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金融地理学的原理,“信息腹地”正是“需求跟随”理论的深化;而金融服务等产生的大量不对称信息和非编码信息,使得金融服务业集聚地(中心)的形成区域更加依赖其信息腹地。在平衡和改善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过程中,要重视信息腹地的建设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腹地 金融集聚 需求跟随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032-02
1 引言
信息技術持续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各种产业集聚体的形态和发展趋势。电讯和互联网等通讯媒介的发展实现了近乎无成本的超时空的瞬间交流,拓展了产业集聚的空间范围;但正式和非正式的面对面交流由于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使得某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会更趋于集中。Moss(1986)考察了信息新技术对城市增长和发展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扩展应用对城市和产业有着促进分散和集聚的共同影响。尽管新的信息技术扩大了经济活动的地理分散范围或促成了信息日常处理活动的扩散格局,但信息的基础设施一般是以大都市的中心区域为基础的,使得国际化大都市也都成长为国际信息中心。Guillain和Huriot(1998)同样也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双向作用。分析指出,只需要简单信息交流的传统制造业可以实现和适应分散布局,而第三产业中的研发、金融、商务管理等产业有着复杂的信息转换和决策过程,再加上非编码信息的难以接收和理解,使其仍然需要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中便于信息的处理和使用。Okrmura等(2005)发现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带来增加的电子邮件和电讯通话,便于人们组织安排更多的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建立更密切更频繁的交往联系,使得城市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并有助于促进产业在城市内部的集聚。
由上述研究分析可知,信息技术的进步既带来某些经济活动分散的可能性,也加强了某些经济活动的集聚发展,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在整体上倾向于促进经济活动和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更加集中,信息时代条件下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加强。
2 金融服务业集聚下信息腹地形成的原因
2.1 需求跟随和信息腹地的产生
从金融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可以进一步被分为“需求跟随”和“供给引导”两种类型(Patrick,1966)。需求跟随是指金融服务业和金融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伴随着经济发展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并源于实体经济部门的需求。在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需求跟随”理论就意味着金融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是实体经济存在的内在需求,强调了金融服务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依赖特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市场的自我选择过程,引发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金融地理学中引入的“信息腹地”正是“需求跟随”理论的深化,它从信息发展的角度揭示了金融产业集聚和金融中心形成的部分因素。金融中心的信息腹地是指在金融机构集聚的周围,以最低成本拥有较多信息,同时又能以较快速度和可信度进行信息流动的附属区域,它使得金融中心集结的金融机构能够从倍增的信息量中获益。不同等级的金融集聚中心都需要与其相对应的信息腹地做支撑,同时信息腹地的变化也牵制着金融集聚中心的演变和迁移。根据香港学者赵晓斌的观点,金融中心都需要经历两个阶段:(1)首先创出一个最方便到达,同时又能以最高利润去开发有关信息流的“信息腹地”;(2)着重对外界(与其他信息腹地和心脏带)的联系,而条件在于该地区能否频繁而有效地接受运用外来信息。这两个阶段都强调了“需求跟随”下信息腹地和信息流在金融集聚过程中的重要性。
从“需求跟随”的理论来解释信息腹地的产生原因,并没有否定“供给引导”的影响。“供给引导”则强调政府力量的引导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当然,这种引导的前提应该是基于经济和金融需求的引导。在信息基础设施较好,法律制度较完备的区域,通过政府支持的“供给引导”发展金融集聚中心的信息腹地,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加强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策略。因此,在信息腹地形成和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中,“供给引导”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需求跟随”的因素更为关键,决定了信息腹地建设的可行性和持续性。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依托北美、西欧具有强大经济和信息优势的实力板块,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城市。我国构建上海、北京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基于长三角和环渤海两个经济和信息腹地的极速增长。
2.2 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的产生
当个体间存在认知水平的差异或信息传播和扩散的渠道不畅时,就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在金融产业中,严重程度的信息的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增加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引致金融危机的风险。更一般的情况下,不对称信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交易双方获利的多寡。尤其在金融市场孕育的早期阶段,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大量的金融信息掌握在主要的金融机构和少数人的手里,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因此选择邻近高等级信息源的区位可以大幅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因此,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金融服务业可视为金融信息产业。正是由于金融信息存在的不对称性和外部性的特征,促使形成了早期信息腹地的雏形。
