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

2017-05-30 10:37岳明
中国商论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

岳明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新形势而提出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沿线各国已经通过各种平台实现了较为深入的合作,但是汇率风险、货币政策风险等内部“缺陷”依然存在,该地区的不稳定状态也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在这种大背景下,跨区域的金融合作有助于推动这种经济合作模式的成型,同时也有助于构建新型金融主体和交易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战略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金融合作 人民币区域化 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048-02

金融是現代经济的核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主导因素之一。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可以改变中亚各国民生物资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我国来说可以降低跨境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金融体系改革方面,也有利于打破“美元—石油”机制,提高人民币的区域流通能力。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现状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通过各种层次平台实现了在该区域的部分金融合作。2005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金融合作方面授权金融机构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间合作(联合体)协议》。银联体作为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平台,通过各成员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各类企业的广泛参与,创造了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合作模式。中国作为重要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构建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开发的平台,为我国轻工、食品、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建筑、通讯等海外重大项目并购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援助;2011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加入中亚、黑海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央行行长会议组织,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宏观审慎监督框架及银行税等议题进行了中央银行层面的交流;与此同时,中—阿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亚合作论坛等合作平台将会在各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金融领域的合作作为关键点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仅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澳大利亚、英国、阿联酋等33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和续签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就达到了33100亿人民币。在本币结算方面,2011年《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有了新的进展,由跨境贸易结算拓展至投资结算领域。

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方面,我国金融机构种类众多,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使得资本转化效率高,能够较好的适应我国多地区实际状况,推动了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些都是中亚国家所不能比较的,为我国金融机构进驻中西亚地区提供了基础。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

金融合作复杂而系统,尤其在中亚地区不仅要面临金融体系本身发展不完善带来的挑战,地区政局的动荡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2.1 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

2.1.1 汇率风险影响深刻

我国施行钉住汇率制,区域内各国汇率制度不尽相同,汇率制度的差异会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制度的差异会对经济造成深刻的影响:由于汇率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会凸显出银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汇率的波动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本币升值,外币债券缩水,本币贬值,外币债务增加;中间或者表外业务方面,汇率的差异有可能增加了交易结算的难度,加剧银行市场风险;汇率波动造成的投资者的资产损失有可能演变成信用风险,最终导致银行风险。

汇率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国际商品价格结算存在波动,资本的流向随时受汇率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国外资产价值也随时会受汇率影响而贬值。这些方面 造成的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最终会以货币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

2.1.2 货币政策缺乏稳定性

中亚各国货币政策总体上缺乏稳定性,这就导致在抗风险能力上表现较弱。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亚各国通货膨胀率增长迅速,市场承受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当再次周期性金融危机来临,缺乏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国家之间持续稳定的开展金融合作。

2.1.3 金融业态不规范

中亚各国金融体系总体发展不平衡。银行类金融机构种类少,业务范围小,机构设置不完整。证券行业也处在一个不发达的状况,证券市场的建立遥遥无期,就上市企业的数量和市值来看,截至2012年俄罗斯上市公司数量为276家,处于不升反降的状况,哈萨克斯坦上市公司数量为74家,吉尔吉斯斯坦上市公司数量为18家。商业保险发展状况,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哈萨克斯坦保险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3年,哈萨克斯坦保险机构迅速的扩大至600多家,很快哈萨克斯坦的保险业呈现出无序发展的局面,很多保险公司盲目的追求客户数量,形成恶性竞争局面,没必要按照当局的保险费水平进行收费,结果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客户的赔付。其他国家基本也跟哈萨克斯坦一样处于保险业经营无序、服务质量差、保险法律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完善、业务范围狭窄的局面。

2.2 外部环境的挑战

2.2.1 经济“塌陷区”的固有存在

中西亚地区处于欧洲和东亚的中间地区,欧洲经济水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处于前列。在东亚地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西亚地区受政治、宗教、自然环境等影响,目前来说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就区域内而言,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形成了经济“塌陷区”。该区域经济“塌陷区”的固有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合作方面,经济水平和经济政策的差异使得在该地区进行金融战略布局时很难达到政策协调一致的理想状况,影响了金融政策施行的深度和广度。

2.2.2 区域政局的动荡

中西亚国家历来民族矛盾激烈,“基地”组织、塔利班、东突等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政局的动荡和不断地政局更迭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得不到连续的发展。水资源争端、家族势力、毒品走私、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相互间友好交流互动。除此以外,丝绸之路经济带还牵扯多个地缘政治势力范围,美、俄、日在该地区的博弈增加了该地区局势的复杂程度。

2.2.3 一些国家施行严格的贸易壁垒

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而我国制造业发达,双方的优势互补作用明显。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和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触及了俄罗斯和部分国家的经济利益,故意设置贸易壁垒,为我国在该地区的投资活动设置一系列障碍,给投资者的经营活动造成了困难。

2.2.4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信息安全制度不完善,金融相关法律细化不充分,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征信建设落后,跨区域支付清算制度问题突出等短板问题亟待解决。要想加强在该区域的金融合作,需要中国与该地域国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该区域的有效路径,共同金融创新,成立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

3 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和合作平台的建设

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复杂的格局,有效的合作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消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积极发挥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紧密联系中西亚的欧亚经济共同体、统一经济空间以及海合会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交流协作。连续有效的继续召开各种合作论坛,扩大合作范围,提高交流层次和质量。

3.2 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区域化”和“国际化”

要想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区域化”和“国际化”,需要仔细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积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动货币自由兑换,加强和细化货币自由兑换制度步骤监管,施行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弹性化。

为了向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提供合理的保值渠道,增强人民币在境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扩大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应大力建立人民币回流渠道。我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起类似的“中国—中亚”金融合作区域与人民币回流机制,使中国和经济带沿线其他国家的货币合作、跨境人民币结算、投融资人民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大,加速人民币对于区域性经济和金融活动的渗透力。

3.3 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金融合作中心

当前从东欧到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有效支撑该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不断深化以及区域大合作的形成,客观上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中心以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在中国西部地区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有助于联通全球东西部金融中心,加快中国西部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形成重要商贸中心、物流中心,转变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大大提升西部地区在全国乃至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国家间金融协调机制的逐步建立、中国西部地区相应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将加速货物、资本、技术、服务等各类要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大幅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发展层次,可以有效缩短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的进程。

3.4 鼓励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组织体系之间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合作行动。双边合作如中哈两国已在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除政府贷款等政府协议项目下的合作交往外,中哈商业银行之间还开展了贸易结算、出口信贷、银团贷款、融资服务、互设机构、信息交流与人才培训等业务合作,但总体来看,这种合作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加大各国金融开放程度,使市场机制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导,是中亚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取得成功的关键。

4 结语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脉”,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提供良好的金融平台,有利于加强各国金融界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后期的金融合作储备人才资源实现长远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需要各个国家通力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作为重要的参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探索必将会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思考,该地区有着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姚德权,黄学军.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金融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10).

[2] 程贵,丁志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困境及其破解[J].国际贸易,2015(10).

[3] 马广奇,王巧巧.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瓶颈与发展建议[J].商业时代,2015(1).

[4] 王晓芳,于江波.絲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流通的实际情境与相机抉择[J].区域经济,2014(12).

[5] 厉无畏,许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合作与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
成富强:从吕四渔村走向中东金融中心的启东人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金融创新的司法保障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