内涵。婚姻的观念、习惯、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很大影响。彝族婚俗一般有恋爱,说媒,定亲,迎亲,回门等几个程序,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饮酒不断,唢呐声不断。由于地域和分支的不同,又各具特色。彝族婚俗礼节繁多,规矩各异,如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按照彝族习俗,洞房之夜,新娘要“抗婚”,如果不反抗搏斗,将被人嘲笑,据说,他们日后生下的孩子,祖先将不予承认,死后还进不了“阴间”呢!
三、彝族传统文化对彝族特殊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
(一)彝族传统文化对特殊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1彝族传统的节日庆典有助于强化特殊儿童的民族认同感
彝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为火把节和彝族年,虽然绝大多数彝族青少年表现出对彝族先祖的认同,但在生活中表现的族别优越性、自豪感自身感受得并不强烈,且有较为明显的层次性和性别差异。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表现出彝族对火的崇拜,认为火是光明温暖的象征,给民族带来吉祥。节日期间,人们在村寨的开阔地带燃起熊熊的大火炬,每家门前竖起一个火把,人们手持火把绕住宅和田间游巡,此后围着髯火展开多种活动,活动历时三天,以此庆祝丰收。由于地域不同,火把节的欢庆仪式和开展活动有所不同,就连具体日期也不一样,但无论是聚居区还是杂居区,彝族都要欢度这个节日。火把节的表演宣传使彝族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增强民族的凝聚感,尽管存在身体或心理的缺陷,但在参与或观看各种活动中,强化了儿童对彝族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总之,彝族的众多节日使得特殊兒童从小置身于对节日的庆典氛围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精神文明得到发展,节日的传说和文化的信仰对孩子们是一种道德礼仪的教育,同时也使孩子们生活多姿多彩,热爱活动,热爱民族。
2彝族传统的道德规范有助于提高特殊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意识
彝族传统文化中最有意义的要数密枝节。在密枝节的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村民一边谴责和诅咒违反村规或道德败坏的村民,这一行为能促进孩子们明辨是非、分清黑白,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和道德意识。密枝节的存在有着保护生态的意义,由于这些节日的产生,当地保护生态的意识相当强烈,所以彝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分完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个节日能使特殊儿童从小就养成爱护树木保护森林的好习惯。
密枝节的活动流传给后代“十要十戒”的道德规范,内容为“一要勤劳,不准懒惰当乞丐;二要走正道,不要贪财作盗贼;三要坦诚,不准撒谎欺骗人;四要有良心,不准勾引他人妻;五要正派,不准行邪淫;六要珍爱生命,不准杀害他人;七要自立,不准仗势欺人;八要有善心,不准讲闲言闲语伤害他人;九要孝敬父母,不准虐待老人;十要呵护幼童,不得亲疏歧视。”这些道德规范约束了彝族人民的行为,使彝族人民努力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遵纪守法。
3彝族民族风情有助于陶冶特殊儿童的情操和健康儿童心灵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儿童对歌舞的热爱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他们从小就能歌善舞,而且对歌舞有着无人能比的天赋,同时他们都对歌舞有着由衷的热情和喜爱之情。彝人从孩童时候就经常得到音乐舞蹈的熏陶,这使他们身体得到锻炼,心灵健康活泼,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自信。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的缺陷,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音乐能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舞蹈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热情,对他们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歌舞的学习中能了解到这些歌舞的传说,知道民族文化和历史,让身为彝族的自己感到骄傲和有着民族认同感。而且在学习音乐和舞蹈的同时,外界加以鼓励,会让特殊儿童更加自信,不再想起自己不幸的人生,积极的面对生活和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3]。
4彝族原始宗教习俗有助于培养特殊儿童坚强的意志
毕摩和苏妮是原始宗教的教徒,他们也是彝族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彝族的毕摩信仰属于原始宗教信仰,在彝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心。至到今天,彝族的原始宗教在当地依然很活跃,这些宗教信仰,对于人民追求幸福和缓解心灵痛苦起了很积极的用处,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者心灵的缺陷多少有些自卑感,或受到人们歧视,由于有了这些信仰,他们对自身的痛苦就化解了许多。现代人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较为忽略良好品德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这样会让孩童心浮气躁,少廉寡耻,而原始宗教信仰,注重的是人格教育,教育孩子们重孝道,讲礼仪,知廉耻,不说谎,不偷窃,不诬赖,不伤害。若其做了错误的事,信仰会使其在良心上受到惩罚,当特殊儿童遭受挫折,经历苦难折磨的时候,宗教信仰能让他们有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5彝族传统习俗活动有助于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认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特殊儿童在社会化过程,因其无法改变的功能局限,面临较大的障碍和困难,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而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彝族历史悠久,分支众多,因地域和家支的不同,彝族传统习俗活动有不同的时间和大同小异的内容,活动期间,彝族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的唱歌,跳舞,喝酒,开展赛马、摔跤、斗牛、竞舟、拔河等不同的竞技活动。这些活动的举行为特殊儿童创造了参与和协作的机会,锻炼了儿童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提升了儿童的自信心,也给儿童的生活带来火一般的热情和无尽的欢乐,提高了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彝族文化传统对彝族特殊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作用
