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

2017-05-30 10:48戴继天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作深度融合

戴继天

[摘要]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现存问题、应对策略三维视角出发,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的“同一目标,两个渠道”、“同一过程,两个阶段”和“同一整体,两个子系统”,对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融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作、大学领导认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亟待形成思想共识、改革管理体制和探索实践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作;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053-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11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而且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习总书记曾指出“高校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全面审视目前我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以便发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方式和方法,是新形势下一个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

我们要积极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一般意义上的配合、结合和表象融合。配合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独立主体之间的联系性方面。结合比配合要深入些,联系也更紧密,但主体仍然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与学生工作相融合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研究所涉及到的还只是部分融合和表象融合,尚不属于深度融合。我们所追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是理论创新,这就要求形成融合的初步理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认识清晰、观点明确,并能有效地指导融合实践;另一方面,是实践创新,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并形成新机制、新路径、新载体和新方法,以便进一步保证实践的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融合的基础和意义

在高校专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可以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同时,形势政治教育亦能武装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发挥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的主渠道作用。大学里的学生工作是特指高校中在党委领导下所开展的直接面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是高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2]。学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大学过程中的时间全贯通、大学生活的空间全覆盖,可以说事无巨细,实践特征明显。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能包括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和研究职能[3]。

(一)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双方彼此互融互通,有着厚重的理论基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具有同一个目标指向,是一个目标、两个渠道。二者的同一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学生工作是辅助渠道,只有主渠道、辅助渠道的完美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达到同一目标。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是同一个过程、两个阶段。二者的同一过程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一个认知、认同的过程,又是践行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知识教学阶段,重在引导大学生“知”,而学生工作侧重于实际运用阶段,重在引导大学生“行”。知行合一,大学生不断走向认知发展的新阶段。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并存的两个子系统,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教育形态,学生工作是实践培养形态。一个系统要想具有良好的功能,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整体中的部分都要发挥良好的功能,二是部分之间要协同发挥良好的功能。子系统要素只有在系统的总摄下,相互顺畅、有序地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作用,才能获得最佳的理想效果。

(二)深度融合的实践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一样,是高校教学中的一类课程,受高校教学规律制约和支配,并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知识。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又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因为他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因此,他还必须接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支配。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般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性质,要同时受到教学教育双重规律的支配。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复杂化,大学生群体文化思想愈加差异化和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破解这一窘境的最佳途径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育,必须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学生工作者若想出色地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懂真信。只有真懂了,才能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真信了,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开展工作。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进行深度融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雄厚,实践意义重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不失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举。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确实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双方深度融合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地发挥着弘扬正能量、培育接班人的作用。在诸如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质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教学研究,认真备课,精心编排课件,增大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能够做到基本概念准确、基本理论清楚、基本观点正确、基本案例恰当和基本教学目的能达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但是,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是固守传统观念,只是把自身定位为是一个普通的教学部门,画地为牢,很少与学生工作部门联系,自成封闭独立系统,关起门来搞教学、传授知识。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喜欢一言堂,满堂灌,只管讲,不管听,无的放矢,不善于与学生工作队伍沟通,很少与学生交流。概括起来说,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高教学教育实际效果方面还是重视不够,并没有对这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与学生工作原发性的深度融合意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需增强教学教育的针对性。

(二)学生工作方面的问题

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目前主要有三个倾向性问题,制约着学生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一是以日常管理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原因是,学生中的问题多半以管理形式展现,加之,许多学生工作者认为,管理工作是硬任务,搞不好会出现底线问题,因此,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本无可厚非,学生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不应该削弱,还应该加强,关键是学生管理工作很多时候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正确内核。二是以学生活动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活动无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可是,一些学生工作者热衷于轰轰烈烈的学生活动、社会影响大的学生活动以及表面形式的活动,至于为什么开展学生活动、怎样开展学生活动,并不是十分清楚。學生活动明显缺乏正确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学生活动的品质还不高。三是学生工作者“感性大于理性”。学生工作者做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常常是从感性出发,凭经验展开工作,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价值评判标准,对大学生关心的诸如思想政治理论问题、复杂社会问题、个人成长的切身利益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重要问题,根本无法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给予指导。以上表现的背后共性是学生工作者有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储备的不足,而缺少理论自觉是学生工作主动难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的症结所在。

