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臧 志军
摘 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江苏省范围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的调研,发现相关制度已基本完备,但在奖补政策、大数据平台建设、高学历人员引进等具体举措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急需相关的政策配套。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江苏省
作者简介:郭静,女,连云港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就业;臧志军,男,江苏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5-0038-05
习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调研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并要求“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状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现状,从2016年3月起笔者在高淳、常熟、江阴、常州武进区、扬中、姜堰、沭阳、滨海、兴化、盐城亭湖区及盱眙等地,采用集体访谈、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了658人,其中村委干部19人,农民639人。(见表1)
尽管从国家到省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农民中获得相应资格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比例仍然很低,这对我们开展面向新型职业教育农民的调查带来了难度。农业部《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界定: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1]并列举了以下一些类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工人、农业雇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合作社管理者、技术服务人员和农村经济人,占被调查农民总数的78.1%。
(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基本结论
1.被调查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查发现,江苏省农业从业人口呈现高龄化、文化水平低的特点,更为严重的是,新增劳动力中的农业从业人口非常稀缺,未来“谁来种田”已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问题。被调查农民的学历分布具体如图1所示。
2.被调查农民“兼业化”情况普遍。在被问到家庭收入中的涉农收入时,多数被调查农民列举了超过一种收入来源,其中养殖业成为许多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而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只占约30%。被调查农民家庭涉农收入情况具体如图2所示。
3.被调查农民迫切希望政策的精准扶持。尽管从国家到省均出台了许多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但在被问到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困难时,有21.5%的农民认为生产经营中缺少土地资源,23.2%的农民感觉贷款较难,41.3%的农民感到技术缺乏,15.2%的农民认为信息不够畅通。(见图3)这说明许多政策尽管照顾到了大多数农民的切身诉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4.被调查农民对短平快的培训项目与有实效的培训方式最感兴趣。在被问到最希望接受哪种培训时,约50%的被调查农民表示对专项技术培训最感兴趣,显然,对农民来说,农业培训是一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培训。在另一个问题中,65%的被调查农民表示希望通过教师的现场教学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另有83%的农民希望培训的时长不超过一周。这些都说明,农民对培训有“短平快”和“有实效”的基本要求。(见图4~6)
5.新生代农民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调查中,只有33%的农民表示自己的子女也从事农业。(见图7)这一数据已经远远高于学校教育涉农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与青年就业领域的数据不相符,可能与农民对“农业活动”的过宽的定义有关。
但从事农业活动的新生代农民中的高学历人数明显增加,主要学历已经是高中,专科以上学历者也占到11%。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仍有31%的新生代农民的学历为初中。
6.农广校成为新型农民学校教育的主力军。笔者走访了苏南、苏中、苏北各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发现涉农专业在整个学校的在校生总数中所占比重已极小。在盐城某学校,涉农专业只有1个专业,每年级只有2个班近80名学生。目前,主要开展农业学历教育的是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二、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建设现状
(一)国家对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政策
2012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在培育政策方面,农业部有两方面要求:(1)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如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制度、探索农业后继者培养途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等。(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如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认定管理和信息档案建立工作等。
(二)江苏省对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政策
2015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辦公厅印发《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每年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的总体目标。《意见》要求:科学遴选培育对象、分类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同时,加强职业和学历教育。《意见》提出以下三个具体举措:(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地要优化涉农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投入机制。(2)强化金融保险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的信用、联保等贷款业务。(3)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引导涉农高等院校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到农业领域创新创业。
(三)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以农业部和省的相关规定为政策依据,江苏省已基本形成了以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要框架(见图9),各地农广校、职业学校涉家专业为节点,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体制。
三、加快培育新型職业农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含金量问题
根据课题组调研,尽管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越来越多,但证书与农民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多数获得新型职业农民称号的农民的生产、经营仍处于低水平。要防止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公信力的“空心化”。
(二)正规化培养与非正式学习优势互补的问题
调查发现,农民对于短期的、现场式的培训需要量较大,对于长期的、正规化的专业学习比较抵触。但从长远来看,农村需要一批有扎实的现代农业知识基础、了解新农业技术和新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有熟练操作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农民,这类农民必须接受过长期、严格的农业学历教育。作为农业发展在全国居于前列的省份,江苏省应提早布局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正规化培养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优势互补,切实培养新型农民中的“高技能人才”。
