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礼”最基本的内涵是“事奉上天、祭祀鬼神、礼敬先祖”,体现了对自然、对他人的一种敬畏的态度。儒家礼制全面地规范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提升公民道德境界、规范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虽然“礼仪”和“礼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礼作为尊敬他人、改良风俗、教化大众、规范社会秩序、提升个人道德境界方面的基本作用则没有改变。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强化法治的道德支撑,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礼教文化在育人方面的合理因素,充分发挥传统礼教文化在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方面的作用,对于提升当代中国公民的道德境界、规范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传统礼教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这些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礼制;礼的作用;人文精神;公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7)06-0028-07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7.06.06
从思想史的脉络来看,近代对传统道德与现代公民道德关系(多数学者表述为私德与公德,其实这两对概念并非对应关系)①的讨论,大概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理论上的构想阶段,以康有为为代表。②康有为在《大同书》和《礼运注》中明确提出了“公德”与“私德”。其“公德”意指大同之世人所具有的公平、平等之心。他从人性善的立场出发,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都有“公德”,都能成为“仁人”。随着社会的进化,在“尚德不尚爵”的“太平世”,去除“家界”,人人成为“天民”,即可在此基础上构建成“大同世界”。[1]122-123康有为主要吸收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中国传统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和“三世说”,其“大同”社会理想的构建具有空想成分,对“公德”的理解也有空想色彩,但他认为中国国民性当中是具有“公德”心的。
第二,理论上的探索阶段,以梁启超为代表。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形态是“私德”,同时也有不发达的“公德”。由“私德”可以“外推”为“公德”,其“私德”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2]21-22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有缺点,但中国传统道德仍然具有永恒的价值。伦理是具体的、历史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丧失其价值,道德却是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的意义。[3]128-129梁启超并未否定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他认为在当时私德日益堕落时代,“吾祖宗遗传固有之旧道德”仍然是“维持吾社会于一线”的重要思想资源。
第三,探索性的实践阶段,以梁漱溟为代表。梁漱溟也认为中国缺乏“团体”观念的“公德”。他认为近代西方的个体主义思潮忽视了对团体的责任和义务,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潮又会造成对团体和个人自由的干涉,都不适合当时中国公民的道德建设。于是他就开始在实践上探索“第三条道路”,主张通过“乡村自治”的方式,发挥传统农业社会的伦理规范与社会礼俗的作用,塑造农民团体生活的品德,使农民养成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素质,推动传统道德向现代公民道德的转型。[4]37-40
第四,理论上的会通阶段,以贺麟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与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与怀疑不同,贺麟的“新心学”体系融贯古今中西,他借用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转化,他认为中国的五伦观念与三纲学说都有合理合人情之处,甚至把三纲五常等同于柏拉图的理念和康德的道德律。贺麟认为,三纲说所蕴含的视道德本身为目的的精神不但不应摒弃,而且应该继承和发扬。[5]62贺麟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综合创新,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开辟道路。
第五,理论上的反思阶段,以李泽厚、萧萐父、金耀基等人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后,许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公民道德问题,对传统道德与现代公民道德关系也进行了更深刻的反思。李泽厚将传统道德分为“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解构了中国传统社会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传统。李泽厚认为,宗教性道德(内圣)经由转化性的创造,可以成为个体对生活意义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社会性道德(外王)经由转化性创造,可以成为现代政治民主体系的中国形式。[6]8此外,萧萐父、金耀基等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亦有深刻反思。公民道德问题也是当今的学人关注的一个学术热点。
第六,实践上的重新探索阶段,以民间儒学的兴起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后,受市场经济与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社会风俗败坏,公民道德素质下降。但儒学的民间根基还在,近十几年来,民间儒学在大江南北自发地复兴起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流行,读经运动也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也进入了中小学。无论是学术界、政府还是民间,目前都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提升公民道德,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资源,中国传统伦理仍然是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源头活水。