作为金融集聚中心的信息腹地是大量信息源和批量金融信息产生的区域,使得金融主体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最原始的信息,提高对金融信息的认知能力。在金融集聚和金融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是不可能消除的。金融主体只能通过多种渠道尽量多的获取第一手信息,根据风险决策的概率分布得到合理的结果预期。因此,信息腹地的信息优势有利于降低金融决策的系统风险,但这也取决于信息腹地产生的新金融信息量和金融参与主体认知这些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腹地有助于提高金融主体对信息认知能力提高的同时也缩小了主体间认知能力的差异。金融集聚中心可以借助信息腹地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显著提升信息扩散和转化能力,这就可以减低投资者、金融中介机构等金融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其金融信息更加及时透明,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合理,有效控制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由于不同金融业务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受信息腹地地理区位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具有层级性的特征。对于等级较低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尤其当信用体系不完善,业务规模也相对较小时,银行或民间的借贷业务存在着较高的道德和违约风险,就需要邻近其信息腹地,便于对客户和交易信息进行第一手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最大化地减少因信息缺失或偏差帶来的经济损失。对于等级较高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业务规模较大,信用体系较完备,增强了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使得信息的规模效应凸显,根据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进行不同额度或方式的借贷交易,在减少道德和违约风险的同时,扩大了金融业务的空间范围。
2.3 非编码信息和信息腹地的产生
金融服务业实质是收集、加工和使用信息的产业,提供这些信息的地区就是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的信息腹地。可编码信息和非编码信息是腹地信息的两种类型。可编码信息也称为标准化信息,是可以被编排,容易被解译的信息,一般通过媒介公开扩散,具有恒定的跨空间传递的边际成本。非编码信息也称为非标准化信息是不能被统一标准编码的,不容易被解译的信息,信息的有效性会在传播的过程中被耗减或错误解译,因此不能进行远距离的公开传播。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因空间距离的增大和信息摩擦的误译带来的损失,并帮助一些非编码信息编排转化成标准化编码信息,增强了信息腹地的辐射能力,使得金融中心的信息腹地不再局限于选择周边邻近地区的区位,同时一些离岸金融中心也成功实现了同其信息腹地的空间分离。
在信息日益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公开的标准化信息固然重要,但总会存在不可被编码的非标准化信息,是具有一定价值的隐藏信息,如公司的负债消息、小道谣言等,是不可能被媒体公开传播和扩散的“软”资料,并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不正确的传递这些非编码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诠释的偏差甚至错误,从而关系到整个经济和商业的决策格局。Thrift(1994)指出,非编码信息的获得和传递具有不同程度的歧视性,但其间存在着递增性的边际成本。要想准确获取和有效利用这些非编码信息,并期望能带来递增的价值,尽可能接近信息员就是最好的唯一办法。全球化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金融市场的投机也日益风险化,金融集聚机构比以往更应该建立自己的信息腹地,进驻高端信息中心区域,凭借“地方背景”信息辨析市场。信息价值,尤其是非编码信息的价值的传递耗损性降低了金融服务业和相关组织机构选址的随意性,使得金融服务业集聚地(中心)的形成区域更加依赖其信息腹地。
3 结语
信息腹地的建设在城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和集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在平衡和改善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过程中,要重视信息腹地的建设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完善金融城市和信息腹地之间信息沟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的前提工作。尤其针对信息辐射能力较弱的中、西部大部分城市,需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畅城市的互联网络,提高金融数据和市场信息传送及交换的速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虚拟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并精确供需双方信息获得的效度和信度,以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同时,协调金融城市和信息腹地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联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重心是在我国东部信息辐射能力较强的沿海区域城市和金融城市,促进形成物流体系和金融体系有机组合、相互支持的发展模式,强化信息辐射建设的优势因素,减少信息不对称,为金融服务业的转型发展和集聚改善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翟晓叶.金融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4.
[2] 李俊涛.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虚拟化变迁[J].企业导报,2013(01).
[3] 李勇,梁琳.信息腹地、溢出效应与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13(24).
[4] 吴淑静.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5] 赵晓斌,王坦,张晋熹.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J].经济地理,2002(04).
[6] 于波.南京金融集聚区打造研究:基于信息论的观点[J].金融纵横,2012(03).
[7] 周德才,卢晓勇,杨伊,等.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