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彬
摘要:网络德育是随着网络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工作形式。而就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德育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盲区”,影响着学生德育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就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存在的“盲区”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消除这些德育“盲区”的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德育工作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德育 盲区 消除 策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德育工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网络德育是以互联网为信息资源,根据网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现代学生的日常生活几乎时时处处都受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已成为他们生存、学习、生活的工具。毋庸置疑,以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为载体展开德育工作,既存在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摆在学生德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存在的“盲区”
盲区一:对网络德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部分学校与教师认为上网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時间,以学生自控能力差、上网荒废学业为名阻止学生“触网”,为网络德育的开展制造了障碍。相对于现实课堂,因为网络具有虚拟与隐匿性特点,德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在网络接受教育的情况很难准确把握,特别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学校在面对学生上网的问题时,不是科学引导,而是粗暴干涉,阻止学生上网,或者减少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网络德育无法实施,片面畸形的教育观念下产生了盲目粗暴的管理方式,违背了培养“自由面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初衷。
盲区二:对网络德育资源建设工作缺乏重视
由于缺乏对网络德育的重视,部分学校对网络德育资源建设工作方面力度不够,造成网络德育信息量分散与匮乏的问题。网络虽然具有丰富的信息,但是其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甚至是分散的,部分学校不注重网络德育资源库的建设,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负面的信息充斥于网络,高质量的适合于学生弘扬正能量、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网站少之又少,缺乏德育教育网络资源,对德育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困难。
盲区三: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力度不够
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有净化、健康的网络资源环境。但是部分学校或教师对网络环境净化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引导,缺乏对学生抵制不良网络信息能力的培养。再加之网络技术不成熟,网络教育机制不完善,网络上便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信息,侵蚀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些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污蔑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阻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盲区四:对网络德育教研工作重视不够
网络德育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下而产生的新型德育工作模式,但是部分学校对于网络德育教研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模式开展德育活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把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及教研组课题去探索与研究,致使网络德育工作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消除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盲区的策略
(一)更新网络德育观念
网络已经被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播速度十分迅猛。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德育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特点,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与劣势,建立完整的德育网络体系,更新德育工作观念。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全方位、多形式地展开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让正确的思想观念、崇高的思想意识占据网络空间,彻底消除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出现的德育空白和盲区。其次,要改变传统以理论说教为主的灌输式德育工作方式,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如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想影响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注重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精神营养。最后,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道德观念大讨论,对不良的行为与观念给予彻底批判,对于积极与正确的行为给予褒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对学生进行有力的引导,为学生解决思想疑难问题。
(二)加强校园网络德育资源的建设
学校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不断丰富与优化德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及德育资源的完善,建立网络一体化的运行系统,使校际之间的德育经验能够相互借鉴、交流与补充。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结合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实际,建立德育专题网站,丰富思想性强、趣味性浓的教育主题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实教育与网络教育充分结合,给学生以正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浓厚的网络教育氛围中,才能全身心的关注教育专题,探究德育内容,要枯燥的理论说教融入具体的事例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提高教育效果。另外,根据网络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建立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平台,构建学生“网络德育的精神家园”。
(三)净化网络德育信息资源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确保网络德育规范化、有序化的开展和高效运转。学校要建立网络信息过滤系统,通过技术化的处理保障无害信息的进入,阻截有害信息的侵入。建立安全屏障,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通过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提高对各种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在具有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大大量的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以健康的思想导向辨别负面信息,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侵袭。三是要增强网络德育资源的趣味性,建设集文字、动画、游戏于一体的动态德育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充满具有思想性、正能量的德育网站上来,自觉接受德育的熏陶。
(四)加强对网络德育工作的教研力度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活实际,结合网络德育的新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网络德育工作的教研力度,确立网络德育研究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网络德育教研计划,通过教研计划的实施,明确网络德育特点、方向,把握网络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提高网络德育工作技能。同时,要善于学习与借鉴成功的网络德育经验,总结德育工作规律,通过得力的网络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
三、结语
网络德育是随着的网络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德育工作方式。学校与教师要认真研究网络德育工作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需要,努力研究,开辟出有效的网络德育新模式,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冯飞龙.网络环境下加强学校德育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01).
[2]刘丽.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关系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此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初中德育有效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163233240;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