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革命伟人课文如何教

2017-05-30 03:25宋运来江和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斗笠扁担朱德

宋运来 江和平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有趣的课,课题的名字叫——

生:(齐)朱德的扁担。

师:老师读课文,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画下生词。我说怎么画,你们就怎么画。

(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分别用符号“□”“△”“○”标注生字词。)

师:刚刚画下的词语,你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老师再读一遍课文,这次不需要大家动手,而是动脑。我随时会插入问题,你们可要注意听啦。

师:1928年,(停顿)时间很久了,距现在有80多年啦,是你们太爷爷小时候的年代。

生:(纷纷感慨)哇!

师: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哪里去?(提高音量)

生:(齐)井冈山。

师:猜一猜,朱德同志带领的这支队伍有多少人呢?

生:十几个人。

生:100个人。

师:当时朱德同志可是一个大官啊,(神秘地)告诉你们,他带领的队伍有6000多人。

生:(惊叹)哇!这么多啊!

师:朱德同志带领多少人到井冈山?

生:6000多人。

师:朱德同志带领6000多人到井冈山,要干吗呢?跟毛泽东同志会师。

师:毛泽东同志也带领了一支队伍。两支队伍聚在一起叫——

生:(齐)会师。

师:(竖大拇指)真聪明!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

生:(齐)敌人。

师: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这根据地就是——

生:井冈山。

师:井冈山。不止一个山头,而是有很多个山头。谁的军队在坚守?

生:毛泽东和朱德的军队。

师:就像下围棋,每个人都有一块“地盘”。那井冈山就是——(生接:红军的“地盘”。)也叫根据地。红军要粉碎敌人的围攻,敌人在哪个地方?

生:山下。

师:要坚守根据地,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多不多?

生:不多。

师: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这个地方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有——

生:(齐)五六十里。

师:这是去的时候,要走五六十里,回来呢?

生:还要走五六十里。

师:一去一回多少里?

生:一百多里。

师:这个路跟平常的路还不一样,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啊。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师: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

生:草鞋。

师:不是皮鞋,也不是布鞋,而是草鞋呀,草编的鞋。还戴着——

生:斗笠。

师: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声情并茂地)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都劝他——

生:不要去挑。

师:朱德答不答应?

生:不答应。

师:这声音可不像。

生:他不肯。

师:很坚决。(接读)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

生:(齐)藏了起来。

师: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

生:(齐)扁担。

师:他连夜又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作困惑状)老师不明白了,“朱德”是一个人的名字,那“记”呢?

生:表示日记的意思。

生:表示他做的。

师:你看你的橡皮,有时候也贴上名字。你的文具盒,也拿胶布写上名字。都是干吗的?

生:防止别人拿走。

师:都是防止別人拿错的。朱德怕别人再藏起他的扁担,所以写了“朱德记”。(对一生)你叫什么?

生:宋秀婕。

师:如果你的铅笔上要写名字,我们可以写——

生:宋秀婕记。

师:老师现在要把这个“记”字单独拿出来。看屏幕,(出示“记”的三种意思)“记”有三种解释,考考你,哪一种是“朱德记”中“记”的意思呢?第一种,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第二种,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第三种,是记号。你们选哪一种呢?

生:第三种。

师:恭喜大家答对啦。“朱德记”的“记”是什么意思?

生:(齐)记号。

师:好样的。(继续读)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停顿)同学们,刚刚是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现在请你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等一会儿老师看谁读得最流利。

【评析:一篇新课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还带领学生圈画词语,分明是在教给二年级学生最基本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教师读读停停,适时穿插引读和提问,学生在接读和思考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疏通了大意。圈画朗读与串讲朗读相结合,是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时,读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才有了保障。】

二、观图比较,认识斗笠

师:谁愿意来读课文?就读一段好不好?

生:好。

师:哪一段呢?就找最难的吧!

