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发 王兵
[摘要]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改革的必要性和历史地位、改革的性质、目的、原则、内容及评判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形成了我国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习近平在系统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以及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在改革的历史定位、性质和目的、总体方略、方法原则、评判标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关键词]习近平;邓小平;改革思想;全面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4—0072—08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贡献之一,是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决策,初步构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从“浅水期”步入到“深水期”,各种利益矛盾交织,改革阻力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当,不畏艰难,就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翻开新的一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动力。
一
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对改革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
(一)关于改革的必要性和历史地位
邓小平对改革的必要性和历史地位作过多次论述,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成绩显著,但是由于“左”的思想束缚,体制上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缺乏活力、政治上高度集中、管理上效率不高,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从客观形势来看,必须抓住国际有利时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关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之所以要改革,不是要否认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只是一些制度不健全,还存在不少弊端,这些都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正是鉴于此,他强调,在坚持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着重就一些具体的制度进行改革、突破和创新。他强调,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关于改革的目的,邓小平认为,“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就是要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变革原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三)关于改革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改革要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他明确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实践中,要求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是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重要保证。
第二,坚持渐进式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邓小平来看,这能保证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因此步子要稳。为了避免犯大错误,就必须“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犯了错误,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在改革的实践中,采取先行试点,鼓励探索,鼓励创造,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从局部到整体、从沿海到内地、从农村到城市,不断深化渐进式改革的过程。
第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邓小平认为,改革的前提是发展,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条件,而經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改革是助推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稳定是社会的和谐安定,它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都是空谈。
第四,改革要走群众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他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他举例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一代表性的发明创造就是农民发明的。事实上,我国农村改革中的许多经验都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创造出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它们提炼加工提高,用以指导全国。
(四)关于改革内容和评判标准
我国的改革先是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传统的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渐凸显。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及时提醒全党要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适时地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重要日程的同时,邓小平还陆续就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进行了阐述。20世纪80年代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正是得益于全面的改革。
在改革的进程中,以什么样的标准检验、判断改革实践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是非得失,也是邓小平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他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又坚持了人民主体性原则,凸显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必要性与历史地位、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改革的内容和评判标准等一系列深刻论述,构成了我国三十多年来改革的基本框架和总体思路。
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今天,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度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深入的改革加以解决。比如,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创新活力,社会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由于社会分层带来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固化;虽然经济总量增强,但是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了顺应这种形势,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战略构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在改革的历史定位与必要性方面,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思想
面对党的十八大前后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习近平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现在,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这一铿锵有力的回答,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思考改革。他强调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思考;他提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际上是从现实、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去审视;他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从未来即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角度的展望。
无论从人类发展史还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来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一个长期不断的历史过程。习近平强调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经过深思熟虑,2014年12月,习近平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进而形成完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指明了现实路径。
(二)在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方面,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的论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在方向问题上,习近平多次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立场、方向、原则的,我们的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而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我们要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要深刻理解和準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是由两层内涵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前一层内涵规定了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后一层内涵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的重要实施目标和鲜明战略指向。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这次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来考虑的。这实质上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阐释了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转型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这是第二次转型,因为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转向强调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完善、落实为导向和重点的又一个关键改革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总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改革问题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是对邓小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三)在改革的总体方略上,习近平特别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全面改革观
改革不是某一领域单向度的改革,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改革,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凸现了改革的全面性。与此同时,习近平还特别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他多次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地提出了“系统集成”n∞这一崭新的概念,要求上海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这是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其主旨是把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来部署,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的层面理解,既要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要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综合效应。
提出这样的改革总体方略是新一届党中央基于对历史规律的审视。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看,我们开始采用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种方式对改革的稳步推进、改革经验的积累、改革目标的实现以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否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改革实践中也容易出现改革的“碎片化”和“割裂化”现象,各项改革措施之间出现的“不搭配”现象,导致改革的综合效应欠佳。因此,“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与顶层设计相结合,这样改革部署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才能不断提升改革系统集成能力,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为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四)在改革的原则方法上,习近平十分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改革,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
改革事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
第一,坚持战略思维方法。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以战略思维谋全局”,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他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他强调,把问题放到历史和世界坐标中去分析,意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既要吃肉,更要啃骨头,我们就能保持战略定力,对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充满信心。只有以全局眼光透视中国的改革方位,清晰地认识到攻坚期挑战在哪里、机遇期出路在何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深化改革为何要在各个领域统筹推进,全面进行,才能做到“蹄疾步稳”。
第二,坚持辩证思维方法。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就是要全面客观地把握客观事物发展中的内外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复杂矛盾面前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从而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调研时,习近平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干部全面深化改革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学习和贯彻执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要讲辩证法,要防止断章取义、生搬硬套、一知半解。他从政策的科学性设计出发,提出要弄清楚某一具体政策和整体政策安排的关系、政策差异性和政策统一性的关系、政策分层对接和政策顶层设计的关系、阶段性政策和长期性政策的关系、某一政策环节和系统政策链条的关系,既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又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既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又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改革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又要循序渐进地工作,敢于突破,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把整体与部分、过程与阶段、顶层与基层、统一性与多样性等辩证关系运用于改革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坚持法治思维方法。法治思维要求行政管理主体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等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判断。习近平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他要求,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从落实层面看,主要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规划了改革法治化路径与重点任务,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从习近平一系列讲话来看,其关于改革的法治思维鲜明体现规则性、程序性、建构性三大特点。规则性强调改革制度设计要符合实际、可操作性;程序性强调改革制度落实过程中的规范性;建构性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地区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的方案政策。
(五)在改革的评判标准方面,习近平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了邓小平评判改革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在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上尤为重视人民的主体性。他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关于改革评判的人民主体性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次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发展战略的立足点和归宿。习近平明确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如果改革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改革就失去了意义。他多次要求广大干部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创新方式方法,善用放活普惠、多与少取的办法推进改革。这些话语朴实简洁,态度鲜明,道出了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改革的导向,即只有为人民谋利益,改革才能够被认可。
第二个层次是把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推动改革的动力和支柱。2013年,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为此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第三层次就是把实现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论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还是从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始终贯穿着一条公平正义的主线。这种改革共识不再是片面追求“效率優先”,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再是“少数人先富”,而要求改革的结果是“共同富裕”。这种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强大的公共舆论,并已经促成我们党改革方针的重大调整和转向。
此外,习近平明确提出改革的容错思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他指出既要鼓励创新,同时也要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社会想改革、敢改革的良好风尚。这是对邓小平改革评判标准的突破性发展。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改革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论概括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改革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 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