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影响分析

2017-05-30 10:48:04严娅蒋燕
影像技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CT扫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严娅 蒋燕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CT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和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总结,借助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方法,对X线片与结合CT扫描的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6例患者中,6例患者(23.08%)CT扫描结果后更改分型,其中3例患者调整为内固定手术,占总患者数的11.54%。结论: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具有其他检测作用所不具备的效果,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CT扫描;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3;R68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7.02.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probe into the func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T scan 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Methods: 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 and who accepted treatm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all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by the way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X-ray film and CT sca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the Schatzker typing method with the aid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26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which 6 cases of patients(23.08%)were CT scan results after changing the type, and among them, 3 patients were adjusted for internal fixation, accounting for 11.5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CT sca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hich it has effect which the other test function does not have, the method is worthy to b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T Sca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Classification; Treatment

從过往的临床实践来看,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00%[1],胫骨平台骨折的表现较为复杂[2],可引起关节面压缩和移位;而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其治疗方法也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本次研究将通过实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概括CT扫描的运用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60.1±3.7)岁;其中左侧18例,右侧11例,另有3例患者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所有26例患者均实施膝关节正、侧位X线扫描及CT扫描;治疗方法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手术切开复位以及钢板螺钉内固定。

1.2 方法

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并对照Schatzker分型系统对患者进行分型,具体包括:VI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干骺端骨折;V型:双髁骨折;IV型:内侧平台骨折;III型:外侧平台塌陷,无劈裂骨折,外侧平台骨皮质相对较为完整;II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合并关节面塌陷;I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

本次研究CT扫描选取的仪器为西门子16CT扫描仪,参数为:准直0.75m,螺距0.7;借助原始数据将扫描图像加载为3D界面,并对其采取MPR及VRT处理。所有患者在完成X线扫描后,再对其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纳入不同的分型组。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I型:X线片分型共计10例,结合该部分患者的CT扫描结果后其中1例患者调整为II型,1例患者调整为V型;II型X线片分型共计12例,参照CT扫描结果后其中4例患者调整为V型;III型:X线片分型共计2例,结合CT扫描结果后,其中1例调整为II型,1例调整为V型;V型和VI型X线片分型分别1例,结合CT扫描结果无更改分型。CT扫描最终分型:I型8例、II型10例、V型7例、VI型1例。

所有分型的患者中:其中1例X线片分型II型的患者,CT扫描后骨折分型更改为V型,原计划实施单一外侧支撑钢板固定骨折端,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2枚空心钉矢状面加压固定骨折端,然后借助支撑钢板由外侧进行固定;2例患者X线片分型为I型的骨折患者,CT扫描后骨折分型更改为V型,手术选择为内、外双髁双钢板固定;其余5例患者X线片分型为I型的骨折患者,检查结果提示其骨折移位较小,原计划采取保守治疗,CT扫描结果提示5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关节面塌陷,进而采取手术治疗,复位塌陷的关节面,髂骨植骨,并用支撑钢板予以固定。

3 讨论

从临床实践来看,胫骨平台骨折发生时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3],具有一定的危重性。现阶段,广泛作用于临床的分型方法为Schatzker胫骨平台分型法,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根据X线片分型结果和CT扫描后分型的结果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4];有研究资料指出,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CT扫描后,约有26%-30%的患者会调整治疗方案[5],另一方面,常规X线片检查对于发生在平台后部的骨折无法作出明确的显示,属于X线片的摄影盲区;相反,CT扫描的高分辨率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些不足。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具有其他检测作用所不具备的效果,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汪文章,刘剑,张猛等.CT扫描重建技术在脛骨平台骨折[1]及Schatzker分型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7(13):843-844.

[2]刘飞,刘曦明,蔡贤华,闫威,黄进成,潘昌武.复杂胫骨平台[1]骨折的改良Schatzker分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10):867-872.

[3]赵快平,熊波,成明华.胫骨平台骨折与膝关节功能关系的[1]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05):550-552.

[4]张卫国.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治疗[1]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14(10):445-446.

[5]陈方庆,罗从风,陈健,胡承方,孙辉,范鑫斌,曾炳芳.CT[1]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1]志,2008,10(11):1019-1023.

猜你喜欢
CT扫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探究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科技资讯(2017年4期)2017-04-23 12:27:25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7期)2017-04-12 01:54:45
浅谈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MRI与CT诊断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9:37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2:39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