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次仁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结果是内容简陋、思路狭窄。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工作中去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写作初始阶段,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文,热爱写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写作的合作中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被过去忽视的。作为这个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它具有和他人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功能。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该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抒情、吐真言,让喾一在运用作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产生积极而持久的作文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作文的交际功能,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兴趣”。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其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
二、丰富积累,为写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1.生活方面积累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维,多积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写作素材。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上,令学生最头痛的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很简单,就是无米下锅,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作文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会从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我们熟视无睹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与家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
2.阅读方面积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它来源于生活,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還得靠自己的悟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情感积累
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
三、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1.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教材中蕴含的关于“观察认识”“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学习、理解、积累语言,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应用于作文实践。
2.作文教学要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结合
专家指出,观察认识事物特点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过程,是客观事物与观察主体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发生了联系,客观事物才有被认识,被准确认识的可能。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情感中的大部分可以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因此,学生可以用“找相似点”来认识过去曾熟视无睹的事物,用比较法来抓住已经认识了的事物特点。而且,课外阅读本身就是获取、积累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3.作文教学要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
作文是个吸取倾吐的循环过程。观察认识是吸收,语言表达是倾吐。就吸收观察认识来讲,小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其它事物都要使他们感到亲切,容易染上情感的色彩。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收获”真实生活的材料,提高观察认识能力,养成细致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就倾吐语言表达来讲,“表达”需要有一个“需要表达”的情境。需要说才想说,需要写才想写。老师要善于将作文教学与“黑板报”、“手抄报”、参加作文竟赛”等有机结合、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设“需要写作的情境,使学生想写、乐写。
4.作文教学要与学生日记相结
日记,是小学生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要注意训练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记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另外,记日记,是一种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依此特点,不但训练“如何记”,而且训练坚持记,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意志力。
5.作文教学要与多学科教学结合
作文教学属于语文学科范畴。但是,作文教学不单单是语文教学过程,学生要用到多个学科教学中所体会到的道德观念、观点方法、审美思想、逻辑与形象思维的方法及广泛的知识,所写内容可以包罗成象,当然也包括多学科的学习活动和内容。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作文新路子,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创造条件促使小学生产生灵感,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文的畏惧感,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继红,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浅探[J],魅力中国,2010(09).
[2]王平香,激励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J],新课程学习,2011(12).
[3]蹇红,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阅读与欣赏,2009(12).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达孜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