1彝族传统习俗通过语言制约特殊儿童的发展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且大部分彝族的族民经常用的语言就是彝语,常用的字体是彝文,彝族的语言文字保留至今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能使特殊儿童在语言文字上传承民族文化,也因为彝文与彝语的使用,使很多特殊儿童不懂汉语,导致特殊儿童与外界交流障碍。
在彝族聚居的地区,“彝族居民对汉语的读写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彝族居民只能识别少数简单的汉语文字,交流更存在障碍,很多未上学的彝族居民和汉族人民交流都需要翻译在旁才能明白对方想说的是什么。”[4]由于语言不通,造成诸多不便,最主要的便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师资来源就普遍减少,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儿童不懂汉语,对外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了限制,还有些特殊儿童无法上学,因为无法与外界交流,所以他们无法走出当地,走向外面的世界,使得特殊儿童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2彝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滞后影响了特殊儿童的生活学习
彝族人民居住地区经济落后,其人均收入、人均产值、平均增长速率与国内的发达地区差距遥远,这些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造成了当地的经济闭塞。经济落后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直接影响特殊儿童的生活与教育,间接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与自信[5]。由于经济落后,特殊教育学校未得到良好的发展,特殊儿童的入学就成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者心理的残疾,入学多多少少受到阻碍,有的学校不招收残疾学生。因特殊学校没有建立或建立的不足,很多特殊儿童不得不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或直接没有入学的机会[6]。由于经济落后,特殊儿童的家庭无力支付起使其复原的手术,使他们一直残缺,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时,容易产生自卑心态,缺乏自信,养成孤僻的性格,严重的还会患上自闭症,要么唯唯诺诺失去自己的主见,被正常儿童欺负和嘲笑,由于孩子很不懂事,他们很容易欺负身患残疾或者心理残疾的儿童,但是对这些儿童同样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因师资力量不够,导致一个老师教导很多孩子,无法对每个孩子都体贴关心得当,很多时候会忽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种种原因导致很多特殊儿童就算得到入学的機会,最终导致辍学[7]。
3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对特殊儿童发展起到消极影响
原始的宗教信仰对特殊儿童的发展除了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彝族人民崇拜神明,信仰祖先的同时,得到了道德教育意义,使他们缓解心灵痛苦,对自然和生命产生敬畏感,让他们不敢随意作恶的同时,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了“有神论”的种子。宗教信仰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人们在信仰神明祖先的时候也会麻痹他们的斗志,使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听天由命,安于现状,有的不法分子还会利用彝族人民的信仰进行欺骗。例如密枝节的原始宗教色彩到目前为止依然很浓厚,有着对女性的排斥,给人们的影响就是对女童造成明显的性别歧视。彝族的宗教信仰还会给自身带来经济负担,他们祈求神灵的庇佑,使他们身体健康,摆脱贫困,发财致富,逢凶化吉,根据调查显示,每户彝族家庭平均每年要请毕摩二到三次,每次花大约五百元人民币,较大仪式则需花上千元,这使得他们的家庭在经济上更加贫困,使得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4彝族传统思想对特殊儿童发展有消极的一面
除了宗教对儿童有消极影响之外,传统思想也或多或少的有着消极影响,彝族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先遗留下来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走出大山,感受新鲜文化,不愿意与外人交流,缩手缩脚,这也许是由于彝族受山区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所造成的思想,应培养特殊儿童在人际关系和加强其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民族的传统思想影响他们子孙的一代又一代,所以特殊儿童的父母也把这种思想带给了孩子,使他们的生活受到局限。而且彝族人民信仰土地,认为脱离土地,走离农门便是好吃懒做、拈轻怕重的人,死守着自己的土地一生,不愿意出去闯,去接受新鲜事物,这不利于特殊儿童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精神的发展。
此外,彝族传统节日中的某些规定对特殊儿童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密枝节虽然规范了孩子们的道德礼教,但是密枝节不允许女性参加,这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发展。火把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是火把节的仪式和活动封建思想比较浓厚,会让特殊儿童越来越封建迷信。
5彝族文化的性习俗对特殊儿童的消极影响
性文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文化,据调查所知,彝族地区对性感情的表达含蓄委婉,对性教育采取回避和掩饰的态度,只有在青年的成人仪式、招魂促育仪式、治疗性功能障碍仪式和超渡祖灵仪式等特殊场所的仪式中才存在对性问题的直接接触,且为了避免难堪,参加仪式者会因为性别和年龄不同而不参加某些仪式。这样的习俗导致特殊儿童对人体生理知识知道的少之又少,未婚的特殊青年主要从一些已婚男女哪里了解性知识。他们对性知识懵懂不清,这些知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特殊儿童患上疾病,也可能使特殊儿童在性问题上犯下一些错误。
四、彝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特殊儿童教育与发展的思考
(一)树立新的残疾人教育观,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平等的教育观。转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民族特殊儿童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建立平等的教育观,不歧视或排斥特殊儿童,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还要有平等的教育过程,甚至平等的教育结果。当然,强调平等,并非是要追求“一律化的无差异教育”,而是强调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特殊学生不同的需求;
