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7-05-30 09:43:56李晔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策略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法随着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面对的学生不断更新换代而一直变动,虽然关于教学能力评价依旧万变不离其宗,但是对于具体的教学手段一直是需要实时更新和持续交流,所以实践性的教學能力提升受到更多关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策略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界定

《教育大词典》对于教学能力的定义如下:“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高校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不同,除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或经验外,还要培养其自学与创新能力,涉及到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研究等众多环节,因而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能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通过文献整理,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专业拓展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事项进行分析和确定的创造性本领。

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 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策略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和总结,通过承担课题、发表论文论著等形式来解决教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在完成阶段教学任务后,对其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是教师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力。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前面界定的教师能力进行有针对的提升,国内外学者、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人员都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展开了許多理论探讨和实践改革,并形成一些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结合相关信息,提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汇总如下:

(1)确立“发展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取向。随着在教育岗位的时间一年一年增长,教师在对课程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教学能力会有着自然的提高,这涉及到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生年龄差距增大,对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所减退,这都是正常的发展规律。那么在对能力提高的策略中,必然也会有着侧重方面的问题。教师虽然有着高贵的光环,可是终归也还是一种职业,最后会落实到队伍中的个体上,教师不可能无限的占用时间去提升工作能力。那么除去部分教师针对自身弱点所做的功课,多数教师应该更注重对教学研究的提升幅度。

(2)构建“实践性”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支持系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除了在自我承担的课程教学中不断提升能力之外,还必须借助其他渠道和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地变成知识或理论的学习,必须突出培养的实践性,此既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所在,教师要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在实践情境中得以运用,一个时代的人一个观念,飞速发展的中国造就了如今的多元化社会,学生更容易接受哪种手段也并不相同。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走出单一的“工具化”道路,形成由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的培养模式,具体可通过校本培训、网络培训、校外社区(企业)合作培训等方式来进行更有时效性和突出解决即时问题的方法。如英国设有全英国范围的“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各地区也设有相应的“培训联合会”,高校设有“培训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师培训网络;美国社区学院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接受培训,参加研修会或课程进修并到企业实习实践;德国的高校则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修。这些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拘泥于年复一年的课程教学的承担上,而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生活,从校外吸取营养。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指出:“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并且它支配和说明校内的事情”。因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将提升的空间与学校之外的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构筑一个多元的实践性培养支持系统。

(3)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注重奖励机制。不同的评价与考核体系为教师发展提供不同导向,目前大多高校考核呈现出明显偏向科研的倾向,导致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计划,增强教学在考核中的比例,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从而正确引导教师合理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并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于教学的考核,还应突出教学质量与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除学校或专家组的评价外,还应注重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评价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制定 自身发展目标与改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个多元化的立体结构,包括教学组织与监控能力、与学生或其他教师交流合作的 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众多因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化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高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优秀毕业生,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备案课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C1316040。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刘肖芹.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管窥:以美、英、澳、印为例〔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59-63.

作者简介

李晔,女,1986年10月生,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

(作者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SPOC背景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3:59:42
MOOC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9:3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