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伦 陈亮
摘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扶贫,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文章对前期扶贫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主要包括以网点建设和资源输送为特征的资源型教育扶贫模式、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的功能性教育扶贫模式、以及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导向的跨界协同教育扶贫模式。这些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解决精准不足内生发展乏力等问题。基于文献分析与田野考察得出,师资水平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瓶颈,也是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发力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阶段的教育精准扶贫应聚焦于师资水平建设,以促进内生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六方联动”机制为主轴的“精准诊断——分类指导——动态跟踪——评估反馈”教育信息化主导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的“真扶贫”“扶真贫”。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教师专业发展
2015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强化教育脱贫在民生脱贫致富中的关键性作用,大幅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愿景,需要從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师抓起,在内源上解决贫困地区教育理念发展的贫困性问题。通过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带动整个贫困地区实现教育增量式持续发展态势。师资水平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瓶颈,也是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发力点。基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已有教育扶贫模式优缺点基础上,试图利用教育信息化作用于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耦合特性,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十三五”规划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目标,植入信息化这—重要价值资源,聚焦精准,将扶贫对象精准地锁定在制约农村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上,尝试构建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希冀借此能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已有教育实践场域扶贫模式评析
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项目的重中之重,它是扶贫、治贫的先导,具有持久的效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文献的检索与资料的收集发现,中国扶贫模式主要包括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和参与式扶贫模式三种。精准扶贫模式主要包括金融扶贫模式、电商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和旅游扶贫模式四种。已有教育实践场域中的扶贫模式是在前两类基础模式中推演而来,主要包括:(1)以网点建设和资源输送为特征的资源型教育扶贫模式。该模式依托国家近些年在贫困地区建立的远程教学站,一方面将贫困地区人群请到知名大学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将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2)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的功能性教育扶贫模式。该模式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基础与先导性作用,着力于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学生的信息化能力;(3)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导向的跨界协同教育扶贫模式。目前实施的“国培计划”项目多属此类。三种模式各有侧重,但处于教育扶贫的资源供给阶段,尚存在一定瑕疵,未能抓住贫困地区贫困的真正“要害”,未能达到“精准诊断”“扶真贫”的理想效果。
第一,已有教育扶贫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资源开发、资金投入的物质帮扶层面。上述三种教育扶贫模式均注重以资源开发、财力投入的物质帮扶,更多地强调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帮扶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理解与利用信息化这一现代化手段,精准锁定贫困地区的帮扶对象,诊断其是否真正是缺乏物质方面的帮扶,抑或仅仅物质帮扶就能够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第二,已有教育扶贫模式在利用信息化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时更关注硬件设施建设。从整个信息化推动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模式来看,注重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教师专业内生性发展建设。随着“双基”工作基本完成,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是资金和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而是软件——师资建设问题,师资短缺、已有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是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而已有扶贫模式并未采取专门针对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扶贫措施,尽管有的模式提及了对教师进行培训,但也仅限于“信息素养”层面培训,而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的素养并不仅限于此,如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知识匮乏、能力不足以及内在动力与自信心不足等。这些困境如何解决,已有模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第三,已有教育扶贫模式存在趋同化和功利化发展倾向。已有的教育扶贫模式并没有真正理解精准扶贫的旨意,出现了盲目跟风的趋同化与功利化发展倾向。从趋同化角度来看,已有教育扶贫模式多以高校为支撑的培训来展开,这种培训并不具有“量身定制”的特色,千篇一律的低水平培训并不能发现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从功利化角度来看,已有模式中的培训采用的是时间短、班次多的“高压”扶贫培训,重数量、轻效果的扶贫面子工程凸显。
二、教育信息化作用于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耦合性
若想真正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突出重点、抓住治贫的主要矛盾,将扶贫对象精确锁定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目标、方向与环境渲染,孕育在教育精准扶贫治理中,诠释两者间的内在耦合性,聚焦精准、充分认识精准,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最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理念强化了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