生:第2自然段。

师:第2自然段生词特别多,估计要大家帮助一下,才能读下来。

(一生读,将“山高路陡”读成了“高山路陡”,其他学生插嘴纠正。)

师:掌声送给他。在别人插嘴的时候,你不受影响,还能继续读下去,心理素质非常好。有点问题没关系,改正过来就可以了。大家听出来了,第一句话确实不好读(生点头)。同学们再练读练读,把它读顺了。

(生自由练习)

师:读得很投入,大家还不认识朱德同志吧,(出示朱德图片)这幅图里朱德同志挑着担子,课文里插图也是朱德同志挑着担子,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生:他戴的帽子不一样。

师:这幅图,朱德戴的是什么帽子?

生:军帽。

师:红军的军帽。课文插图上戴的是什么帽子?

生:草帽。

师:课文中不叫草帽,叫——

生:斗笠。

师:(出示斗笠图片)斗笠是用什么做的呢?“笠”字上部是什么头?

生:竹字头。

师:看来,“斗笠”是用竹篾、竹叶等编的。看一看这两幅斗笠图有什么不同?(指着尖的斗笠)

生:尖的。

(师指着圆的斗笠)

生:圆的。

师:总结一下。

生:斗笠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尖的。

师:再看看这两幅图,除了戴的帽子不一样,他挑粮食的筐呢,有什么重要的发现么?

生:书上的是满满的一筐,投影图片上的看不出来。

师:挑着满满粮食的朱德,你们知道他是从哪里到哪里吗?

生:(兴奋地)从茅坪到井冈山。

师:朱德要到哪里去挑粮?

生:(齐)茅坪。

师:粮食装满了筐以后,他要回到哪里?

生:井冈山。

【评析:朱德形象如何建立起来?先从外形入手。宋老师借助文中插图展开教学,通过两幅图的细节对比,突出“斗笠”与“粮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一过程,既是学习词语,又是认识事物,更是了解人物。这一设计,既见功力,更见效率。作者将情感寄寓形象,通过形象向读者体现情感。学生读图读文,朱德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发清晰、真切。】

三、展开想象,积累词语

师: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课文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生:(读)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师:这句话如果用“因为……所以……”句式,怎么说?

生:红军因为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所以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师: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这句话怎么说?

生: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因为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掌声响起)

师:井冈山到茅坪这五六十里路,好走吗?

生:不好走。

师:发挥想象,这条路宽

不宽?

生:不宽。

师:是平坦的马路吗?

生:不是。

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想一想。

生:可能有很多小石子。

师:不仅有小石子,还有很尖利的石块。

生:有扎人脚的小石头。

生:也可能是长着尖尖刺的灌木。

生:路上可能有敌人。

生:有可能埋着地雷。

师:真危险啊!

生:山路一会儿高,一会

儿低。

生:有陡峭的悬崖。

生:可能天上有敌人的战斗机。

师:是啊,天空有敌机盘旋。根据大家的发言,老师送给你们几个词。(出示)

生:(读)山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爬山过坳、翻山越岭。

师:你看,“羊肠小道”是细细窄窄的、弯弯曲曲的。“爬山过坳”,一会儿往上走,一会儿往下走。老师说个句子,请你选择上面的词语来回答。从井冈山到茅坪怎么样?

生:山高路陡。

师:从井冈山到茅坪是一

条——

生:羊肠小道。

师:从井冈山到茅坪的道

路——

生:崎岖不平。

师:从井冈山走到茅坪

要——

生:爬山过坳。

师:还可以说——

生:翻山越岭。

师:所以这条路好不好走?

生:不好走。

师:所以走这条路艰苦不

艰苦?

生:艰苦。

师:作为红军司令的朱德,工作那么忙,却还要和战士们一道爬山过坳、翻山越岭去挑粮。让我们再读读这五个词语。

(生再读)

【评析:文本表面上说路的艰险,其实是说红军战士挑粮之艰难,而朱德司令正是这挑粮队伍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教师挖掘语言文字中隐藏着的情感画面,紧紧围绕“挑粮”之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组描摹与挑粮之路相关的词语,无痕地积累学生的言语词库。而反复式的教学手法,排比式的强调,铺陈式的渲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与文中情感共鸣。】

四、总结文意,感悟品质

师:这是一组描写山路的词语,还有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出示)

生:(读)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敬互爱。

师:这几个词语描写谁最

合适?