2.正确的残疾人观。改变普通公众(这里的普通公众包括民族特殊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等与特殊儿童亲密接触并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社会角色)对残疾儿童的看法和观念。当前,传统的“怜悯收养救济”的残疾人观正逐渐让位于“平等参与创造”的新的残疾人观。据统计,80%的残疾儿童属于轻度残疾,如果给予适当的教育,授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此同时,还解放了特殊儿童父母的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3.全面的特殊教育价值观。改变残疾群体自身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上的偏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在所有资本中,最具价值的乃是对人的投资”,开发人力资源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资源,还可弥补其他资源的不足。江泽民同志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特殊教育不仅使特殊儿童能独立生活,或者自食其力成为生产力的后备军,而且能够发现特殊儿童的特长,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尊严的活着[8]。
(二)建立健全政府在特殊教育方面的管理体制,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特殊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学校等的通力合作。必须建立完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三级联合管理系统,解决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的突出矛盾。
1.政府应组织力量进行务实性调研,在国家大法和省政府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更切合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实际的发展专题规划,并纳入少数民族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同时明确特殊教育的基础建设量化指标,建立相关责任制,全面推进发展规划,扎实落实量化指标,确保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2.教育主管部门“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和管理者,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是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中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9]必须明确特殊教育是以教育行政为主加以管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实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此外,残联、民政、人事、卫生、劳动等部门也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3.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要从特殊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彝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要深入了解彝族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如年龄性别、身体特征、地理位置、家庭环境、父母情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客观判断特殊学生的残疾程度和能力状况,准确把握特殊學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确保特殊教育的过程管理落到实处。
(三)将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的教育与发展需求
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必然涉及与民族性有关的内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教育要反映民族特色,适应民族发展,必须将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纳入目标体系中,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实施变革。
1.“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与非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有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上。”[10]将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纳入特殊学校的教育目标中,增强其规范性,凸显其民族性,有助于增加特殊儿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纳,强化特殊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发现民族特殊儿童的潜能,提升特殊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的教育需求。同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发扬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社会变革中的要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最好选择。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原有的彝族伦理道德为依托,取材于彝族传统德育经典、彝族谚语、格言和有关彝文典籍,对彝族传统德育材料进行改造和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发、编写、设计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量表、教材、教具等,为特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提供科学而合适的教育内容。
3.彝族儿童(即使是特殊儿童)未来肩负着本民族文化传统传递与继承的责任,因此,学校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也进行着本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按照制定的教育目标,儿童通过接受彝族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不仅可以起到彝族语言文字教育的作用,而且对传承优秀彝族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重建与调适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四)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水平