以上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粗线条地梳理了近代传统道德向现代公民道德转型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将另文专门撰述。通过这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都有重大启发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礼制”当中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着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一、传统礼制的内涵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
中国被称为“礼义之邦”,礼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孔子这样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中国传统社会,不知礼不懂礼仪,就无法立身行事,可见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性。礼的适用范围从家族扩展到国家和民族,礼就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关系准则。研究“三礼”的专家彭林教授也这样讲:“在两千多年古代中国文明的长河中,礼起到了最为核心的作用,对政治、文化、经济、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中国文化不能不及于礼乐文明。”[7]13明清以来,伦理异化导致封建禮教成为束缚人性的精神枷锁,反礼教成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先导。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反礼教对于现代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极端化的倾向。“文革”期间,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进行了非理性的批判,改革开放后,“西化”思想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衰落。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传统礼教看作是封建的、落后的、腐朽的、违背人性的东西来认识。直至今天,我们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合理性成份继承下来的很少,对中国传统礼制、礼治的积极作用认识的还很不够。搞清礼的内涵,明白传统礼制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对于今天公民道德建设有重大启发意义。
(一)礼的内涵
礼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但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礼起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风俗习惯,而祭祀活动则是礼的直接起源。理解礼的内涵,也应该从“礼”字本身来理解。许慎《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礼的本义是“履”,即实践、行动,是指祭神以求福的行为。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学者的研究,对于礼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古代儒家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是同构的,人道要效法天道。礼既是人类文化的准则,也是自然秩序的体现。作为人道法则的礼也是天道在人间的体现。
《礼记·礼运》曰:“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礼记·乐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这些都说明,礼的根据在天道,是自然法则的体现,守礼也就是效法天道。效法天道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观念,对礼的遵循也就有了合法性的基础。
2.礼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内在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不亦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动物不懂礼让,不懂羞耻,所以会说话的鹦鹉和猩猩也还只能是禽兽,而不是人。反之,如果人丧失了礼义廉耻,也就堕落为禽兽。
3.礼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儒家把复杂的社会角色归纳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称为“五伦”。如果把这五种关系处理好了,社会也就和谐了。怎样处理好这五种社会关系呢?儒家规定了五伦的基本原则: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一系列原则都通过礼来实现。《礼记》《周礼》《仪礼》对这些原则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
4.礼是国家典制
礼几乎规定了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有祭礼,出兵作战也有军礼,国家对外交往有宾礼。中国历代的国家制度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礼。比如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巡守制和同姓不婚制等,都是以周礼作为根据的。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就是直接从《周礼》移用过来的。唐代的《开元礼》、宋代的《政和五礼新仪》、明代的《大明集礼》、清代的《大清会典》等,都是以《周礼》《仪礼》为蓝本制订的。
礼学中所包含的制度有政治制度(如封建、明堂、巡狩、大一统)、行政制度(如选举、职官、考绩、爵禄)、经济制度(如井田、赋役、采地)、宗教制度(如郊祭、田猎、庙禘)、法律制度(如象刑、五刑)、教育制度(如辟雍、庠序)、婚姻制度(如亲迎、婚聘)、军事制度(如征伐、兵役)、外交制度(如会盟、朝聘)。另外,还有其他社会生活方面的制度,如建筑上的宫室制度、交通上的车舆制度、交往上的相见礼制、音乐上的乐制、日常生活中的服制、玉制等。[8]159
5.礼是社会一切活動的准则
礼是全社会共同尊奉的准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倡导道德仁义,教育训导民众,端正改良风俗,诉讼评定是非,恪守等级秩序,侍奉师长官吏,议政治理军队,行使职权法令,祭祀供奉鬼神,都不能离开礼。所以,君子一定要持恭敬谦逊礼让之心,以昭明礼制之意义。
(二)礼在规范公民道德方面的作用
礼在规范公民道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敬重他人,敬畏自然
礼的本质特征就是敬。《孝经·广要道》篇这样讲:“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敬和敬畏体现是的对自然、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主敬”和“诚”也是内心修养的方法,使个人产生道德约束感,自觉提升道德境界,遵守社会规范。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言。”(《论语·季氏》)天命也是天道,知道它的可畏,就能警戒自己,收敛身心。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可能欺天,狎侮圣人,放纵自己,肆无忌惮,导致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反省慎独,正心诚意,自诚至明,成物成己,涵养心性,提高修养。