(三)大学领导认识方面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大学领导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则是其中关键的问题之一。这种认识的不到位分别来自于高校党委和校长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识不强或者无意识。这方面的意识不强或者无意识的高校党委还是常常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学活动的传统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归党委直接主管,主要是由校长负责,党委不宜过多过问。这方面的意识不强或者无意识的校长则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所当然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责无旁贷。高校党委与校长两种认识的合力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置于两管而两不管的境遇,这种情况下,奢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导致如此状况的主要责任是在高校党委,因为高校党委负有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的责任。如果高校党委政治意识强、责任意识强、问题意识强,能够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问题,能够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调查、深入研究,那么,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局面,可以说是逻辑使然。

(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方面的问题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处理还有需要进一步斟酌,要改变考核评价过程中重学科建设、轻课程建设的倾向。学科建设固然重要,是必须要建设好的一项系统工程,但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靠的是全国近3 000所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来完成,靠的是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辛勤工作来保证。轻课程建设容易误导人们轻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容易使人们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进而减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原始动力。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导向方面,还存在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立项、学生工作方面的立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立项等方面重视不够的问题。研究不立足于主渠道、主阵地,不立足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就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认真学习,形成共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临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实践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4]因此,高校党委要认真领导和组织全校开展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学习和广泛讨论。高校党委和校长要带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要重点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党委书记和校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要形成高度共识,进而统一党委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并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确立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只有这三个方面的共识还不够,还要通过高校舆论阵地、宣传媒体、现代手段和组织系统帮助全校师生树立起整体意识和深度融合意识,创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校园政治环境。所要努力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共识的逻辑路径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推进其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就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重要举措;要扎实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保证改革工作顺利的进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高校党委的坚强领导,高校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高校领导管理体制要先行改革

有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全校统一思想和高度共识,说明了理论层面问题的基本解决,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实践环节。深度融合改革工作的起始,首先在于组织路线的强有力保证,领导组织机构、领导分工一定要适应深度融合的需要。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和学生工作还属于两个工作领域,分别由党委和学校行政负责人领导,工作中也有一定的配合,主要是通过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名不正言不顺。也有分别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机构和学生工作领导机构的,然而,在工作实际中,还是两个领导机构,两套人马各行其道。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组织实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总的领导管理体制。高校要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一体化的领导机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应是主要负责人,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主管教学的领导共同负责常务工作。高校党政联系会议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计划、进程、总结纳入常规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工作要进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之中,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展开。

(三)积极探索深度融合的实践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机制创新的基本路线应是“有破有立”的。首先,参与深度融合的双方要勇于打破传统壁垒,彻底清除屏蔽效应,面向对方全面开放。其次,就要进行互动交流,充分整合要素,创新出切实可行的做法。最后,在实践中稳步实施,并接受检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实际过程中,重点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是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从工作起始到工作终结全过程须臾不能割裂,不是站在原来的各自立场,不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而是要站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效果的立场,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度负责的视角从发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双方要把以往的工作触觉延展到对方的领域,共同研究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工作的所有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多与学生工作者交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借以增加与大学生的亲近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工作者则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大学生群体疑惑的问题、需要解答的问题的理论回应。要共同立项攻关,提升学习研究水平,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二是活动的深度融合。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动常常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以思想政治活动为主,重在对课堂教学的丰富和补充,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均较低。学生工作以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重在活跃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活动形式多样,大受学生欢迎,但活动核心品质不够突出。所以,一方面,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展的活动,还是学生工作开展的活动,均应准确定位其功能,并使二者本质的功能一致,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育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活动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形成一个活动系统,虽然所在层级不同,但经过科学整合和统筹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所在的院系应开展共建活动。三是两个队伍的深度融合。高校要把这两个队伍合在一起进行规划建设,对现有的队伍要进行逐步的改造,按照新的建设目标加大培养、培训力度。要提倡学生工作者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学生工作者要基本掌握,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最好能够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行辅导的程度。高校要创造条件,在鼓励优秀的学生工作者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同时,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到大学生之中,通过多参加大学生的各项活动、多与学生工作者交流的方式,使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

总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立德树人工作实际效果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遵循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加强高校党委领导和统筹布局,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工作两个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认真分析现状、总结经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积极引导实现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葛慧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6-01-25(07).

[2]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高教与经济, 2000(2):56-59.

[3] 唐瑶,魏学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 2013(4):111-112.

[4] 高庆.“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新路径[J].石油教育,2008, 25(2):41-43.

[5] 杨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4(10):3-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作深度融合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