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课后闲聊,一位民警对我说:“老师,您讲的理论俺们都接受,但回派出所俺们不敢这样整。”我好生奇怪地问:“为啥?”于是,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在一次追捕飞车抢夺嫌疑人中,对方骑着摩托车,仓皇逃窜,连车带人一头扎进水塘,淹死了。死者家属闹事上访,最后公安局赔了20多万元,自己也受了影响……”沉默良久,他幽幽地对我说:“以后俺再不敢追了,俺怕……”我心头一颤。事后讲述这个故事是淡定从容的,但是,在当时,这位民警要顶多大的压力呀!作为警务战术教员,我应该怎样解答?——我很惭愧。在与派出所民警交流跟班作业后,我越来越认识到派出所民警需要的不仅仅是警务战术培训,更亟待舒缓工作带来的困惑和压力,构建健康的职业心理。
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现状
警务工作本来就是一种“压力密集型”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派出所更是让从业者倍感心理压力而又充满危险的一个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还要多得多。派出所民警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心力交瘁,久而久之,快乐从工作和生活中渐渐淡去,不良情绪的弥散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更严重的是会被沉淀到心底。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表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的问题。
内蒙古宁城县公安局铁西派出所民警李德元说,他们单位通常4天一个24小时全班,之后3天继续上班,没有休息。也没有什么周末可言。全班24小时内接到的所有案件都归值班民警处理。如果凌晨3点有警情,就算是睡成猪也要从值班室床上跳起来去处理。而且这一天的全部案件要在下一次值班前,也就是3天内处理完毕,做好材料。经常性的战役、统一行动、巡逻、消防检查更不用说了,他都成半个消防专家了。
有调查显示:中国警察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公务员两年多的工作量。派出所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13个小时,加班加点成为派出所民警的家常便饭,节假日休息成为众多基层民警的奢望。笔者曾承接过江西省公安厅的一项课题——“南昌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数据表明:当地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73%的民警患有各种疾病,接受测试的民警有12.5%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心痛、头痛、肌体不适,轻度疲劳占56.4%,中度疲劳加重度疲劳的占了33.6%。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也证明了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内容一定是重要因素:一是执法环境的恶劣,民警执法时遭遇当事人或当事人家屬无理取闹,不理解、不服执法、恶意投诉甚至谩骂殴打民警渐呈增多之势。二是长期超负荷工作致使民警心理负担过重。派出所民警基本上都是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的活儿。长此以往,身体不堪重负,导致体质下降、积劳成疾,导致部分民警产生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与心理问题。三是个人和家庭生活压力大。派出所民警的个人需要,如晋升、收入、情感婚恋、家属就业、住房、子女就学等,倘若长期得不到满足,感到难以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容易形成心理受挫感和愧疚感,导致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标准
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一、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二、心理健康:具备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活动口号是:一起来聊抑郁症。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的污名是人们寻求帮助的一个障碍。心理疾病影响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使民警难以从事最简单的警务工作,有时可能彻底摧毁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以及工作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三、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同一窝生下的两只健壮羊羔安排在相同条件下生活,唯一不同的是,A羊羔边拴了一只狼,B羊羔却看不到那只狼。A在可怕的威胁下,本能地处于极其恐惧的状态下不吃东西,逐渐瘦弱,不久就死了;B羊羔由于没有狼的威胁和恐惧心理,所以一直生活得很好。这个例子间接地说明:人的生物性也是通过自己的大脑对外界环境刺激进行信息加工,并按其信息量的大小和性质作出反应,适应社会。
四、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的幸福作贡献。派出所民警除了作为自然人遵循社会道德健康,还要接受来自于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双重约束。这让我想起早前的一则报道:扬州一名男子将私家车堵在小区门口,严重影响居民出行,派出所值班民警前去劝止时,遭其疯狂暴打18分钟。而特种兵出身、曾两获全国散打亚军的那名社区民警始终没有还手,只是不停地说“袭警是违法的,你不要这么做”。男子打累了竟然还说“我歇会儿再打”,民警当场被打晕厥。这种过于夸张的“忍辱负重”是可悲的,在职业道德和制度层面上过度强调所谓的“职业规范”:要求民警对服务对象“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些地方不但将之列入道德褒奖的标准条件,推出“委屈奖”,还写入了内部的规章制度。我想,这是导致很多民警内心压力的关键因素。更可悲的是,打不还手的伪职业道德,分明是一种与现代文明和法律精神相悖的“潜规则”,却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某种认同和赞赏。
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保障
一、国家政策是民警心理健康的有力保障
健康,是国民的立身之本,是国家的立国之基。在2016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纵观中外对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我们深深感到:治警需育人,育人必暖心,这是警界的通律。公安部相继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意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我们准确把握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心理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公安机关是民警心理健康的坚强后盾
2013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五条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在特殊崗位工作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安机关应该成立心理援助机构,引入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援助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对民警及其家人提供的专业咨询、指导和培训,旨在帮助改善公安机关的环境和气氛,解决民警及其家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提高民警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下埠派出所所长范晨浩作为民警微信网红,在网站上开辟了“民警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民警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民警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或工作室,让民警有一个宣泄的场所,同时对有心理障碍的民警进行治疗,使民警不仅要具备强壮的体魄,也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治病于未然方为上策。积极推进从优待警,着力改善民警待遇。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警营文化氛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要执行民警公休假制度,在工作上合理安排,有计划地组织民警进行公休假,保证派出所民警得到应有的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派出所民警个人积极应对心理压力
对心理健康不太了解的派出所民警常常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舒缓压力,南辕北辙地采取常与朋友聚会酗酒、嗜烟打牌、熬夜追剧、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有性格内向的民警习惯将心理压力闷在心底不与他人诉说分享。与此相反,有的性格外向的民警容易采取将心理压力迁怒于家人或群众,以不良方式宣泄。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药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要靠民警自己。作为民警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以适应派出所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也可以试着向家人、朋友、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内心的不满、困惑和忧虑,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四、积极开展民警心理教育与训练
笔者作为警校教师,深深地认识到派出所民警心理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其中。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筷子巷派出所作为全国的一面旗帜,现有民警29人,平均年龄29岁,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公安系统的前列,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共11项。针对派出所民警年轻人多、整体优秀、晋升机会少导致现实与期望出现落差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公安工作实际,从团队构建与个人成长、团队领导能力与团队成员能动性、团队激励机制等心理角度,为全所民警进行了“团队精神与生涯企划”专题讲座,为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点燃了心灯。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过:“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小团体运动,帮助了无数人更好地生活。”以增强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团队心理训练越来越成为警察培训的重要方法。由笔者编著的《警察团队心理训练》也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把艰深的心理学理论化作民警可以理解的浅显内容,学习、借鉴、整理、原创汇编了几十个常用训练活动,提出常规团队心理训练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研究警察团队心理训练的性质、教官的素质要求、课程设计方法、操作流程、训练技术及评估。希望能为广大基层民警进行团队心理训练,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最佳方式,舒缓心理压力,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手段,锤炼民警忠诚果敢、坚毅沉稳、不屈不挠、乐观豁达的优良心理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喧哗与骚动的滚滚红尘中营造一片心中宁静的麦加。
哲学家赫塞说过:“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记得在警校念书时,翻阅过塞林格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讲叙的是一个厌倦学校传统教育历练尘世的叛经者,最终的理想是做个远远地守护着一群在悬崖边麦田里嬉戏玩耍儿童不要坠落崖下的守望者的故事。
在此,我也愿意成为一名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的“守望者”。
(作者陈利: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高级讲师。江西省警务战术高级教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