“互联网+”观照下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包容场域,强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目标不仅仅是呼喊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而是要借助“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思维理念,掌握教育信息化共生和谐、整体发展以及相关关系的思维理念,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精准扶贫生态目标。首先,教育信息化理念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树立整体关联性目标。万事万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以“整体关联性”为逻辑起点看待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教师专业发展精准扶贫,是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内在旨意,要将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看待,每个阶段的“知识一能力—精神”发展都是其专业综合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以整体发展观的方式推进,能够提升“扶真贫”“真扶贫”的品质;其次,教育信息化理念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扶贫的协同共生与人性关怀。协同、共生是教育生态体系内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也是信息化助推贫困地区教育脱贫、走向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每个不同阶段的贫困表现各异,需要以联系、协同的理念观照贫困地区教师共同体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而教育信息化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虚实结合、以城带乡,彰显人性关怀的共生价值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技术引领了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向
“互联网+”观照下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带来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教育教学过程是知识信息广延传播的过程,传播的方式与传播的手段直接会影响整个学习场域的教学效果。新媒体、新技术引领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革,而是时代变革赋予整个学习场域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师作为变革的主力军,自然应该放弃传统教学观念中的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固化“教条主义”观念,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方式。“当今社会是信息包围的网络化社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为中介的交往互动关系”教育信息化技术引领了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方式变革与多元参与的方向。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新媒体技术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式变革的方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精准扶贫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真正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学知识、教学能力以及自我精神贫困问题,转变原有的物质助力扶贫增长方式,进而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扶贫的常态化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新媒体技术为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指明了多元参与的方向。教育信息化新媒体的网络交互连通、人工智能传感等技术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扶贫构建以政府主导、高校和进修校为智力依托的多中心主体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多方联动机制提供了方向。
(三)教育信息化文化渲染了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环境氛围
“互联网+”观照下的教育信息化勾勒出一幅现代性视阈下的文化知识图谱,多媒体微格教室、互联网交互评价学习平台、地面卫星接收点等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习场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教育范式。这种信息化是在一种宽松、平等、开放的环境下展开,教师可以排除自身的自卑感以平和的心态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文化交流合作互动。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正是需要借助这种相对简单、纯净的网络文化环境疏导贫困地区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不敢参与教学互动的自卑心理。第一,教育信息化的介入创生了精准扶贫平等和谐的环境。教育信息化是多以虚拟空间存在于学习场域中,去身份化的特点较为明显,贫困地区教师可以免去不敢与培训教师面对面进行专业交流与互动的尴尬,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扶贫的效果,为扶贫创生了和谐宽松的氛围。第二,教育信息化的介入凝聚了精准扶贫的文化认同感。互联网文化为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创生和谐环境,在扶贫过程中教师能够主动参与专业发展,主动接受精准诊断,在民主、开放、和谐的环境下形成对“互联网+”观照下的教育信息文化范式形成认同感,并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使命来诉诸行动。
三、教育信息化助推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贫困地区并不缺乏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真正缺乏的是将资源变为财富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可再生资源”。基于对已有教育扶贫模式在教育扶贫第一阶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缺陷以及教育信息化作用于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内在耦合性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是整个教育精准扶贫的庞大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教师作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只有从内源上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才能使贫困地区彻底摆脱教育贫困。本着认识精准、技术精准、诊断精准、管理精准的聚焦精准意念,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构建出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如下图所示),对于化解與阻断代际贫困问题具有前瞻性意义。
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是以“政府——高校——企业——教师进修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六方联动机制为主轴,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促进“精准诊断——分类指导——动态跟踪——评估反馈”四大教育精准扶贫环节的有效生成。
(一)构建以六方联动为主轴的教育精准扶贫互动机制
以信息化观照下的大数据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常态发展的一种有效媒介为前提,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和进修校为智力依托、以企业为技术支持、以农村薄弱学校和城区优秀学校交互结对而展开的“政府+高校+进修校+企业+农村薄弱学校+城区优秀学校”六方联动教育精准扶贫互动机制,为四大教育精准扶贫环节提供指导。政府作为“压力方”,通过建立省、市、州、县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精准扶贫统筹联动协商机制,统筹安排扶贫项目、扶贫进展、扶贫经费等,积极发挥政府作为顶层设计者在扶贫中的引领保障作用。高校作为“引力方”,通过组建与优化高校师资团队,对贫困地区师资队伍薄弱的症结进行精确诊断和评估,采用教师培训、教师专业互动交流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进修校、城区学校作为“助力方”,为贫困地区“动力方”教师提供深层的教育精准扶贫路径。从进修校层面而言,通过进修校对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的跟踪指导,挖掘贫困地区不同阶段教师不同的扶贫需求,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从企业层面而言,依靠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水平,研发切合该机制的精准诊断、云端帮扶等相关计算机软件,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从城区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互动层面而言,两者通过信息技术支持构建“云端教学对口帮扶”、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交互平台,实现跨校集体备课、教研专题互动研讨、视频课堂互动观摩等优秀教学资源“乡——城”流动共享,增进贫困地区教师的自信心,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二)精准诊断扶贫阶段
