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7-05-30 20:57薛松
高教学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心理健康大学生

薛松

摘 要: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课程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0-0139-03

Abstract: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stu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 emo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cours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collection of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training, aiming to teach students the standards and significance of mental health. 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master and apply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elf-cognitive abilit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elf-adjustment ability effectivel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will then be improved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constructiv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teaching reform

心理健康與我們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设置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1]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对照教育部的要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虽然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设置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很多高校,特别是没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对此不重视。学校领导认为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可有可无,没有引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心理咨询室也没有,即使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教师也非心理学专业毕业。心理咨询有自己的咨询理论、理念与技巧,而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往往使用经验做咨询,这样使得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很多负面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职业压力、家庭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突发事件压力等越来越多,要解决这些压力就必须重视心理学的作用。尤其在大学阶段,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都要自己决策,自己做。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来自四面八方同学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怎样和同学相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大学生还要面临新形式新特点下的学习环境。怎样学习、怎样生活等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开设一门可以应对当前困难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教学内容体系陈旧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符合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的还很少。很多书籍只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介绍,注重理论研究,缺少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内容。有的书籍还沿用九十年代课程体系,理论过多,例如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在介绍人格理论时,竟然罗列了12种理论,这比某些专业心理学教材的人格理论还要多,而每个理论只是泛泛而谈,影响了可读性。有的教材的新的案例较少,课程内容枯燥,缺少趣味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无视绪论课的首因效应。绪论课是心理学的第一课,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对心理学的学习态度。因为第一印象起先入为主的作用,良好则有助于引发积极晕轮效应,反之易引发消极晕轮效应。有些教材的语言晦涩难懂,哲学色彩较浓重,容易使学生们感觉在听哲学课,失去对心理学的兴趣。

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的教育内容少之又少,很多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走出教育的模仿阶段。重复的内容较多,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出现一定的突破内容。

(三)教学方法单一

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很多老师在讲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课程时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输方法,应用价值不高,方法单调古板,讲述平铺直叙,内容空洞枯燥,理论抽象晦涩,考试死记硬背,心理学原理规律的应用方面基本上纸上谈兵。[2]课堂上教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将学生看成了知识的容器。虽然讲授法在实际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单一的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四)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人员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教育学工作者、行政人员,不少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平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进修课程较少,造成教师知识体系不完善,有的甚至采取了错误的心理学方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使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使抽象枯燥的心理学原理变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另外,还要加强心理学的教学研究,比如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希望学习哪些心理知识、希望掌握哪些心理调适技能、提高哪些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自己最困惑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等,然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建设性的设计和改进。这样就可以以研促教,不断提高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再次,要增加热点专题讲座。热点专题讲座能更加深入学生内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针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进行心理分析。再如针对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同学事件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围绕学生应激心理进行“危机干预”。再如怎样针对地震灾区的民众进行心理疏导与援助。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 采用讲授法。讲授法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分出精讲、略讲。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采取讲授法和其他教学手段共同使用的方式,如讲授法和实验法共同使用,讲授法与案例法共同使用等等,这样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起来。

2. 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结合学生兴趣,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测试。如在讲人格特质一讲中,使用气质类型问卷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对此很有兴趣。再如,通过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画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自我。古希腊奥林匹斯山特耳菲神殿石碑上有句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它警示世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每当讲到自我时,学生们就很喜欢对自我的探索,而对自我的测试题满足了他们自我探索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心理测试环节也是很必要的。

3. 坚持“演示实驗”。在讲“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这两个概念时,在简介了他们的基本意义之后,进行“系列位置效应”的演示实验。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逐一向他出示一张一张画有各种动物的卡片,全部呈现后,打乱卡片次序,让被试把刚才呈现的顺序摆出来。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又如,在讲“功能固着”影响问题解决这一基本原理时,找两个被试,用蜡烛、火柴、图钉、纸盒做实验材料,看他们解决问题时是否受功能固着的影响。[3]通过演示实验,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晦涩的概念。每次演示实验结束时,学生们都觉得意犹未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想再做几个这样的实验。

4. 善于运用丰富的视频资料。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网络普及化的社会。网络上的资料很多很多。要善于运用网络视频,给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健康心理学的知识,尤其视频中的典型案例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其中的问题。如,心理访谈就是一个很好的电视节目。

