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刘德军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吃饱、穿暖等基本要求,而是转向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和健康运动等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的生活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催生了一个新的名词――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作为后现代化生活的产物,已经弱化的体育本身的竞技性,危险性和专业性,转型向适应大众,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以后现代化视角来审视休闲体育,我们肯定它存在的价值,它可以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实现个人的价值诉求;满足人们的归属感并且能够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休闲体育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本文在后现代化视角中休闲体育的价值进行研究,帮助人们了解休闲体育,并使得休闲体育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休闲体育;价值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由现代化生活进入到近现代化生活。顾名思义,近现代化与现代化相比,更加具有个性,强调自主意识,更加突出个人价值。因此,休闲体育的活动模式,最终价值都应该随着近现代化发生改革。
一、后现代化的认识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后现代化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以解构我们长期形成和普遍认知的认识论基础和体系为特征,并没有提供明晰的替代性基础和体系供我们进行参照,也就是说,它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两者择一的选择,这为我们无论接受还是拒斥后现代主义都面临着尴尬和矛盾。我们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影响而故步自封,也不可能轻易地加入后现代的队伍来拆毁我们所得以立足的认知和实践基础。也许,借后现代主义的眼光,反观我们所认知的基础的缺陷,并从中寻求积极的启示,也许是最为现实和可取的态度。从历史研究领域来讲,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眼光对对历史的本真、历史发展、历史的未来、研究历史的角度等许多方面,甚至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前提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认识。
二、休闲体育的认识
(一)休闲体育发展史
休闲健身的方式不仅属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特征。纵观世界各国,各种休闲健身活动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许多内容和方式值得我们借鉴。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的增多,人们弥补和发展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休闲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现象。从60、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步入一个具有新的休闲理论和娱乐道德观的大众休闲时代,新的休闲观念强调休闲是生活的主要乐趣,休闲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1970年,联合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国际闲暇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休闲宪章》的颁布,对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休闲活动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尊重人类追求休闲娱乐等自我发展的权利起到了积极的和有益的保障作用。
(二)休闲体育的主要功能
休闲体育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挤出零碎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强度明显降低,以自身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准,在休闲体育运动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使自己能够更有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三、后现代化视角下休闲体育的价值
(一)增强个人体质,实现个人价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便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报效祖国”的口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需要为温饱问题整日奔波,尤其是在近现代强调个人价值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意识到强健的身体更有利于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虽然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相比已经不再具有很强的竞技性,但其健身性与实用性却大大增强,夜跑、登山、骑单车等休闲体育项目被广大青年人所喜爱。青年人在休闲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以增强,心理也从忙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以便于更专注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二)在群体中寻找自我,得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后现代化背景下,人们不断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总是存在缺乏归属感,生活方向迷失等现象。尤其是中老年人,60后70后群体逐渐退休,他们习惯的生活节奏被打破,重复了三十多年的工作习惯无法继续,儿女忙于工作无暇照顾,种种原因使得这个群体自认为失去了存在感和归属感,让他们逐渐对自己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广场舞、集体毽子、太极操成为中老年人最为喜爱的休闲体育。这些体育运动都存在参与人数多,参与方式简单,对外界环境和身体素质要求不高的特点。在休闲体育的活动过程中,中老年人通过优秀的表现得到同龄人赞誉,获得久违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增进与同龄人交流,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群体,大家从中获得归属感,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三)发掘休闲体育的商业价值
休闲体育由开始的政府鼓励、人民群众自发组织逐漸走向商业化。在休闲体育越来越受欢迎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嗅到商机开始围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展开休闲体育活动调查,并针对其休闲体育特点展开商业活动,充分利用休闲体育的商业价值。上文中提到,跑步,健身成为青年人的首选休闲体育活动,商家根据这一特点,开办健身俱乐部,以专业的健身设备,良好的健身环境,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紧紧抓住中、青年人群的眼球。与此同时,相应的健身装备像速干运动衣,轻便跑步鞋,发带,护膝护腕等得以捆绑销售。专业健身教练,瑜伽教练的加入,使得休闲体育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促进就业。
四、现代化视角下休闲体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任何休闲体育的开展都应当围绕以人为本进行,休闲体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若休闲体育开展的初衷违背了這个目标,我们便把发起休闲体育的行为视为另有所图,发起人也将为休闲体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在城市建设中,政府着重修建公共运动娱乐设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许多开发商修建公共设施并不是为了服务大众,而是为了达到自己增加业绩的目的。质量不达标,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运动设备进入小区、公园,不明白其中原理的人民群众成为最终受害者,公共娱乐设施因为质量不达标伤及老人和儿童的案例层出不穷,使有利大众的休闲体育运动背了黑锅。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进需要依靠政府的监督,更需要的是自律。只有真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健身环境,才能实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最终目标。
(二)扩大休闲体育范围,使得休闲体育终身化
近现代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休闲体育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政府提倡全民健身,使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休闲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许多地区呈现富人聚集的现象,为富人打造的高尔夫球场,马场等休闲体育活动场所不能满足工薪阶层的体育活动需求。扩大休闲体育范围,加设免费的健身设备,开设平价健身俱乐部,为工薪阶层提供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老年人不受工作时间的束缚,在休闲体育活动中更具有自主性,但是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已经不能与青年人相比,许多健身设施已经不能适应老年人的休闲体育需求。建立老年休闲体育活动中心,使得休闲体育终身化。
(三)休闲体育模式产业化,实现休闲体育的商业价值
在休闲体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商家已经顺应潮流,开始发掘休闲体育的商业价值,但是商家大多发展方向单一,面对的群体年龄范围较小,导致商业范围无法继续扩大,商业化价值难以继续发掘。因此,想要实现休闲体育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就应当推进休闲体育模式产业化,使休闲体育器材生产,休闲体育用品生产,体育附属用品生产以及对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联合成一条龙服务,不放过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休闲体育模式产业化,使得休闲体育活动更加正规,参与活动的人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便捷服务。以中老年广场舞活动为例,企业对活动场地选择,活动服装购买和伴奏音响租赁进行一条龙服务,防止不法人员从中牟取暴利,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实现休闲体育的商业价值。
五、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范围广,弹性强的服务产品已经逐渐占据休闲产业的半壁江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休闲体育也随之不断改革。由最开始充满竞技性到竞技性被弱化,由专业化走向平民化,由年轻化走向大众化,使得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享受到休闲体育所带来的价值。通过本文近现代化视角下休闲体育价值的研究,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休闲体育的价值,从而达到休闲体育的推广,为休闲体育实现更大社会价值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野.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6):22,34.
[2]周开霞.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1):114-115.
[3]周旭东.巴尔干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反应(19世纪中后期至二次大战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9-62.
[4]郭官在.现代休闲体育的价值与实践探讨——评《现代休闲体育多元化发展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
[5]汤澍,严伟,张维亚等.休闲体育消费者体验对行为意向的影响 —以南京奥体中心休闲体育消费者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4):46-50.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