“多样化的民族性使少数民族特殊教育比普通教育多了一个需要考量的核心维度,即特殊教育与多样文化之间的互融与适应。”[11]因此,彝族传统文化影响下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既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提高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1多元文化的教育能力。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多元文化的意识与观念之外,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文化属性应有理解和接纳的能力,能够主动地将年龄、性别、宗教、民族、语言、残疾等因素结合而成的文化融入到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的能力。”[12]既要保持多元文化的同一性,又要凸显彝族文化的差异性。
2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能力。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评估过程中,“当涉及到民族性问题时,一般常模化的针对主流群体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常常无法准确、公正和公平的判断少数民族残障群体的残疾程度。”[13]因此,必须建立适合彝族特殊儿童的诊断与评估标准,以便公正、公平地判断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特殊教育需求,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的教育需求。
3双语教育的能力。实施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特点之一。在彝汉双语教学尚无系统的理论研究结论,具有特殊教育技能的双语教师极其匮乏,且彝汉双语教材、教具开发编写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调控和各级部门的统筹与执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着力培养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彝汉双语特殊教育教师,成为彝族地区特殊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推进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1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既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律,构成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为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满足教育发展所必须的政府重视、经费保障、制度完善、队伍保证、管理创新等支持性措施,国家、民族地区所属省、地,还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经费、政策方面的倾斜,优化民族教育发展环境。
2尽力推进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特殊教育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政治、文化、地理等因素构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浸润下的教育形态。同样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既要考虑特殊儿童作为自然属性存在器官的缺失和能力的不足的差异性,也要关注特殊儿童在所属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由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等赋予的社会属性中的“特殊性”。
3着力将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民族地区的融合教育体系。“少数民族特色特殊教育的发展始终要以儿童的多样化特点为本,合理地调整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与民族教育中的多种资源,构建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融合教育体系,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儿童获得质量更高、更适合发展的教育服务。”[11]
五、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与特殊儿童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14]。探究民族传统文化对其教育与发展的影响,宏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唯其如是,才能使在各民族逐步融合的大潮流作用下逐渐弱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使特殊儿童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琚元彝语支地名与中国民族地名学[A].云南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研究所,彝族文化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29
[2]郑莉凉山彝族信仰的表达与嬗变——对毕摩仪式的经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
[3]汪秀娥,邱美英,汤伟琴上海市嘉定区0—14周岁六类残疾儿童调查浅析[A].19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
[4]王荣伟残障儿童的家——河南许昌基督教诚德残疾儿童康复中心[J].天风,2002(5)
[5]张宁生试论聋童“—体化”教育安置的心理条件——一个有关加快残疾儿童入学的课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6]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讀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邱红,刘莹吉我国残疾儿童现状及其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8)
[8]明兰,胡世艳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5)
[9]胡延琴特殊教育发展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8
[10]伊利克斯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6(1)
[11]伊利克斯,邓猛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6(1)
[12]特古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少数民族教师素质的重建[J].民族教育研究,2007(5):17-19
[13]黄香琴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领导力发展研究[D]. 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责任编辑杨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