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017-05-30 09:00:02冯彬彬张建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冯彬彬 张建海

摘要为了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中药药理与应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等方面对中药药理与应用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9-0257-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ENG Binbin1, ZHANG Jianhai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Chong 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4120;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ong 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4120)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rengthen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armac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explored from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reform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reform of pharmac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plus open platform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was enhanced, th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was improved, and a good teaching effect was achieved.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Pharmac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reform

中藥药理与应用是中药和中药制剂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介于传统临床中药学与西医药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和毒副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主动性不强,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经常会演变成灌输式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授课质量。因此,对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中药药理与应用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以学习兴趣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药药理与应用为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知识的连贯性不是很强,研究的机理和结果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现行的中药药理与应用内容大多是文献教材的累积,并不是知识的终结,大多学生反映内容复杂、难以记忆,并且有些内容难以理解。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1-3]。

1.1整合课堂理论知识,促进基础知识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然后进行一定的加工与创造,加强知识的有机结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常以临床案例、精彩故事和精美图片作为引言,使学生对所讲授内容有一个先知性的了解,也对部分内容的应用及现实意义有了初步认识。在教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时,常围绕“中药药物—功效主治—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这一主线展开。比如活血化瘀药,以临床上常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案例进行讲授,并展示所涉及的图片等内容以引入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精心安排实践课,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获得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根据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的基本任务,遵循“基本技能训练—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层次要求,设计不同的实训内容供高职高专学生使用,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按照高职高专实训技术的基本要求,先设计难度系数较小的实训,再根据学生实训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加难度,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本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实训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应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中药药理与应用实训内容的教学,让实训学生了解中药药理与应用涉及的實训操作流程、实训方法、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并进一步讲解实训的基本原则和统计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与应用实验技术。其次,实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合理安排不同的课题,让实训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确定学生的实验水平。通过不同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进行科研设计及操作的基本能力[4]。

1.3强化科研思维能力,培养课外兴趣小组

在中药药理与应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创新创业训练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例如2012级学生设计的《枳葛解酒饮料的研发》获重庆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三等奖;2013级学生设计的《党参保健品开发》获重庆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一等奖等。另外,培养的课外兴趣小组还屡获校级各项奖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调动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5-6]。

2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多样却不固定。由于每堂课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样,因此就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很多,不能每门课程只用1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所讲授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7-8]。

2.1PBL教学法

课堂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中能将多少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并掌握已学知识。为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法中依赖、记忆式的学习习惯,在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大纲指导下,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9-10]。根据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的特点,在引导性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特色的PBL教学模式:教师选出几味代表性中药,或几种疾病,让学生展开讨论,逐步形成自己的论点。如清热药是中药药理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设计黄芩、黄连、金银花等多种中药,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然后课上进行讨论,形成清热药的病理生理机制;或者设计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等)、急性菌痢等多种疾病,让学生根据这些疾病的特点,找出常见的利用中药治疗的方案,从而总结出清热药的特点及药理作用。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将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成果的研究历程、研究思路,更易于理解中药药理与应用的思想精髓,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提高学习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能力、重视双向交流的特点。如小柴胡事件、刺五加不良反应事件等,让参与交流的学生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思考不良反应产生的后果和机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重视中药的量效关系、双重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3换位教学法

换位式教学让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对换,让学生通过备课和授课提高自学能力,让教师对学生知识上的不足有全面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将各种教学方法融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4事件联系法

事件联系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中医药相关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促进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常见的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这些重大事件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把H7N9病毒感染、SARS等疾病的传播应用到清热药的教学过程中;把中药组方排毒养颜胶囊事件应用到泻下药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3建立中药药理与应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

中药药理与应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的建设为中药药理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中药药理“互联网+”开放式平台的服务内容主要由课程概要、中药药理与应用概述、中药药理各论等模块组成。课程概要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学日历、课程说课、教学计划、电子教材等信息;中药药理与应用概述主要有中药与药理的性质与任务、发展简史、现代研究等;中药药理各论则是介绍每种中药和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特点。中药药理与应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有助于中药研究工作者找到中药的新作用、新疗法[11-12]。

4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药药理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渗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习。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规律,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中药药理与应用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赵蕊,黄玉兰,王景伟,等.《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9):144-145.

[2] 游秋云.改进中药药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2):69-70.

[3] 李飞艳.对新编高职高专《中药药理学》之浅见[J].中医药导报,2007,13(1):98-99.

[4] 盛文兵,李顺祥,傅榕赓,等.提高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渗透式”教学实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9):124-125.

[5] 赵晖,王雅丽,邹海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改革[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7):659-661.

[6] 刘丽红,贾李蓉,刘静.数据库技术在中药药理实验数据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57-59.

[7] 华永庆,陆茵,许惠琴.科研导向的中药药理学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7-8.

[8] 周宁娜,何晓山,李秀芳,等.多途径提高中药专业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68-69.

[9] 郑恒彬.浅谈高等教育教学互动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123.

[10] 文莉,洪怡.中药藥理实验教学中问题式教学(PBL)的运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74-75.

[11] 黄莉莉,杨琳,于爽,等.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4):317-319.

[12] 王建岭,李仁玲.中药药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建立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1):55-56.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09:50:14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16:49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