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君 张迎
摘 要:特色农产品一直是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方向。而发展特色农产品对宜昌市内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以及外部出口贸易市场的扩大起着双重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研究该如何更进一步发挥宜昌区域优势、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对策和建议,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此外,本文从宜昌市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宜昌特色农产品发展趋势,利用SWOT内外部环境分析方法从四方面对宜昌特色农产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环境进行了全面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营销发展现状 SWOT分析法 营销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c)-049-02
宜昌市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特色农产品主要发展基地。宜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对宜昌区域经济建设和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促进作用。为深层次了解宜昌特色农产品发展状况,笔者参与组织亲自前往宜昌进行了广泛的实践调研活动。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农户三个不同代表群体所实际获得的调研信息和数据出发,从整体到局部分析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结合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模式,对现存的營销市场进行深入思考,针对产品存在的不足给予一定的发展方向。
1 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
1.1 政府层面——以宜昌农业局、统计局实际获得的数据为例
宜昌致力于打造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用产品独具的地域特色去征服市场。找准市场需求,结合先天地理优势,重点培育一些主要特色农产品产业。近年来,种植产地不断的发展壮大,其生产产值也持续向上增长。就统计数据来看,柑橘种植面积较去年大约增长1.97%,生产产值较去年增长23.26%,蔬菜种植面积增长2.25%,生产产值增长16.82%,茶叶种植面积增长4.84%,生产产值增长6.53%,油料种植面积呈现负增长,生产产值却正增长2.7%。
1.2 公司层面——以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为例
土老憨发起成立合作社推广绿色种植,形成“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联农户”模式,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技术种植精品柑橘,建立培训机构培训技术农民,以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为加工制造保证了质量。该企业依托当地“一村一品一文化”的格局,发展体验式服务业旅游,一、二、三产业三者融合发展。不仅提高知名度,带动消费市场,还带动基地农村共同富裕[1]。
1.3 农户层面——以秭归县代表性农户调查问卷为例
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中,农户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而农户作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必然会在产品营销方面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据调研所知,在特色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农民主要单纯依靠线下销售模式。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大多为家庭主要收入,而没有与销售企业或是厂商有固定合作,未来产品营销存在滞销风险。农村地区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政府对此未给予相应的扶持。发展讲求共同富裕,对于落后的农村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亟待政府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宜昌市共同富裕。
2 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存问题
2.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城市品牌推广与营销缺乏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而对于特色农产品这种力求长期给予支持,发展渐缓的产业,政府始终未予足够的指导和重视。一方面,政府对农户关于农产品市场相关信息传送不及时。据对农户的问卷了解,销售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根据市场价格来定价。现如今大多数农户缺乏充分的理论知识,也没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其实很难准确把握市场行情。而政府在信息传送方面未能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没能切实有效的提供农户市场信息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产品生产缺少扶持,未给以种植农户有关的政策补助,政府没有致力于在产品线上销售、信息输送、开辟市场上帮助农户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农户良好的推广销售时机。再者,宜昌一些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宜昌当地是一种产地特色产品,但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缺乏合作,没致力于将城市品牌“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牌在国际上的推广进程。
2.2 企业品牌营销缺乏,整体知名度低
一个被消费者所熟知,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品牌产品才会获得稳定的消费者群体,获得一定的营销市场。而品牌对外知名度不高,将直接导致市场难以扩张。宜昌一些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宜昌本土比较知名,但总体来看,品牌“走出去”宣传力度不够,未切实展现品牌的优质度,没有凸显企业品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宜昌强强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意识缺乏,未能更好的依托优势品牌,提高自身品牌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2.3 农户销售渠道单一,线上网络营销体系不健全
目前宜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例如农户自行上集市销售、商贩上门收购等。农户是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产品销售渠道的缺乏,商品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使农户销售压力增加。而如今单纯的线下营销模式也产生诸多弊端,难以解决特色农产品快销问题。当今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但农村地区对于线上网络相关交易平台几乎不了解,依托网络的线上营销模式在农村地区还未普及。
3 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建议
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农村线上网络交易平台,拓宽特色农产品多渠道营销
农村地区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前提和基础。改善农村单一的营销方式,首先要得到政府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如今依托网络电商直接交易的方式在城市地区已普遍化。对于信息不对称、发展薄弱的农村地区来说,政府则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引导辅助作用,让农村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强对特色农产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农户与电子商务的联系,搭建一个既能充分获取信息又能增加营销渠道的网络交易平台。
3.2 利用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企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宜昌市是湖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大市,应当利用区域地理位置,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支撑企业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优势品牌,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向外宣传,并联系外界媒体,通过电视、广告、新闻等平台进行推广,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3.3 依托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新生态绿色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农村地区由于先天的一些不足以及后天政府支持的缺乏,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的链条未能充分向外延伸。地区想要发展好、效益高,则要充分利用好先天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同时注重开发培育新生态绿色产品,增强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满足当今市场消费者高品质需求,提升产品综合效益。
4 宜昌特色农产品未来营销环境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对未来营销环境进行探测的一项重要方法。下表1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与特色农产品发展紧密相关的各方面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分别罗列出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也对未来产品持续发展给予参考借鉴[2]。旨在让宜昌特色农产品营销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能有效发挥优势条件、克服劣势环境、抓住发展机会、消除潜在威胁,长期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宜昌市位于鄂西南地区,四周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宜昌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基本上形成了以“畜牧、水产、水果(柑橘)、蔬菜(食用菌)、茶叶、食用油”为主要的六大特色产业[3]。然而,在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矛盾也会日益涌现。随着2017年宜昌自贸片区的划分,人们的市场经营意识会不断增强,相信必然会给宜昌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孙婧一.山西省特色农产品营销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12).
[2] 郑程,喻洁.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分析——以宜昌柑橘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