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安斌 王沛楠 张耀钟
【内容摘要】 本文从传播技术、新闻产制、媒体与受众、传媒行业以及媒体与社会五个角度,对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梳理,认为虚拟/增强现实(VR/AR)技术的转型、播客(Podcast)的复兴以及机器人新闻的普及将成为潜在的趋势;为应对“后真相”时代的虚假新闻,2017年将是事实检查工具开发的关键年份;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再发展也将是新方向。在处理媒体与社会关系方面,媒体须回归其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凝聚整合作用。而盈利模式的转型也是摆在整个传媒行业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关 键 词】 全球新闻传播业;传播技术;新媒体
2016年,全球传媒业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新媒体”这个概念几乎以年为单位在更新,不断涌现的新传播技术也在各个方面成为“人的延伸”。与此同时,脸书、谷歌等曾是新媒体界翘楚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显露“利维坦”的本性,利用自身巨大的用户资源和平台资源,在重塑世界的同时吞噬着世界。2016年动荡的世界政治局势也开始撼动传统媒体的根基,报纸和电视网的总体收益在不断下滑,横行社交媒体的虚假新闻却吸引着公众的目光;在一些国家,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岌岌可危,传统媒体逐渐远离底层民众。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当选,西方主流媒体越来越难以准确反映复杂的民意,媒体与社会的“脱节”趋势已经日益显著。如何重建与受众的信任以凝聚社群、重塑共同体的价值,不仅是西方,也是现在全球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纷繁复杂的机遇和挑战引发了传播学者和业界精英的关注与反思。基于近些年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与清华大学伊斯雷爾·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邀请了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对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作了前瞻性的预测。本文将从传播技术、新闻产制、媒体与受众、传媒行业以及媒体与社会五个角度出发,对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在趋势进行梳理,以期对学界和业界提供镜鉴。
一、传播技术:浸媒体的崛起①
纵观媒体发展史,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会搅动起整个传播行业的巨变。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新兴传播技术不断涌现,其中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媒体的内容生产中,对传统媒体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次的传播技术革新,概括而言就是以“浸媒体”为代表的体验式媒体的崛起。《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未来的媒体将不是用来“获取信息”,而是来“增进体验”的。② 我们认为,在2017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技术的转型、播客(Podcast)的复兴以及机器人新闻的普及将成为潜在的趋势。
(一)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2016年,VR技术得以快速普及,各大厂商纷纷推出VR产品,《纽约时报》引领了VR新闻的浪潮,CNN甚至在总统大选中首次使用VR直播技术。在这场眼花缭乱的浪潮之后,与前几年实验性的、体验相对被动消极的VR新闻作品相比,2017年的VR新闻更加人性化,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环绕声、立体渲染等元素的加入,使VR新闻的沉浸感更强,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新闻探索的主动性,一举一动仿佛身在现场。由此,VR新闻便与受众间建立起了情感上的联结,人们对新闻故事的体验和感知也更为全面深入。相较之下,AR新闻却仍然处于早期的实验阶段,其当下的处境类似2015年的VR新闻,因其在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媒体机构并不能完全支持其开发与运用,只能发挥AR新闻的有限潜能,故AR新闻的大规模普及还需要时间。③
但VR新闻同样面临着挑战。VR新闻当下的最主要问题在于,过度依靠VR技术所带来的、最初的视觉冲击力,而忽视了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叙事品质。当受众对VR最初的好奇感消失,VR新闻仍旧面对着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业界应回归传统新闻商业模式的中心要义:即讲述该讲述的故事,并用最全面、最有效、最广泛的媒介将现场实况推送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当前,很多媒体在并未较好掌握这一技术的状况下,粗制滥造了一批低质量的VR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消解了VR技术原本所具有的媒介潜能,也大大降低了这些媒体的公信力。BBC VR“叙事为上”的优秀经验值得学习,核心目的是“叙事”,而非“VR”,应全面描述实地情况,以帮助受众把握新闻,故2017年应是“回归叙事”的高质量VR之年。①
