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学院思玉者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这句话记录在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确立了苏帮工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非凡的高度。那什么叫良玉呢?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了一套评价标准,那就是《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四项基本原则。今天,玉雕界应该如何认识这个标准呢?
天有时,我的理解就是赋予作品当代性。当代性就是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精神,记录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困惑,并引起大家的思考。比如艺术家许廷平创作的《时间去哪儿了》就是对当下社会节奏快、效率低,过于忙碌,而失去生活本真的思考,同时提出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人生课题。天有时,大的方面看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看清大形势,敏感预测未来,踏准时代脉搏,这是艺术家追求天人合一、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
地有气,就是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艺术家用自己熟悉的元素、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创作。艺术家不能临时去找素材准备创作。这是蒋勋讲到《红楼梦》创作时说的。曹雪芹厉害的地方,各种细节真实、详细、正确,这样才能感动人,才能百看不厌。这必须要作者亲身经历、深入进去,才能把熟悉的、抓住本质的东西写出来,而不是编出来的。比如苏州治玉大师蒋喜先生创作的《梦回水乡》,用他熟悉的水乡提水木桶为主体造型,苏州拱门石桥做提梁把手,用苏州老房子上常见的爬山虎藤蔓刻画在桶的外壁,也是对水波纹的一种表达,再用自己擅长的薄胎传统工艺琢磨而成,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水乡的怀念,并对当下环境污染、社会关系复杂的一种反思。地有气,要求艺术家留心观察,从自身的感悟出发,才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作品来。同时,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元素可以沿用,来丰富作品的内涵,这是“地有气”的玉本体内涵。
材有美,就是发现美和表达美。就玉石材料的美而言,包括质地、颜色和形态三个方面。自古以来,传统坚持“首德次符”的审美原则。首德次符是以内在品质的质地为主,以外表的颜色和形态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另外,玉石材料的美还具有人文内涵。比如质地的美具有“君子比德”的内涵,各种玉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形状和表面特征也成为文化的元素加以诠釋。作为玉雕师,就是要发现玉料的美,利用这种特有的美融合到作品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工有巧,就是玉雕师的构思以及实现构思的途径。什么是工?首先,工是古代四个工种之一的工匠;其次,“作巧成器为工”,点出了工匠的核心是巧,心灵手巧方能巧夺天工。所以,我认为苏州工的一个核心内涵就是巧,注重巧思妙想,別具一格。不过,还有一个巧,叫大巧若拙,这是工匠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高级阶段。时至当下,我们需要国际的视野,用中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艺术表现手法来构思作品,这是“工有巧”的新内涵。
合此四者,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方为良玉,成为一件好作品。按照现代艺术的说法,就是作品具有传承性、当代性、个人风格、材料特征和艺术化的创作内涵。
南红《时间去哪儿了》(如图)这件作品前面还有两件用黄龙玉做的同题材作品。第一件用浅浮雕手法从右到左并排雕琢了九个人物头型,紧靠在一起,似乎连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人从幼儿到老年的九个阶段,连续不断。玉石放在方形木块之上,木块正面有一时钟,代表时间的流淌。这件作品一经面世就引起了行业的关注。我想到的是法国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高更的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高更到了接近人生终点时的醒悟,而许延平先生刚刚而立之年,就用玉雕的方式琢磨着人生的本源课题。
第二件作品仍然是黄龙玉加上方形木块结构,只是人脸只剩下老小各半个脸,中间虚化,共用一张嘴巴,组成变形的长脸,代表从小到老;中间模糊掉,显得更加简练,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另外,时钟与第一件作品不同,是逆时针转的,应该经常回头看看自己,应该不断地反省自己。是否具有反现实的表现呢?是否具有反向思维,预示勇者敢于逆势而行的内涵呢?给作品增添了新的内涵,体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作品从人生的九个阶段,跨越到“小与老”两个阶段,并且连接着生与死这个生命主题,同时也蕴含了中间过程,仍然是高更的人生三部曲。
最后形成的作品更加成熟,用具有较高透明度的南红冰飘材料代替黄龙玉,赋予了生命时光的特征,点点飘花,似乎就是红尘中的点滴回忆,给观者视觉;中击强烈,是材料与主题的一种高度融合。南红玛瑙部分的造型完全按照人臉的侧面轮廓,两个脸背对背的成为两个终端,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多余之处;流畅的弧形线条概括了作品的中间部分,显得十分简练,就像时光的流失稍纵即逝,不留痕迹。而实际上时间已经彻底的流失而无法挽回,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底座也从方形变为倒三角形,虽然有不稳的视觉感受,但与玉石的主体部分融为了一个整体。当代意义:
当今中国人人都很忙,时间不够用,实际上效率很低。虽然大家疲惫不堪,却又无可奈何,成为了一个社会的通病。我认为,根本到底是大家都迷失了自我。所以,我给这件作品新起一个名字叫《我们为什么忙?我们为谁忙?我们在忙什么?》,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当今社会问題。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接受访谈时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否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