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 方惠
摘 要:由于资源市场化的加剧以及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部分高校在馆藏资源建设面临窘境。文章通过对开放获取资源(OPEN ACCESS)的背景信息以及开放获取资源的特征性模式的介绍,提出将OA资源融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完善高校图书馆资源构成的设想,并从OA资源少、收集整合难等方面讨论OA资源对高校图书馆资源构成的影响。
关键词:开放获取;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时代下,学术资源对于生产生活的作用不容小觑,创新创业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都离不开对于科研学术资源的利用。但是由于商业市场化逐渐渗透进期刊等文献资源领域,使得文献资源溢价严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时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样也导致了部分高校图书馆不能更好的履行信息保障部门的职责。因此,借助于开放获取资源完善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开放获取背景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学术界等组织通过利用互联网推动学术成果自由传播而开展的学术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运用,开放获取活动促进科学信息在学术界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广泛,增强了科学研究的公共信息化和科学成果公共利用的效率。
OA活动起始于上世纪末,由于传统学术杂志出版模式商业化对学术交流带来了严重阻碍,加之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运用成为了学术资源信息的传播媒介并给予了信息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打破了地域空间的局限性。[ 1 ]开放获取活动的成功发展,也为学术文献资源的传播开创了一种新的交流模式。该模式在保障和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媒介,将学术资源信息置于公开网路中可以被读者免费获取阅读。
21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图书馆及各学术组织为了拮抗学术文献资源商的商业化局面,世界范围内发起了大规模的开放获取运动。《布达佩斯协议》的签订以及2003年著名的《开放获取柏林宣言》成为了OA运动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此也开创了世界学术界学术交流的新纪元。自开放获取运动开展以来,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学术组织和机构都纷纷加入到了协议中并召开了信息自由传播会议进行推广宣传。[ 2 ]随着开放获取模式的日渐成熟,国际上把每年10月的第三周设定为开放获取周以此来推进OA运动的开展。但是国内于2012年底国家图书馆才举办了第一届开放获取周活动,由此开创了国内的开放获取运动。
2 开放获取模式及特征
目前,开放获取模式已由最初的OA期刊模式发展到如今的多种模式共存的局面,主要包括两个类别,分别为OA仓储和OA期刊。
OA仓储主要是一些学术科研组织将网络平台上出现的免费学术资源收集整理并储存在服务器中,然后向其注册用户免费推送及访问阅读。OA仓储的学术涉及范围还比较局限,主要是涉及一些自然科学领域。而现在OA资源最主要的模式就是建设开放获取期刊暨OA期刊。
OA期刊是免费期刊,任何读者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其收录的所有科学文献资源。开放获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获取模式也逐渐变得多样,除外两种主要的资源模式以外还发展出包括学术论坛、文件共享、个人博客分享等多种资源信息模式。由于OA资源的免费特性,其文献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模式收录的信息资源的随意强,学术价值有限,这也是导致开放获取资源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OA期刊作为开放获取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学术期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免费,所有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平台随时随地访问文献信息。虽然OA期刊免費向用户开放阅读,但是由于其拥有一些学术组织和社会基金会的经济支持,因此收录的文献仍然经过专家学术评委会的评审,以保证文献资源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OA期刊借助互联网这个实时媒体进行传播交流,更好地实现学术信息的时效性。众所周知,纸质版期刊从收录文献资源到最后成书发布,一般都要历时几个月的时间,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快速、及时的将学术资源信息让大众获取才不会让学术资源信息失去新颖性和前瞻性。[ 3 ]
但是OA期刊由于其分散性以及小众性,很多期刊不被大众所熟知,因此如何将OA期刊整合起来,就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对此应该承担对网络学术文献资源收集与整理的任务,国外隆德大学就成为收集整合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先驱。其将网络平台上的OA期刊收集整理并建立了第一个开放获取资源检索平台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4 ] 随着OA活动的深入,OA期刊的数量也急剧上升,类似DOAJ开放获取资源检索平台也逐渐增多,一些知名数据库资源网络平台也开始收录OA期刊,这使得OA资源的获取渠道更广。现在除了DOAJ之外,也涌现出了一批OA资源获取平台,例如BioMed Central、Science Direct、World Scientific以及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平台。
3 OA资源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
由于市场化建设的凸显,期刊价格和网络数据库价格飙涨,而部分非重点高校图书馆的资金供给有限,这就造成了此类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面临窘境。一些专科类学校,例如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等,其只能将资金购置专业领域的学术资源,而忽视了资源的全面化、多樣化。