(二)播客(Podcast)
播客(Podcast)这一数字广播技术于21世纪初萌发,它的出现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广播”这一媒介的亲切记忆,而又不必局限于广播单向的、固定枯燥的节目形式与安排。播客让网友可以将网上的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MP3播放器或其他便携式数码声讯播放器中,享受随时随地收听的自由。更有意义的是,用户还可以自己制作声音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与互动。2017年,播客这一“老”新媒体,也在其产业结构、媒介属性、发展方向上有了新的变化。
新闻类播客的异军突起是2016年播客业出现的最大变化之一,这一趋势在2017年有愈加深入之势。播客的特性使得其在突发新闻的报道中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播客一方面通过富含感情的个人叙事,用声音将受众“带入”现场,大大加强了新闻的贴近性与情感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不像其前身广播——由少数人控制了传播的权力,而是将内容制作的垄断权力转交给一般受众。播主可就突发事件即时开播,不仅速度较快,也便于受众听取各类论据和观点,对单一话题进行多方面深度解析,让人们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寻求真理。②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既对脸书上泛滥的各种流于浅表的“后真相”深恶痛绝,也对推特繁杂喧嚣的推送心生反感。在此背景下,体现新老媒体融合趋势的播客成为了传播突发新闻的新型平台。
2017年,播客的产业结构分层将更为明确,专业化程度也会更高。播客产业愈来愈两极化,原创播主(Podcaster)和NBC这些大型播客内容制作者已经占据了播客内容的主流。大型的播客内容制作者愈加不像“播客”,转而向媒介公司挺进。他们不再依赖于单一的第三方平台,转而开始研发自己的分销渠道。有学者认为,只要原创播主能坚持内容为王、原创至上,其成功是必然的。而如果其不以精品理念要求自身,盲目追求数量和覆盖,量大而质不精,就将难以产生忠实的受众。①
(三) 机器人新闻
2017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依然会是全球新闻业新技术运用的一大焦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就已开发出可以生成文字的电脑程序。2014年3月,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机器人仅用三分钟便撰写了有关加州地震的报道,震惊了媒体圈。后来,机器人在全球媒体圈内应用越来越广,近年来腾讯公司的Dreamwriter和新华社推出的机器人“快笔小新”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未来,机器人将不仅仅局限于新闻的撰写层面,而是更加广泛地介入到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利用其强大的数据搜集、分析能力为记者们提供宏观全面的背景资料,既可以为新闻媒体节省日趋昂贵的人工成本,还能有效地追踪受众的阅读偏好与路径,更加精准地帮助媒体机构推送新闻,以此显著增加受众对特定媒体的忠诚度。简言之,机器人不仅能帮你“写”新闻,也能助你更好地了解你原本也许并不深知的受众。②
与此同时,航拍新闻已经在媒体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无人机新闻自出现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宏阔叙事视野得到了受众的青睐。可以预见的是,无人机新闻在2017年将成为常规性的报道工具之一。但是,依赖于无人机视角形成的新闻叙事模式还有待开发,如何像VR一样建构起一套稳定的新闻叙事结构,是未来无人机新闻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③
二、新闻产制:应对多重挑战
(一)应对“后真相”
美国总统大选无疑是2016年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事件之一。在这一事件中所出现的“后真相”这种将情绪置于真相本身之前的做法,无疑让很多人对此感到担忧,同时也为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脸书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关于竞选的各种真假莫辨的信息,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教皇支持特朗普当选总统”。这条由特朗普支持者炮制的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令很多信仰虔诚的选民感到困惑。因此,在民众对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调查性新闻和事实核查类新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①
