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探究专科病理学教学新模式

2017-05-30 11:45:28刘洁刘怀彭微徐筱红
高教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

刘洁 刘怀 彭微 徐筱红

摘 要:我们在病理学教学中通过显微数码互动教学将病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轨,减少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重复,避免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解决了专科病理教学中学生人数过多、师资严重不足、学时量过少等问题,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显微镜数码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117-02

Abstact: In pathology tea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thology theory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through microscopic digital interactive teaching can reduce content repetition of experiment courses and theory course. Therefore, it can avoid repetitive teaching and a waste of resources, solve the problems in pathology teaching, including excessive students, insufficient teachers and a lack of class hours,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s: pathology; teaching reform; microscope digital interactive teaching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结局和转归都是病理学研究的范围。同时,病理学与临床各科的实际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尤其是病理诊断是目前最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俗称为“医生中的医生”。因此,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一、改革背景

由于高职高专学制时间短(我国多为三年制),班级人数又多,很多专业病理学课时不断压缩,且专科病理学教学将本科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为一本书,包含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两大内容,导致两个内容课时分配不均,我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求以病理解剖学学内容为主,而导致学生对病理生理学了解内容少。而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总课时一般只有72学时左右,有些专业甚至只有36个学时,学时数明显偏少。现在高职高专学校对病理学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即先由理论老师对病理基本知识在教室内利用多媒体讲解,一个内容理论课结束后再由实验老师在实验教室带领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进行进一步的观察。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教师只注重实际操作,且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间隔时间长,使得学生上实验课时将部分理论课内容忘记,实验老师又得重复讲解一些理论知识,造成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重复,造成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也偏低,学时更显得不足。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提供清晰的多画面实时显示和丰富的交互手段。通过此软件教师只需一台电脑工作站就可以同时控制学生端多台数码显微镜的图像显示、捕捉和放大,以及教师端300万象素的数码显微镜的圖像显示、捕捉;并能够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讨论内容更明确,沟通更方便。规避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弊端,可实现资源及时共享,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2010年我校引进了宁波舜禹多媒体显微互动系统(点播版)主要用于形态学实验教学,现有两间多媒体互动教室供学生使用。目前,数码互动系统主要已经应用于我校病理学的实验教学。

二、改革内容

(一)制定新的教学体系

针对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的教学改革,制定新的病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评价体系。新的方案制定要体现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操作,减少知识的重复讲授,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实验课课时,并很好地解决了专科教学中病理生理学学时偏少的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学生创设职业教育情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知道现在所学知识与将来工作的联系,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技能[1]。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们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互动教室,对医学系影像和骨伤专业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轨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也搬到多媒体互动教室,原来该专业课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为36学时,实验为18学时。改革后整个总学时不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删除一些的重复内容,这样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教学时间的50%,理论讲解由专业教师完成,而实验观察和讨论由实验老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首先由专业教师利用显微镜数码互动系统讲解理论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可通过自己面前的电脑看到老师的课件,这样使课件里的图片更为形象和清晰,理论内容讲解完后,再将实验课所需要掌握的实验目的和内容进行讲解,然后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并且通过显微互动教学系统老师可对病理切片进行更为准确和生动地讲解。教师可通过自己的电脑看到任何一个学生观察切片的情况,学生也可将在观察切片中所遇到的问题反应给老师,实现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交流。如果学生反应的问题比较普遍和典型,教师通过监控转播方式向全实验室学生讲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准确度。整个过程都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下进行,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这样的交流方式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种教学方法融合

以往传统的病理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渗透于病理老师的教学中[2]。但是教学不能单纯以多媒体教学讲授学习内容,还要根据学习内容配合启发式教学、比较教学、PBL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PBL医学教学模式是医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提出、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以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案例教学法最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通过选取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案例来教学,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3]。我们可以将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统一,具体到病理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某些章节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准备一些典型病例,临床实践病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一个好的临床实践病例应该包括一个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等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全部覆盖。然后设计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需有利于鼓励学生以整合的方式讨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前两周向学生发放PBL教学资料,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前指导。然后在课堂上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讨论。在整个讨论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最后由教师围绕病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将难点、重点再次进行精讲,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改革效果

由于我校多媒体教室数量的有限,这次改革主要针对2015级医学系影像和骨伤专业学生,教学改革效果评价,通过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分析等多方面评价教学改革效果。问卷调查内容以对病理学运用理论和实验合并进行教学是否满意,并写出理由。发放问卷198份,全部收回。其中满意163份,占82.32%,不满意35份,占 17.68%。另外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优秀率达30.14%,及格率100%,和同样试卷题目但未实行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學的中医专业比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有提高(优秀率达15.68%,及格率82.31%)。

三、结束语

可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以紧密结合,有“学了就练,立竿见影”的效果[4]。由于目前全国医疗卫生高职高专院校的病理学教学设施、教具和师资水平不尽相同,导致病理学教学课时安排明显不够,因此,我们在病理学教学中将部分专业通过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把病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交互式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5]。而且解决了专科病理教学中学生人数过多、师资严重不足、学时量过少等问题,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曹冬霞.边疆卫校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41-242.

[2]刘洁.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2):38.

[3]罗春艳,杨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J].考试与评价,2016(8):14.

[4]张惠铭.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病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并轨教学模式[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352-1354.

[5]冉令杰,郑臣,陆敏,等.理论课和实习课并轨改革病理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65-67.

猜你喜欢
病理学教学改革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