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彬++张英琦++胡博
[摘要]高校和社区的互动关系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社区教育将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及其整体素质,同时,社区教育作为基层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以及促进社区发展的必要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的必要途径、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因此东北各高校都开始参与社区建设并为社区服务。目前来看,无论是高校社区还是政府,都在积极主动地开发高校与社区互动的模式,并且已经从实践中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大学生素质,也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社区建设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73-02
一、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从单位管理转变到社区管理,同时社区制经历的三个阶段又分别是“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80年代中期,民政部推行“社区服务”,率先提出“社区”的概念。不久,又首次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将社区服务定义为“社区内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在此阶段,是民政部的初次尝试,但是福利性、公益性服务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也不涉及治理的体制和社区建设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但政府要求城市社区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能又难以实现。因此,民政部于90年代提出“社区建设”理念。同时,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发难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社区建设司和基层政权。
21世纪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沈阳模式”,它是在街道与居委会辖区之间成立自治组织,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江汉模式”“上海模式”体现了政府管理重点下沉的特点,并且赋予了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管理的“准政府”权能,是一种“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行政体系;而“沈阳模式”是一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体系;同时“沈阳模式”也包涵了一些居民自治成分。这些关于“社区建设”的实际做法,使得城市社区绿化、文化设施等物质环境、卫生得到很好的改善和加强,也让人们的居住区有了“社区”的外在形态,解决了部分社区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提出用“社会治理”替代以往“社会管理”的理念,这说明社会被赋予主体性,也强调除配合政府工作的补充力量以外,社会中的各方面力量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基于此背景,“三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社区治理的新型框架,得到了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的重视,开始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
二、发达国家高校融入社区发展分析
(一)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融入社区发展比较分析
美国高校在社区服务方面起步較早,成效也较为显著。当时,本杰名·西里曼教授在严格恪守学院主义的耶鲁学院首开服务社会的先河,为社区群众开设化学课。在农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大学要忠实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威斯康星思想”。到后期,整个威斯康星州成了大学“校园”,大学成为全州的“灵魂”和“智囊”,因此从那时起,“服务社会”被公认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会增加双方的情感,同时付出自己的各项能力及知识,高校也会得益于服务社区的活动,实现自身各种功能的延展和进一步发展。
增进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开始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高校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要紧密关注政治、经济和文化,还要关注社会生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对大学的影响更多的是微观的、直接的。一方面,它们限制了大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大学养成了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使之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大学模式单一化。
相比而言,中国的大学素来就有着浓厚的“官学”传统,需要执行的职能仅仅为政治职能或经济职能。因此,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在服务社会中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二)其他国家高校融入社区发展分析
牛津大学从中世纪开始就与牛津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它与社区互动和服务于社会,但维持了现今的高度自治的校园文化,造就了小巧、古典、典雅和底蕴丰富的牛津城,最终,牛津城成为一个生活稳定富足、文化品位高尚的古典模范社区。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时代,它丰富着社区文化的内容,同时也给群众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在北欧,各国将教育政策的重点放在使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体化的育人机制。高校和社区之间进行了良好的借鉴利用,高校利用社区资源教育学生,而社区则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对社区民众实行终身教育。日本也曾提出“学社融合”计划,并将之作为面向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措施。“学社融合”旨在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出青少年不仅应当受到在学校内的常规教育,同时,社会大环境也是学习的有利途径,并可以更好地将常规教育模式下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社区、社会综合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融入“三社联动”尝试的现状及问题
“联动”力度不够。“三社联动”的目的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系互动,以此弥补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上的不足。因此,其核心在于“联动”,但实际上,三者的联系互动机制还没有效形成。三社都是分动,而没有联动,没有产生1+1+1>3的效果。
协调及运转体制没有形成。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和社工人员经费是靠有关领导帮助解决的,社区活动很难运转和继续。这反映出联动很难得到高效运转和及时协调,根本原因是原有的行政体制还没适应新的社会形式,也反映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工作分配混淆。一方面,作为“三社联动”主题的社区居委会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去完成三社联动的要求,甚至排斥;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在行政事务与工作精力分配方面,会受制于上级部门的管制,在工作分配上缺乏自主能力。受种种原因影响,本来出发点是为社区居委会“减负”的“三社联动”工作,在实际操作时有可能直接转变成对于社区居委会的压力。最终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三社联动”失去动力和支持。
缺乏新鲜力量。任何事务的出现都会伴随着适应、调整和推陈出新,最终被大众所接受。作为世界各国文化体制延伸的潮流,“三社联动”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不断增加的新鲜力量。作为一个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吸引着更多的准大学生投身于社区服务的专业学习中。但实际这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堪忧,形成了有社区服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无用武之处,和社区服务缺乏基础人员的尴尬情况。“三社联动”在中国还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高度完备的社区体系尚未形成,急迫地需要大学应届毕业生将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完善,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作为高校与社区联动的关键环节,政府和高校要加强对社会服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三社联动”添砖加瓦。
四、构建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管理路径机制
(一)科学校园管理推动高校与社区互动及社会文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道德觉悟,真正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1]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评价和激励,这会更加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体现,会为他们进一步服务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本身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在高校与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向外输出自己的理念及文化,以此促进社会文化及精神文明发展及传播,同时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文化。由此看来,高校对社会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高校通过进行社会文化活动,促进了它同社区文化的交流和传递,用科学、文明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加深社区文化。[2]机构应包含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如知名学者、政界人士、社区管理者及部分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可以应对不同领域产生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该机构主要负责高校与外界工作的协调,合理安排教育及人力资源,加強学生参与社会互动。要创新社区发展模式,建立新型社区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高校开展社会教育及社会服务工作,使二者建立良好互信关系,[3]最终使二者成为高校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政府—高校—社区形成三维互动融合机制
高校与社区互动是一种便民利民的尝试,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政府需意识到该尝试有益于城市建设,正确合理地引导,明确相关责任机构,为高校与社区互动保驾护航。[4]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健全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确保高校和社区高效互动,政府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法律条规,让理论问题真正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并将二者间的互动法制化、正规化。
(2)建立评价、激励、改进机制。实时监管高校及社区互动情况,对双方互动理论与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推陈出新;鼓励更多高校融入社区实践,加大合理宣传。
(3)政府应对社会工作专业加大保护与支持力度。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多,很多大学逐渐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广泛培养及吸引热衷于该专业的准大学生。但往往实际情况与理想相悖,该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往往缺少很多优势,根本上说就是社会中还没有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对于多数社会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就相当于失业。他们怀着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梦想钻研学习,最终却是没有“用武之处”。政府则需要真正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并联合大学中的社会服务专业,挑选优秀的毕业生投身于社区服务中,选择适合他们的岗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武装民众的头脑,这将是一项共赢政策。
(4)开发和组织高校及社区间活动。制定合理方案,而后实际操作,提高高校内设施利用比率,居民可以使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利用场地,实际地获得身心娱乐、强身健体以及精神享受,以此建设社区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田浩.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5(02):30-33.
[2]李焰.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新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06):36-38.
[3]张湘富,顾鸿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59-60.
[4]柏林.互动:高校文化与社区和谐发展的驱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61-63.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