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账本”背后的故事

2017-05-28 09:53吴限
中国信用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修水县账本诚信

◎文/本刊记者 吴限

摄/郭俊

“傅杏垣向彭康林借了光洋3元;阮友生向彭康林借了籽盐50斤……”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古市镇冷水井村村民彭利华从父亲遗物中发现几本百年老账本,里面记载着当地一些村民当年借的财物。伴随着近百年前的账本被发现,许多欠债人的后代纷纷主动上门还债,造就了“物质再发达,善良品德不可丢”的朴素诚信品德,这种跨越百年的诚信,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发现祖辈留下的百年“诚信”

彭利华是修水县古市镇冷水井村村民。2015年,古市镇冷水井村芭蕉坑自然村一名94岁的老人,带着她的几个儿子到同村的彭利华家,问起60多年前欠他家祖上的钱物是多少。

那时,彭利华听后一片茫然。“老人是我们村里阮友生的妻子,阮友生已去世多年。老人说,丈夫临终前,交代过家人,欠了我家的财物,但具体欠什么、欠多少却不得而知。对此事,我们兄弟几个同样不知情。”彭利华称。他说,当时问过93岁的父亲,他却三缄其口。

2016年1月3日,彭利华父亲彭炳生去世了。按当地风俗,此时需要修家谱,但彭家却找不到一些家人的生辰八字。情急之下,彭利华想到了父亲生前叮嘱不能碰的挂在卧室房梁上的一个袋子,“或许在那里面”。彭利华爬上梯子取下袋子,从中拿出了两捆用红绳系着的本子,打开外面层层包裹着的报纸,他发现了两本陈旧泛黄磨损厉害的本子。翻开一看,彭利华震惊了——除了家人的生辰八字,里面还详细记载着大量他人向祖父彭康林借款的账目,包括光洋、稻谷、盐、米等等,其中最早的一笔欠账是在民国八年(1919年),距今近百年。

原来,清末到民国时期,彭康林在湖北、江西一带经商,由于生意好,不久就在当地富有起来,而村里一些贫困人家也经常找他借钱借物。

“听我父亲讲,那个时候好多贫苦人家过年时饭都没得吃,也没有火烤,就经常到我家来吃饭、烤火,爷爷每次都要给他们拿些红薯片、花生等。”彭利华回忆说,由于祖父富有又大方,对贫困人家特别关心,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

但令彭利华不解的是,除了这些家族历史,他从未听父亲和祖父说起过账本的事情,只是偶尔会被祖父教诲:“人家来借,说明真的很困难,我们借出去的都是救命钱,不要去催别人还。”彭利华分析,可能就是由于害怕后代去讨账,祖父才会故意把账本藏起来,不让任何人触碰。

彭利华夫妻二人依靠种田、养猪为生,居住在山间的一栋2层民房内,屋内墙壁发黄,生活拮据。看到这些账本,彭利华却表示,决不去主动追偿这些债务,“一是遵循祖辈的遗愿,二是其他村民生活条件也不好,所以没必要去追债”。

恩情欠账人后代主动前来还账

令彭利华感到意外的是,在得知彭家发现了“百年账本”后,许多曾借过财物的村民纷纷前来问账。

4月6日,70多岁的村民胡自求扫完墓后,主动找到彭利华,表示父辈也曾借过财物,要求查询欠账明细。

在一张欠条上,胡自求一眼就认出了父亲胡太生的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胡太生借稻谷一石;前来还账的村民傅爱华也在账本中发现,在同一年,他的父亲傅杏垣向彭康林借了光洋3元;而令阮国烈感到惊喜的是,他也在账本中找到了父亲的欠账——戊子年间,阮友生向彭康林借了籽盐50斤。

时隔近70年,这账到底该怎么还,让3人遭遇了尴尬。

“一石就是100斤,在当时这100斤稻谷很贵,而且对于我家来说又是救命粮,如今过去了69年,若要计算利息我可能又还不起,这账到底该怎么还?”胡自求暗想。

“光洋就是银元,如今银元可值钱了,这个账我怎么还得起?”傅爱华也有些为难。

“当时盐多贵啊,如果按时价我现在得还1万多元。”阮国烈的家庭情况也不好,1万多元对他来说是笔巨款,实在难以给付,“可是当初借的是救命盐,又从未催讨,如果现在只还50斤食盐肯定讲不过去”。

两难之下,3人选择决定让彭家决定如何还账,“只要开了口,我们一定还”。彭家迅速召集亲戚开会商议。“别人还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决不去计较,完全凭个人意愿。”彭利华的弟媳冷赛花建议道。

彭利华的大哥彭国生赞同这个意见。他表示,有人来还账是出于好意,说明这么多年来仍然记得彭家的恩情,所以不能让他们为难,绝不能提任何要求,并建议把还账的钱拿来建座报德祠,或者用来修路造福村民,“让大家记住这种美德”。

彭家的态度打动了3人,他们表示,彭家3代人,没有一个人来催过账,可以看出借的不只是财物,更是一份恩情。

因此3人决定,在还账之余,还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作为感谢。最终,胡自求以百斤谷子时价140元还了欠账,傅爱华以600元的价格还了欠账,阮国烈则以500元的价格还了欠账。

“百年账本”的故事,是欠债人后代主动还债的良心之举,是跨越百年的善良之作,这样的故事,无论在100年前的昨天,还是在100年后的今天,一直都在延续……

网友声音:

@让你安心的家:“‘百年账本’已经远远超过了20年的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从法律上讲,欠债人无须还债,但从精神讲,他们的行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真的点赞!”

@旅游中的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水县冷水井村村民真正地诠释了这一点!佩服!”

@电视剧中心的化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近百年前的账要是不知如何计算,但是修水县冷水井村村民的祖辈和后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点,要是我,我可能很难做到。”

@北过的冬天,夏天:“这篇报道让人感触颇深。我记得,南昌大学教授说,后代主动还债的行为,考验了人的基本品性,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今天,村民们用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诚信,他们启迪和感动了社会大众对诚信的再次思考。”

@绿色的北至:“这事让我非常感动。彭康林老人在过去热心帮助乡亲,有财借财,有物借物,不仅生前从不催讨,而且决不让后代知晓,这体现出老人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品性,其人其举令人钦佩。”

猜你喜欢
修水县账本诚信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堂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及傩案班考述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丢失的红色账本
大树爷爷的账本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小账本折射出大爱心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