放眼全球,美国的情况也并非个案。面对虚假新闻对媒介环境的威胁,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应对和遏制虚假新闻的横行。首先,信息源的把关显得日益重要起来。②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时代,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和信息源的核查。在以往,这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其重要性。记者在生产新闻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时刻保持警惕,对信息源严加分析后使用。
其次,增加编辑部的透明度能够使受众更清晰地了解信息生产的过程,帮助受众有效地辨别虚假新闻,进而增进传统媒体信息的可靠程度。③ 通过增加透明度,受众可以了解到编辑部如何收集事实,哪些应该被视作事实;然后,以此为依据,分析阴谋论和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了解其内部的传播逻辑;最后,再用这些知识来扰乱谣言和假新闻的自我循环,以实现舆论环境的净化。
最后,近几年来兴起的事实核查类新闻和工具为遏制虚假新闻提供了重要的武器。世界各地媒体纷纷开发新的工具来帮助新闻事实的核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一个团队一直在改进一个叫ClaimBuster的项目,它可以从电视节目和议会辩论中辨认相关信息和证据的真伪;杜克大学开发出了一个名为Share the Fact的工具,帮助搜索引擎查找事实、检查文章,同时还设计了一个Chrome浏览器扩展程序,在诸如总统辩论这样的新闻现场提供即时的弹幕事实检查;总部设在英国的事实核查机构Full Fact也正在开发追踪各类政治声明的工具。④ 作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脸书也宣布将开发一款事实核查类APP,以遏制虚假新闻蔓延的势头。可见,2017年将是事实检查工具开发的关键年份。虚假的新闻会继续存在,但是有了这些工具,人们对虚假新闻的抵制也将更加有力。
(二)用户生成内容的再发展
用户生成内容(UGC)在新闻界早已不是新鲜事。伴随着移动互联和数字终端的普及,UGC成为新闻消息来源甚至成为新闻内容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新闻媒体将更多依赖热门话题,追踪公众认为有新闻价值的故事。在这个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设立热点编辑团队,是新闻采集的必要手段之一。
美国大选后,希拉里成为舆论的风暴眼。一位普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她在郊野散步时偶遇希拉里的照片,不仅得到网友疯传,也登上了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版面。因为这是希拉里在败选后的首次公开露面,而且不是在主流媒体上,而是在一个普通人的脸书上。社交媒体的热门标签功能开启了“UGC变身新闻”的时代,让普通用户也能成为新闻故事的当事人和讲述者,媒体需要制定战略让UGC充分参与其新闻制作过程。①
媒体人应该借助UGC的渠道,增加与读者沟通的频率。网民自创内容一直是保持读者与新闻生产者之间公开对话的最直白的方法,但Q&A问答式的内容已不能被视为UGC的最佳形式,新闻工作者需要从受众那里挖掘新闻的信息源,并将他们的故事变成报道,这有利于建立长期的信任和忠诚度。如果媒体只是把用户的倾诉当作一种工作而不是将其作为新闻的重要环节,就已经失去了能够与受众联系的共通语言。②
此外,UGC的发展还带来了“自拍式”报道的兴起。无论是灾害或是大选,在没有话筒和摄像机等专业器材的情况下,通过“自拍”的方式能在突发新闻报道中做出快速反应,这种即时的内容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方式带来了更加具有“现场感”的体验,令受众更加难以抗拒。③ 通过手机端进行新闻现场视频输送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里约奥运会中各国记者举着自拍杆工作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2017年,这种更接地气的报道方式将成为新的趋势。
三、媒体与受众:“重建”新闻业
美国盖洛普民调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度已经达到历史低点,只有32%的受訪者表示很信任媒体,信任度比房地产中介还要低。① 特别是在2016年,西方新闻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受众的日益疏远使得本就经营不善的传统新闻业雪上加霜。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西方媒体处于一种“脱域”的状态,无法深入社群中体察和反映地方的社情民意和舆论动向,也无法起到上下联动、官民互通的作用。② 因此,重建社群、回归媒体对社会不同群体的凝聚整合作用,已经成为西方媒体的当务之急。而在公众对媒体信任度不那么低的国家,媒体也应提高警惕,避免公信度下滑。
(一)重建信任
2016年的美国大选冲击了新闻业与公众以及当权者的关系,这对2017年的新闻业态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大选结果的揭晓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媒介塑造的环境预示着希拉里获得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相反的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觉得其胜利毋庸置疑,因为希拉里的一系列丑闻已经让她名誉扫地。这种分化的受众认知背后,是媒介塑造的分裂的社会生态;加之虚假新闻泛滥、公众媒介素养堪忧,造成了“现实的分裂”。
