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社会工作精准救助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2017-05-30 03:09
社会与公益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东城区社会工作者

“互助不是仅一个词,也不仅是两个字;互助,其实是友情、团结凝聚而成的,你和你的朋友,真的团结互助了吗?”这是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举办的“每个孩子都是宝贝——‘三社联动社会工作精准救助项目总结会”上展示的情景剧中的一幕。正在朗诵这首以《互助》为主题的诗歌的男孩儿叫小豪,今年10岁,来自东城区体育馆街道的一个低保家庭。2017年6月25日,小豪和其他8名同样来自困境家庭的儿童登上舞台,和社会工作者一起通过情景再现,展示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救助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倡导助人自助的救助理念。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困境儿童的概念,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同时要求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不言而喻,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为给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2016年,北京市民政局选择东城区作为困境儿童精准救助试点,由北京协作者承接东城区精准救助项目,通过“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并探索在这一机制下,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东城区困境兒童的救助质量和水平,为东城区困境儿童带来切实的改变和帮助。

在6月25日举办的项目总结会上,北京协作者通过成效展览、情景剧演绎、纪录片播放、现场座谈等多种形式,展示“三社联动”社会工作精准救助项目开展以来的成效。来自东城区民政局,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陪伴天使,以及困境儿童代表及其家长来到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温暖时刻。

项目开展期间,北京协作者完成56名困境儿童家庭入户访谈,参与走访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约120余人次;组织120余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为走访的56名困境儿童约120人次的家庭辅导工作,形成60余万字的家庭档案信息,约3500分钟的录音材料,并借助信息化工具完成走访的57名困境儿童家庭地图,并完成2.8万字的《东城区困境儿童及家庭精准救助需求评估分析报告》。该报告运用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问卷量表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面向东城区困境儿童及家庭开展需求调查与研究工作,并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开展深入分析。

报告发现,东城区困境儿童及家庭困境形成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1、困境儿童身体功能与健康状况不良(35%)。2、父母残疾或遭遇疾病与变故(超50%)。3、家庭结构缺失(超20%)。这些遭遇超过了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应对预期和能力,困境儿童及家庭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从而陷入了困境。

困境形成的间接原因是困境儿童及家庭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资源的不足,主要为:1、困境儿童及家庭来自亲属、朋友、同学、社区邻里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不足或缺乏;2、困境儿童及家庭获得的政府救助集中在物质与资金支持,以维持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基本温饱,而缺乏其他方面的介入;3、困境儿童及家庭问题缺乏专业的系统介入。困境儿童及家庭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无法走出困境。

研究发现,困境儿童及家庭受困境影响,经历困境迷茫、困境求助、困境胶着等不同阶段,他们的需求不仅是物质上的需求,往往还包括生活照料、医疗资源链接、法律与政策援助、家庭关系调试、心理援助、社会交往、社区参与、学习与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仅仅依靠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单一力量,无法回应困境儿童及家庭在困境时期的复杂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北京协作者通过精准化个案服务,组建社会工作者引领多方志愿者参与的“陪伴天使”服务团队。通过发展性小组服务,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困境儿童,特别是在自我接纳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开展以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为目标的成长小组,并在小组进程中发现和培育骨干,建立困境儿童互助小组,通过同伴力量解决个案问题。通过发展性社区活动,邀请困境儿童、有条件参加的家长和陪伴天使、企业携手进行外出参观联谊活动,开阔视野,增进彼此感情,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扩大社会资本,初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社会倡导服务,开展困境儿童影像发声工作坊,培育困境儿童的自我表达和社会表达能力,传递困境儿童需求,展现困境儿童生命故事,传播多方联动精准服务理念,提升公众对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倡导多元参与的社会工作精准救助服务理念和方法。

“对于我来说,刚开始的时候协作者是比较陌生的,但是现在都当成大哥哥大姐姐。家里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来到这里能感受到更多大人的关爱,协作者在我心里有一抹不可分割的地位。”困境儿童小生来自低保家庭,很少有机会外出和结交朋友的他,在项目开展中不仅参与了情景剧的系列活动,还在真人CS外出交流活动中,认识了新伙伴,“在去玩真人CS的路上一直和小峰聊天,仅仅一次活动,就让我们成为了朋友;第一次见到小岩,觉得他很调皮,但是接触之后发现我们很有共同话题。之前的我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也有很多朋友没有见过,来了活动之后我增长了知识,也认识了协作者。”

“陪伴天使团队中的一名成员,2个月来,从第一次走进孩子们家里担心他们不能接受我,到现在他们能像我们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走进协作者,把这里当做一个家,在这里互助、成长,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陪伴天使团队,给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作为项目“陪伴天使”的刘玉方在总结会上分享了她在参与过程中的体会。

该项目负责人卢金艳表示:“社工进入家庭绝非易事,每一个拒绝或冷漠的背后,都会有一段需要我们共情和反思的必要。为社工为公益正名的最好方式就是我们需要扎根在社区,通过我们的行动让服务人群感受到,我们绝不是简单的一次慰问走访,而是长期的陪伴,在一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在一起,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家长的逐步认同。最后有来自政社企,陪伴天使的加入,让项目更有力量,让我们知道助人自助的真正内涵。”

北京协作者建议,开展救助工作回应困境儿童及家庭的需求,要完善现有的福利救助体系,制定和完善困境救助福利政策,建立以困境儿童为中心的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和多方共享的动态精准评估机制:培育和建立一支困境儿童及家庭干预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展个案服务与管理,协助困境儿童及家庭建立起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链接支持资源,提升其面对困境的抗逆力。

其中,救助工作的重点在于建立困境儿童及家庭的联动服务和多方共享的动态精准评估机制。需要链接困境家庭所在的街道、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以及与困境儿童及家庭相关的群团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的代表,组成“精准救助联合工作组”,制定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长效的联动救助服务机制。开展救助资源对接交流会,会商困境儿童及家庭需求、服务动态、资源对接动态、服务经验交流分享,并根据困境儿童及家庭需求,为其所在的社区引进专业服务力量。最终实现多方“救助信息联通,救助资源联合,救助活动联办,救助技术联动”的“三社联动”救助服务和动态精准评估体系,实现对困境儿童及家庭的精准介入。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东城区社会工作者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