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1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156个县域2000、2004、2008和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稳定,少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类型转变发生不显著,相对发达地区对周围地区具有的虹吸效应;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县域经济类型结构由橄榄型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型,后又变为橄榄型。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且空间集聚显著,高值集聚县域数量与分布较为稳定;除成都、德阳和绵阳市辖区发展较快外,少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均衡发展,但成都“一核独大”的状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时空演变;四川
中图分类号 S-9;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9-0226-06
Temporalspatial Change of the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ZHAO Quanke
(College of Tourism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Shandong 277160)
Abstrac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composite index were constructed by 17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156 counties of Sichuan Province in 2000, 2004, 2008 and 2012, to study temporalspati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counties had a relatively stable posi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countries whose composite indexes fluctuate larger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developed and undeveloped areas. Counties economic disparities expanded in the first period, then maintained stability, and reduced in the last period. The number structure of counties development type evolved from “footballtype” to “pyramidtype”, and turned back to “footballtype” lastly. High development level counties were in center, surrounded by low development level counties in periphery. High and low level development counties had an obvious spatial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i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Chengdu Plain and low development level counties were in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and Northeast Sichuan, southern Sichuan mountainous regions. In Chengdu plain, except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engdu, Deyang and Mianyang municipal district, a few County greatly improved their economic strength. Construction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also contributed to economic growth in affected areas.
Key words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Evolution;Temporalspatial change;Sichuan
基金項目 山東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农村贫困与非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 赵全科(1961—),男,山东枣庄人,教授,从事区域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 2017-07-19
空间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也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差异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研究尺度微观化,由省区、三大地带的大尺度转向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微观尺度,探讨全国[1-3]、地区[4-5]和省域空间范围的经济空间格局及演化,且注重尺度差异及分解[6-9]。对于省域范围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8]、江苏[10]、山东[11]、福建[12]以及中西部的河南[13]、安徽[14]、新疆[15]、甘肃[16]等地,对空间结构相对独立的四川省的经济空间格局与演化的研究还比较少。二是,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大多基于人均GDP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传统统计指标衡量区域经济水平,指标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刻画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发展的多维测度与评价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的重要趋势[17],但在国内研究中还未曾多见。三是,学界日益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18]、省际边缘县域[19]等特殊区域发展差异以及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20]。由此,综合使用定量分析与地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多指标的地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研究方兴未艾。
选择四川省进行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四川省中部以成都平原为主体,四周以山地为屏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单元,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受相邻省区和外部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它又属于我国的西部省区,对于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演变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笔者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综合运用多指标评价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客观揭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从而为地区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和长江上游,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分布着成都平原,四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大省。行政区划共包括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计183个县级行政单位。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各省区中较强,但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也十分明显,2012年人均GDP最高的成都市辖区,达到87 565元,最低的为德格县仅为6 513元,显著的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四川省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1.2 数据来源
以县级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省工业化进程加速,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差异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也较为剧烈。由此,该研究选取2000年作为研究起点,着重分析西部大开以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数据来源于2001、2005、2009和2013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及相关年份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1 ∶25万的县级行政边界空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对行政区划调整的部分进行了合并处理,共得到156个县级单元。
1.3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1.3.1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为综合评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结合四川省经济发展实际,在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系统性、典型性及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活力、经济发展潜力等4个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1.3.2 主成分分析法。
