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视角下的云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017-05-30 19:46崔洪月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一号文件新型职业农民云南省

崔洪月

摘要 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以及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总结了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规模、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对象、培训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强调应完善培训内容,拓宽培训途径,规划培训层次,并加强培训机构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职业农民培育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中的作用。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云南省;一号文件;培育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8-0251-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umber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bor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statu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Yunnan Province.It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ale, training contents,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objects and training employment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Yunnan Province.Under the guidance of "Document NO.1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t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training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emphasized that it should perfect the training content, broaden the training approaches, plan training levels,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It aime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cultivating work in Yunnan Provin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progress.

Key words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Yunnan Province;Document NO.1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Cultivate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生产、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夯实共享发展基础、激活内生发展动力6个方面阐述了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而上述意见在落实实施过程中对农民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农民应用现代农业设施的能力、经营管理的能力、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因此,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农业部《关于统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农人发〔2015〕3号),将农村实用人才划分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3类,并明确指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兴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几年,虽然云南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農民培育的投入,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但仍然存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途径单一、培训后创业就业困难等问题。笔者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视角,探讨了云南省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不足,并从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以期促进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

1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特征

1.1 数量特征 根据201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云南省乡村人口3 000.77万,其中0~14岁人口占22.67%;15~64岁人口占69.45%;65岁及以上人口占7.88%,总抚养比为43.99%。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促使大量农民工回流,但外出打工仍是热区农村年轻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要方式,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龄化、老龄化现象突出。

云南省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失衡,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多集中于第一产业,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数据资料,云南省农村从业人员共2 043万,其中第一产业占87.91%,较全国高17.13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则分别仅占4.21%和7.88%[1]。

1.2 质量特征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 157万,其中文盲284.93万,占13.21%;初中以下学历的1 727.97万,占80.1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144.08万,仅占6.68%,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村内农业技术人员3.76万,仅占17.4%,其中,初级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量的93.71%,中高级技术人员短缺[2]。省内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集约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截至2015年底,中央和云南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86亿元用于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依托省市县的农广校、民办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大力推进新型职业農民培训工作,形成了以省农广校为龙头,16所州市级分校、121所县级分校、551个乡镇、村教学班和5 465名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五级办学队伍。

云南省各级政府逐步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政策,如《云南省职业农民培训教学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和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云南省加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等。各级政府逐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认证体制等方面的重视,但在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职业农民资格的社会认可度、农民创业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截至2016年9月,云南省农广校系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多万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人员5万人。在《昆明市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方案(送审稿)》中指出,到2020年全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7 0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各1 500人),建设市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30个。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努力完善培育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培训内容、途径方面仍然具有局限性,致使受训后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3 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

3.1 在培训机构规模方面 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构、部门众多,高职院校、农广干校、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体系等机构都承担职业农民教育工作,但投入资金有限,教育资源分散,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合力,且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弱,重复培训情况较多。

3.2 在培训内容方面 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难以有效满足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偏差,脱离农民需求培训的矛盾比较突出。其一,培训内容普遍性强,针对当地特色作物种植、精深化加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的内容相对欠缺,且培训内容缺乏时效性,培训机构无法实时了解市场需求。其二,培训方式单一,仅局限于书本教学,理论大于实践,脱离实际,降低培训实用性。

3.3 在培训途径方面 虽然云南省积极采取多渠道培训方式,并打造了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拓宽职业农民培训途径,但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山区,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山区众多,地理环境复杂,部分贫困山区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均有待完善,在接受现场培训或网络培训方面存在困难。

3.4 在培训对象方面 其一,云南省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思维固化,不易接受新事物,且由于部分课程设置形式化、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地点偏远、受训后就业情况不明朗等原因,培训对象通常积极性不高。其二,没有按受训对象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

3.5 在培训就业方面 其一,培训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例如,如果仅对从事咖啡种植的农民进行种植技术、机械操作方面的培训,而没有根据当地咖啡企业劳动力需求进行咖啡生产、品质鉴别等方面的培训,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与此同时进行其他非咖啡产业企业工作能力的培训,则会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村内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其二,缺乏有效的劳动力需求信息,培训与企业需求相脱离,培训后转移就业困难。

4 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策

4.1 完善培训内容,推进农业提质、可持续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2011年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立足充分发挥云南省地理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比较优势,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高山农业、热区农业、都市农业、跨境农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内容应紧紧围绕上述特色农业,对包含选种、育苗、防病虫害、防旱涝冻害、采集、储藏等种植过程进行培训,从生产源头保障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二是增设绿色农业培训内容,宣传各种作物非农药的杀虫办法、畜禽粪便等废物处理或再利用办法、耕地轮作休耕办法、野生植物采摘周期等利于農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三是云南有着“彩云之南”的美誉,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2016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4.31亿人次。在对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时,应综合考虑其特殊性,增设传统手工艺制作、店面经营、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受训者就业、创业面[3]。

4.2 拓宽培训途径 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宣传册、报纸等平台,传播基础文化、农业知识等,并设置村文化站,吸引有科学技术、农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对农业知识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农民职业培育的灵活性和效率。

4.3 分层次进行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积极性 一方面,对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进行基础教育培训,开设扫盲班,必要时采取图文并用、实地解说等方法,使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利于受训者接受理解;对文化素质偏高的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及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现代农业设备使用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并鼓励其继续推广所学农业科技。另一方面,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及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对通过考核的受训者发放政府承认的证书,为其培训后就业提供保障,并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4 加强培训机构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提高培训就业率 其一,建立教育系统大数据中心,综合分析当地人才需求结构,积极构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面向不同层次农业劳动力资源对象的农业专业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高等农业专业大学等,以满足各层次农村劳动力资源教育需求[4]。加强企业与高校、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系,如聘请热区特色产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座,安排学生到企业内实践学习等,以提高受训者与企业热区产业发展的适配度。

其二,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其他产业劳动技能知识教育双轨制体系,以提升农民农业生产及其他产业工作技能,如教育培训向热区特色产业方面倾斜,既可以促使热区特色作物精深化种植生产,提升热区农民农业收入,又可以在农闲时就近转移就业于相关农业企业,增加转移就业收入,缓解因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压力[5-6]。

5 总结

云南省职业农民培育应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协同性,进行系统管理,其内容、培训的实施应当根据企业、社会需求的某一阈值作为触发点,来启动培训开发工作,并经过系统化的培训设计,形成培训的实施计划和体系,才能有效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并对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以不断提高职业农民培育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第三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人口普查[M].天津:天津市人民印刷厂, 1984.

[2]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业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 杨莹彪.加快培育云南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J].云南农业, 2015(8):60-62.

[4] 李国祥, 杨正周.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3(5):93-97.

[5] 杨敬雅.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云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农业教育研究,2014(1):43-45.

[6] 何明强.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业教育研究,2015(1):40-41.

猜你喜欢
一号文件新型职业农民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一号文件”:求解高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