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冰 缦 文、插图提供/中日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医师 李石良 主治医师 刘乃刚 住院医师 于战歌摄影/段玉成 郝 丽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突然的体位变化,例如久坐之后突然站起来、突然转头等,会出现头晕,如果仔细一问,很多人会有“房子转”“墙要倒”“我要跌倒”等描述。这样的情况,就是“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是因空间定向紊乱所呈现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仅次于发热和疼痛。
眩晕仅仅是一个临床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造成眩晕的病种繁多,其诊疗涉及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中医科等许多科室,因此,给眩晕的临床诊疗带来诸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我们全面认识眩晕对临床诊疗极为重要。
眩晕、头晕、头昏,这三个症状都表现为“晕”字,但其实这是三种不同的症状,当然也就属于不同的疾病。因此,准确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可帮助医生尽快为您得出正确的诊断,进而给予恰当的治疗,这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如何区分这三种症状呢?眩晕主要是以发作性的主观上的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头晕则是以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头昏主要是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的一种感觉。
据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一项研究显示:全国各地就诊于该院“眩晕专病”门诊的768例患者,最后确认为眩晕占49.1%、头晕占28.1%、头昏占22.8%。由此可见,门诊以“眩晕”就诊的患者,可能有一半都不是真正的眩晕。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是造成眩晕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占所有眩晕患者的三分之一。通俗地说,所谓耳石症,就是耳朵里的石头掉下来。不要惊讶,我们的耳朵里确实有“石头”,而且这些“石头”管理着我们的平衡能力,一旦它“擅离职守”,那就会让我们晕得受不了。这块所谓的“石头”,就是位于耳蜗椭圆囊耳石膜上的碳酸钙颗粒,俗称“耳石”。耳朵内的供血减少、外伤以及一些全身性的系统疾病都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外伤碰撞、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等原因都可能出现耳石症。还有一些长期低头工作者就是因为长时间固定姿势,又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均可引发耳石脱落。耳石脱落后,会在我们的内耳滚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耳石有点类似滚珠在迷宫道中随身体体位的变化滚来滚去,从而刺激平衡感受器,导致眩晕。
耳石症患者的眩晕特点是时间短暂(通常只有几秒钟)、体位依赖(大多出现于身体坐起或躺下的过程中)。对于这种情况,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改变头部位置等一系列专业的耳石复位手法,让在迷宫道中滚动的滚珠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从而恢复平衡。这就好比小孩玩“滚珠”一样的,让耳石重回原位,这种疗法称为“耳石复位”。经过复位治疗,大约有90%的耳石症患者可以马上痊愈,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可以说三分之一的眩晕治疗是不需要药物的。所以,您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一出现眩晕就急着吃药,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后再采取措施。
梅尼埃病以前也曾叫“美尼尔氏综合征”或者“美尼尔病”,是另外一种常见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病还会出现听力损失、耳鸣和 (或)耳闷胀感等其他症状。梅尼埃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了,病程发展具有不可预知性。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自身免疫、亚临床型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或者是与先天性内淋巴囊发育不全有关。
这种疾病的核心问题是内耳里面管理平衡的膜迷路里出现了积水,积水一旦出现就不容易消除。因此这种疾病与耳石症完全不同,它常常是眩晕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且每次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都会很长,少则几个小时,多则连续几天都不能缓解,患者常常痛苦得死去活来,非常无助,而且眩晕缓解后,还会出现耳聋、耳鸣、耳闷等症状。
梅尼埃病的治疗比较复杂,主要是控制眩晕的发作和保存残留的听力,但因眩晕病因仍未阐明,处理方法很多,争论也较多。如果发作次数多,可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不能通过治疗恢复。
目前梅尼埃病的治疗还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所有的治疗都是为了控制或减轻症状。为了避免积水的加重,患者需要少吃盐、多休息,起居规律。轻度的梅尼埃病患者可以服用敏使朗等药物治疗,针灸、针刀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严重的梅尼埃病患者还是需要做手术。
由于在颈椎的椎骨之中穿行着通向脑和耳的血管(椎基底动脉),因此颈椎的病变(尤其是上颈椎病变)可以使脑供血和耳供血减少从而导致眩晕。这类眩晕可以通过针刀或者手术治疗。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部疾病诱发内耳及(或)脑干前庭中枢功能紊乱所产生的头晕(包括眩晕)及不安全感,可伴有眼震、平衡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本病多由头颈部旋转或屈伸等体位变化诱发,同时伴有颈肩背痛、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耳鸣、乏力,甚者意识障碍或跌扑等症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其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颈性眩晕的诱因虽多种多样,但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随着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我们的颈部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使得颈椎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不正确姿势,会导致颈椎及其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结构出现异常,由于椎动脉就穿行在颈部的这些组织结构中,这势必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而使流经其中的血流量下降。椎动脉承担着向脑部及内耳供血的重要任务,一旦椎动脉的供血出现问题,脑和耳的供血必然受到影响。脑和内耳都是身体保持平衡的重要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将会使其功能出现紊乱,这时,眩晕就会出现了。
