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强 彭金池 唐贵平 邓敏 邓小清
摘 要:文章对目前大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大学物理实验带入理论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并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056-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jointed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curriculum and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proposing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brings university physic experiment into theore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by using network. Meanwhil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llege physics are explored and practiced.
Keywords: college physic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eaching method
大學物理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放的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物理课程包含的力、热、光、电、磁五部分理论知识是理工科各个学科专业的基础。学好大学物理课程对本科生接下来学习本专业课程有非常大的帮助。如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得是目前大学物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大学物理实验带入理论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并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大学物理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实验科学。目前编撰到课本里的所有知识体系都是科学家们在观察物质运动现象总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得到的,并且经过了多次反复的实验验证。目前,全国各高校都立足本校的自身情况在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改进。 然而,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授课与考核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体系陈旧
大学物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体系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完全建立并得到了实验的反复论证。因此,绝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大学物理课本还是很早的版本。即使大部分学校已经再版或者重新编撰了大学物理教材,但也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换了封面,内容没有进行调整和更新。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快速进步,基于力、热、光、电、磁五部分理论知识都有了最新的发展。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不仅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还产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大学物理课程不仅要教授基础理论更应结合实际把最新的科学发现融入到课本,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
(二)课堂教学枯燥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仍然沿袭传统理论课程的讲授方式。在课堂上,老师作为主体在讲台上授课,而学生作为客体在台下被动接受。对于大学物理这种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更显得枯燥乏味。这种授课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全程集中听课,一旦走神或者没有理解某个知识点,很容易造成知识链脱节影响后续课程。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仅仅依靠课堂授课很难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近年来全国高校从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开设了很多选修课程,导致理论课程的课时量被压缩,任课教师只能在课堂加快进度才能在规定课时完成教学工作,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吃透书本知识概念。
(三)实验与理论脱节
大学物理课程最大问题就是实验与理论脱节。大学物理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实验科学。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大学物理课程是分时段授课的,换句话说两个课程没有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理论课程在实验课程之前开设,可以为后续进行实验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但是缺少实验的理论课程让学生更加难懂。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携带相关仪器在理论课堂给学生演示,但是对于一些复杂或者实验仪器庞大的实验来说,不可能带入理论课堂。
(四)学生无法反馈
任何一门课程的完整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要包含课后互动。大学的教学模式与高中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学生无法固定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授课老师也不会针对某个班级。因此,在每节课之后老师与学生没有交集,学生也没有办法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部分高校会设定专门的课程辅导室,以便老师和学生在课后交流。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多或者参加其他课程无法到场进行交流解惑。此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期末最后一次的试卷考核来判定也有失准确。另外在课程考核结束后,没有反馈的环节。学生答错的题目自己仍然不懂,也没有途径获知而进一步改正。
二、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是依靠互联网背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最初,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台模块的增加和平台功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升级,学生更加接受这种线上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己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一)网络教学平台是课本的重要补充
任课教师可以同过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上传教科书上讲解原理性的知识内容,还可以上传一些书本上没包括但是更加新颖的知识内容。另外还可以上传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及课程辅导例题与讲解。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浏览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设定学生的预习时长,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敦促学生在课前进入教学平台进行预习。通过教学平台的预习,学生从视听两方面对将要进行的知识章节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参考书本或者互联网资源来解答。
(二)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于大学课程的教学不局限于仅仅使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增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制作成PPT上传于教学平台或者将网络上其他相关的公开课音像资料上传于教学平台上。课堂上,任课教师针对本章节的难点进行重点讲述,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或者较容易的内容可以快速完成,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学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实验带入理论课堂
网络教学平台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实验带入理论课堂,有效地解决以往理论课程专讲理论,实验与理论完全脱节的弊端。任课教师可以将每个理论知识点对应实验课程加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第一,可以通过实验仿真软件来演示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上传到教学平台。第二,可以利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在实验室中拍摄整个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上传到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仿真或者播放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某个物理现象的成因与实验结论,然后再讲述理论原理,让学生做到学懂学通。
(四)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课后的师生互动
以往一节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基本标志着教学环节完毕,即使学生有问题或者有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也很难找到老师进行解答。下次课程时,老师也无法在课堂上挤出时间为学生解答上节课的疑问。但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浏览教学内容来解答自己的疑问或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模块,学生也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此外,借助于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在期末的时候统计出学生的登录次数,学习时长,互动次数等学习情况统计数据。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试卷,学生可以在课后登录平台完成试卷然后由老师给出成绩评定。对于出错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标准答案或者请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来进行解惑,做到最大程度地掌握该实验课程的知识点。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不足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大学物理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上授课和课后答疑以及最后考核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最新的教学辅助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1. 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不够充足,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平台内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最新的科学发现,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动态。
2. 网络教学平台的互通性差,同一个课程每个老师都要重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工作损耗。对于学生学习的资源模块,应该是课程老师全员参与建设大家共享资源,才能把平台的建设质量提高,让学生受益。
3. 网络教学平台无法真正监督学生学习。通过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可以汇总出学生的登录次数,学习时长,互动次数等学习情况。但是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通过集中点击或者挂机的方式来增加平台学习次数没有真正利用好平台进行学习。
总之,网络教学平台贯穿了大学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在平台上的自主学习,学生们极大地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也要加大平台的建设力度,提高平台的应用性,让网络教学平台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锡良.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J].物理与工程,2007,3.
[2]李仁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王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4]范志强.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