2.修己以敬,以安百姓
儒家认为,以诚敬的态度遵守礼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修养,也可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孙希旦这样讲:“愚谓人之治其身心,莫切乎敬,自不睹不闻以至于应事接物,无一时一事之可以不主乎此也。……人能无事不敬,而谨于言貌如此,则其效至于安民也。《论语》言‘修己以敬,而能安人、安百姓,即此意也。”[9]3-4“敬”不仅在个从修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其效还可以“安民”。如果人人做到“修己以敬”,则天下可实现大治。这即是梁启超所说的,由“私德”可以“外推”为“公德”。如果公民个人的道德水平都提高了,整个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准也都提高了。
3.父子有亲,家庭和睦
古代儒家的伦理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其中夫妇、父子、兄弟三种都属于家庭伦理,处理这三种伦理关系的主要原则是: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在家庭内部,夫妻相敬如宾,父慈子孝,兄弟相互扶助,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就可以实现家庭合睦。比如尊老爱幼、礼让老人就是五伦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古代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所以古代老人都能得到子女的奉养。而今天之所以出现离婚率上升、老人跌倒无人扶,子女不孝养老人,甚至出现父子反目、对簿公堂的现象,就是由于家庭伦常的原则我们已经逐渐抛弃了。
4.礼尚往来,融洽关系
“礼尚往来”是我国古代礼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带有原始的交易性质,是一种赠与与回报的关系。赠予的越多,回报也就越丰厚。后来,礼尚往来就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礼节,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来有往,在相互来往中,加强了联系,加深了友谊,也得到了回报。当今我们经常说人情淡薄,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注重礼尚往来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成为“单子”式的分散的个人。礼尚往来在当今融洽人际关系、纯厚风俗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5.防患未然,预防犯罪
“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也。大为之坊,民犹踰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坊记》)礼义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民众道德上的堕落。人性有缺点,不可能完全杜绝逾越礼制行为的发生。预防为主,通过道德教化和完善制度来减少犯罪,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这样说:“礼禁于未然之前,法施于已然之后。”礼治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着法治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与依法治国相比,以德治国的理念更符合人性,也更为根本。
6.礼让息争,和谐社会
儒家有提倡礼让治国之思想。《论语·里仁》云:“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刘宝楠对这一段的注解是这样的:“让者,礼之实也;礼者,让之文也。先王虑民之有争也,故制为礼以治之。礼者,所整壹人之心志,而抑制其血气,使之咸就于中和也。”[10]149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反对无节制的欲求与争斗。通过礼的节制,使人的行为合乎中道。让,是礼之重要属性和内涵。让则不争,不争才会有中和之气。礼让,是一种美德,也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的实行,使公民普遍都增强了竞争意识。争分夺秒、奋勇争先也使我们这个社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是在涉及个人利益冲突,或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还是应该礼让为先。“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怒消气平”,提倡礼让,礼敬他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礼制的某些方面可能过时了,某些传统的伦理关系可能也不再适合当今时代,但传统礼制当中的道德资源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可以为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二、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与传统“礼制”的内在关系
出于改造国民性的考虑,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这种新道德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道德体系来取代传统社会中以“家族主义”为本位的道德体系,其核心内容是“自由、平等、独立”。五四运动批判的旧道德主要指忠孝、贞节等纲常。自由、平等、独立等新道德虽然蕴含着现代公民道德意识,也主张发扬相爱、互助、公共心、利他心等。但是,五四运动更强调的是对旧道德的批判,失去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基础,从西方借用过来的自由、平等、独立等新道德最终也是立不起来的。无论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群己并重还是自利利他,最终不过是合理的利己主义。[11]26-28这種新道德与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不一致的。2001年,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照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礼制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在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礼仪”和“礼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礼作为尊敬他人、教化大众、改良风俗道德、规范社会秩序、提升个人精神境界方面的基本作用则没有改变。传统社会中的礼教、礼治思想对于提升当代中国公民的道德境界、规范社会秩序都有重大启示。积极探索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合理因素,充分发挥礼教文化在教化公民、改良风俗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当今的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那么如何发挥传统礼教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呢?