使用SPSS 20.0对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通过KMO检验的基础之上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原则提取主成分,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之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不同年份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得分。
1.3.3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空间自相关是指地理事物分布位置的某一属性值之间的统计相关性,是检验某一现象是否与其相邻空间单元的现象相关联的重要指标[22]。根据研究目的需要,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全局空间自相关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临近的区域单元的属性值的相似性,可用于分析研究区域的总体空间关联与空间差异程度,但不能验证局部区域存在的空间异质性,通常用Global Morans I指数进行度量,计算公式如下:
I= n i=1 n j=1 Wij(Xi- )(Xj- ) S2 n i=1 n j=1 Wij (1)
式中,S2= 1 n n 1 (Xi- )2, = 1 n n i=1 Xi;n为空间单元的数量;Xi和Xj表示某属性特征X分别在空间单元i和j上的观测值;Wij代表空间权重矩阵。该研究依据区域单元的空间邻接性来求空间权重矩阵,若空间相邻,则Wij=1;否则Wij=0。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反映每个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同一属性值的相似性,用于验证局部是否存在空间异质性,可弥补全局空間自相关的缺陷。通常用反映空间联系的LISA集聚图或Moran散点图等表示。LISA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i= (Xi- )2 S2 n j=1 Wij(Xj- ) (2)
式(2)中相关变量含义均同公式(1)。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
2 結果与分析
2.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的演变特征
数据显示,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KMO值依次为0.766、0772、0.785和0.801,表明4个年份的数据适宜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方差极大旋转后,4个年份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依次为82.44%、80.70%、81.51%和82.42%,表明提取的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7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用主成分进行计算。进而求得156个县级单元的6个主成分分值,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156个县级单元各年份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借助GIS软件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自然裂点法将四川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中等型、欠发达型和不发达型。
2.1.1 县域经济差异相对稳定,发达和落后地区波动幅度大。
数据显示,2000年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最高成都市辖区为6.43,指数最低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为-1.98,经济发展指数的极差高达8.41;2012年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最高的仍然为成都市辖区,为6.38,指数最低的石渠县为-1.79,经济发展指数的极差为8.17。从不同年份的县域经济综合得分的变化来看,大部分县域单元的得分波动幅度不大。波动幅度较大的主要集中于发达的成都市、德阳市的县级单元以及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以及广安市所辖的县级单元(图1)。表明四川整个区域经济体系总体上较为稳定,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对区域经济总体稳定性影响较大。
2.1.2 县域经济类型转变不大,发达地区虹吸效应显著。
根据各县域在四个年份间不同类型间的转化,把县域经济演变分为不变型(指2000和2012年在同一类型中),上升型(2012年的类型比2000年高)和下降型(2012年的类型比2000年的类型低)等3种类型。特征主要有:第一,县域经济类型相对稳定,不变型的县域有90个,占比为57.7%。其中,川南地区稳定型的数量最多,这一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多为“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企业,民营经济不够发达,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变化不大。第二,上升型多为欠发达地区。上升型的县域有30个,占比为19.2%。主要分布于川南的乌蒙山区、川东北的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地区以及四川西南部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为国家级的贫困集中连片地区,说明扶贫开发改善了当地的条件,项目建设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大城市周围地区虹吸效应显著。下降型地区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地区和成都、德阳、绵阳市辖区周围的县市。受极化作用影响,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流向市中心,削弱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活力。川西高原地区一般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多表现为由欠发达型变为不发达型。
2.1.3 县域经济差异经历了扩大、保持稳定和缩小的过程。
对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其变异系数用以反映经济现象的离散程度。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652、0.938、0.933和0.651。可见2000—2004年四川县域经济差异有所扩大,2004—2008年没有继续扩大,基本保持稳定,而2008年以来县域经济差异有缩小趋势。这可能主要是由于2000年以后的西部大开发及落后地区扶持政策,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区率先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了国外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而其他地区受制于经济地理区位条件等因素,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省内区域经济差异加剧。2008年汶川地震后,多县受灾,国家及四川省政府筹集了大量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落后的受灾县经济的增长,缩小了区域差异。
2.1.4 数量结构由橄榄型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型,最后又变回橄榄型。
从各种类型的数量结构的变化看,2000年为橄榄型,后逐步转变为2008年的金字塔型,到2012年又迅速转回为橄榄型(表2)。即2000年两头少、中间多,逐渐转变为2008年的顶头少、底部多。这一时期不发达型的数量持续增多,发达型和较发达型之和持续减少。2008年到2012年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的数量变多,不发达型的数量迅速减少,到2012年,又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的态势。
2.2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2.2.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上中间高、四周低。
对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求平均值,得到研究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总体而言,四川县域经济空间格局表现为成都平原和攀枝花发展水平最高,川南和川东北丘陵地区次之,其他山地高原地区发展水平低的格局(图2)。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位于龙门之与龙泉山之间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发展轴线。成都、德阳、绵阳是成都平原的核心城市,歷史基础好,综合发展水平高,3个城市的市辖区和管辖的县市多为发达型和较发达型,且集中连片分布。成都平原经济区龙泉山以东的资阳、遂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大都为中等型和欠发达型。以钢铁产业为主导的南部攀枝花市市辖区也多
为发达型,有效带动了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周边县域多为较发达型和中等型。
川南地区自贡、内江、泸州和宜宾四市市辖区多为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有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但发展活力不足,与周边市县经济联系不够密切,中心城市无法有效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發展,周边县域发展较为落后。其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少数发达或较发达的市辖区被周围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所围绕。川东北地区大部分为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川东北除达州市外各市辖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南充、广元和广安市辖区多为中等型,巴中市辖区为欠发达型,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较难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川西地区和凉山州,除凉山州首府西昌市所在的安宁河谷地区外,这些地区地形多为高原与山地,人口稀少且多为少数民族,交通闭塞,建设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不发达型的数量最多。
2.2.2 成德绵中心城市集聚显著,地震灾区经济水平有所提高。
