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鞠
摘 要:柳琴是一件民间的伴奏乐器,许多人对这一乐器不是十分的了解。柳琴是王惠然先生发现、改革并且加以推广的。在柳琴发展的四十年漫长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的屹立于民族的乐坛之上,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本文主要通过对柳琴的诞生、使用、推广、传播等方面,对中国的柳琴演奏艺术进行探析。
关键词:柳琴艺术;民族乐器;演奏
中图分类号:J6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99-01
一、引言
柳琴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其整体的发展时间还不到半个世纪。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只是弹指一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柳琴这件诞生于民间的乐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独奏、领奏、发展到了协奏,已经含盖了所有音乐的表演方式。
正是由于柳琴的这种非常出色的表现,它得到了全国乐器改革的最高将项,可见,尽管柳琴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已经非常的迅速了。
二、柳琴演奏中艺术的创新
(一)创作素材的艺术探析
目前,柳琴音乐作品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在我国各地也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出现,让人们对于柳琴乐器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不只是局限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春到沂河》等比较传统的柳琴曲目中,这些作品注入了更多的听觉感受,赋予许多时代的气息。
这些柳琴的乐曲取非常的广,音乐的元素也是非常的丰富,曲调的内容也十分的丰富,为柳琴作品的演打开了新的世界,拓展了音乐表现力的发展空间。对于柳琴来讲,对于乐朵题材的选择是创作最为重要条件,可以全面的体现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它来源于作者对实际生活的体会和感受,并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整理、提炼和改造,将它感性地、分散地写入作品之中。
(二)创作结构革新的探析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柳琴作品创作也正发生着转变,从对乐曲的观念、作曲的技法到创作形式都在寻找一种艺术体现,希望可以产生出具加具有乐曲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我国的作曲家立足于我国的传统的音乐理念上,对柳琴的表现潜力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挖掘,通过结合一些西方现代作曲技巧开发出一些新的音乐,为作品注入更多的时代气息,打开了风格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些作品的多样化和创新大大提升了柳琴在音乐表演上的艺术感染力。
(三)创作形式的探析
在我国当代民族器乐发展的过程里,柳琴不如古筝、琵琶那样历史更加的悠久,曲目较多,但是,柳琴在发展的过程中富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受到了许多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除了演奏者对于柳琴的创作以外,更多专业作曲人群会投入到当代柳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来,作品不仅是在数量上的增多,更是质量上的饱跃,创作的技法和风格也在努力地求新和多变,力求在保留民族音乐精髓的同时,从传统出挖掘出一条新的创作模式,尝试各种手法寻求别具一格的音色特质,赋予柳琴全新的现代气质,使音乐的阐释有更开拓的视野和多元的表现形式。
(四)柳琴作品的对演奏技术影响的探析
随着柳琴作品的不断创作与更新,一定会带来演奏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作曲家希望通过新型技法的开发与运用来达到乐曲所需要的音效色彩和风格要求,使作品具有前卫的创新意识和新颖的表演技术。风格是韵味的反应,而现代作品如何去凸显这种风格?作曲家在不同的作品中设置了不同的弹奏技法去实现,全面推动了传统演奏技法的复合创新运用与新技法的开发,同时,利用了乐器本身不同的音区、音色以及模仿手段来体现作品色彩的丰富性和多变性。
由此可见,作品的丰富多元带来了演奏技术的提升,技法的发展使作品更具有风格特色,两者环环相扣,使柳琴的藝术表现力更加色彩斑斓。
三、多元化的创新发展对柳琴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多元化”已成为当今音乐、文化乃至各个其他领域常常被提及的一个关键词,当今柳琴音乐艺术止是在这种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多元探索、创新成长起来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柳琴艺术表现力的传承创新需要通过音乐作品和演奏技术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来体现,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为演奏技法的丰富性、多变性提供了条件,演奏技术的全面化为能更好的体现作品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色提供了基础。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提升了柳琴音乐的艺术特性。新时期的柳琴作品更加体现了民族和世界、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新的音乐作品丰富多元的创作形式无疑为柳琴演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步前进的动力。
当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摒弃传统,而是在对传统乐曲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看待作品的创新,期望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使柳琴演奏艺术得到更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多元的创新是提升柳琴艺术表现力的借镜,而传承柳琴音乐的传统是弘扬白身价值的根本。两者结合,才能创造出特色鲜明、符合时代精神的柳琴表演艺术。