颈性眩晕虽然仍处于研究之中,但它还是有一些临床特征已经得到了确认。首先,颈性眩晕具有发作性的眩晕症状,发病时患者持续或间断性地自觉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慌等症状,严重者不能起床、生活不能自理,多由头部旋转或颈部伸展时诱发。其次,颈性眩晕大多伴有颈肩部的疼痛,尤以后脑勺和脖梗子疼痛为甚,多数患者有颈椎病或颈部外伤史。
尽管颈性眩晕不易根治,但如果能够明确诊断,在预防和治疗上还是有章可循的。首先,发作时要尽快去医院救治,尽快缓解症状,不能采用在家休息的消极措施,否则即便暂时缓解,但遗留耳鸣乃至耳聋的几率却大大增加。其次,眩晕缓解后,还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必要的预防。如果发现确实存在颈椎不稳等情况,还需要采取颈托保护以及适当的颈肌训练等必要措施。对于颈性眩晕患者而言,恰当的睡眠姿势以及枕头的选择也相当重要,通常推荐使用荞麦皮枕及仰卧姿势睡眠,以顺应颈椎的生理曲度,避免发生颈部软组织在睡眠过程中受到被动牵拉。
近年来,中日医院脊柱外科和针灸科在颈性眩晕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确立了对于不同程度的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轻中度的颈性眩晕可选针刀微侵袭治疗,重度颈性眩晕则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必须强调的是,针对颈性眩晕并非无计可施,广大患者朋友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对于本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精神源眩晕是指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这是一类患者和医生都容易忽视的疾病。眩晕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临床上我们常常会见到这种眩晕患者:他们往往查不到任何器质性病变,却存在明显的紧张、担心,甚至抑郁的情绪。该类型眩晕发作时持续时间可达数周。
由于国内对精神性疾病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对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眩晕患者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造成该类患者反复就医。现在研究显示,精神症状与眩晕可相互影响,尤其对于老年女性患者,更应注意精神因素的病因识别,需要行精神疾患及眩晕的同步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日益重视,心理干预和治疗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当我们面对求治心切的患者时,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眩晕症也不例外。
精神源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为焦虑和抑郁。由于患者通常都不会首先去精神科就诊,所以需要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在自己专科诊断过程能够把发现精神源疾病并发症的方法纳入常规,只需稍加注意,就可以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那么,由焦虑和抑郁这两种原因所导致的眩晕应该怎么区别呢?临床上,焦虑症所致的眩晕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抑郁症除具有情绪低落的表现,常伴随身体及精神的疲乏和头晕。当然,精神科大夫还有很多专门的测量量表来诊断这些疾病,需要精神疾患和眩晕同时治疗。
与上述几种眩晕不同,还有一种因为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情况就更复杂了,这种眩晕就是“中枢性眩晕”,它可能涉及颅内肿瘤、神经炎症、外伤、中毒等各种可能的因素。对于眩晕,中枢性所占的比重远不及周围性。据统计,中枢性眩晕大约只占所有眩晕的1/10,然而中枢性眩晕风险较大,往往带来恶性后果,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又叫“恶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通常是由于我们大脑中负责平衡的前庭中枢系统、本体感觉中枢系统及精神活动有关的大脑结构功能异常引起,常伴有部分神经功能的病变。恶性眩晕最常见的原因是供给我们小脑、脑干血液的椎基底动脉循环出现了问题,它好发于存在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群体。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像河流一样,动脉循环障碍会导致“上游水量不足,下游即无足够的水供使用”,造成小脑和脑干的缺血,影响管理平衡的前庭神经核,从而出现眩晕。与此同时,缺血还会影响这一区域的其他脑组织,也就一定会出现它们主管功能的异常。所以说中枢性眩晕往往伴随有别的症状,例如看东西有重影、动作不协调、饮水呛咳、肢体瘫痪、头痛等问题。
除了血管性的原因之外,中枢性眩晕还有可能是因为肿瘤、炎症或者多发性硬化等因素所致。我们前面说的几种眩晕虽然有时候来势凶猛但不至危及生命,而恶性眩晕如果疏于治疗,往往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发生眩晕的时候,患者一定要关注眩晕的伴随症状,如果有上述问题的出现,那就马虎不得,须看神经内科医生,仔细检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并给予恰当的处理。眩晕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先把那些隐藏在众多眩晕中的危害极大的“恶性眩晕”给及时揪出来,余下的都可慢慢“收拾”。
实际上,还有很多因素也有可能导致眩晕的出现,比如耳硬化症、中耳炎穿孔等等。
出现眩晕之后,除了前面讲的去正规医院治疗,还需要注意自我预防和调养。
1.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精神调理,适度进行锻炼,减少工作和生活压力,尽量避免紧张情绪。
2. 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流通,光线尽量暗些。
3. 如果出现眩晕,尽量不要单独外出,以防疾病发作发生意外事故。
4. 平时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紧张的脑力与体力劳动。此外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宜少盐。
5. 如果身边有人发生眩晕,应在排除中枢性眩晕后及时解释,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解除心理障碍。
6. 当患者处于某一特定体位时眩晕就能减轻,应协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减少症状,使其得以充分休息;并嘱咐其静卧休息时房间内光线要暗,避免强光刺激,可拉好窗帘避光。
有人说,眩晕的病因可能有一百多种。这种说法略有夸张,但确实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眩晕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医患配合、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对症处理。随着医学的发展,随着中西医临床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完全攻下“眩晕”这个顽疾、彻底解除眩晕患者痛苦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