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样就拖慢了改革的进度。文章将针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并直接提出了针对改革路径革新的方案,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有效的制度环境构建提供相应的参考。
關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124-02
我国进入了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就成为了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且高等教育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突显了其重要的作用。而高等教育的理念改革成为了发展中重要的路径,为了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顺应教育的发展,改革是必经之路。为了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管理,就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增进自身的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所以本文就将针对我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改革进行解析,让高校能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增强教育的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是针对高校与行政关系以及宏观控制的改革,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针对改革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但是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情况上来看已经初见成效,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倒退的现象。
早在1985年,我国针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提出管理的弊端,认为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传统的管理理念,并缺乏相应的获益,所以建议政府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因为政府的参与并没有改变现有的管理现状。而在1986年的时候又提出了实现高校自主管理的制度,建议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与政府和社会进行相关联,以此提高自主办学的效果。
在1993年到1999年间,国家教委与中央各部门对高等学校建立了义务和权利的联系,使高等院校能够面向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并逐渐加强相应的体制建设。在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体制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并争取在2000年将管理体制更加细化,将高校管理的责任明确划分,并下拨更多的款项来支持高校的发展。同时加强中央、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到政府的两极管理方式,实现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框架。并通过深化改革和教育立法,达到相应的管理权力和相应的义务。尽管国家教委提出高校自主办学和管理,并加大对高校管理的放权,但是在权利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受到了政府机关宏观调控的影响,无法达到真正行使权力的目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曾经指出,高等院校应该在办学的过程中积极的面向社会,并自主办学,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民主管理,并规定高校实现法人资格的办学方式。在实现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深化教学体制,形成共建、合并、调整的两极管理方式,让社会各界优秀企业和人员共同参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以此达到私立和公办学校体制的共同发展。
从2004年至今,教育部门已经对行政审批的制度以及相应的许可等文件进行深入和探究,并建立了现代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这样现代管理体制实现了大学自主管理的目的,并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主要表现为: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更加清晰,并逐渐缓解制度和职责上的矛盾;高校的行政权力得到了发展和强化;在现代大学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了内部管理从优化,人员职责明确化,以及职工利益主导化的发展方向,这些都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发展[1]。
二、现阶段我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前进,也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也暴露了改革体制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高等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干涉过多,这样的情况让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也不能够让高校在改革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目前,高校对应的相关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的调控,这也促使高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改革进度,但是长时间的调控,让高校失去了自身的管理权力。高校拥有科学的管理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所以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自身的管理权力,这样才能够达到实现特色教育的目的,也能够让自身发挥好围观的调控,促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2]。
其次,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针对管理结构的调整缺乏细化规范,对管理体制中相应的责任没有明确到位,而且相应的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素质,这些情况都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阻碍。而且在改革的过程中,在针对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上,也没有明确职位的职责,对职责的分配也不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这样就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了解自身的工作范围,也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导致办事的效率出现低下的情况,影响整体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
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
(一)高等学校行政化、级别化的路径
我国高等院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需要有行政级别的划分,而行政级别影响着高等教育院校的自主改革的能力,但是在目前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院校自身与改革分差的情况。再者因为高等院校中不完善的管理体制,让甚多的职位都存在空位或是架空的情况,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的循环。为了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高等院校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优化岗位,并提高选拔和竞聘的标准,在被聘用之后,应该对职员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能够稳定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的环境。在行政化和级别化路径的改革方向中,应该系统并客观的增强学习的意识,利用优良的外部环境配合内部环境,加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造,这样才能够优化整体的体制环境[3]。
(二)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我国高等校园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全面的响应了国家针对教育改革的号召,进行制定稳定的招生计划,并提高自身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教育质量。为了能够达到制定的目标,就需要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主要方向,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为重点,并对高等院校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的发展能够让高等院校的管理适应社会的进步,还能够符合现代特色教育的形式。
对于现在高等院校来讲,想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就需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改革,并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和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将布局合理化,将教师的队伍提升一个档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此达到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高等院校在提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教育投资的渠道,实现多元化的教育和办学方式,充分的调动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发展周边教育的资源,这样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够提升高校自主权利,满足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在提升高等教学质量的同时,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充分的展现自身的技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优秀人才。
(三)弘扬人文精神的建设
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些校园内部出现不正之风,学校内部管理混乱,校风校纪颓废,这样就影响了整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摇篮,也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集结地,只有通过高校的培养学生才能够拥有改变社会的思想和技能,也才能够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者。在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选择的专业影响着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的选择方向,所以针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所以在大学校园之内往往有很强烈的行政管理氛围。这样氛围的形成主要是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管理者在管理高校的过程中,是以管理企业的思想进行的,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高校的潜在价值;再者,大学校园的学者自身肩负着探索社会和文化的使命,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建设彰显的尤為重要。
在我国的教育历程中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应该弘扬人文精神建设,这样才能够让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赢得教育理念的真谛。
(四)从办学理念到实践的教育路线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拥有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将理念建立在某种固定的形式上,这些所谓教条主义是错误的。只有将这些固定的理念进行改变,并加以实践才能够从本质达到实现改革的目的,也才能够形成完美的教学模式[4]。
我国高校发展处于知识经济背景的环境下,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了众多教学研究者的话题,因为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高等院校都存在无法实现的教学路线。所以在国内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形成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的借鉴成功高校的管理体制,这样就能够让管理更加贴近如今的教育发展,也能够让理念模式更加快速转变成为实践模式,这样的转变也能够让高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加灵敏的面对社会中的无形变化。
而高校办学理念一直都是受到传统理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即时政府已经放权给各大高校,但是高校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依然受到政府的干扰,所以想要达到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高校必须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改变,将自身的特色教育与社会资源进行结合,让更多的资源融合的高校管理中,以此达到与实践环节进行接轨,让高校教育管理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管理之中。
四、结束语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特色管理制度的发展是高校前进的必经过程,管理制度的优劣决定了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发展。在我国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其办学都是要对社会和学生进行负责的,所以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规范所属的环境,还是能够帮助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所以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成为高校发展中必要的改革内容。
参考文献
[1]吴亚玲.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学术探索,2012(11).
[2]刘辉.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政策[J].现代阅读,2013(8).
[3]岳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刘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J].教育学术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