首先,要正本清源,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礼教文化在育人方面的合理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土壤,为提高公民道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礼教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分清先秦礼教、封建礼教以及被异化了的封建礼教,要厘清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我们才能明白传统礼教中的哪些方面是合理的,哪些方面可以为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贺麟先生对“五伦”的认识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他说:“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它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我们要从检讨这旧的传统观念里,去发现最新的近代精神。从旧的里面去发现新的,这就叫做推陈出新。”[12]58所谓的“五伦”一般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道德原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从今天的现实来看,除了君臣一伦不复存在之外,其他四种伦常关系依然存在,而且其道德原则也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只不过当今的社会关系更为复杂,可以增加“同事”和“群己”两伦。新“六伦”的伦理道德原则应为:“父(母)子(女)有仁亲,夫妻有爱敬,兄弟(姊妹)有情义,朋友有诚信,同事有礼智,群己有忠恕。”[13]45经过这样的改造,传统五伦关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在当今和谐社会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礼教伦理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
其次,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强化法治的道德支撑。
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治理的理念是德主刑辅、礼法并重,但实际上德治、礼治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礼禁于未然之前,法施于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礼治发挥着法治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在今天,“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都是国家的治国方略,但是相比较而言,德治的成本最底,而且社会功效最好。“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法治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且治理成本高。另外法律与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是法律存在的先决条件,合乎道德的法律才是良法,而不合乎道德的恶法就不具有法律的合法性。道德是礼制的核心内容,中国自古就有将道德融入法律制度的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的真正功效不是来源于公民对法律制裁的畏惧,而是源自于公民对国家法律制度合理性的认同,是出于对法律的敬重而自愿遵守。这和礼制的原则是一致的。目前在我国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儒家礼制文化传统中重视法律道德性的文化基因,将合乎正义的道德价值体现在立法理念、司法程序之中,以增强法治的道德基础。[14]9
再次,面向基层,充分发挥传统礼教文化在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方面的作用。
中国当今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城镇化过程加快,城乡二元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同时,乡村治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现在村委会和居委会都实行直选,被认为是加快发展基层民主的表现。但是,当今农民缺乏民主意识,出现许多贿选现象,最后多数都是家族势力比较强大的村民当选,甚至部分村委被黑恶势力所控制。但是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却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在传统社会中,“皇权不下县”,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吏只到达县级。乡村治理主要由乡绅依靠宗法制度来实现自治。这种治理主要以文化伦理教化为基础,礼仪的践行是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传统礼仪则被视为封建专制的代名词而遭到批判。在经济全球化、商业化的冲击下,传统礼仪在乡村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少。重建乡村礼俗对于改良社会风俗、稳定乡村秩序都有重要意义。南宋《朱子家礼》在乡村的传播与推行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乡村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朱子家礼》曾经流播到日、韩等东亚国家,对当今“东亚文化圈”的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的日本、韩国,《朱子家礼》所规定的礼仪与伦理规范,仍然发挥着作用。在我国福建南部的一些地区,《朱子家礼》的礼仪仍然较为完整地推行乡村。由此可见,礼仪在维护世道人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当下,保护传承乡村文化传统,重建乡村礼俗,培育新的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积极践行,充分发挥传统礼教文化在个人修身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儒家传统礼教文化的修身方法就是把儒家的基本价值规范融入了日常生活,成为社会成员自覺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把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内化成其人格的一部分。在今天推广和普及儒家传统礼教文化的修身方法,可以提高公民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极大地改善社会风气。
作为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传统礼教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如反省、慎独、静坐、克己复礼、知行合一等,对提高公民道德、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改善政治生态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灵根再植而非复古
我们主张发挥传统礼制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并非主张恢复传统的礼教生活,并非复古。
实际上,传统与现代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批判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把传统与科学理性视为对立的流行观点,他指出:“传统并不完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障碍,而启蒙学者和技术至上的科学主义者也并没有逃脱过去传统的掌心。”[15]1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传统当中,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的影响。传统并非是理性与科学的对立面,恰恰相反,社会的进步与科技革命往往需要从传统中寻找思想资源。