OA 资源作为互联网免费获取与分享的学术资源信息,能充分弥补资源建设中经济力量不足的困境,但是国内大众对OA的认识不足、OA期刊资源量少、统一检索平台匮乏导致了OA资源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作用。
首先,开放获取资源在国内的发展较国外迟缓,大多数图书馆对此类资源不甚了解,有些高校图书馆虽然知道,但是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将OA资源作为网络文献资源构建列入文献资源建设中,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将OA资源链接添加进了图书馆主页,以此向学术科研者和学生推荐OA资源。但是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的增长是极其缓慢的,很多图书馆对OA资源没有展开深入的挖掘工作,致使开放资源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占比进展并不明显。由于开放获取资源是在网络平台免费获取,大量期刊资源或者仓储资源都十分分散,一家或几家图书馆人员很难收集并获取现有的所有的开放获取资源。随着对开放获取资源的认知度增加,相信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会加入进收集整理OA资源的大队伍中来,OA期刊资源和OA仓储资源能更好地融入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源建设中,使其完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学术领域构成,为科研人员及师生提供更广泛的学术信息。
其次,OA期刊资源量少,也导致了图书馆利用OA资源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困难度。国外开放获取资源的运动已经开展有二十余年,世界各地多个学术组织和出版商也创办了多个OA期刊资源,或者将其已有的纸质版的传统期刊转变为OA电子期刊。目前,通过DOAJ收录的OA期刊已达到了5000余种,但是相对与传统商业化期刊资源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大众对于OA资源的认识度低,每年仅有很少数量新增的OA期刊资源出现;更重要的是,商业化期刊资源可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OA期刊资源的建设一般依赖于社会基金会的支持或是大型学术组织的经济支持。由于OA期刊资源数量有限,而且大多OA期刊资源均为外文资源,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對于OA资源的利用也就比较贫乏。
第三,OA资源基本都是免费化的电子化资源,由于其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大部分资源都是分散而无整合优势,更是缺乏统一的文献信息检索平台。随着网络服务的日渐发展,读者和科研人员都早已习惯借助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学术资源,商业期刊商家也早已从纸质期刊模式转向了电子化期刊模式。国内国外也由此建立了许多的学术资源检索平台,国内资源收录最广、认识度最高的莫过于中国知网。借助这些网络检索平台,许多期刊资源也被大众所知晓。但是由于OA资源的分散性,很少有学术组织或者机构对其进行收集整合,因此针对OA资源的统一性的检索平台也很少。目前,国际上收录OA期刊资源较多,大众所熟知检索平台仅有4个,分别是隆德大学创办的DOAJ、英国生物医学中心建设的BMC、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的Highwire。国内开放获取活动起步晚,OA期刊和OA仓储的资源量都比较贫乏,加之国内图书馆和学术组织对其的重视度还不够,因此国内还未见有机构针对OA资源建立相关的检索平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的集散地,积极参与OA资源建设,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OA资源库,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发挥出OA资源的优势。然后将其与馆藏文献资源所整合,在以满足读者对学术文献资源的需求为首要前提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覆盖面广、收录资源多的高层次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 5 ]
4 小结
传统期刊厂商的商业化操作已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构建上必须要与时俱进,OA资源是一种开放性、特殊性的学术信息资源,它的出现也给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必将接受新的挑战,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覆盖面广、文献获取易的信息服务网络,从服务大众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学术保障力量,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科研学术研究能力。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开放获取资源的挖掘与宣传,这不仅有利于减小对文献资源构建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完善图书馆的资源构成,为大学科研人员与学生提供更好更全的获取学术信息的网络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淑琴.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获取资源类型划分及其现状[J].情报科学,2007(02):315-320.
[2] 张媛,王伟.大数据时代图书馆OA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5(11):129-130.
[3] 杨福进.高校图书馆OA期刊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03):46-48.
[4] 王静芬.试析Open Access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06(03):84-86.
[5] 田峰.论高校图书馆OA资源建设与有效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9(02):80-81.
作者简介:
張渊(1986-),男,四川南充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及开放获取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