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必要性研究

2017-05-30 13:59王丽萍王晓红
科技风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心理咨询教师

王丽萍 王晓红

摘 要:教师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工会具有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特点,能更好整合资源,展开咨询,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帮助教师建设健康心理,保证中心工作完成。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师;心理咨询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

(一)职业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是学习压力。在高校当老师,“学历”一直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赢得周围认可,树立学术威望,或者为了评职称,站稳高校讲台,满足学生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知识机构,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学历和资历,或者要求拿到博士学位、或者要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者继续在博士后站深造,或者要有相当影响,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这些经历,在于同行竞争中处于弱势,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挫败感,容易脾气烦躁、失眠、敏感,压抑,对其他事物没有兴趣,对未来过分担忧,进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二是科研压力。近年来,很多高校特别是“985”、“211”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综合排名,纷纷加大对科研活动资金与政策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直接和提拔任用、晋升职称、奖励惩罚、年终考核挂钩。万事开头难,没有一定的科研经历、职称和学历,根本无法申报到级别较高的科研项目,没有科研项目就没有充足的经费,就无法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就更难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面世,今后的科研申报会更困难,如此反复陷入恶性循环的窘境。主要是教学要求提高,非教学事务占据大量时间,教师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在备课花费时间较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如果不能很好去平衡协调,容易产生失衡心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生活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是社会压力。社会对高校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业务能力、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修养情操、无私奉献等方面都赋予了很高的职业期望,导致了教师谨慎小心,追求权威,注重细节。但是随着互联网关于高校和教师的负面报道,不断被放大,容易导致教师自我封闭,不善交流,遭遇伤害和不满时容易出现自责或暴怒的心理问题。

二是经济压力。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虽有所提高,但比起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来讲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还要拿出部分资金来进行论文发表、科研活动等,生活上面临买房、养育子女,日常交际等生活开销,使得很多教师家庭经济拮据,由此产生失落感,心理不平衡,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等,难免产生心理问题。

三是人际关系压力。高校教师很多都是从校园走向校园,平时工作由相对独立,接触范围狭窄,信息和情感沟通不流畅,在加上自身性格等原因,往往与他人产生不同程度人际关系紧张和不和谐。

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高校教师身处在当前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外在的压力和自身心理品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高强度、长时间、单一性是很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写照,同时高校教师担负着多重角色,既是教师,又是家庭中父母、子女,需要随时转换角色和行为,这些角色都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社会对高校教师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评价,学校内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如不能很好的调试和把握,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导致敏感、记忆力衰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莫名的焦虑、紧张、易怒、恐惧,自卑、孤独、偏执、缺乏兴趣、因循守旧、关系紧张,没有方向和目标,这对教师心理都是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不能客观准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己,有效控制自我,容易失去平衡,达不到预期目标,产生挫败感和放纵感。以上都会影响教师心理健康。

三、高校工会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对策

(一)与各部门积极配合,营造开展心理咨询外部环境

高校教师心理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和折射,工会应积极给教师营造愉悦宽松的社会环境,尽可能使得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转化为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或者趣味越野赛、演讲、才艺展示、主题沙龙、周末舞会等活动,激发教师热爱生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是与相关部门联合,开辟场地,建立”教师之家”,布置教師休息环境,用绿植装扮环境,在显眼位置贴上教师成长照片,关心患病、怀孕老师,协调配合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教师收入,必要时通过法律维护教师利益。

三是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听取教师意愿和要求,密切联系教师,在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前听取教师意见,时机成熟可以设立教师培养基金,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二)整合资源,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和队伍建设

开展心理咨询要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先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资源,聘请校外专业机构从业人员,培养自己心理健康专家,定期召开研讨会,探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和规律,成立教职工心理健康协会,借助专业力量,实施援助计划,建立教师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借助微信、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多渠道搭建平台,开展疏导,重点引导,增进沟通和理解,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三)分层次培训和咨询,逐步形成良好工作机制

青年教师心理困惑主要集中在职业发展,目标确定,以发展咨询为主,通过情绪ABC、改善认知等方式,帮助其更快更好适应环境;中年教师心理困惑主要来自家庭方面,以具体咨询为主,如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婚姻生活、职业瓶颈,可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分享讨论,扩展人际关系,巩固支持系统。老年教师心理困惑更多来自精神层面,以团体心理咨询为主,通过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咨询方式也可多样,不限于面对面,可通过书信、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此外,教师自身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和抗压的意识,能够进行心理调适,建设性解决心理困惑和现实问题,从而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伟成.高校工会解决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8(15).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6ZB022);

西安邮电大学工运理论立项项目(GY2016—01)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心理咨询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