2000—2004年,经济活动向成都市域和各市市辖区集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外围的眉山市辖区、茂县、宝兴县、荥经县、石棉县由较发达型变为中等型,芦山县、安县和中江县则由中等型变为欠发达型,这些地区大多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外围,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但成都市所属的都江堰市和金堂县则于较发达型变为发达型(图3)。成都平原经济区外围的雅安、眉山、绵阳、德阳所辖县与各市辖区相比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地位有所下降,经济活动向成都市域和各市辖区集中的趋势明显。不发达型县市的数量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西部的甘孜州及川东北的省际交界地区。
2004—2008年,成都市辖区、郫县和双流县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迅速提高。期间,成都—德阳—绵阳市发展轴线西部的绵竹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以及峨眉山市由较发达型变为中等型。绵阳市辖区、德阳市辖区和广汉市则于发达型变为较发达型。尽管这些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地位有所下降。说明这一时期,经济活动由向成都市域范围集中转变为各成都市辖区、郫县和双流县集中,使成都市辖区、郫县和双流县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与周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成都市域外围的县市经济地位也有所下降。各种资源要素向成都市集中,成都市“一核独大”的空间格局更加凸显。2004—2008年川西地区不发达县的范围有继续扩大趋势。
2008—2012年,四川省发达型和较发达型县级单元的数量增加较多。德阳市辖区、绵阳市辖区由较发达型变为发达型,成都、德阳和绵阳市辖区周边县市的经济发展类型大部分仍然为中等型,较发达型数量较少,说明扩散作用小于极化作用,经济活动仍以向中心城市集聚为主。由欠发达和不发达类型变为较发达型县和中等类型的县域主要集中于成都平原西部的龙门山一带。这些县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之所以有较大水平的提升是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些县大多被确定为极重灾县和重灾县。中央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撑灾后重建、全国各省市也对四川各受灾县进行对口支援,到2012年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共使用资金1.7万亿元。但从长期来看,如果在输血的基础上没有发展起造血功能,建立起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些地区难免还会陷入落后的境地。
2.2.3 高值集聚区稳定,成都“一核独大”未发生根本变化。
使用GeoDa软件计算2000、2004、2008和2012年县域经济水平的全局自相关MoranI值,分别为0.381、0.377、0.336、0358,说明四川省内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局部自相关LISA图来分析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
从2000、2004、2008和2012年四川各县域的LISA图来看,H-H型数量与空间分布较为稳定,集中分布于成都市及其周围少数地区(图4)。H-H型县级单元集中分布于成都市及其北部德阳少数县市。与四川省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中心城市除了极化作用外,扩散作用也较强,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4个年份中,H-H型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其他地区没有出现该种类型的分布,四川省始终没能出现第二个能与成都相匹敌的第二核心区域,成都“一核独大”特征明显。2000、2004、2008、2012年,H-H型县级单元的数量分别为17、16、14、14个。但也应该看到H-H数量没有扩大,反而有所减少,经济活动向成都集中的趋势明显。
L-H型分布于H-H型的外围地区。这些地区离H-H型地区近,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流进H-H型地区,自身发展受到限制。H-L型表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这种类型的县级单元在所研究的4个年份中数量很少,仅出现在川东北地区的南充市辖区、川南地区的泸州市辖区和凉山州的西昌市。L-L型主要分布于川东北秦巴山區的通江县、平昌县、营山县和仪陇县,位于乌蒙山山区的凉山州雷波县、美姑县、越西县、昭觉县和喜德县,以及川西高原地区的石渠县、德格县、甘孜县、白玉县等县域。
3 结论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多指标评价的基本上,分析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四川省大多数县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稳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波动幅度较大的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和较为落后的地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波动是区域差异变动的直接原因。2000年以来,成都平原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借助开发政策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优势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活动向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集聚,2000—2004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扩大,2004—2008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2008年经济差异扩大有所延缓,但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的格局未从根本上改变。
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以成都市为首的成都平原地区始终是四川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川南和川东北丘陵地区核心城市被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环绕。而经济落后地区主要集中于川西高原以及川东北、攀西的山地地区。空间格局演化方面,2000—2008年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发生变化的县主要分布于四川较发达的地区,2008—2012年则分布于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地区。经济活动向成都市域和各市市辖区集聚趋势显著,成都市域与各市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较大,而其他县域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成都“一核独大”的状况始终未能发生根本变化。
总体来看,四川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这一方面与四川省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空间巨大差异的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四川县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呈扩大趋势,实现空间上的均衡发展任务艰巨。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省主导产业,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抓住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根据已有基础确立优势产业,通过地区间要素流动和區域合作,实现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2]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117-125.
[3] 周扬,李宁,吴文祥,等.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102-113.
[4] 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56-63.
[5] 尹鹏,李诚固.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5):537-543.
[6] 李莉,刘慧,刘卫东,等.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因素分解[J].地理研究,2008,27(5):1048-1058.
[7]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67(8):1085-1097.
[8] 王少剑,方创琳,汪洋,等.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3,32(12):2244-2256.
[9] 冯长春,曾赞荣,崔娜娜.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5,34(2):234-246.
[10]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11] 刘玉,潘瑜春,陈秧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5):43-48.
[12] 柯文前,陆玉麒.基于县域的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经济地理,2011,31(7):1081-1087.
[13] 李晶晶,苗长虹,叶岳信.区域经济核心—边缘结构多尺度演化机制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10):9-17.
[14] 姜丽丽,陈东景.基于泰尔指数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236-239.
[15] 王静,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4):470-478.
[16] 付靖,付春燕.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6):1855-1857,1892.
[17] 徐勇,段健,徐小任.区域多维发展综合测度方法及应用[J].地理学报,2016,71(12):2129-2140.
[18] 冯海英.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研究:以青藏地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10):186-190.
[19] 张学波,杨成凤,宋金平,等.中国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5,35(7):30-38.
[20] 詹军,张强,刘丽丽.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及位序规模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4):154-158.
[21] 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