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中的精准诊断扶贫阶段建构的旨意在于实现精准化与个性化的同步。该阶段主要是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孤岛,建设动态精准、互联互通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通过对每个贫困村学校建档立卡,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资料、动态隋况录入到系统,全面监测、动态管理,进而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贫困农村中小学专业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精准定位需要帮扶的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十三五”规划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目标确立以知识扶贫、能力扶贫与精神扶贫为考量指标,通过心理量表、访谈调查等方式来甄别教育精准贫困地区每位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究竟是知识贫困、能力贫困、还是精神贫困,此基础上,确定其贫困发生机理,以政府为主导,实施动态监测,对每个教师群体发生贫困的方式做出个l生化诊断,树立精准定位、明确“病因”、教育帮扶的扶贫诊断理念。
(三)分类指导扶贫阶段
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中的分类指导扶贫的构建旨意在于推行针对性与现代化同步。该阶段充分利用个性化资源推送、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社会化交互平台、云端对口帮扶等信息化手段促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依据精准诊断的结果将扶贫工作精准到知识扶贫、能力扶贫、精神扶贫三大类。从知识扶贫角度看,知识承载着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整个学习场域中的教育过程实则是作为知识传递的教师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呈现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多元互动过程。教师知识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前提性因素,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知识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针对不同知识贫困类型教师,给予相应的教育教学、学习资源推送,建设互联网个性化知识学习与资源推送平台,为不同知识贫困类型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支持。如为教育知识贫困的教师提供综合教学法与培养学生资源推送平台;为学科知识贫困的教师提供学科专业知识资源推送平台;为学科教学知识贫困的教师提供学科教学法与学生听课心理资源推送平台;为通识性知识贫困的教师提供整体发展知识资源推送平台。从能力扶贫角度看,教师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中散发出具有职业特点的能动力量。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参与离不开教师能力的彰显,教师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在逐渐得以臻善。教师的能力一般可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针对不同能力欠缺的教师开发针对性培训教材,举办网络研修班,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建立相应教学支持平台。如为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贫困的教师提供教学实战演练支持平台;为班级管理、教育活动能力贫困的教师提供班主任胜任力教育教学支持平台;为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能力贫困的教师提供教师共同体交流互动反思教学支持平台。从精神扶贫看,精神动力是精神因素在社会场域中对个体从事一切社群活动中产生的内在推动力量,本质上是指导和推动人类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精神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教师的精神动力一般可分为对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教育教学的态度以及自我认知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针对精神扶贫,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云端教学对口帮扶”,充分运用网络虚拟交流平台展开平等、互动、共生的“网络+”校本教研,通过去身份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舒缓贫困地区教师精神动力效能感偏低而产生的倦怠感、厌倦感、自卑感心理。
(四)动态跟踪扶贫阶段
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中的动态跟踪扶贫的構建旨意在于检验分类指导扶贫阶段的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发展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扶贫治理模式的变动性和流通性。在精确识别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等扶贫分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对资源推送、教学支持、虚拟交流等三大扶贫路径分别进行动态跟踪。具体而言,在对这三大路径展开动态跟踪时,遵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知逻辑,实时监测贫困教师专业发展扶贫分类指导的实时动态,查看是否针对贫困地区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不同贫困现象提供个性化的诊断治疗方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协同调整,确保贫困教师的扶贫需求、扶贫内容以及扶贫路径更具实效性和精准性,保障信息化扶贫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价值。
(五)评估反馈扶贫阶段
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中的评估反馈扶贫的构建旨意在于验证信息化推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估反馈是衡量整个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运行效果的终极指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信息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接受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知识贫困、能力贫困和精神贫困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动态跟踪环节对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贫困问题解决的跟踪程度,是否会出现新的贫困问题,之后将新问题再反馈给精准诊断和分类指导阶段进行病因诊断与分类治疗,最后再循环到动态跟踪阶段。如此循环往复的评估反馈过程能够有效推动信息化推动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的提升。另外,评估反馈扶贫环节也能够推动整个扶贫新模式在实际运行推进操作的漫长过程中,监测其是否真正解决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的代际贫困传递。
教育作为富国强民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在整个精准扶贫、脱贫的浪潮中扮演主要角色。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理念传播的重要引领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进程与实施效果。在信息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出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在精准发力、分类诊断、个别指导、有效监督等方面具有前瞻性突破意义,能够推动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治贫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