5. 引入故事。引入故事可以更加形象的获得某些知识,故事往往带有隐喻的性质,引入故事可以使问题深入浅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来讲解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清晰的分析出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优缺点。引入故事可以使枯燥的课本内容生动起来。

6. 鼓励学生角色扮演。针对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的调节,可以设计与问题匹配的心理剧场景,动员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最后教师分析点评,这样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有趣起来。[4]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各角色的心理过程。还可以通过交换角色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换位思考,有利于从新的角度想办法解决问题。

7. 把团体辅导的方法引入到课堂。课程通过一般的心理游戏、系统的团体心理活动和专门的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分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他人和群体的关系,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和谐发展。

8. 对于内容较简单的课程,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手段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而在课堂上,学生更专注于主动地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在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9. 把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课堂。案例教学要求所选案例接近学生实际生活。授课要建立案例素材库,善于用网络、书籍、报刊和各类职业规划大赛等多种案例搜集渠道。对于案例的搜集,除了教师搜集外,还鼓励学生通过发言讲出平时遇到的案例。教师要熟悉案例,做好讲述案例的时间分配,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案例教学可以形象生动的把具体的心理困惑问题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看到教师如何处理和解决学生问题,从而得到实际的启迪。引入典型案例可以使枯燥的课本内容生动起来。如上课时可以对某一典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一介绍,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引用案例可以形象生动的把具体的心理困惑问题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看到教师如何处理和解决学生问题,从而得到实际的启迪。

(三)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法

事先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让学生根據大纲内容进行课前预习,把重难点画出来,让学生写出不懂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动机,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时对于问题有的放矢。[5]

(四)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环节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一,每学期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从身边找一些案例,然后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形成实践报告,其分数计入到总成绩当中。

第二,鼓励大学生用心理学知识为社会服务,要着重培养一批心理学骨干学生,让其充实到社会服务的队伍中来。平时指导他们怎样使用心理学量表进行测试,并教给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心理学知识,帮助心理上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往大多数院校采取考查课的结课方式,学生因为没有了考试课要背许多概念和内容的压力,所以平时上课爱听不听、走马观花,有的学生甚至上课拿着英语等考试课程的书看,以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就没有怎么听。这里建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与讨论等,占总成绩的40%,期末要求提交一片论文,占60%。

第一,要严格考勤制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应主要靠本人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及时到课。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毫无例外的那么自觉。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些纪律约束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鼓励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在上课时设置一些问答的环节,这样可以避免因学生一味的被动的听而思想跑神,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互动的环节当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及时发现自己对问题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

第三,引入“讨论”环节,采取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从不同角度理解对待问题。如讲到“情绪调节”一节中,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分析讨论自己遇到情绪问题时怎么调节,再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这些情绪调节好不好,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最后小组成员再和老师一起分析讨论正确的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同样“游戏成瘾”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可以采用这种小组讨论的方法。

(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制定一套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选拔标准。着重考察教师的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综合素质、从事与心理辅导相关事务的时间、试讲情况等。

第二,定期听其他教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讲课技巧和辅导学生心理学社会实践的能力。

第三,掌握学生个体特点,用情感教学。平时多和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第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专家指导、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比赛、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来打造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适当控制教学规模

现在很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在使用大班制,一般一个班大概150个人左右,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一,人数太多,教师兼顾不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讲课;第二,人数太多使得后排坐的学生不容易获得教师的注意力,减弱了听课效果;第三,人数太多,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八)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数据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与发展,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数据库有利于各个教师经验的总结。数据库中可以存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故事、实验,以及学生优秀的平时作业、期末作业等。教师们可以通过数据库积累经验,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创新,有利于课程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这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前沿的创新观念,并构建科学化的教育创新途径,以学生为中心,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前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10):72-75.

[2]王全林.教学“本土化”——公共心理学教改之我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8-10.

[3]权朝鲁.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改的尝试[J].心理学报,1993(2):216-220.

[4]朱占占.高职通识教育“智力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1-114.

[5]徐大真.高师公修心理学教改探讨——谈课堂教学心理分析[J].心理科学,1999,22:263-264.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