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洁
摘 要:作为国际金融中的核心板块,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国际经济局势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在建设中必须要对国际典型的一些离岸金融市场进行借鉴和学习,以便更好地进行自身的建设。对这些离岸金融市场相关的政策、税收、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学习,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来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目前国内的金融业务现状为切入点,对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四种类型的金融离岸市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 上海自贸区 发展经验 资本运转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c)-056-02
离岸金融市场不管是在经济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还是在发展的角度上,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不仅作为经贸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作用,也是推动国家贸易走向强大、走向自由,以及走向国际的重要因素。上海自贸区顺应局势建立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国内金融的一个不小突破。但是其也是在机遇与风险的双重属性中建立的,为了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其他典型的离岸市场进行分析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经验借鉴,对自贸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国际四大自贸区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1.1 混合型离岸金融——香港自贸区
2003年底香港人民币业务开始启动,初期发展集中于离岸人民币个人业务和境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业务,并且逐步开放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境外发行人,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无限制;对于内地企业,如需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则需要参照内地机构发行外债的办法。此外,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也没有信用评级的强制要求。2008年底,香港取消企业人民币兑换上限;香港的银行为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和提供各类服务的限制取消,并且放低了场内市场的准入门栏,并且进行了场外市场的建立[1]。
1.2 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日本离岸金融市场
JOM的出现无疑是日本金融史上的一抹重要色彩,自20世纪下半叶建立以来,该离岸市场从利率管制,税收政策优惠、缴纳金减免以及银行法人税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量优惠政策的颁布实施,让该市场迅速崛起。在JOM初期为了进行风险的规避,虽然有大量的优惠政策出台,但是在交易对象以及资金流通上还是作出了一些管制,对于资本流动进行了一些控制。在JOM建立后,依靠着这些政策,当时迅速的吸引了许多离岸资金,而且让当时的金融中心逐渐的进行了转移。但是JOM建立后,在发展中一些矛盾也凸显出来,由于其内外分离制度,一度导致离岸资金并没有按照预期走向流动,而是进入了在岸市场[2]。
1.3 渗透型离岸金融——新加坡自贸区
作为典型的渗透性模式,新加坡自贸区的出现前期主要是为了克制香港自贸区的影响,为了尝试将贸易中心转移,并且吸引离岸资金。新加坡自贸区在竞争环境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压制政策,例如针对亚洲、东南亚区域以及日本等,直接取消了原先20%的准备金缴纳比率,并且直接将涉及汇票以及存款证的相关印花税减免掉。除此之外,新加坡国内是没有预扣税的,这也是吸引离岸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该自贸区施行的是浮动汇率,这些汇率政策让投资风险大为削减,减轻了投资者受到的货币走势和汇率波动的影响,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不仅让离岸资金大量涌入,还在一定程度上让新加坡本国的利率以及物价得到了稳定。管理浮动汇率这一政策以其巨大的优势,极大的减轻了新加坡在金融危机这种严峻的局势下所受的影响,让其市场地位进一步的得到了稳固。不过这一政策也暴露出了其短板,汇率并不受到市场机制作用,而是有国家调控,这就让市场的作用极大的削弱,投资者无法通过预估市场走势来确定汇率的变化[3]。
1.4 避税型离岸金融——开曼群岛
作为典型的一个避税型离岸市场,开曼群岛主要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进行资本的引进,进行大规模的税收削减,例如对个税、增值税以及资本所得税等税目的免除,这些政策让投资者蜂拥而至,让开曼群岛迅速成为避税者的首选之地[4]。自20世纪80年代,开曼群岛降低了资本准入门栏,以及对外汇管制进行放开后,跨境资本得以在开曼群岛进行自由流动,受到了许多投资者的追捧,并且由于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了大把的投资者和离岸资金。随着资本的涌入,开曼群岛对交易限制也更为开放,直接将外币存款准备金免除,这让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受到外力限制降到了最低。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犯罪的风险,让洗钱活动更加猖獗。
2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建议
2.1 加大政府的支持,进行优惠政策的制定
我们从上面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和开曼群岛的成功可以感知到政策对于离岸市场建立的重要性,在这些国际案例中,政府通过出台大量的政策来推动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说制度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直接决定了自贸区建立的效果。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优惠鼓励机制的建立,为自贸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和交易环境,让自贸区具备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为其迅速打开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降低准备金比例,免除存款保证金等政策,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吸引资金的融入,增加自由流动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同时,上海自贸区会直接受到日本、香港这些强有力的离岸市場的影响,为了在激励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利用宽松政策来促进自贸区发展。
2.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工作