许多国家的近代化也是通过复兴传统文化而实现的。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最早发源于意大利,后扩展至西欧各国。这场文化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为旗帜,通过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研究,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资源,发展出了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人文主义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使西欧各国在文艺、宗教、经济、政治等领域都引发了革命,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当今现代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日本被认为是外缘型现代化成功的国家,日本的现代化经验或许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日本的明治维新被认为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但明治政府却是以“王政复古”开始的,其现代化道路走的却是“脱亚入欧”的外缘型现代化道路。福泽谕吉认为,日本的国民性存在诸多缺点,需要用西方的优秀文化加以改造。他吸收了西方自由平等观念和国家契约学说,以“智慧”改造、公德意识和独立意识改造日本国民的旧风尚、旧习性,造就德智兼优的日本新国民,使日本国民在文化上更接近西方文化的“母体”。[16]15-19日本通过学习西方的维新运动走上了富强的发展道路,但“脱亚入欧”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与此相反,日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国的影响,兴起了国粹主义,提倡“和魂洋才”、“大和精神”,把原来属于地方性的民间信仰的神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国家神道。为军国主义的兴起埋下了隐患。日本的现代化启示我们,现代化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但也不可能抛弃传统。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不是保留其消极文化糟粕。
萧萐父先生认为“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经过现实一代人的参与),又奔流向未来。”[17]103所以每个人都置身于传统之中,并需要不断对传统进行改造和转化。传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不是静态的,而是流动的,传统的沉淀中不惟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是在民族主体的参与下的一个不断选择与整合的动态流动的绵延过程。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因此如何继承传统、评判传统就成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8]226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警惕和防止“被现代化”“被西化”的处境,就必须保持文化自我更新的主体意识,必须有“寻根意识”,才能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才不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西方文化对中國国民道德造成了坍塌式的冲击,如何重建公民的道德规范成为当今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礼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仍然是当今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源头活水。
我们今天要挖掘的中国传统礼教文化资源,不是那些落后伦理纲常,而是灵根再植,是从传统礼制中汲取合理的、符合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此“灵根”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渗透到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民间儒学的兴起就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民间儒学是儒学灵根自新、重返社会人间的文化思想形态,它使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核心价值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指南与安身立命之道,使世道人心得以安立。”[19]2如何将儒家礼教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这些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摆在当今思想宣传教育与文化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完成这一任务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赵景阳.自由主义改良派论“公德”与“私德”:以康有为、 梁启超、 李泽厚为线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2):122-123.
[2]康建伟.公私之辨:从梁启超到梁漱溟[J].学术交流,2011(5):21-22.
[3]陈乔见.公德与私德辨正[J].社会科学,2011(2):128-129.
[4]石培玲.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J].道德与文明,2007(6):37-40.
[5]张秀芹.贺麟伦理思想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1):62.
[6]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8.
[7]彭林.礼与中国人文精神[J].孔子研究,2011(6):13.
[8]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59.
[9]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3-4.
[10]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149.
[11]张颖博.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公民道德的启蒙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26-28.
[12]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8.
[13]郭齐勇.新时代“六伦”的新建构[J].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2014年创刊号:45.
[14]孙春晨.儒家礼治与当代中国法治[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9.
[15]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
[16]宫兴华.严复与福泽谕吉国民性改造比较[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17]郭齐勇.萧萐父文选(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3.
[18]崔海亮.漫汗通观儒释道 从容涵化印中西:萧萐父哲学史观论纲[J].哲学评论:第1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26.
[19]郭齐勇.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的新进展[J].广西大学学报,2015(1):2.
(责任编辑:方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