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刍议

2017-05-30 15:54王方国张浪孙娜
高教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方国 张浪 孙娜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具有历史印证、文化传承、政治教育、经济开发等诸多价值功能,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广泛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校的育人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西华师范大学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系列举措,就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以求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172-03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红色影视的日益升温,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后,“红色文化”已经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热门话题,更成为国内学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红色文化”研究的论文与专著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对于“红色文化”的定义,国内学界尚处争鸣阶段,有“文化资源论”“革命文化论”“先进文化论”和“特色文化论”[1]四种代表性看法。笔者更赞同“先进文化论”,认为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等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

二、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2],但是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我国社会转型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总是引发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迫切需要及时的疏导和科学的引领,亟待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的滋养。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加复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3],从而出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不良现象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二)社会轉型时期内大学生精神困境更加繁多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尚未瓦解,新的价值体系还没形成,这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我国高校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2]。”

(三)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更加深入

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交融,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纷至沓来。近年来,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通过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渠道和工具,将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带至国内,使大学生显现出情感上的感觉主义、理性上的怀疑主义、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和选择上的世俗主义等不良倾向[4]。

(四)网络信息时代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弱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获取知识、表达意见、结交朋友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信息庞杂多样、鱼目混珠,其中夹杂的一些反动、黄色、迷信的内容,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极大地削弱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5]。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长期以来,西华师范大学积极整合、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成功打造“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为当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可行路径。

(一)坚持课堂育人,突出教学主体,奠定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西华师范大学紧紧围绕课堂这一主阵地,牢牢把握思政课这一主渠道,专门组建以王安平教授为带头人的老、中、青三代教学研究团队,定期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学习研讨活动,组织编写系列颇具南充地域特色的红色校本教材,先后开设以《朱德思想研究》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课程。同时,学校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必修课程。此外,学校先后邀请朱德同志原秘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廖盖隆教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朱德生平思想研究会原会长李捷研究员,军事博物馆副馆长罗戈大校,解放军装备学院张继春大校等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将前沿的思想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真实的革命故事传播给全校学生,让红色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使学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必须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抓好教师、教材、教学等各个环节。具体来讲,高校要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参加有关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努力建成一支专业过硬、讲授深入、指导有方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要定期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抗战老兵、红军战士走进学校、走上课堂,着力营造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可以完善教材教辅材料准入机制,征订精品优质的红色文化教材,并根据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本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撰写红色校本课程,不断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已开设课程中融入更多红色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每学期增加1-2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通识课,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可以以班团支部为单位,每学期设计两次以上的红色文化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讨论,使广大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二)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实践锻炼,搭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舞台

长期以来,西华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办学方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活动体系,铸就了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响亮品牌:一是把校园内的胡耀邦办公旧址作为学生的常规教育活动开展基地,每周定期组织学生打扫耀邦楼群;二是把南充市罗瑞卿故居和西山烈士陵园作为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基地,每逢“八·一”“十·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三是把南充市朱德故居、广安市的邓小平故居、达州市的张爱萍故居等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基地,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前往上述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访问老党员、祭扫烈士陵墓等活动;四是把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作为学生的红色文化研习基地,组织对川陕苏区文化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前往当地开展采风和研究活动。

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强大作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红色文化精神[6]。具体来讲,高校可以积极构建“景校合作”、“政校合作”机制,与周边的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伟人故居等红色景点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和研究基地,以班团活动、党员活动为载体,主动选派青年团员、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专业见习实训为契机,定期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前往基地开展顶岗见习、采风学习等活动;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积极引导全校学生奔赴各地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抗战老兵寻访等活动,使其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坚定其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此外,高校可以红色文化类赛事为抓手,组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历史剧展演比赛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资金、技术、政策援助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体验英雄豪迈的精神世界、理解红色文化的实质内涵。

(三)坚持文化育人,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载体

一直以来,西华师范大学立足以继承和发扬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优良文化传统为目的,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的思想教育因素,连续举办“红歌伴我成长”“我与祖国共奋进”“马克思主义宣传周”和“诵经典、学先烈、观电影”等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我心中的朱总司令”“朱德精神学习研讨会”“张澜民主革命思想学习”等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对红色文化减少陌生感、增加亲切感。同时,学校以新生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艺术节为依托,采用历史剧展演比赛、小品大赛和舞蹈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编排表演《朱德颂》《丰碑》等以革命先烈事迹及其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经典红色舞蹈、歌曲、小品,使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学校以建党、建军、建国和建团等重大节点为契机,开展“红色电影赏析周”、“学党史、颂党魂”知识竞赛,让学生体会革命经典作品的时代魅力。

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具体来讲,高校可以在校园文化赛事中融入红色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视听方式,依托文艺汇演、小品大赛和舞蹈比赛等表现形式,举办“红色音乐会”、“红色主题文艺汇演”等系列赛事,可以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点,组织开展集中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交流影片观后感活动、党史国情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可以在校园学生社团发展中融入红色文化,鼓励学生自发成立红色文化社团,引导红色文化社团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活动;可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在校园各处悬挂国旗、党旗等红色标志,在校园内部增设毛泽东、朱德等革命伟人雕像,在学校教学楼、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悬挂红色文化的名言警句,从而把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巧妙呈现,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四)坚持网络育人,拓展教育阵地,拓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渠道[7]

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人群,是网络的主要用户,其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因手机、iPad等新媒体而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西华师范大学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适时在学校官方网站设置红色文化教育板块,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信息,让学生登录网站、浏览网页时接触更多红色文化知识。同时,学校积极顺应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兴交流工具,加强师生情感,传播红色文化,呵护学生心灵,从而最终形成了“QQ群-易班-微博-微信-网站”五位一体的媒体集群。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平台,校属各单位还分别创办了各自的网站、开通了相应的系统,使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日益科学化、现代化,使红色文化教育渐趋生活化、常态化、长效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必须拓展教育阵地,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高校要顺应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和大学生生活实际,建立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红色文化网站和相应的工作平台,并逐步健全网络育人工作队伍,以加强红色文化网站或平台的管理与指导,做到所传播的理念和思想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四项基本原则”,使网络始终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新阵地。同时,要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网络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社团活动、名人讲座、专题报告等活动内容引入网络。此外,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易班APP等新媒体,广泛开展例如“马列主义宣传周”“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月”“党员先锋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特殊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动,繁荣校园文化,传递育人正能量。

四、结束语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突出教学、注重实践、创新形式、拓展阵地等举措来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

参考文献

[1]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1):29-3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张存库.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J].青年探索,2000(6):37-41.

[4]郝朝娜.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论海柱.基于红色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19-20.

[6]陈红.依托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5):208-209.

[7]杨众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