生:朱德。

师:第3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写朱德司令的?

生:(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朱德作为司令是不是

大官?

生:是的,比軍长大。

师:大官还和战士们一块去——

生:挑粮。

师:大官还去挑粮,可以用上一个什么词?

生:官兵一致。

师:他是大官,士兵干什么,他也干什么,这叫——

生:同甘共苦。

师:也叫——

生:以身作则。

师:再把这句话读一遍感受一下。

(生再读)

师:接着我们来梳理一下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28年。

师:讲的是谁?

生:朱德。

师:主要讲朱德的什么?

生:朱德挑粮。

师:朱德在挑粮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

生:扁担被藏起来了。

师:被谁藏的?

生:被战士们藏起来了。

师:是朱德一个人去挑粮吗?还有谁?

生:战士们。

师: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到哪儿去挑粮?

生:茅坪。

师:请一位同学简要说说课文大意吧。

生:1928年,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到茅坪挑粮,后来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没想到,朱德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继续挑粮。

师:这就是课文的大意。

师:解放后,博物馆收藏了朱德同志挑粮用过的箩筐与扁担。(出示照片)游人熊炬参观后写下了一首诗歌,我们分享一下。(出示。生读。)

师:朱德去挑粮,怎么挑出精神来了?井冈精神是什么?

生:(再读)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敬互爱。

师: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怎样让词语走进学生的心田,扎根心间,而不是概念化地识记词语?其中一条原则就是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这样词语才会鲜活起来,才会有意义。四个描写伟人品质的词语,在课文的语境中复活,在游人的诗歌中升腾,在再次的朗读中积淀。一堂课结束了,一个新的问题开始了,带着问题下课,将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在更广阔的天地学习语文。】

【总评】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五六十里外的茅坪挑粮食的故事。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有人说革命伟人的阅读课文不好教,那低年级关于革命伟人的阅读课文就更不好教了。一方面是因为革命伟人生活的年代距离当代的学生生活遥远;另一方面,教学一不留神就会滑入思想品德课的范围,少了语文味。宋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深入浅出,得意、得言、得法,令人耳目一新。

一、基于学生的“学”

我们常说教学生不懂的,不懂之处就是课后练习的提示点,教参提供的知识点。其实,我们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起点。“队伍”“红军”“根据地”“朱德记”等,在我们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词语,在宋老师的课堂上,却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理解的词语,成为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这无疑启示我们,备课时不仅要与文本对话,还要与学生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和语用技能,与理解课文所需存在落差,正是我们备课应当格外关注的地方。宋老师以儿童的视角“看”文本,分析学情,制定了有针对性、有艺术性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认识在逐步深入,让我们感受到了智慧的生长。

二、源于文本的“理”

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借助文本内塑人的性情,并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给学生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激发。宋老师深谙此理,着力引导学生享受文本的语言之魅、形象之美、情感之润。走近伟人,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感知、想象、升华三个层次:感知——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的朱德;想象——路途遥远,山高路陡,翻山越岭的朱德;升华——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正是宋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把理解文本、认识世界、体验情感结合起来,使心灵的丰富与语言的学习同步。

三、出于阅读的“法”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的方法。用语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宋老师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朗读、观察、想象、积累、运用,构成了这一课言语学习的亮丽风景。语文教育专家章熊认为,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读者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这就是阅读过程。宋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课堂,正凸显了这一过程,在筛选中思考,在思考中筛选,把课文读得消瘦下去,又把课文读得丰满起来。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品味其中的意蕴,从而有所感悟和发现。教师在不经意间,点拨阅读方法,举重若轻,学生于不知不觉中习得阅读之法。

宋老师是一位教學风格鲜明的教师,悠闲中藏着机智,幽默中透着真情,把钻研文本的深度化为趣味,把讲台的一半留给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江苏南京市宝船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斗笠扁担朱德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金扁担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斗笠
奶奶的斗笠
汉字买斗笠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