媒体应当有所行动,以提高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具体而言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三条路径③:
首先,具体阐释新闻业的意义。专业人士口中的“好新闻”,即“高品质新闻”,很难为普通人所理解,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具体阐释其工作的意义:如“我们努力保障你家后院不会非法冒出一个化学废料堆”,或者“我们试图让普通人明白什么是气候变化,为何必须立即采取政治行动”,等等。
其次,与受众协作,让受众参与到报道中来。读者群中可能蕴藏着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构成了新闻史上最大的有待开发的知识源。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其被开采成为可能。记者需要与受众分享报道理念并倾听他们的想法。
最后,不要紧盯问题而是要多找解决方法。太多负面新闻会让读者麻木甚至厌烦,新闻业除了揭露社会问题,还要寻求解决之道,这契合了学界新出现的“解困新闻学”(solution-based journalism)或“建设性新闻学”(constructive journalism)的观点,即激励受众参与,以培育更多忠实受众,同时开启一种新型媒体—受众关系。④
(二)重建社群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新闻媒体本该成为民众最可信的指南。但过去十多年间,新闻媒体过分追逐点击率或收视率,致使公共性受到侵害。因此,倾听整个社区的关切和声音将成为未来媒体提升品质的必要途径。
为此,记者需要融入社区生活中,反映所报道的社区状况;报道少数族群的日常生活以促进民众间的融合。① 只有媒体才有能力让民众了解“与我们不同的一群人如何生活,在想什么”。媒体还需要增加互动性和用户黏性,征求社区反馈,为改进自身及时注入新思想;此外,媒体还应当吸引用户参与有关公共事务的评论,记者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主持人”,培育社区价值,使社区成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平台。社区是新闻媒体的真正价值所在,本地新闻和社群新闻会成为今后新闻业投资的风口之一。②
四、传媒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从弹窗广告到付费墙,西方媒体在面对利润急剧下滑的“寒冬期”时施展了各种手段力图自救。2016年由于总统大选的助推,美国新闻业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其收益并不足以支撑每天的海量报道和成千上万记者进行实地采访所付出的成本,更难以恢复新闻业往日的荣光。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西方传媒业——特别是日薄西山的新闻业——开始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一)追求专业化的利基新闻(niche journalism)
利基新闻来源于市场营销领域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寻找被大企业所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和盈利价值,但被把控市场的少数大企业所忽略,缺乏良好的服务体系。由于利基市场的存在,使得利基新闻成为一个潜在的新盈利突破口。
利基新闻的受众愿意付费以确保不会错过任何消息,因为这些新闻与他们的工作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决定这些新闻好坏的标准是质量和深度而非传播情况。在此前提下,已有不少利基新闻媒体机构涌现出来,包括Cannabis Wire, The Information,Politico Pro以及Axios。这些机构认为,来自一些专业领域的群体会越来越乐意支付数量可观的费用从中立的信息源获取内容专业、语境清晰、分析透彻的信息。这笔费用的范围从The Information的400美元/年到Axios的10000美元/年不等。这些新闻机构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定位潜在的受众,然后再通过挖掘、分析订阅数据找出用户的需求,并以此制定整个机构的策略。①
就在几年前,媒体界普遍认为设置付费墙可行性并不高,更不用说设置高昂的价格门槛。但在广告收入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建立收费会员制度不失为一种好的替代方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提供为特定受众服务的高质量、高价值、见解深的产品。② 只要内容得到了保障,就有理由期待那些特定的受众会为了得到特定专业领域的新闻和观点而支付额外的费用。③ 因此,传统的“包罗万象”却大多是“泛泛而谈”的媒体必须做出改变,提供专业化、有深度且高品质的新闻将成为它们求得生存的重要手段。
(二)追求影响力而非关注度