(三)吸引新增劳动力参与农业的问题
“未来谁种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吸引新增劳动力参与农业的问题。调查发现新增劳动力直接从事农业的比例相当低。但可喜的是,3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由工转农的比例逐步提高,这说明农业对劳动人口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关键在于如何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四)农村地区信息社会建设问题
在传统状态下,农村地区的信息流、物流、人流渠道相对单一,在苏北的某些地方,我们看到,仍然有每周一、三、五赶集的传统存在。而在信息时代,农村社会也将实现渠道的多样化,流通的方向也将从上而下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向性。这一转变说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适应农村信息社会的变化,实现培育主体多元、培育方式多元、培育路径多元、培育功能多元。但各地在推进新型农民的培育过程中对这一进程的把握处于不同阶段,苏南地区有发达的信息化建设,但农民的需要相对较少,苏北地区农民数量相对较多,各种需求较大,但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可以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并未能跟上各地信息社会建设的发展。
四、创新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建议
(一)创新职业农民的“资格累积”认定制度和“资格奖补”扶持制度
调查发现,江苏省获得高等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比例较低,这说明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相对较高有关。降低标准会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搭好“梯子”引导农民逐步达到标准。建议把高等级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分解成若干难度相对较小的单项资格,累积足够数量的单项资格后可直接获得高等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1]
与“资格累积”认定制度相配套,把单项证书与奖补政策挂钩,即把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后所能获得的政府补贴进行分解,农民获得某一单项资格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奖励或补贴,从而把较难获得的一次性补贴变成相对易获得的多次补贴,激发农民的学习动力。
(二)依托农广校系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大数据平台和O2O服务体系
调研发现,各级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具有地理区位、教学资源、毕业生资源等优势,可依托农广校系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公众大数据平台,将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专长、经营范围、供需需求等信息进行集成,使新型职业农民、涉农机构和职业农民培育组织之间形成沟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建成O2O服务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即一般涉农信息、涉农知识通过智能化系统在线推送到农民手中,重要的信息、需要系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农广校的教室或其他学习场所学习。
(三)在县级职教中心逐步推广涉农课程必选制度
新增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既有对农业的歧视心理,也因为许多青年对农业不了解。用3~5年时间在农村职业高中或县级职教中心推广涉农课程的必选制度,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门涉农课程,运用财政工具鼓励职业高中或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以此在江苏省重建完整的农学专业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师队伍。省级教育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合作成立职业教育农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委员会,指导各校的涉农专业建设,开发具有通识意义的涉农课程,形成课程篮子供学生选择。
历史上曾经实施过的涉农课程必修制度是1994年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的“绿色证书工程”。这一工程不太成功是因为要求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前提下在普通初中开设涉农课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难度较大。而在职业院校中进行涉农课程选修则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四)创新面向高学历人员的“农业培训生”制度
鉴于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认识到食品安全、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应该鼓励高学历人员进入农业领域。可在农广校系统和职业院校系统推广农业培训生制度,即面向全社会招收专科以上毕业生,在学校中接受半年至一年的集中系统培训,成为农业培训生,逐步形成“农业培训生证书+农业生产经营实践=高等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业证书考评架构。政府应对农业培训生的培训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院校应尽量放宽对农业培训生在年龄、职业、学习经历上的限制,使农业培训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候补力量并在未来成为主要的新型职业教育农民来源。
(五)指导新型职业教育农民开展本土化“社区支持农业(CSA)”实践
尽管许多农民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称号,但经营手段、业务形态仍然相当传统,与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飞速发展形成了明显落差。建议以本土化“社区支持农业(CSA)”实践为抓手,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的转型。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和日本,其模式一般为消费者跳过中间渠道,直接去找农民,向他们订购遵循生态原则生产的农产品。[2]在这个模式中,农民不仅仅是农业产品的生产者或农业经营的管理者、中介者,还是绿色价值的维护者、农产品信息的发布者、消费者教育的主导者等。角色的转换将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业态,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
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社区支持农业”实践有了更大成功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应鼓励本土化的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业实践,引导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新型职业农民在经营模式的转换中提升能力。
(六)各设区市建立“强富美高新农业示范与培训中心”培养更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必须面向“两个百年”目标,必须面向未来,但未来的农业、未来的农村、未来的农民是什么样子?建议每个设区市建立“强富美高新农业示范与培训中心”,该中心应根据不同市的农业发展功能定位设置不同的展示项目、示范生产项目和示范经营项目。同时,兼具智能化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功能,从而形成“农广校+职业院校+新农业示范与培训中心”的三位一体、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相互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结构,为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奠定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 李鸿.实施奖补政策后职业培训的应对措施——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3(15):41-46.
[2] 李良涛,王文惠,王忠义,等.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2(2):97-102.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