秩序对于金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秩序规范的市场只是一盘散沙而已。在离岸市场的改进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政策上进行支持和引导,大力倡导创新型和精细型发展方针,为行业的发展做好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并且要进行法规的完善。对于在离岸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规操作和不合理情况要及时进行监督管理,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治理,确保离岸市场的合法规范发展,让整个市场处在监督之下,让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自1997年和1998年分别颁布了《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两部法典后,几乎没有其他法律的出台。在当前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下,这些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充分发挥立法的作用。为了对离岸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在对国际较为典型的离岸市场进行分析借鉴后,对国内的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建立更公平、更透明、更规范的离岸市场而努力。
2.3 加强风险管理
离岸资金本身具有风险性,在加上市场波动、汇率浮动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带来的风险,要加强自贸区的建设,必须要做好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是自贸区的发展能否获得稳定,能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为了进行风险管控,(1)对信贷风险进行严格的管控,信贷作为当前的一种主要的资金流通形式,其风险系数本身较高,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变动的环境下。自贸区建设时,为了管控风险,可以将业务区域进行分散管理,避免集群现象,这样在风险发生时可以进行分散,能够将风险系数降低。(2)对相关银行的信用风险、资金安全、政策因素、流动风险进行严格监控,对风险进行实时管理,对于离岸市场来说,需要格外注意资本的储备情况以及流动情况。只有加强了风险管理,才能让自贸区的建立更加稳定,面对风险时更为灵活,能够及时对风险作出反应并给出应对措施。
2.4 进行自贸区的规范化建设和多元化建设
其不能够局限在一种两种的发展模式上,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和发展,建立多元化发展模式。在这里不仅需要政府的调控,更需要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正确把握,不仅要正确把握资本的流向和资本的营运范围,还需要将目标市场不断的扩大,将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不断的增加和扩展,从国际辐射到国内,从国内影响到国际。将整个自贸区建立成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发展模式,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以达到不断地发展和优化的目的,进行新的金融工具的开发。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健康的和规范的金融市场才能催生出一个健康的、规范的离岸市场。进行金融市场的完善不仅可以建立起一个良性的金融环境和良好的市场氛围,还能够为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为金融工具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自贸区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2.5 尽快建立银行存款离岸制度
作为现代银行的风险转移工具,银行存款离岸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我国现在虽然还没建立此项制度,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必须将其提上日程。建立自贸区以后,大量的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将进驻,存款离岸制度的建立可以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所以必须尽早建立存款离岸制度。前文分析的四个自贸区之所以取消此制度,是由于在自贸区建立之前就已经建立并成功推行过该制度,有了一定基础,因此在自贸区中可以取消此制度来降低成本,有效融资[5]。
2.6 有效推动资本项目开放
为了更好地发展,最好把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与其他项目的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如资本账户的开放。日本在推动 JOM 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因此日本企业海外发债规模发展迅速。相比之下,现在我国资本项目下的关键环节仍受到较多管制。在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时,如果同时推进自贸区资本项目的开放,在自贸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外汇流入和人民币走出海外的通道,由此产生一个人民币对各类主要国际货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6]。
3 結语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在金融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工程,对于金融市场的建立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从自贸区的发展建立中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路子,就决定了在进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时不仅要借鉴国际案例,从国际离岸市场中寻求经验,还需要将这些经验本土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自贸区建设符合中国特色。在对国际四大典型离岸市场进行分析后,通过对这四大离岸市场的讨论,笔者从这些国际离岸市场的建设中得到启发,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出了部分建议。但是由于认知的局限性,这些看法还较为浅显,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深入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1] 闫海洲,郑爽,黄诗晖,等.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借鉴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14(10).
[2] 张尧.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的分析与借鉴[D].上海海关学院,2016.
[3] 陈卫东,钟红,边卫红,等.美国在岸离岸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15(06).
[4] 王梓淇.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及制度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5(25).
[5] 杨承亮.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J].中国外汇,2013(19).
[6] 樊一帆.新加坡自由港模式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