所有媒体都希望拥有更广的受众群、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读者。影响力是新闻行业的根基,是其目标和作用的基础,而增长则是所有商业模型长期发挥作用的基础。但在2017年,单纯的对关注度增长的追求将会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对影响力增长的追求。在2016年,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变少了,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变少了。伴随着对点击量和关注度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新闻发布和搜索结果排名的越来越不可预测,媒体的控制力不断被瓦解。
当浏览量、点赞数量、影响范围甚至点击率既不能带来积极参与的受众也不能带来收入,单纯的影响范围提升就到达了极限。因此在2017年,新闻媒体需要关注的是增长的动力来源。他们通常知道如何让读者点击,但不理解读者为什么点击。对媒体来说,当前它们需要竞争的不是关注度,而是读者忠诚度,④ 即使是在新媒体平台上,以制造“爆点”来吸引关注的时代也已經逐渐远去,未来只有具有高用户黏性的媒体才有可能实现长远发展。
五、媒体与社会
对于社会而言,媒体不仅是嵌入其中的要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推手。但就2016年西方的媒体行业——特别是传统媒体——而言,它似乎不仅脱离了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也未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性的影响。因此,在2017年,西方传统媒体面临着一场内外交困下的自我救赎。而对于其他区域的媒体而言,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同样是一项关乎其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媒体在凝聚社会共识中的作用
坐拥“信息”这一社会资本,新闻媒体如果报道失当,则会引发严重的偏见和傲慢。当前的美国新闻媒体“偏安一隅”,表现出严重的“精英化”“大城市化”现象。主流媒体足不出户地和想象中的美国人对话,阅读着彼此的大作;数个世纪以来普通美国人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却无法打破新闻采编部的这层隔阂。
2017年,人们对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再问其“出身”——是来自主流媒体还是草根记者,新闻记者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信息寡头不再主导舆论场,因此,新闻业必须正视人民的呼声,用专业主义的技术去考察不同的视角,匹配相应的事实,再将视角和事实同民众生活的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①
另一方面,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背后折射出的,不是事实的缺乏,而是公众对事实的漠不关心,是在社会问题面前公民意识的缺失。2017年,新闻从业者必须尤其注意将批评与理解国家体制相结合,应帮助社会在分歧中寻找共识,促进信息的平等互通,防止社会的撕裂。②
(二)媒体发挥社会功能的途径
面对动荡的2016年以及受到波及的传媒业,媒体也在不断反思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试图力挽狂澜。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本地新闻”(local journalism)这个概念。本地新闻因其地理上的接近性、情感上的亲密性和内容上的精准性而能够在发挥其社会属性中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本地新闻机构需在内容生产水平上向全国性媒体看齐,专门为本地受众提供突发新闻、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③
除本地新闻外,非营利性新闻组織也是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商业媒体通常会将精力更多投入到能产生更多回报的报道领域,然而一些具有社会价值但缺乏商业价值的报道也需要受到关注。以环境领域为例,不少读者会关注水资源安全、社区安全、绿色生活方式等问题,却未必有能力实时跟进新闻中的突发环保事件,而非营利性新闻组织则有能力为这些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但是,非营利性新闻组织大多面临着新闻质量上乘但无人阅读的困境。因此,非营利组织需要采取合作的策略,与广播网络、报纸网络、社区小报、社交网络等组织共同合作,为多元化平台提供优质的内容。①
六、总结
回顾2016年的全球传播发展,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之中,依然有几条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中国传媒行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2017年,我们需要紧密贴近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前沿,并且将其转化为规范化的传播手段加以利用;在内容生产上更多贴近用户需求,同时遏制社交媒体上日益泛滥的虚假新闻;在实践层面,媒体需要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民众多元而广泛的需要;在产业层面,更加深度的数字化转型和媒介融合依然是行业的主流。只有在把握好全球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境和中国社会的需求,传媒业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