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大发展理念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发展规律间的关系

2017-05-30 22:51:28李景景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正契合了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发展规律,“创新”、“协调”引导经济规律的科学性发展,“绿色”引导自然规律的持续性发展,“开放”、“共享”引导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自然规律,经济规律 ,社会规律

作者简介:李景景、 女 、1990.5、 河南 、 汉 、 宁波大学2015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自从被提出之后就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正好契合了三大发展规律,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

一、“创新”、“协调”引导经济规律的科学性发展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体现遵循经济规律的重要方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具体化,其中“创新”“协调”体现了经济规律的科学性发展。

(1)“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世界发展到今天,两次工业革命所提出的动能已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潜能已趋于消退。传统的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唯有改革,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激活市场原有的活力,培育引领新常态的新动能。一是深化改革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持续推进,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尤其是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2)“協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文化、新“四化”、政府与市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重大关系的协调发展,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不二方法,提升突出重点、兼顾各方的统筹协调力,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等关系,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供给与需求、存量与增量等关系。

二、“绿色”贯穿自然规律的可持续性发展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五大发展理念之列,就是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護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三、“开放”、“共享”构筑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实现包容性发展必须遵循社会规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重心。只有遵循社会规律,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促进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包容性发展,才能彰显大写的“人”字。

(1)“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民生公平正义的坚守。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共享发展克服了发展成果流动的自然无序现象以及惯性偏好路径,保证了民生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提高了民生投入的边际产出效益,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不分地区、不分行业、不分城乡、同比例回流到民生改善上来,从而在根本上缩小民生改善的差距。

参考文献:

[1]2014年7月8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

[2]2015年,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2页。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第158页。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4:22:23
论五大发展理念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融合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47:24
跨越拉美陷阱: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9:23:37
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榕江县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49:29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11:45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现代法学(2016年6期)2016-12-08 16:55:27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09:01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